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被地沟油打趴?

快快搬家

知名会员
注册
2010-08-07
消息
756
荣誉分数
83
声望点数
188
http://finance.sina.com.cn/zl/international/20141010/120520503405.shtml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廖南贵

  馊水油事件重创台湾食品形象,澳盛银行研究部门日前发布报告,估算若事件持续扩大,除食品业受损外,也将殃及相关餐饮、观光等行业,最严重将造成台湾地区GDP达120亿元损失,第3季GDP成长率将因此少了0.32%。

台湾经济被地沟油打趴?台湾经济被地沟油打趴?
  台湾地区发生馊水油(地沟油)事件如野火燎原般延烧,其所造成的骨牌效应不断扩大,延烧范围涵盖多数知名品牌的食品厂商受到牵连,个个损失不赀;广大消费者更为不知情下食用馊水油产品恶心不已,人人身心受害;事件更喧腾国际,台湾形象受损,美食声誉幻灭。

  目前包括大陆福建、浙江都要求业者回收。国台办说,福建、浙江使用台湾地区的问题食用油,大约有四十多公吨,检疫单位已要求业者回收,并暂停进口这类产品。新加坡也在十月底封杀富味乡的芝麻油,当地新明日报说,富味乡产的是“黑心麻油”;联合早报社论也以“台湾食品安全丑闻的启示”,指称这些无良业者破坏了台湾形象。

  据指出,新加坡已不信任台湾商品,台湾优质评价的招牌,很可能变成“忧质平价”,不利出口。马来西亚也下令禁止进口至少十五项台湾问题食品。这些反应,已使得台湾美食形象,形同蒙上阴影。一场食品安全风暴,不仅让台湾人心惶惶,冲击消费意愿,而且赔上台湾形象,对食品出口及外人来台观光旅游皆造成可观冲击。面对影响层面不断扩大,马英九拿不出对策,让人不禁要问:台湾经济是否被馊水油打趴?

  这几年台湾食品安全风暴不断,从塑化剂、三聚氰胺到馊水油,几乎是一年一爆。2011年塑化剂风暴,当初就有法人估算造成民间消费减少80亿元,佔GDP比重约0.2%,这次馊水油事件冲击更超过塑化剂。

  馊水油事件重创台湾食品形象,澳盛银行研究部门日前发布报告,估算若事件持续扩大,除食品业受损外,也将殃及相关餐饮、观光等行业,最严重将造成台湾地区GDP达120亿元损失,第3季GDP成长率将因此少了0.32%。

  澳盛报告还指出,食品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项目,与ICT、化工和基本金属,在台湾制造业具有同样的骨干角色,就台湾GDP产值来看,家庭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类占比8%;再以商业销售来看,食品、饮料和淤草全年销售额达4576亿元。这报告估算,馊水油事件就算快速止血,也将造成GDP约40亿元减损,若持续扩大,减损更可达120亿元。假如再加入食品股跌价、股民损失,那冲击金额将更大。

  同时间,台湾地区中经院即将发放9月PMI值(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製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统计问卷,向近300家受访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提出景气询问,除iPhone 6买气待观察外,受到食品安全风暴波及,市场预期,厂商对未来6个月景气看法数值难撑在60%大关,恐连2个月创今年单月低点。

  依中经院PMI值设定,若指数低于50%,代表景气衰退;高于50%,代表景气复苏;等于50,则代表景气趋向持平。

  中经院指出,最近3个月来的整体PMI值分别在58.2%、58.5%与55.4%,显示景气仍处于复苏阶段,不过相关问卷中,各采购经理人对未来前景看法已连续数月下探,8月更出现今年以来最差数值,仅60.6%,由于当时业者尚未反映食品安全问题,9月不排除继续下探。

  中经院解释,这次馊水油事件爆发突然,8月PMI值调查时当中还有不少人乐观看待秋节买气,估计所造成效应会完全直接反映在9月数据中。如今馊毒问题重创食品业者声誉,预期要到年底才会消化完毕,评估业者退货、销货和推新品上市流程,内部预估食品业约需2个月的复原期。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在9月底公布8月商业营业额1.21兆元,年增2.2%,连续12个月正成长。其中,批发业营业额8391亿元,年增1.2%,零售业因中秋节连假与酷暑刺激买气,导致年增4.5%来到3308亿元,餐饮业则受惠暑假旺季、中秋送礼商机与展店效益,营收年增4.9%来到365亿元。但由於9月4日因馊水油事件爆发,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及退货潮。


  台湾统计处副处长杨贵显说明,由于食品零售业在中秋是旺季,相对冲击较大。例如在食品制造业部分,之前经济部估计可能有68亿元相关损失,加上9月原本就是餐饮业淡季,届时可能冲击9月食品业及餐饮业营收。

  总之,食安问题所卷起的风暴对台湾经济民生影响广泛深远,虽然中经院院长吴中书指出,先前毒淀粉、铜叶绿素油等食安事件发生时,对民间消费短期间的确产生冲击,但民众多可在业者导正恢复市场声誉后,重新引爆消费潮,加上经济成长预测看的是“全年”,若食品厂年底前可掌握好产品品质,这次馊水毒油事件预料对全年经济成长不会有影响。

  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食品安全风暴所产生对马英九的信任危机,对他们来说才是最严重的冲击,要让人民相信政府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就须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断然作为;该如何做,端看马英九深思后的行动而定了。

  (本文作者介绍:台湾花莲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地方制度,政府治理,台湾地方政经观察。)
 
厦门海关退运台湾“地沟油”涉事企业产品
  法制网讯 记者蔡岩红 厦门海关10月10日通报,在该关关员全程监管下,256.75吨来自台湾“地沟油”涉事企业的饮料和酱油今天被重装入柜,拟于12日装船退运台湾。

  据悉,9月28日至10月3日,厦门两家公司相继向厦门海关申报进口台湾味全公司生产的饮料和酱油等货物,共计13个货柜,19750箱,重达256.75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台湾味全公司因涉及此前台湾强冠公司“地沟油”事件,相关产品暂停进口报检。掌握该情况后,厦门海关立即对该批货物启动了退运程序,从舱单接受、单证审核、查验放行等环节密切配合,全程跟进,确保该批货物快速办理退运通关手续。

  据了解,台湾强冠公司于今年2月至8月期间收购大量劣质油,以1(废油)比3(猪油)制成782吨全统香猪油,卖给下游食品加工厂以及原料行,台湾味全公司就是台湾食药署公布的235家下游用户之一。厦门海关人士表示,目前大陆虽尚未从台湾进口过全统香猪油,但食品安全涉及民生,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凡是由台湾食药署确定的涉事企业生产的进口食品,按照相关规定,海关均将监管退运。
 
地沟油咋变成民主台湾的产品了,那是独裁大陆的。
 
地沟油咋变成民主台湾的产品了,那是独裁大陆的。


是呀, 这也当仁不让。。。韩国估计要注册专利了,,,
 
反正不吃台湾的了。
 
台湾顶新再曝以饲料油混制食用油 旗下含多品牌
2014年10月12日 02:39 新闻晨报 微博 我有话说(371人参与)
  台湾强冠公司被查出贩售馊水油、皮脂油混制的食用油,案件刚刚侦结,台湾检方10月8日又查获顶新旗下的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的案件。随后,正义公司出品的68项油品被下架,至少波及下游230家食品业者。

  油品风暴此后继续延烧,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10月10日又爆出,顶新制油从越南进口的原料油以食用猪油报关入台,但越南官方证实仅供作饲料用,不得用于食用油。

  据了解,台湾网友发动了抵制“黑心企业”产品的行动。台北市教育局则宣布,所属学校、社教机构及学校合作社均暂停贩售顶新、味全所有产品,直到相关食安疑虑澄清为止。台中市、基隆市政府经研议后也决定,各公务机关和学校即日起全面抵制顶新、味全所有产品。

  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江宜桦11日表示,对劣质猪油事件引起民众不安感到难过,要求相关单位严查、速查,绝不手软,未来一周产品下架规模可能扩大。

  另据悉,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11日表示,已禁止台湾生产的所有动物源性食油进口和在香港出售,持有相关产品的商户,应立即停用和停售。
 
哈哈,这个也有人争?

韩国吃的方面还是很严格的。
多年前,C J 出过一次"毒饺子"事件,老板自杀。
其实所谓“毒饺子”,就是被人拍摄到制作车间里,用来做饺子的萝卜丢在地上,很不干净(也好像是过期?),然后引发了民众的愤怒和抗议。
(我现在也还经常买 C J 的食品。觉得比较可靠。 不会因为一次而全盘否定他们。 )
这样的事,只要有一次,就严厉打击,以后就会少了。
否则以后会有更多人仿效。
好像08年的毒奶粉事件。那之前中国食品卫生还没有现在这么恶劣。
但是08年好像是一个分水岭,那之后的情况~~~
归根结底,是08年的毒奶粉事件没有好好的处理。

不法分子的利益太大,而被抓住的话,要付的成本太低。

是08年的毒奶粉事件怎么没有好好的处理?
3个人被判了死刑, 2个人被判了无期, 还有其他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你的意思是要凌迟处死吗?

================
事件调查与惩处
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36]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37]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38][39]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40][41];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42]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43]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3]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44]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45][46][47]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48]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49][50]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51][52]李长江于2009年12月复出,就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引起中国社会哗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质量量法》,三鹿集团最高将被罚两亿元人民币。[53]

新华社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获悉三鹿奶粉造成婴幼儿患病情况后隐瞒实情、不及时上报所致。[54]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2009年3月26日,高俊杰二审被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55][56]

2009年11月24日“三鹿”刑事犯罪案犯张玉军、耿金平被执行死刑。[57]

2010年3月3日,上海法院以销售有毒食品罪判决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三名负责人有期徒刑三到五年。[58]

另据2014年7月31日河北省女子监狱向新华社记者证实,2011年11月,河北省高院裁定将田文华刑期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年;2014年5月,石家庄中院裁定对其减去有期徒刑1年9个月。据称,田文华服刑期间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纪律,先后获考核记功奖励3次。[59]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