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超市购物所遇

四面八方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6-08
消息
26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13
昨天我在新世纪超市买了两条桂花鱼,总重1.308kg(o.652kg+0.656kg)--这是包装袋上标注的重量(图片1)。然而,当我交费后却发现重量变成了3.44磅,计17.17加元(图片2)。3.44*454g=1561.76g,即是1.561kg.比实际重量多出来0.253kg.折合为0.557磅。每磅4.99加元,多收了2.78加元。我找到收银员,她讲:店里规定按称重计量收费,不按标注重量。她还说,标注的重量是净重。我要求复重时,别的收银员对她说,你用原来的秤,这台和那台有差别。
我十分不解,我们买的不是净重,而是毛重,塑料袋也要卖到4.99一磅。另外,两条鱼的袋子半磅多,也太重了吧!标注了重量,而不按此重量卖,有欺骗顾客之嫌。再有,称重的秤,为什么计量不一致?也有侵犯顾客利益之嫌。请有关的人事管一管,希望今后不再出现此类事情。

1.jpg
2.jpg
 
由版主最后编辑:
他们历来都是这么做。

你应该同店主理论。
 
俺的理解,买鱼(和别的)是买的净重,不能把袋子当鱼卖。
如果需要袋子,他们可以收袋子的钱,也可以不收但提高鱼价。
可能沾染了国内的坏习惯,像卖只螃蟹那样,泡水草绳占大半。

另外,按现在的重量计应该合理,因为你是以看到的情况评估价格。
原来的鱼可能比较干,经过运输吸潮(甚至故意喷水)重量增加了:变化越大,质量下降也越大,顾客要自己掂量是否放弃。
 
最后编辑:
俺的理解,买鱼(和别的)是买的净重,不能把袋子当鱼卖。
如果需要袋子,他们可以收袋子的钱,也可以不收但提高鱼价。
可能沾染了国内的坏习惯,像卖只螃蟹那样,泡水草绳占大半。

问题不是多了那个包装袋,是商店是否按标签上注明的净重来卖。(洗鱼的时候就会发现,袋子里有冰。)

这鱼我也常买。他们历来都是按含冰的毛重来卖。
 
冰也能卖4.99一磅?这个生意不错。
 
@ccc 新世界忒远,要不然仿照大虾的案例再试试。:evil:
 
@ccc 新世界忒远,要不然仿照大虾的案例再试试。:evil:

这个不同啊。:p

大虾是按盒卖,包装盒上注明了净重。尽管里面有冰,大虾净重是足的。:D

这鱼是按重量卖,包装袋上注明了净重。尽管里面有冰,店里按毛重卖。

明天去T&T看看,这种鱼他们怎么卖。注意包装袋上是否注明了净重。
 
问题不是多了那个包装袋,是商店是否按标签上注明的净重来卖。(洗鱼的时候就会发现,袋子里有冰。)
这鱼我也常买。他们历来都是按含冰的毛重来卖。
不应该明显看到有冰的,听起来像是被“深加工”了。
多次折腾,鱼的新鲜度可能大打折扣。架子上的菜被喷水也是同个道理,保鲜期严重缩水。
 
不应该明显看到有冰的,听起来像是被“深加工”了。
多次折腾,鱼的新鲜度可能大打折扣。架子上的菜被喷水也是同个道理,保鲜期严重缩水。

看来你没买过那鱼。

那鱼都是原来包装好的。我的感觉是,为了保鲜,产地在包装的时候往里面注了一点水。所以,上面的标签注明了净重。

冷冻黄花鱼的包装上似乎没有标签注明净重。我改日注意一下。
 
看来你没买过那鱼。
那鱼都是原来包装好的。我的感觉是,为了保鲜,产地在包装的时候往里面注了一点水。所以,上面的标签注明了净重。
冷冻黄花鱼的包装上似乎没有标签注明净重。我改日注意一下。
还真没买过,我原来的猜测可能有误。如果有标明净重,那个是初始数据,不能重称的了。
只能提价,不能商店自立规矩。
 
还真没买过。如果有标明净重,那个是初始数据,不能重称的了。
只能提价,不能商店自立规矩。
是的。如果进货的时候不是按净重进来的,那就相应提价,免去无端的争议。
 
冰也能卖4.99一磅?这个生意不错。
最害人的,是那冷冻鱼柳,里面的冰那叫多,也是按毛重卖。坑人啊!

这种鱼好像很多店都是这么卖。价格看起来诱人,实际重量远远不足。呵
 
新世纪是这样算的,尽管包装袋上有重量,但他们不按那重量卖给你,而是重新称,加上冰的重量一起卖给你。我以前上过一次当,就在没在新世纪买过鱼了。
 
最害人的,是那冷冻鱼柳,里面的冰那叫多,也是按毛重卖。坑人啊!

这种鱼好像很多店都是这么卖。价格看起来诱人,实际重量远远不足。呵
去Independent买,一袋$2.89![emoji7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