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更新了相册, 增加了近10张棕色调的照片, 希望大家喜欢

美丽世界的孤儿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16
消息
1,33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从24-34这些为今天新贴出的(2张新的在第一页, 其余的主要在第2页). 我本人非常喜欢27,28,30这三张. 尤其是第28张. 在一个下午, 和朋友在文明博物馆附近闲逛,无意中在河边捕捉到这个春天的瞬间

连接如下:

http://www.liujuan.com/gallery/view_album.php?set_albumName=newline

Album: Richard

这些照片摄于2周前, 地点都在国会大厦附近. 尝试着用另外的角度看这些天天司空见惯的景物. 棕色调是我要求洗照片的店做出来的. 她们在冲洗时, 调了一下色调和密度.

还是用的 NIKON FM2相机, 超广角镜头, KADAK 黑白胶卷. 用彩色药水冲洗, 用彩色相纸印
 
最初由 美丽世界的孤儿 发布
从24-34这些为今天新贴出的(2张新的在第一页, 其余的主要在第2页). 我本人非常喜欢27,28,30这三张. 尤其是第28张. 在一个下午, 和朋友在文明博物馆附近闲逛,无意中在河边捕捉到这个春天的瞬间

连接如下:

... [/B][/QUOTE] 用的nikon的哪只头?
 
照片让人赏心悦目,看来您老是个高手,
提个小小的愚见,这些照片用原色是不是更好点儿。呼啦啦几十张都是偏兰偏棕的,总觉得。。。有点那个。俗话说,重剑无锋,大巧无工。就是那个意思
我这纯属门外看热闹,搬门弄斧,御厨面前刷菜刀。
 
最后的Rechard那张和我去年在多伦多是的生活一样的灰......
 
最初由 不戒 发布
照片让人赏心悦目,看来您老是个高手,
提个小小的愚见,这些照片用原色是不是更好点儿。呼啦啦几十张都是偏兰偏棕的,总觉得。。。有点那个。俗话说,重剑无锋,大巧无工。就是那个意思
我这纯属门外看热闹,搬门...

我没有成心要偏色, 这个黑白胶卷用彩色药水冲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黑白的成铁灰色. 这棕色调, 只是在印的时候用了滤色镜.

我原版的照片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去刻意非要出那样的偏色. 更没有用电脑去作出这个色调. 只是我个人不太喜欢过分艳丽的东西, 彩色拍出来的在目前这个时节让照片没啥质感.

看电视看彩色的, 但照片我喜欢黑白的.
 
嗯,同意,我也喜欢黑白照片,而且觉得黑白泛黄的感觉是最难以言明的。

我比较喜欢第28和第30张,特别是第30张,很有意境。
 
黑白2色不仅是摄影, 电影的宠儿, 在服装设计界,黑白2色也不仅仅是经典和传统的代表, 同时也是代表"另类"的主色调. 事实上, 黑色都无法称之为 "色", 从色觉角度讲,黑色几乎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包容性非常强. 给人厚,沉和坚硬的感觉, 而白色的视觉张力又非常强, 这2个在理论上讲是相互极端的颜色搭配在一起,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反差.

黑白摄影源于西方, 而最早将这黑白2色的艺术渲染力发挥到极端淋漓尽致的地步的是 - 中国的水墨画. "意境" --- 这个虚拟的概念以黑白2色的形象被表现出来了. 甚至在宗教里, 中国道教的 "阴阳" 就是以黑白代表天地的典型.
 
你的意思我明白,从当年流行《老照片》开始,到身边爱好摄影的朋友。。。受了不少这样的熏陶。看的多了,多少觉得有些作品有取巧的味道,奏是那‘一白遮百丑’的意思。对自己的功力尚欠信心。

我是摄影门外汉,手无缚机之力。但想那高手,应是一架老旧的F3,一只50mm标头,并无七八个长焦广角头,无三角架,无遮光罩,无测光表快门线电池盒滤镜,行走于荒山古径之中,遇不平之事,无10区测光,无8点对焦,更无3D矩阵补光,气定神闲,似笑非笑,举手‘喀嚓’一下,拂衣而去。信手拈来,皆为佳作。

武侠看多了,胡言乱语,词不达意。随想随敲。:D :D :D
 
我喜欢黑白照片是从中学开始的, 当时我自己洗黑白照片(用自己的放大机), 对黑白极有感觉. 一直到今天. 总觉得别人洗得照片不是自己的. 但现在的胶卷对冲洗温度和设备要求越来越高, 自己家里的简单设备已经无法用了. 可惜!
 
"气定神闲,似笑非笑,举手‘喀嚓’一下,拂衣而去。信手拈来,皆为佳作。 "

这句话说得太过轻松了噢,我知道很多好的摄影作品都是花时间的,还曾经看过有人为了抓拍一个镜头,趴在那儿一,两个小时呢。

我还是觉得黑白摄影讲究意境,而且“意境”这两个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黑白照可不是都是“一白遮百丑”的噢。
 
我没说都是,
我只说有些。

一趴俩小时,未脱匠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