梁思成的胸怀

依依福福

知名会员
注册
2011-11-22
消息
1,042
荣誉分数
68
声望点数
108
1944年夏,盟军在决定轰炸还处于日军占领下的南京等城市后,一位美军上校给建筑学家梁思成写了一封信,让他在一周内迅速标出哪些地方有古建筑物,以免误炸。很快,上校便收到梁思成寄回的一个做出标记的地图。令上校没想到的是,一道寄回的还有一封建言书,一副同样做了很多不轰炸标志的日本奈良地图。上校大为不解,直到他看完了那封建言书。在建言书中,梁思成恳求盟军在轰炸日本本土时,对日本的古都奈良网开一面,因为奈良有众多古建筑。他写道:“奈良古建筑跟我们各自国家的古建筑一样,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结晶具体象形的保留。我图上所标上的地方,保留着东方最古老的建筑,一旦炸毁,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现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请为全人类,不要轰炸它们!”
在短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标出两个地图的不轰炸目标,特别是异国日本奈良的各个古建筑物的具体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平日烂熟于心,是绝不能做到的。上校被梁思成深深打动了。
不久,日本有近200座城市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城市建筑物被毁严重,有些几乎夷为平地,但奈良却毫发未损。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  
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保存的众多古代建筑,及其拥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梁思成也因此被日本的有识之士誉为“古都的恩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梁思成当初决定写建言书时内心是何等地纠结。他与当时的日本,除了有国恨,还有家仇——他有两个最亲的人死于日军侵略的炮火中,而这却是没有一个日本人知道的事实。
在“一•二八”事件的抗战中,梁思成的弟弟、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炮兵上校梁思忠不幸牺牲,年仅25岁。梁思成的小舅子、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1941年对日作战中,作为空军的他,不幸被日军飞机击落身亡,年仅22岁。当时他刚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不久。林徽因曾因为弟弟的英年早逝,流尽了眼泪。多年后,当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应邀在日本演讲,当他提及自己的叔叔和舅舅都死于日军手中的这段往事时,台下一片寂静,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中,这也是奈良人第一次知道他们的恩人,曾被他们这般深深伤害过。
在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上的保护上,梁思成的意识是超前和人性的,其胸怀更是博大无私的,正是这种博大无私,让他放下了国恨家仇,让奈良躲过一场灾难性的浩劫。
 
介个不算是老生常谈,亦属家喻户晓了吧,怎么会在,,,今天,晚饭时分,想起来???
 
介个不算是老生常谈,亦属家喻户晓了吧,怎么会在,,,今天,晚饭时分,想起来???
想起了在奈良的日子,那里还住着咱们扬州的和尚. 短短一周,感慨无量
 
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
尼玛,说的啥呢,这作者,应该是女友或者读者的约稿作家
 
:dx:上你的片片
上片片

132280694148.jpg
 
由版主最后编辑:
嗯嗯嗯嗯, 奈良公园的梅花鹿放养,跟着你要东西吃。
 
1944年夏,盟军在决定轰炸还处于日军占领下的南京等城市后,一位美军上校给建筑学家梁思成写了一封信,让他在一周内迅速标出哪些地方有古建筑物,以免误炸。很快,上校便收到梁思成寄回的一个做出标记的地图。令上校没想到的是,一道寄回的还有一封建言书,一副同样做了很多不轰炸标志的日本奈良地图。上校大为不解,直到他看完了那封建言书。在建言书中,梁思成恳求盟军在轰炸日本本土时,对日本的古都奈良网开一面,因为奈良有众多古建筑。他写道:“奈良古建筑跟我们各自国家的古建筑一样,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结晶具体象形的保留。我图上所标上的地方,保留着东方最古老的建筑,一旦炸毁,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现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请为全人类,不要轰炸它们!”
在短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标出两个地图的不轰炸目标,特别是异国日本奈良的各个古建筑物的具体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平日烂熟于心,是绝不能做到的。上校被梁思成深深打动了。
不久,日本有近200座城市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城市建筑物被毁严重,有些几乎夷为平地,但奈良却毫发未损。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  
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保存的众多古代建筑,及其拥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梁思成也因此被日本的有识之士誉为“古都的恩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梁思成当初决定写建言书时内心是何等地纠结。他与当时的日本,除了有国恨,还有家仇——他有两个最亲的人死于日军侵略的炮火中,而这却是没有一个日本人知道的事实。
在“一•二八”事件的抗战中,梁思成的弟弟、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炮兵上校梁思忠不幸牺牲,年仅25岁。梁思成的小舅子、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1941年对日作战中,作为空军的他,不幸被日军飞机击落身亡,年仅22岁。当时他刚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不久。林徽因曾因为弟弟的英年早逝,流尽了眼泪。多年后,当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应邀在日本演讲,当他提及自己的叔叔和舅舅都死于日军手中的这段往事时,台下一片寂静,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中,这也是奈良人第一次知道他们的恩人,曾被他们这般深深伤害过。
在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上的保护上,梁思成的意识是超前和人性的,其胸怀更是博大无私的,正是这种博大无私,让他放下了国恨家仇,让奈良躲过一场灾难性的浩劫。

保护的了奈良,保护不了北京,也保护不了自己:

北京古墙壁,长约20公里,曾是国内最大的城垣建筑,被世人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明清时期,北京城有多重城墙,最里面的一重, 是紫禁城城墙;往外,是皇城城墙;接着向外,便是清代只允许旗人居住的内城;再往外,便是外城。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北京城墙,是指北京的内城城墙和外城城 墙。这些城墙共有16个城门。无论是城墙还是城门,都是精美的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1950年2月,梁思成和著名建筑家陈占祥联名写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如果中央人民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话,北京古城墙 自然就能够得到保护。但是,他们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定,这使梁思成十分痛惜。时间到了1957年,中国正在酝酿大跃进。在此背景下,许多离奇的议论出现 了:有人说北京城墙是封建帝王统治的工具,如不拆除,是阶级立场问题;更多的议论则认为,我国要搞大规模建设,城墙已经妨碍了建设,至少是妨碍了交通,一 定要拆除。于是,凡是在城墙附近搞建设的单位,便开始拆城墙,有的单位嫌拆城墙费力,就用炸药炸城墙。一时间,北京到处是毁墒的炮声。梁思成在家里听到炮 声,就像炸到他心里一样难受。尽管此前他曾因保护北京古代建筑而挨批,但他还是要站出来为保护北京城墙作出努力。他去找周恩来总理反映自己的意见,但是周 恩来也在此前因为“反冒进”而挨批,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不好说话了。而北京城墙还在不断被人拆毁,地安门被拆了,广安门被拆了,广渠门被拆了……梁思成赶 到崇文门和西直门去看,见一些人正准备拆毁那里的瓮城城门。梁思成又跑到北京市委领导那里去反映意见,但依旧于事无补。于是,他只能在各种场合呼吁不要拆 毁城墙,但却受到指责和嘲笑,还有领导人说:反对拆除城墙,是党员的要开除党籍。

  就在这一年,和梁思成一起提交《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的陈占祥被打成了右派。在此情况下,梁思成的努力白费了,北京城墙被拆毁了,对他的批判也开始了。
 
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
尼玛,说的啥呢,这作者,应该是女友或者读者的约稿作家
我也是看到这句话就觉得这作者太强大了,连飞机的心理都捕捉到了。:dx: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