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第三富”仰融在美国状告辽宁省政府

Domin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7-03
消息
15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专家谈“中国第三富”仰融在美国状告辽宁省政府




中国富豪们先后出事,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原罪”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8月7日,作为美国永久居民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仰融在美国华盛顿状告辽宁省政府,使得围绕着仰融与辽宁省持续一年之久的华晨汽车产权事件,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专访中国国际法学会着名学者卢松(chinesenewsnet.com)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范跃龙(chinesenewsnet.com)

  对于仰融案件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卢松教授认为,这起跨国诉讼过程至少要持续一两年,辽宁省政府几乎无法摆脱美国联邦法院的管辖权,为了维护中方利益,中国政府必须应诉(chinesenewsnet.com)

  仰融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8月7日一经受理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香港《亚洲周刊》对此评论说,辽宁省政府陷于两难:应诉则开了先例,不应诉则面临缺席审判乃至海外财产被美国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chinesenewsnet.com)

  那么,这个据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首次成为外国法院被告的案件究竟会走向何方?就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记者专访了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卢松。对于此案的诉讼程序,卢松教授的首先判断是,中方几乎无法摆脱美国联邦法院的管辖权,而且中方应诉并不可怕,拒绝回应显然不是上策。(chinesenewsnet.com)

  中国政府应诉已有先例(chinesenewsnet.com)

  在采访刚刚开始,卢松教授马上就美国法院传票“经外交途径送达我国”的说法作出了纠正。他说,此次诉讼案的司法文书不会如人们想像的那样通过外交途径送达中方,因为根据中美两国都已签署的《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美国法院文书应当通过荷兰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有关的机构送达中国。(chinesenewsnet.com)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一些中国政府作为被告的国际诉讼案的情况不同,如今的国际法框架和环境都有了很大进步。跨国诉讼程序正在力图摆脱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的左右,朝着更加注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治水平改善。这对于参与国际司法协助进程的各国都是平等和有益的。(chinesenewsnet.com)

  这次“仰融案”的被告是中国省级政府,因此稍有国际法阅历的人往往会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湖广债权案”,也有人认为两个案例有相通之处。“湖广债权案”以新中国中央政府为被告,原告是满清政府债券的美国持有人。卢松教授说,当时中美两国立场强烈矛盾,而且互不妥协,以致美国阿拉巴马州法院缺席判决中国政府败诉,后来中国政府委托美国律师到美国联邦地区出庭,作为“特别应诉”主张国家主权的管辖权豁免。(chinesenewsnet.com)

  与旧案例不可同日而语(chinesenewsnet.com)

  卢松教授指出,两个案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湖广债权案”的最后解决有赖于一个技术环节──1976年才颁行的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对于以前的案情没有溯及力,这是中美都认可的。双方对立虽然始终没有和解,但美国国务卿借此对联邦法院施压,促使其撤消了判决。(chinesenewsnet.com)

  但是,21世纪初发生的“仰融案”,争议案情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卢松教授认为“湖广债权案”的解决方式在当代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他对记者说,辽宁省政府在“仰融案”中作为被告主张管辖豁免是不会被美国法院接受的。对于以他国政府为被告的诉讼,“国际法上的规定很少,除了欧盟以外,各国间没有普遍参与和接受公约,而海牙私法会议近年正致力于起草这样的公约,但毕竟还没有成型”。因此卢松教授说,各国法院实际上完全有权对它们认为必要的民商事诉讼行使管辖。(chinesenewsnet.com)

  中国不应诉绝非上策(chinesenewsnet.com)

  基于一国司法权,对于外国主权豁免的争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停止过。可是主张绝对豁免的声音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卢松教授认为,自1976年美国颁行《外国主权豁免法》后,大批国家纷纷仿效,主张有限豁免的势力越来越强。据此,一国政府从事的商业行为便不享有豁免权。“其实中国政府对此也持灵活态度,争取使国际诉讼便于维护国家利益。”(chinesenewsnet.com)

  所以,辽宁省政府若要求“特别应诉”而不被视为放弃豁免权,美国法官不可能接受,他们要依国内联邦法律行事。但坚决不应诉也并非是解决问题的上策。(chinesenewsnet.com)

  卢松教授主张,中方“必须要应诉,不应诉的结果肯定不利”。不应诉意味着中美双方在司法途径上的根本对立,其结果并不是建设性的。虽然美国联邦法官受“先例应当遵循”的判例法原则支配,决意受理此案,但中方在诉讼程序上“仍有文章可做”。虽然无法看到具体的法律文件,不便发表有关案件实体的看法,但卢松教授说,诸如“产权问题涉及国有资产和中央部门,辽宁地方政府是否适合作为本案被告”以及“审理上的不方便法院原则”等都可以作为异议的理由。(chinesenewsnet.com)

  “美国80%民事诉讼会和解”(chinesenewsnet.com)

  仰融虽然是被中国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但其就民事权利提起诉讼的权利还存在,美国联邦法院受理案件也有章可循。然而,卢松教授认为,在这起跨国诉讼中,仰融既然把战线拉得这么长,很可能会在程序上出现某种漏洞。如此看来此案交锋的战场还是很广阔的,对于中方来说前景未必悲观。(chinesenewsnet.com)

  可是中方应诉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卢松教授指出,美国法院“证据发掘”制度可能令法官列出一系列中方有关主管人员的名单,让他们远赴美国出庭作证,而且漫长的诉讼过程至少要持续一两年。(chinesenewsnet.com)

  根据自己曾在英国及美国参与实际诉讼的经验,卢松教授建议中方一定要聘请美国律师作为诉讼代理,同时需要有才干的中国律师做大量必要的沟通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把握并利用美国诉讼规则,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维护中方利益,传达中方意图。(chinesenewsnet.com)

  卢松教授说:“我体会到,在美国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有80%最后都会和解,这几乎是联邦法官的惯用做法。联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巨大,其裁判倾向和结果与法官个人教育背景、性格和学术底蕴都有很大关系。他们判决的胆量之大可能是中国人想像不到的。”因此,善用应诉手段说服法官尤为关键。(chinesenewsnet.com)

  最后卢松教授说,假如中方败诉还不一定就会全输。管辖豁免的放弃,不等于强制执行豁免的放弃,何况对于可执行财产的范围会引发技术性问题:被执行的是“新华晨”的财产,还是辽宁省政府甚或中国政府财产?而且,很多案件在执行阶段还是可以达成和解的。总之“应诉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此类事件未来还会发生,中国政府和法律界应当不断学习诉讼技巧,依国际通行惯例解决类似难题。 (chinesenewsnet.com)

访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官员:仰融案开庭要等几个月(chinesenewsnet.com)

国际先驱导报驻华盛顿记者何瑛(chinesenewsnet.com)

  8月7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仰融在美国正式起诉中国辽宁省政府,这一诉讼案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据称,这是仰融对辽宁省政府提起的第一起诉讼。但是美国法院相关官员表示,不大可能很快开庭审理这一案件。(chinesenewsnet.com)

  据透露,仰融提出诉讼的目的是希望保护自己及妻子在中国资产的“合法”权益,诉讼于8月7日提交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首席法官行政助理谢尔登.斯努克先生。(chinesenewsnet.com)

  斯努克先生表示,鉴于司法程序本身需要一定步骤以及此案件的“不同寻常”及其“复杂性”,案件开庭审判工作将不会很快进行,预计至少需要在几个月之后。(chinesenewsnet.com)

  斯努克解释说,这一案件的特殊性在于诉讼的双方涉及个人和地方政府,而且是一个国际诉讼案件,因此需要更多时间为审判案件做准备。此外,斯努克还指出,这是一个民事诉讼案件。(chinesenewsnet.com)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在华盛顿市宪法大道333号,周围的建筑群是各个法院,同叫地方法院的就有两幢楼,是两家不同的法院,一家负责华盛顿特区地方法律事务,另一家是联邦法院。仰融案件属于跨国法律事务,因而为后者所管辖。(chinesenewsnet.com)

  另外,根据仰融的法律代表马修.埃文.科科伦提供的诉状,原告为仰融夫妇以及仰融拥有其70%股票并担任首席执行官的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仰融为美国永久居民,仰融之妻Rhea Yeung从2002年8月起已成为美国公民;被告为辽宁省政府。原告声称其财产被辽宁省政府以不当行动剥夺,因而要寻求6.9亿美元以上的赔偿及本次诉讼之律师费。(chinesenewsnet.com)

  诉状称,华博公司拥有华晨公司39.45%的实益股票;此类股票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以信托形式,为华博代为持有;华晨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chinesenewsnet.com)

  诉状还称,根据《美国法典》第28卷第1391(f)(4)节,华盛顿特区是本诉讼最为适当的审判地点。该节规定:“若针对一个外国或其政治分支机构提出诉讼……则可在美国地方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针对符合第1603(a)节定义的外国提出民事诉讼。”(chinesenewsnet.com)

  对于美国的联邦法院是否有权对一个外国地方政府进行民事诉讼的问题,仰融的代表律师吉姆.斯莱特里对媒体表示,在纽约上市的公司的融资行为,使用了美国的资金和媒体等资源,对其中的违规操作,美国联邦法和国际法可以适用。国际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纠纷已超出了国界。 资料:华晨汽车产权事件(chinesenewsnet.com)

  曾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三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仰融于去年5月出走美国,辽宁省检察院曾于10月18日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chinesenewsnet.com)

  1992年,仰融与属于辽宁省政府的沈阳金杯客车制造公司合资,成立华晨中国,并与1992年10月9日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仰融依律师要求将个人持有的股份注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1992年到2002年,华晨中国由仰融经营管理。仰融认为,他拥有基金会的绝对股权 ,但基金会副秘书长贺增强表示,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仰融在注册时出的钱属捐赠性质,是公共财产。至2002年3月,辽宁省政府成立“接收华晨国有资产工作组”,仰融则认为“华晨集团是其私有资产,国家要夺走”。(chinesenewsnet.com)

  仰融一直希望通过法律的方式“讨回公道”,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诉讼被驳回后,仰融又委托律师将官司打到华晨中国的注册地百慕大。今年2月12日,百慕大驳回以仰融为董事长的香港华博财务公司提出的关于禁止华晨中国进行股权转让的诉讼请求。(chinesenewsnet.com)

  仰融“强大”的诉讼团队(chinesenewsnet.com)

  据悉,仰融聘请了美国很有分量的人物组成律师团,其中有美国前参议员、众议员,有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担任过6年法律顾问的着名律师,所属Wiley Rein & Fielding LLP律师事务所中的一位创始人还是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内阁成员审查委员会负责人之一。(chinesenewsnet.com)

  原告仰融提出的十项诉讼请求(chinesenewsnet.com)

  1.命令辽宁省政府将华晨中国的股份和其他产权利益还给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chinesenewsnet.com)

  2.废止华晨股份的交易,命令将此股份和其他产权交还华博;(chinesenewsnet.com)

  3.依华博股份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chinesenewsnet.com)

  4.命令废止华博在华晨股份的交易,命令被告将此股份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chinesenewsnet.com)

  5.依原告被辽宁省政府转换的华晨股份及其他产权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chinesenewsnet.com)

  6.辽宁违反国际法进一步的赔偿金;(chinesenewsnet.com)

  7.审计被告非法行动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权利,并强迫交还给原告;(chinesenewsnet.com)

  8.支付审判前后的利息;(chinesenewsnet.com)

  9.支付其他和进一步法院认为正义和适当的补偿;(chinesenewsnet.com)

  10.支付律师费及本案诉讼费。(chinesenewsnet.com)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