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查阅资料,发现温莎前任市长2012年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的一篇报道,不难看出温莎今日的些许变化源于何处,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了温莎今后的发展脉络。下面是该篇报道关于温莎的部分内容。
9年前,29岁的艾迪·弗朗西斯当选为温莎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不久前,他在温莎市政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言谈中透露出年轻的活力与睿智。而采访话题的核心,是“再建温莎计划”如何让这座曾经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城市逐步转型。
正如香港对于深圳的重要性一样,能成为底特律的邻居,温莎也是幸运的,这一地缘优势为温莎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捷径。温莎曾经非常依赖底特律制造业,并由此 带来了供应链和外来投资。这种供应链就是物流优势,温莎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四通八达,温莎国际机场不仅拥有通往加拿大境内主要城市的客运航班, 同时还有国际航线的私人飞机和货机,而从温莎开车只需25分钟就可以到底特律大都会国际机场,其航班通往世界142个国家。物流业的兴旺带来了更多资本, 因为在温莎设立制造基地,可以为企业发展节约大量物流成本从而赢得了扩张的先机。
当然,仅仅占据一个好位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不同领域将这种地缘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转化为创新优势,就像我们所推出的“再建温莎计划”,就 是希望从政府、企业、大学包括普通市民等不同层面开拓城市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的大学与企业联手,大学周围积聚了一批与技术开发相关的新兴公司,互补 资源优势,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首先进入美国市场,随后进入国际市场,这在汽车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个计划的推出,是温莎城市转型的重要节点。为何转型,可能先要说到北美的美加边境汽车工业走廊,这条走廊在上世纪70年代曾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钦慕,美 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是该汽车走廊的主宰者。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利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机会,打破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对汽车走廊 的垄断,以其所造汽车省油的主要特点,成功地进入了北美汽车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韩国的两大汽车制造商也挤进了北美市场。可以说,目前北美汽车走廊和北 美汽车市场是效率和节能的竞争。但很遗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北美汽车走廊原先的主宰者在逐渐失去优势。问题的要害在于,在高油价的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不再适合北美市场的需要。
2008年,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相继爆出濒临破产困境。其实,自2005年开始,通用汽车经营就举步维艰,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而我们的 城市转型正是源于2005年开始的美国汽车行业整体下滑,那时温莎过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经济结构显现出问题。我们冷静地思考做出新的抉择:以市政投资和发 展高科技产业等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化渠道,这就是“再建温莎计划”的核心。
“再建温莎计划”主要是大幅度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设施从而拉动经济。我们启动了温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对港口、机场和高速公 路重修扩建,同时完善覆盖温莎全境的超快速宽带网络,从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学习工作效率。我们在市中心新建了圣克莱尔学院的两个新校区,以及温莎国际交 通枢纽,温莎Caesars会议中心,该中心成为安大略省第三大会议中心以及配套建设的五星钻石级酒店,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硬件设施。
温莎市政府还通过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报告。这份报告评估了温莎与底特律之间的北美过境通关和换乘交通系统的可行性,决定增加3亿美元用于高速公路建 设,同时新建一座跨境大桥连通两座城市,让底特律和温莎更加便捷高效地融合。这是因为,让温莎成为一个北美门户,也是“再建温莎计划”的一个核心。
我们现在的战略是经济多元化,所以政府投资也是多元化的。在制造业方面,我们在巩固传统汽车制造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温莎大学和圣克莱尔学院是 温莎宝贵的资源,最近政府拨款200万加币支持温莎大学的一个新燃料技术研究项目,该技术可以让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获得新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提升燃油效 率。新能源研发将是温莎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因为这与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同时,温莎大学新成立的医学院也标志着温莎今后将在生物医药以及公 共卫生领域开发新的产业。
2011年,温莎被认定为“世界第七大智能社区”,目前所有学校都已经覆盖光纤,86%的商业设施和99%的家庭已覆盖光纤,整个城市已经进入“光纤 时代”,光纤宽带意味着网络飞跃性提速。目前,我们正在完善覆盖温莎全境的超快速宽带网络,并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数据中心”,然后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宽 带网络本身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借助宽带网络的各种服务,比如智能楼宇、远程课堂和远程医疗等服务,从而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数字工业将是未来 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尤其是经济衰退期间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旅游业。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游客来温莎创造了便利。另外,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温莎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一些独特的旅 游资源。温莎正在向世界推广葡萄酒文化旅游,因为与地中海处于同一纬度,再加上靠近五大湖中的伊利湖,使得温莎虽身处大陆地区但却拥有独特的海洋性气候, 加之位于加拿大最南端,日照时间充足,这些都为制作著名的加拿大冰酒和葡萄酒所需的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温莎已经有14个获得国际大奖 的葡萄酒庄,还有更多的酒庄正在建造中。这些酒庄除了可以让游客观看到酿酒过程,还配备了餐饮、度假、娱乐等休闲设施。
会展业将是未来温莎旅游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产业。由于温莎地处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可以辐射美加60%的人口。正像我刚才提到的,在我 们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就包括温莎Caesars会议中心扩建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安大略省第三大会议中心,能同时容纳5000人,可以开演唱会、展览,同 时还配套五星钻石级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工业给温莎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例如投资数十亿建设的汽车研发中心,使温莎拥有污染小的先进技术。我们也出台了很多环保领域法律来严 格控制碳排放,目前一些碳足迹少的汽车制造工厂在温莎兴起。此外,温莎的大学也从汽车工业受益,温莎大学就提出了“有用的学位”的口号,而汽车产业就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校内有许多由劳动会出资建设的设施,让学生参与到汽车产业前期研发试验阶段,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他们今后就业最大的优势。
温莎被誉为“加拿大汽车工业的首都”,同时也是加拿大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及上百家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加拿大总部设立在温莎。产业 和教育的联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大特点。凭借地理优势,温莎大学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共同组建的汽车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就成立了,这一中心 如今已成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最近戴姆勒-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又投资5亿美元用于汽车安全、模拟公路、汽车照明和新能源方面的研发,其中 包括人才的引进和购买世界最先进汽车研发设备。而这一中心也为温莎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学习研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教授都很向往为这个中心工 作。
温莎已经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城市,除了多伦多,我们是加拿大第二大多元化城市。“多元化”包括种族和文化。来自175个不同种族的移民居住在温莎,每年有 75个代表不同民族、种族特色的节日庆典,温莎拥有50个代表不同国际艺术文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此外,温莎有“小意大利”、“希腊城”、“墨西哥城”和 “中国城”等等不同的特色街区。
为了让温莎更加全球化,我们也在筹备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就像你们深圳去年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样。我们在明年8月将举行国际少年运动会,这是由国 际奥委会主办的世界性运动会,届时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12岁-15岁的小运动员参赛。体育赛事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跨越国界让人们彼此认识、了解并相互交 流,相信这几千名小选手回国之后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成为介绍温莎的小使者。
自这篇采访报道发表已过去四个年头,佛朗西斯市长也已于去年任期届满离任。然而“再建温莎计划”始终在稳步推进,温莎国际机场跑道完成改扩建,横跨底特律 河的新大桥万事俱备,连接大桥的路段已然接近尾声。温莎在摆脱汽车工业依赖症的同时,充分利用汽车之都的底蕴进行环保节能技术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 机。如能牢牢把握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国际旅游业、国际会展业,国际文化业,温莎城市转型升级就一定会成功。
底特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接下来的筑巢引凤关乎这座昔日名城能否脱胎换骨,不管怎样,底特律河北岸已是春光满城,南岸的温莎无疑将会接受春风的沐浴,加拿大边陲的这座小城难道不会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吗?
愿创作者: 孤兔 授权发布媒体 温莎中文网 www.windsor168.com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来源: 温莎城市转型升级的春天已经来临
9年前,29岁的艾迪·弗朗西斯当选为温莎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不久前,他在温莎市政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言谈中透露出年轻的活力与睿智。而采访话题的核心,是“再建温莎计划”如何让这座曾经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城市逐步转型。
正如香港对于深圳的重要性一样,能成为底特律的邻居,温莎也是幸运的,这一地缘优势为温莎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捷径。温莎曾经非常依赖底特律制造业,并由此 带来了供应链和外来投资。这种供应链就是物流优势,温莎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四通八达,温莎国际机场不仅拥有通往加拿大境内主要城市的客运航班, 同时还有国际航线的私人飞机和货机,而从温莎开车只需25分钟就可以到底特律大都会国际机场,其航班通往世界142个国家。物流业的兴旺带来了更多资本, 因为在温莎设立制造基地,可以为企业发展节约大量物流成本从而赢得了扩张的先机。
当然,仅仅占据一个好位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不同领域将这种地缘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转化为创新优势,就像我们所推出的“再建温莎计划”,就 是希望从政府、企业、大学包括普通市民等不同层面开拓城市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的大学与企业联手,大学周围积聚了一批与技术开发相关的新兴公司,互补 资源优势,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首先进入美国市场,随后进入国际市场,这在汽车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个计划的推出,是温莎城市转型的重要节点。为何转型,可能先要说到北美的美加边境汽车工业走廊,这条走廊在上世纪70年代曾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钦慕,美 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是该汽车走廊的主宰者。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利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机会,打破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对汽车走廊 的垄断,以其所造汽车省油的主要特点,成功地进入了北美汽车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韩国的两大汽车制造商也挤进了北美市场。可以说,目前北美汽车走廊和北 美汽车市场是效率和节能的竞争。但很遗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北美汽车走廊原先的主宰者在逐渐失去优势。问题的要害在于,在高油价的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不再适合北美市场的需要。
2008年,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相继爆出濒临破产困境。其实,自2005年开始,通用汽车经营就举步维艰,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而我们的 城市转型正是源于2005年开始的美国汽车行业整体下滑,那时温莎过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经济结构显现出问题。我们冷静地思考做出新的抉择:以市政投资和发 展高科技产业等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化渠道,这就是“再建温莎计划”的核心。
“再建温莎计划”主要是大幅度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设施从而拉动经济。我们启动了温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对港口、机场和高速公 路重修扩建,同时完善覆盖温莎全境的超快速宽带网络,从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学习工作效率。我们在市中心新建了圣克莱尔学院的两个新校区,以及温莎国际交 通枢纽,温莎Caesars会议中心,该中心成为安大略省第三大会议中心以及配套建设的五星钻石级酒店,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硬件设施。
温莎市政府还通过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报告。这份报告评估了温莎与底特律之间的北美过境通关和换乘交通系统的可行性,决定增加3亿美元用于高速公路建 设,同时新建一座跨境大桥连通两座城市,让底特律和温莎更加便捷高效地融合。这是因为,让温莎成为一个北美门户,也是“再建温莎计划”的一个核心。
我们现在的战略是经济多元化,所以政府投资也是多元化的。在制造业方面,我们在巩固传统汽车制造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温莎大学和圣克莱尔学院是 温莎宝贵的资源,最近政府拨款200万加币支持温莎大学的一个新燃料技术研究项目,该技术可以让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获得新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提升燃油效 率。新能源研发将是温莎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因为这与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同时,温莎大学新成立的医学院也标志着温莎今后将在生物医药以及公 共卫生领域开发新的产业。
2011年,温莎被认定为“世界第七大智能社区”,目前所有学校都已经覆盖光纤,86%的商业设施和99%的家庭已覆盖光纤,整个城市已经进入“光纤 时代”,光纤宽带意味着网络飞跃性提速。目前,我们正在完善覆盖温莎全境的超快速宽带网络,并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数据中心”,然后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宽 带网络本身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借助宽带网络的各种服务,比如智能楼宇、远程课堂和远程医疗等服务,从而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数字工业将是未来 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尤其是经济衰退期间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旅游业。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游客来温莎创造了便利。另外,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温莎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一些独特的旅 游资源。温莎正在向世界推广葡萄酒文化旅游,因为与地中海处于同一纬度,再加上靠近五大湖中的伊利湖,使得温莎虽身处大陆地区但却拥有独特的海洋性气候, 加之位于加拿大最南端,日照时间充足,这些都为制作著名的加拿大冰酒和葡萄酒所需的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温莎已经有14个获得国际大奖 的葡萄酒庄,还有更多的酒庄正在建造中。这些酒庄除了可以让游客观看到酿酒过程,还配备了餐饮、度假、娱乐等休闲设施。
会展业将是未来温莎旅游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产业。由于温莎地处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可以辐射美加60%的人口。正像我刚才提到的,在我 们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就包括温莎Caesars会议中心扩建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安大略省第三大会议中心,能同时容纳5000人,可以开演唱会、展览,同 时还配套五星钻石级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工业给温莎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例如投资数十亿建设的汽车研发中心,使温莎拥有污染小的先进技术。我们也出台了很多环保领域法律来严 格控制碳排放,目前一些碳足迹少的汽车制造工厂在温莎兴起。此外,温莎的大学也从汽车工业受益,温莎大学就提出了“有用的学位”的口号,而汽车产业就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校内有许多由劳动会出资建设的设施,让学生参与到汽车产业前期研发试验阶段,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成为他们今后就业最大的优势。
温莎被誉为“加拿大汽车工业的首都”,同时也是加拿大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及上百家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加拿大总部设立在温莎。产业 和教育的联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大特点。凭借地理优势,温莎大学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共同组建的汽车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就成立了,这一中心 如今已成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最近戴姆勒-克莱斯勒加拿大公司又投资5亿美元用于汽车安全、模拟公路、汽车照明和新能源方面的研发,其中 包括人才的引进和购买世界最先进汽车研发设备。而这一中心也为温莎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学习研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教授都很向往为这个中心工 作。
温莎已经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城市,除了多伦多,我们是加拿大第二大多元化城市。“多元化”包括种族和文化。来自175个不同种族的移民居住在温莎,每年有 75个代表不同民族、种族特色的节日庆典,温莎拥有50个代表不同国际艺术文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此外,温莎有“小意大利”、“希腊城”、“墨西哥城”和 “中国城”等等不同的特色街区。
为了让温莎更加全球化,我们也在筹备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就像你们深圳去年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样。我们在明年8月将举行国际少年运动会,这是由国 际奥委会主办的世界性运动会,届时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12岁-15岁的小运动员参赛。体育赛事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跨越国界让人们彼此认识、了解并相互交 流,相信这几千名小选手回国之后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成为介绍温莎的小使者。
自这篇采访报道发表已过去四个年头,佛朗西斯市长也已于去年任期届满离任。然而“再建温莎计划”始终在稳步推进,温莎国际机场跑道完成改扩建,横跨底特律 河的新大桥万事俱备,连接大桥的路段已然接近尾声。温莎在摆脱汽车工业依赖症的同时,充分利用汽车之都的底蕴进行环保节能技术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 机。如能牢牢把握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国际旅游业、国际会展业,国际文化业,温莎城市转型升级就一定会成功。
底特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接下来的筑巢引凤关乎这座昔日名城能否脱胎换骨,不管怎样,底特律河北岸已是春光满城,南岸的温莎无疑将会接受春风的沐浴,加拿大边陲的这座小城难道不会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吗?
愿创作者: 孤兔 授权发布媒体 温莎中文网 www.windsor168.com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来源: 温莎城市转型升级的春天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