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衰落是否从香港的乐坛开始

Gulliver

Captain
VIP
注册
2010-12-14
消息
1,984
荣誉分数
287
声望点数
143
现在再也没有那些横跨大中华地区的优秀的歌曲和歌手了。Cantopop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了。

1987年的Cantopop: 傻女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香港的歌曲创作就似乎走向了断档的不回路。

叶倩文的《曾经心痛》
 
没有新的创作,光靠吃旧有的,是没有出路的,因而是注定被抛弃的。
1984年譚詠麟的《酒紅色的心》
 
没有新的创作,光靠吃旧有的,是没有出路的,因而是注定被抛弃的。
1984年譚詠麟的《酒紅色的心》

那时代很多港台歌曲都是抄袭日本的,包括这首
 
这香港小姑娘唱的很好
 
这并不是香港乐坛的衰落,而是在互联网流行后,整个世界乐坛的模式都产生了变革,现在已经不是那种能诞生天王级明星的时代了
 
实际上现在香港人已不大有关心香港自己乐坛的人了,本土音乐市场销量大幅下降。大批的香港人开始追逐英文和韩日的歌了。

21岁的Ariana Grande ft. Iggy Azalea: <Problem> 她很有潜力成为互联网时代世界乐坛的“天王级”明星
 
J-POP 也不行了,大爱七八十年代的J-POP...
K-POP现在倒是如日中天,可见一个国家/地区的运势跟其文艺圈的繁荣程度是成正相关的。
 
原因就一个字 钱。 有钱就牛逼 没钱就牛逼不起来
 
这并不是香港乐坛的衰落,而是在互联网流行后,整个世界乐坛的模式都产生了变革,现在已经不是那种能诞生天王级明星的时代了
而且世界变小了,不象以前那么local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