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有助於維持社會安定
三十多年前,我來香港講經,就感到這個時代禮崩樂壞,世界各國都偏重于物質文明的建設,忽略了精神文明的提升,中國也不例外。那麼結果呢?我們都能看得到,確實是貴而不安,富而不樂。今天,社會動亂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疏忽了精神文明的建設,疏忽了“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
中國人的祖先,無比的聰明智慧,他們明瞭精神文明是人生真正幸福美滿的根源。所以古人有倫理道德的教化,而宗廟的建設與祭祖的儀式,就是倫理道德教化的具體展現。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想到,確實有建立“百姓宗祠”的必要。以前我們依照《百家姓》,只供奉四百五十多個姓氏,那是很小的了。到了二OO二年的冬至,我們終於在香港建立了第一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供奉中華民族二萬三千八百多個姓氏的祖先,圓滿了我多年的夢想。
我們從二O一二年開始,每年舉行祭祖大典,祭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漸漸發展到現在,每年清明、中元、冬至都舉行祭祖大典,一年三次,其重要的意義是讓大眾不能忘記祖宗恩德,這是真正盡孝道的方法。祭祖的提倡,對於社會安定與民族團結,重要性太大了!過去祭天、祭祖是皇上的事情,國家主辦的。我們希望將來地方政府都能宣導,縣市祭祖大典,由縣市長出來擔任主祭。這是教孝、教悌、教倫理、教道德,這個功德太大了,福報感應不可思議!
中華民族萬姓先祖,我們是依據中國科學院袁義達、杜若甫兩位先生編纂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最初他們列出了一萬一千九百多個姓氏,後來增加到二萬三千八百多個姓氏。這麼多的姓氏,這是一個真正的大國!這麼多不同的族姓團結成為一個國家,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使我們想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對中國的文化非常羡慕、非常讚歎,這是有道理的。確實在全世界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現在中國人口十四億,這麼大的一個家庭,這麼多的族群,彼此能夠包容,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建立和平安定的大國,確實不容易,真的是值得世間人的尊敬。
這樣的大國靠什麼來團結呢?中國自古以來治國,講到核心就兩個字:一個“孝”、一個“敬”,也就是孝道和師道。說到最後,就是“儒釋道”三教。“儒”教人明倫,止於至善;“佛”教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道”教人清淨無為。這三教都是教人覺悟,教人開智慧。教化中國人民的,實際上就是儒釋道三教。歷代的帝王把三教統統用上了。我是在《蒙古文大藏經》序文裡頭看到的,有這個記載。這些帝王以“儒”治國,像現在我們提倡的《群書治要》,以這個治國;以“佛”教民,教化人民是用佛教;用“道”祭祀祖宗、天地、鬼神,用道家的儀規。儒釋道三教全用上了,所以國泰民安,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國家強盛,太平盛世,天下大治。看看全世界,以倫理道德、儒釋道三教教化人民、治理國家的,只有中華這一塊大地。我們看祖宗祖德,才能看到將來的前途。
老祖先、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孝順父母,尊敬祖先。所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紀念祖先。在過去,每一家都有祠堂。皇帝給人民做榜樣,皇帝的祠堂稱為“太廟”,百姓家裡的祠堂稱為“宗祠”,實際上性質都是一樣的,皇上帶頭!我們對於幾千年前的老祖宗還這樣的敬愛,念念不忘,對於現在身邊的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所以《論語》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族群,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中華民族非常重視祭祀,原因就在此地。
今天,世界可以說亂到極處了,怎樣才能挽救這種局面呢?我們應該深深地反思。祭祀祖宗的意義是教導人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這是人道的大根大本,教人飲水思源,知恩報恩,記取祖宗的智慧經驗,誠敬忠信,愛人如己,事死如生。人心淳厚了,才能夠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