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9-04
- 消息
- 63,548
- 荣誉分数
- 11,449
- 声望点数
- 1,373
今年3月发表的文章, 不包括最近半年的发展。
◎ 蔡榮峰/澳洲國立國家大學戰略及外交雙碩士
敘利亞,這個人口總數比台灣略少,同樣是在大國版塊夾縫間求生存的中東小國,內戰至今已屆滿四年,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死亡人數高達22萬之譜,全國一半的居民流離失所,超過400萬難民潮湧入鄰國,更有760萬國內居民被迫遷徙四處流浪,當中有140萬人都是兒童。
今年三月聯合國祕書長向安理會提交的敘利亞內戰報告當中,潘基文特別提到國際間過度關注穆斯林極端武裝團體的擴張,反而忽略了這場內戰的主體是流離失所的敘利亞人民,一語道破敘利亞內戰的本質1。
或許應該問,這場冠上敘利亞之名的戰爭,到底該不該被定義成「內戰」?
這場始於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解放自由為號召的內戰,在美中俄及波斯灣地區強權的介入之下,已經嚴重變形,成為各懷鬼胎的代理戰爭;敘利亞儼然成為中東的巴爾幹半島,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煙硝的開始。不得不說,敘利亞內戰僵持的原因錯綜複雜,難以一言蔽之,本文選擇以較宏觀的角度,由地緣政治及大國角力的觀點來進行分析,試圖了解各方背後的動機,為目前的主要情勢做總整理。
延續千年的權力之爭
敘利亞內戰是整個中東地區近代宗教戰爭的縮影,在宗教戰爭的表象之下,隱含著西方殖民時期結束後,至今未平的權力分配結構性問題。二十世紀西方殖民潮退後,歐美強權人為劃定的近代國界往往無法充分反映各區域長期發展下的歷史因素、權力結構,在世界各地造成許多後遺症,其中大多是以「種族/國族」作為競爭基礎的權力真空或階級對立;然而在中東,「宗教派別」取代了國族的地位,引發了相同的效應,並且常常溢散出國界彼此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了解敘利亞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宗教對中東地區的政治發展產生的影響。
眾所皆知,穆斯林因為教義解釋的不同分成什葉派與遜尼派,然而兩者之間水火不容的程度比起曾引燃歐洲戰火的天主教/新教/清教之爭有過之而無不及。基督宗教起碼經過了1500年才開始分裂,什葉與遜尼的仇卻在創教不久的西元七世紀就開始。伊斯蘭政教合一領導人穆罕默德在統一阿拉伯半島後去世,只留下一個女兒,造成當時傳子不傳女的阿拉伯社會產生政治動盪,由誰來接任這個先知與帝國領導人成為了分裂的爭端,認為該由最理解穆罕默德思想的夥伴兼岳父阿布柏克爾(Abu Bakr)繼任的一派成了遜尼派,而認同穆罕默德唯一的女婿兼姪兒阿里(Ali) 即位的成為了什葉派,隨後兩派傾壓的結果導致阿里及其子侯賽因(Hussein)被遜尼派殺害,種下了兩派之間長達千年的恩怨,於往後的歷史當中相互殺戮。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教派經典都是可蘭經(Koran),但對哈迪斯聖訓(Hadith)持不同觀點,哈迪斯聖訓就是穆罕默德的跟隨者記錄他的生平言行的傳統。禮儀、律法、宗教活動的發展當然隨著產生分歧;什葉派後來的發展類似天主教,以伊瑪目(Imam)和阿亞圖拉(Ayatollah)為最高位元的宗教首領等級制度越來越重要,遜尼派則認為信徒能直接與真主溝通而不需要中介者3。
這種特性使得近代西方勢力進入中東及北非後,遜尼派國家大多開始朝世俗化的方向發展,以威權專制統治集團的階級化來取代宗教階級制度,如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不過,在什葉派人口為主的國家卻在後殖民時代出現反方向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朗,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由擔任阿亞圖拉的宗教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建立政教合一的什葉派國家。
不難想像,遜尼派國家的世俗化,也會面臨到大多數威權體制國家內部矛盾的問題,除了一些強調國民福利制度的產油國以外,大部分遜尼派國家開始出現反動現象,底層老百姓開始仇視權貴的高壓統治,於是終於引爆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要求民主自由的抗爭聲浪排山倒海而來,許多威權政府因此崩解,在遜尼派國家造成骨牌效應,當然這背後也不乏西方國家推波阻攔。然而,西方國家畢竟是小覷了宗教因素在中東地區扮演的角色,很快的,這些國家開始出現了這種論調:「遜尼派國家世俗化是受到西方影響,而西方根據自己的利益支持壓迫人民的集權政府」,於是蓋達組織(AL-Qaeda)、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等軍事化遜尼派極端教義組織利用這種思想,輔以「直接與真主溝通」的遜尼派教義吸收成員,快速崛起。
沙烏地阿拉伯王子瓦利賓塔拉(Waleed bin Talal)出席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喪禮。沙烏地阿拉伯是遜尼派主要領導國。
◎ 蔡榮峰/澳洲國立國家大學戰略及外交雙碩士
敘利亞,這個人口總數比台灣略少,同樣是在大國版塊夾縫間求生存的中東小國,內戰至今已屆滿四年,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死亡人數高達22萬之譜,全國一半的居民流離失所,超過400萬難民潮湧入鄰國,更有760萬國內居民被迫遷徙四處流浪,當中有140萬人都是兒童。
今年三月聯合國祕書長向安理會提交的敘利亞內戰報告當中,潘基文特別提到國際間過度關注穆斯林極端武裝團體的擴張,反而忽略了這場內戰的主體是流離失所的敘利亞人民,一語道破敘利亞內戰的本質1。
或許應該問,這場冠上敘利亞之名的戰爭,到底該不該被定義成「內戰」?
這場始於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解放自由為號召的內戰,在美中俄及波斯灣地區強權的介入之下,已經嚴重變形,成為各懷鬼胎的代理戰爭;敘利亞儼然成為中東的巴爾幹半島,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煙硝的開始。不得不說,敘利亞內戰僵持的原因錯綜複雜,難以一言蔽之,本文選擇以較宏觀的角度,由地緣政治及大國角力的觀點來進行分析,試圖了解各方背後的動機,為目前的主要情勢做總整理。
延續千年的權力之爭
敘利亞內戰是整個中東地區近代宗教戰爭的縮影,在宗教戰爭的表象之下,隱含著西方殖民時期結束後,至今未平的權力分配結構性問題。二十世紀西方殖民潮退後,歐美強權人為劃定的近代國界往往無法充分反映各區域長期發展下的歷史因素、權力結構,在世界各地造成許多後遺症,其中大多是以「種族/國族」作為競爭基礎的權力真空或階級對立;然而在中東,「宗教派別」取代了國族的地位,引發了相同的效應,並且常常溢散出國界彼此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了解敘利亞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宗教對中東地區的政治發展產生的影響。
眾所皆知,穆斯林因為教義解釋的不同分成什葉派與遜尼派,然而兩者之間水火不容的程度比起曾引燃歐洲戰火的天主教/新教/清教之爭有過之而無不及。基督宗教起碼經過了1500年才開始分裂,什葉與遜尼的仇卻在創教不久的西元七世紀就開始。伊斯蘭政教合一領導人穆罕默德在統一阿拉伯半島後去世,只留下一個女兒,造成當時傳子不傳女的阿拉伯社會產生政治動盪,由誰來接任這個先知與帝國領導人成為了分裂的爭端,認為該由最理解穆罕默德思想的夥伴兼岳父阿布柏克爾(Abu Bakr)繼任的一派成了遜尼派,而認同穆罕默德唯一的女婿兼姪兒阿里(Ali) 即位的成為了什葉派,隨後兩派傾壓的結果導致阿里及其子侯賽因(Hussein)被遜尼派殺害,種下了兩派之間長達千年的恩怨,於往後的歷史當中相互殺戮。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教派經典都是可蘭經(Koran),但對哈迪斯聖訓(Hadith)持不同觀點,哈迪斯聖訓就是穆罕默德的跟隨者記錄他的生平言行的傳統。禮儀、律法、宗教活動的發展當然隨著產生分歧;什葉派後來的發展類似天主教,以伊瑪目(Imam)和阿亞圖拉(Ayatollah)為最高位元的宗教首領等級制度越來越重要,遜尼派則認為信徒能直接與真主溝通而不需要中介者3。
這種特性使得近代西方勢力進入中東及北非後,遜尼派國家大多開始朝世俗化的方向發展,以威權專制統治集團的階級化來取代宗教階級制度,如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不過,在什葉派人口為主的國家卻在後殖民時代出現反方向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朗,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由擔任阿亞圖拉的宗教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建立政教合一的什葉派國家。
不難想像,遜尼派國家的世俗化,也會面臨到大多數威權體制國家內部矛盾的問題,除了一些強調國民福利制度的產油國以外,大部分遜尼派國家開始出現反動現象,底層老百姓開始仇視權貴的高壓統治,於是終於引爆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要求民主自由的抗爭聲浪排山倒海而來,許多威權政府因此崩解,在遜尼派國家造成骨牌效應,當然這背後也不乏西方國家推波阻攔。然而,西方國家畢竟是小覷了宗教因素在中東地區扮演的角色,很快的,這些國家開始出現了這種論調:「遜尼派國家世俗化是受到西方影響,而西方根據自己的利益支持壓迫人民的集權政府」,於是蓋達組織(AL-Qaeda)、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等軍事化遜尼派極端教義組織利用這種思想,輔以「直接與真主溝通」的遜尼派教義吸收成員,快速崛起。
沙烏地阿拉伯王子瓦利賓塔拉(Waleed bin Talal)出席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喪禮。沙烏地阿拉伯是遜尼派主要領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