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110巡警当街狂殴报警人
“两位巡警将王江的头(朝下)连续地、狠狠地往下摔,直到王江躺在地下一动不动。”――王江母亲
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清楚地写着:“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出了这样的事,全队都感到痛心,110苦心经营的形象全给败坏了!” ――当地某巡警
本报记者 陈 磊 安徽蚌埠报道
蚌埠,淮河岸边一个美丽的城市,近日却处在“110巡警将报警人殴打致死”事件风暴的旋涡中。
风暴中心的主角叫王江,蚌埠市金世纪保龄球馆的保管员。8月7日下午,在一个小诊所看病的他觉得医生给其注射的药品有问题,拨打110报案。5点钟左右,王江被戴着手铐送往医院,其时他已昏迷,夜里11点钟左右,王江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撒手西去。
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写着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8月18日,“涉嫌殴打致死报警人”的蚌埠市公安局巡警四大队高潮、桑殿鹏两人被蚌埠市东市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刑事拘留。
但王江死亡之后,当地居民之中竟出现“王江精神有问题”、“受伤是自己摔的”、“袭警”等几个相互矛盾又十分可疑的传言。王江之死真相如何?
看病报警
王江54岁的母亲鞠永华深深地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
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从一个活蹦乱跳的青年到被打得遍身伤痕、血迹斑斑,最后悲惨死去。无论谁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鞠永华却必须接受。
尽管每一次回忆当时的惨况都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折磨,但是为了儿子的死有一个公正的说法,鞠永华还是强忍悲痛向记者描述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从自己儿子被打到死亡,鞠永华一直在场。
这是一幕惨剧。
8月7日,蚌埠依然笼罩在那场罕见的酷暑中。
像许多人一样,王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患上感冒。金世纪保龄球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在8月7日出事前,王江就感冒两天了,但是不太严重,一直坚持上班。
“当时王江还开玩笑地说让我离他远点,因为他感冒了,可能会传染的。”保龄球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这位工作人员说,8月7日当天王江一直工作到下午1点钟才下班,说去看病。
王江的父亲王传湖这个军人出身的老党员告诉记者,王江在下班后吃过饭,又吃了两个桃子,2点左右提出感冒想去输液,于是他就陪王江去了他们住地附近二钢菜市场内的一家私人诊所。经女医生检查后,先打了一瓶点滴(青霉素,注射前做过皮试),第二瓶进行到一半时,王江感到有些异常。
“王江刚去时体温37摄氏度,后来输水过程中升高到39度。”王传湖说。
于是医生便停止了点滴,在王江的臀部打了一针,然后又在手臂静脉注射了一针退烧。王江在诊所休息了一会便随其父一同回到家中,途中王江对其父说“打过针后我觉得有点轻飘飘的,我怀疑那家诊所有问题,可能有毒品,我得去报警”,但被其父阻止。
记者去该诊所采访时,诊所门紧闭。该诊所的房东告诉记者,诊所的医生姓石,刚生过孩子,很年轻,自从王江死后就关闭诊所走了。
“不过小石的技术很好,人也不错,我曾听说当时王江因为对治疗不满踢过她一脚。”房东老太说。
王江从小诊所出来回家后,又向其母鞠永华讲了自己的怀疑并坚持报警,当时是下午3点50分。
鞠永华说:“我们常在小石那个诊所看病,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就想拦住王江不让他去报警,谁知王江跑到路边小店打电话,然后回来就对我说‘妈,我出去了。’拦没拦住,只好一路小跑跟出去。”
遭遇毒打
王江顺着二钢菜场向西跑去,在不远的解放路口,王江见路边有一辆“110”巡警车,便向车上的巡警报告了情况。
“等我赶到车旁,王江已经坐在车内了。”鞠永华说。
当时正值勤的蚌埠市巡警四大队的高潮、桑殿鹏两位警察拉着王江母子来到了那家私人诊所。巡警问医生:“你给他(王江)打的什么药?”医生答:“打的是青霉素。”两名巡警没再追问什么,便让他们一同到附近的派出所去。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有警察过来询问,并且跟着许多人,还让到派出所去,这位人称“小石”的女大夫几乎都要哭出来了。其间,王江曾用手拉一巡警要求其仔细检查用药,该巡警一甩手说道:“干什么,你神经病!”
王江看到两位巡警没有仔细检查就要将他们带到派出所,于是就在诊所附近雪龙小区一栋楼下小卖部准备再次报警。
“可怜王江电话还没放下,就被两位巡警拉出去暴打。”鞠永华泪如泉涌。
王传湖、鞠永华、孙瑞娥(王江妻子)的一篇情况说明中这样描述了当时场景:“两巡警把王江从小店里揪出来,跟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打得王江东一晃西一晃站立不稳,满脸是血,一只眼睛青肿,另一只眼睛眼球被打得突出来,嘴巴和鼻子不停地流着血。看到儿子被打得如此惨重,我(王江的母亲)用身体护着王江并对两名巡警苦苦哀求:‘你们是人民警察,不要再打了,我给你们磕头,求求你们行个善吧。’一位巡警说:‘他有神经病’,另一个巡警则一把把我推向一边,继续对王江一阵痛打。”
“此时王江已倒在地上,嘴里直喷着血,再也没有挣扎能力了,可两位巡警仍不甘心,拿着手铐将奄奄一息的王江铐了起来,巡警随后一只手拎着衣领将王江的头(朝下)连续地、狠狠地往下摔,直到王江躺在地下一动不动,鲜血直流,另一位巡警将王江拖到路边的牙石旁。”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自己儿子被打得如此之惨,她曾经跪下来求两个警察“不要打了”,但警察依然没有住手,直到后来王江昏死过去,又被戴上手铐。整个过程持续大概20分钟。
“打过人之后,两个警察不但没有想到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反而手叉在腰里,站在那儿观看大约有20多分钟。最后还是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拨打120急救中心叫救护车。”鞠永华说。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自己儿子被打成那个样子,她当时就吓傻了,也不知道去打120求救,慌乱中用警察的手机拨打了自己女婿徐劲松的手机,话都说不清。那个警察夺过手机说“我来说”。
王江妹妹王燕的丈夫徐劲松告诉记者,当时他还没有下班,岳母突然来电话,哭着也没说清什么事情,后来换了一个声音说:“你赶快过来吧,这边快出人命了!”这个声音包括岳母忙乱中都没有告诉他出事地点,他和王燕跑到最近的第二人民医院,门口有人一看他们两个急匆匆的样子,问他们是否是“被警察打伤”人的家属,就指着门诊部说“在那边”。
悲惨死亡
120急救中心显示,在8月7日下午4点25分他们接到雪龙小区的求救电话,然后就派出救护车。
当时随同救护的白志云大夫告诉记者,他们赶到事发现场应该是在下午4点40分左右,围观的人很多。
“当时病人(王江)戴着手铐,头向西北,脚朝东南躺着,呼唤不应答,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左眼青紫,心跳、呼吸急促。”白志云说。他还告诉记者,在人们协助下将病人抬上车后,病人戴着手铐,这一点他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量血压都不方便。
鞠永华告诉记者,王江送到医院时,还戴着手铐。两个警察开着110警车就跟在120救护车的后面,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说王江是中暑,直到二院大夫说测量血压不方便,警察才将手铐打开,然后扬长而去。
事发地点附近的一位大妈告诉记者,当时她正在家辅导孙子做作业,听见外面吵吵嚷嚷,孙子想去看稀奇,起先她不让去,最后拗不过才开门。
“一出门,发现人山人海,120救护车正转头要走,地上一大摊血,比大碗口还大。”大妈向记者比划着,满脸惶恐。
这位大妈说,当时她就奇怪那摊血里怎么还夹杂着白色的物质,像豆腐,后来听人说脑袋打伤了,才明白怎么回事。小店主人当时就端着一大脸盆水出来,哗的一下将那摊血冲走了。在场的人们纷纷议论“打死人了”。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关于王江的病历显示,8月7日下午5点20分王江入院,当时王江“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口吐血水,两瞳孔等大等圆,不时吸氧、吸痰,体温42度,脉搏每分钟150次,血压80/40毫米汞柱”。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上显示:当晚7点“留置尿管有血性液体”;8点半病人(王江)“口腔有血块吸出”;9点半“患者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无,呼吸急促,呈三凹征,口腔有大量血块喷出,三路液体维持!!”;10点40分“患者呈昏迷状态,左侧瞳孔青紫肿胀无法观察,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无,呼吸急促,口腔内有陈旧血块”。
王江的妹夫徐劲松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从呼吸科转入脑外科之后刚刚推上手术台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术,大夫正在和家属念手术前的协议,还没有念完,就听见一个医生喊不用念了,病人不行了。
夜里11点左右,王江死亡。
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清楚地写着:(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是“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是“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整个抢救过程直到死亡,没有一个警察在场!”徐劲松悲愤地说。
传言种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听到另一种传闻,就是“王江患有精神病,到处打人,还打警察,并且是自己摔死的”。
8月22日,记者在蚌埠市公安局采访时,政治部的王部长听见记者来了解“110民警打死报警人事件”时,立即对记者的说法进行了纠正。王部长告诉记者,根据他获得的消息,死者王江是自己后脑砸在石头上,摔死的,公安民警在正常执行公务,不存在打死人的情况。此案蚌埠市检察院正在进一步的侦查中,其他情况无可奉告。
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8月7日下午,他们并没有接到王江的报警电话,只是到夜里11点钟左右的时候,才接到一个“自称王江家属”打来的电话,说王江已经死亡。其他情况他们不清楚。这位同志在提到“自称王江家属”时特意加重了语气。但是对于记者要查看8月7日当天下午110报警电话记录的请求,他们断然拒绝。
那么王江究竟是被打死的还是自己摔死的呢?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8月23日下午,记者在王江生前所在单位――金世纪保龄球馆采访时,对于记者的“王江生前是否精神异常”的疑问。他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问呢?王江是一个多么正常的人啊!
和王江一起于2002年1月份进金世纪保龄球馆工作的服务员陈继燕说,王江是绝对正常的一个人,人缘非常好。她常和他开玩笑说,孩子都10个月了,为什么不带来让大伙看看呢,谁知道没等到看见王江10个月大的孩子,却听到了王江被人打死的噩耗!陈继燕神情黯然。
保龄球馆的经理陈兰告诉记者,王江是8月7日中午1点钟下班的,以前每天都在工作,那两天他是患感冒,但是仅仅感冒也不会让他外伤死亡啊!王江是特老实的一个人,员工、顾客以及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说他人很好,精神方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在金世纪娱乐有限公司(保龄球馆为其下属单位)8月15日出具的证明上,清楚地写着:“我单位职工王江从2003年7月7日至8月7日下午1时在单位按时上班,特此证明。”
那么,王江是否自己摔死的呢?
记者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那天下午他看到病人(王江),凭多年行医的经验就觉得这个人没救了。后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当时就觉得事情很大,一定要出大事情的!”
“这个病人怎么受伤的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如果一个正常人自然摔倒,绝对不可能摔成那个样子。因为人的头骨相当坚硬,我们读书时,老师曾经把人的头骨摔在地上,不但没有碎,反而会弹起来。清醒的人怎么可能摔成那个样子呢?”这位医生说。
8月21日,蚌埠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家法医联合对王江尸体检验的结论为:“死者王江因头部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引起急性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
取证困难
鞠永华给记者提供了一个细节,他们家以前不在这个小区居住,就是在王江死亡当天他们才第一次入住,街坊邻居都不熟悉。
“事后我曾经跪着求那些在场者,事实是怎样就怎样,让他们如实讲述。但他们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看见,就是说当时不在现场。”鞠永华悲哀地低下了头。
确如鞠永华所言,记者在小区内采访时,在距离事发现场仅几步之遥的小卖部,王江曾在此打电话。该小店主人明确告诉记者,对这事她“不清楚”,“只顾生意什么也没看见”。距事发现场仅一箭之地的租碟小店杨老板该“只是听人说过这件事,具体情况不清楚”,更“没有看见”。
蚌埠市检察院的一位同志说,有一次他们去询问情况,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刚想开口讲述他所看到的情况,就被其父亲呵斥住,再也闭口不言。“取证难啊!”这位同志叹了口气。
王江妹夫徐劲松认为,由于是110巡警打王江,许多人害怕报复就噤若寒蝉、闭口不言。如果是两个邻居吵架打死人,目击证人肯定很多!
鞠永华认为,由于王江当晚死亡,而两名打人的警察是在10天之后――8月18日才被刑事拘留,10天的时间他们两个经常在小区附近转悠,加上8月7日晚上大批警察集聚小区,造成无形威慑力。至于肇事者是否还有其他举动,她就不得而知了。
记者四次去高潮、桑殿鹏所在的蚌埠市公安局巡警四大队,但人都不在。打了多次电话给四大队队长,都无人接听。记者多次询问过认识高潮、桑殿鹏的其他巡警,想对这两个巡警的家属进行采访,但他们都不肯告知家属的联系方式。
一位交通警察则这样告诉记者,他说,尽管出事的不是他们大队,但是队长在开会时依然强调了这件事,不过碰上这样的丑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领导躲着、同事不讲这也是正常的。
微妙的关系
自从“王江事件”发生后,蚌埠市公安局就陷入一场尴尬之中,和蚌埠市检察院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一位岗亭中的巡警说:“出了这样的事,全队都感到痛心,110苦心经营的形象全给败坏了!”
对于这起案件,蚌埠市媒体没有进行报道。据王江母亲鞠永华说,本市媒体是知道的,一位记者曾向其表示很无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检察官告诉记者,案件发生后,他们立即介入调查,由于种种原因,直到8月18日才将高潮、桑殿鹏刑事拘留。这位检察官坦言,他们在办这件案子时面临很大的压力,取证也很困难。这位检察官还透露,鉴于对高潮、桑殿鹏刑事拘留的7天时间已到,最近几天会很快决定是否对二人进行批捕,侦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蚌埠市公安局法制科的商科长告诉记者,公安队伍那么大,干警的素质难免会参差不齐。但公安人员除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外,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
蚌埠市检察院检察长告诉记者,对于“110巡警涉嫌殴打致死报警人王江”一事,检察院已经立案,正在紧张办理之中。“我们一定会依法办理!”这位检察长加重了语气说。
事发现场的雪龙小区早已恢复了平静,成群的老太太在门口纳凉,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小卖部、租碟店也在按部就班地做他们的生意。街市依然繁华,阳光依然灿烂,但一个31岁的生命却永远离开了人间,留下他那十个月大的孩子、没有工作的妻子、年近花甲双双下岗的父母。
我们不知道没有了王江这个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王江每月470元工资,这个家将怎样支撑。如今这个破碎的家庭惟一能做的,就是忍着悲伤,等待着法律对不法者的严惩。
采访手记
蚌埠市一个本来并不复杂的案子由于牵涉到110巡警、关系到公安局形象问题开始变得复杂、微妙起来。事发当日,现场“人山人海”,但是检察院调查以及记者采访时,“目击者”却寥寥无几。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样一条“猛料”蚌埠媒体却三缄其口。蚌埠市检察院坦陈“压力大”,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7月14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公安部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始终坚持从严治警”,四个强调的“坚决”中有两条:坚决杜绝再次发生伤天害理、激起民愤的恶性案件;坚决停止滥用侵犯人权、侮辱人格的强制措施。
蚌埠市公安局法制科一位同志这样说:“公安队伍那么大,难免有些素质不高的警察,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呢!”
人民警察毕竟不是长短不一的“手指”,它的宗旨要为人民服务,它肩负着实践“三个代表”的重任。这就是如何行使人民赋予他们权力的问题。中国的警察除了拥有自己本职权力之外,这些权力还常常被“借用”、“延伸”到其他活动中去。专家认为,权力的滥用,会助长警察的特权思想,导致对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在王江死亡的这个案子中,警察是否滥用他们的权力了?在法律还没有作出结论前媒体当然无法对其定性。但是一个事实就是,报警后由于110巡警的介入,王江受致命外伤死亡。尸检报告中有“脑干出血,肾、心、脑淤血”的字样。作为媒体,我们也无法谴责那些曾经目击该事件而又噤若寒蝉、闭口不言的人们,他们有自己不言说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都来做一个明哲保身的观望者,当自己受到伤害时,又怎能奢望别人挺身而出,又怎么能对社会不良风气说三道四?
王江母亲鞠永华感到悲哀,记者也为自己在采访中无法找到一个敢说敢言的“目击者”感到悲哀。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损害警察形象、权力滥用的问题,我们还看到了良知、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看到某种无形压力真实的力量。
“两位巡警将王江的头(朝下)连续地、狠狠地往下摔,直到王江躺在地下一动不动。”――王江母亲
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清楚地写着:“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出了这样的事,全队都感到痛心,110苦心经营的形象全给败坏了!” ――当地某巡警
本报记者 陈 磊 安徽蚌埠报道
蚌埠,淮河岸边一个美丽的城市,近日却处在“110巡警将报警人殴打致死”事件风暴的旋涡中。
风暴中心的主角叫王江,蚌埠市金世纪保龄球馆的保管员。8月7日下午,在一个小诊所看病的他觉得医生给其注射的药品有问题,拨打110报案。5点钟左右,王江被戴着手铐送往医院,其时他已昏迷,夜里11点钟左右,王江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撒手西去。
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写着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8月18日,“涉嫌殴打致死报警人”的蚌埠市公安局巡警四大队高潮、桑殿鹏两人被蚌埠市东市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刑事拘留。
但王江死亡之后,当地居民之中竟出现“王江精神有问题”、“受伤是自己摔的”、“袭警”等几个相互矛盾又十分可疑的传言。王江之死真相如何?
看病报警
王江54岁的母亲鞠永华深深地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
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从一个活蹦乱跳的青年到被打得遍身伤痕、血迹斑斑,最后悲惨死去。无论谁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鞠永华却必须接受。
尽管每一次回忆当时的惨况都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折磨,但是为了儿子的死有一个公正的说法,鞠永华还是强忍悲痛向记者描述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从自己儿子被打到死亡,鞠永华一直在场。
这是一幕惨剧。
8月7日,蚌埠依然笼罩在那场罕见的酷暑中。
像许多人一样,王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患上感冒。金世纪保龄球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在8月7日出事前,王江就感冒两天了,但是不太严重,一直坚持上班。
“当时王江还开玩笑地说让我离他远点,因为他感冒了,可能会传染的。”保龄球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这位工作人员说,8月7日当天王江一直工作到下午1点钟才下班,说去看病。
王江的父亲王传湖这个军人出身的老党员告诉记者,王江在下班后吃过饭,又吃了两个桃子,2点左右提出感冒想去输液,于是他就陪王江去了他们住地附近二钢菜市场内的一家私人诊所。经女医生检查后,先打了一瓶点滴(青霉素,注射前做过皮试),第二瓶进行到一半时,王江感到有些异常。
“王江刚去时体温37摄氏度,后来输水过程中升高到39度。”王传湖说。
于是医生便停止了点滴,在王江的臀部打了一针,然后又在手臂静脉注射了一针退烧。王江在诊所休息了一会便随其父一同回到家中,途中王江对其父说“打过针后我觉得有点轻飘飘的,我怀疑那家诊所有问题,可能有毒品,我得去报警”,但被其父阻止。
记者去该诊所采访时,诊所门紧闭。该诊所的房东告诉记者,诊所的医生姓石,刚生过孩子,很年轻,自从王江死后就关闭诊所走了。
“不过小石的技术很好,人也不错,我曾听说当时王江因为对治疗不满踢过她一脚。”房东老太说。
王江从小诊所出来回家后,又向其母鞠永华讲了自己的怀疑并坚持报警,当时是下午3点50分。
鞠永华说:“我们常在小石那个诊所看病,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就想拦住王江不让他去报警,谁知王江跑到路边小店打电话,然后回来就对我说‘妈,我出去了。’拦没拦住,只好一路小跑跟出去。”
遭遇毒打
王江顺着二钢菜场向西跑去,在不远的解放路口,王江见路边有一辆“110”巡警车,便向车上的巡警报告了情况。
“等我赶到车旁,王江已经坐在车内了。”鞠永华说。
当时正值勤的蚌埠市巡警四大队的高潮、桑殿鹏两位警察拉着王江母子来到了那家私人诊所。巡警问医生:“你给他(王江)打的什么药?”医生答:“打的是青霉素。”两名巡警没再追问什么,便让他们一同到附近的派出所去。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有警察过来询问,并且跟着许多人,还让到派出所去,这位人称“小石”的女大夫几乎都要哭出来了。其间,王江曾用手拉一巡警要求其仔细检查用药,该巡警一甩手说道:“干什么,你神经病!”
王江看到两位巡警没有仔细检查就要将他们带到派出所,于是就在诊所附近雪龙小区一栋楼下小卖部准备再次报警。
“可怜王江电话还没放下,就被两位巡警拉出去暴打。”鞠永华泪如泉涌。
王传湖、鞠永华、孙瑞娥(王江妻子)的一篇情况说明中这样描述了当时场景:“两巡警把王江从小店里揪出来,跟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打得王江东一晃西一晃站立不稳,满脸是血,一只眼睛青肿,另一只眼睛眼球被打得突出来,嘴巴和鼻子不停地流着血。看到儿子被打得如此惨重,我(王江的母亲)用身体护着王江并对两名巡警苦苦哀求:‘你们是人民警察,不要再打了,我给你们磕头,求求你们行个善吧。’一位巡警说:‘他有神经病’,另一个巡警则一把把我推向一边,继续对王江一阵痛打。”
“此时王江已倒在地上,嘴里直喷着血,再也没有挣扎能力了,可两位巡警仍不甘心,拿着手铐将奄奄一息的王江铐了起来,巡警随后一只手拎着衣领将王江的头(朝下)连续地、狠狠地往下摔,直到王江躺在地下一动不动,鲜血直流,另一位巡警将王江拖到路边的牙石旁。”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自己儿子被打得如此之惨,她曾经跪下来求两个警察“不要打了”,但警察依然没有住手,直到后来王江昏死过去,又被戴上手铐。整个过程持续大概20分钟。
“打过人之后,两个警察不但没有想到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反而手叉在腰里,站在那儿观看大约有20多分钟。最后还是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拨打120急救中心叫救护车。”鞠永华说。
鞠永华告诉记者,看到自己儿子被打成那个样子,她当时就吓傻了,也不知道去打120求救,慌乱中用警察的手机拨打了自己女婿徐劲松的手机,话都说不清。那个警察夺过手机说“我来说”。
王江妹妹王燕的丈夫徐劲松告诉记者,当时他还没有下班,岳母突然来电话,哭着也没说清什么事情,后来换了一个声音说:“你赶快过来吧,这边快出人命了!”这个声音包括岳母忙乱中都没有告诉他出事地点,他和王燕跑到最近的第二人民医院,门口有人一看他们两个急匆匆的样子,问他们是否是“被警察打伤”人的家属,就指着门诊部说“在那边”。
悲惨死亡
120急救中心显示,在8月7日下午4点25分他们接到雪龙小区的求救电话,然后就派出救护车。
当时随同救护的白志云大夫告诉记者,他们赶到事发现场应该是在下午4点40分左右,围观的人很多。
“当时病人(王江)戴着手铐,头向西北,脚朝东南躺着,呼唤不应答,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左眼青紫,心跳、呼吸急促。”白志云说。他还告诉记者,在人们协助下将病人抬上车后,病人戴着手铐,这一点他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量血压都不方便。
鞠永华告诉记者,王江送到医院时,还戴着手铐。两个警察开着110警车就跟在120救护车的后面,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说王江是中暑,直到二院大夫说测量血压不方便,警察才将手铐打开,然后扬长而去。
事发地点附近的一位大妈告诉记者,当时她正在家辅导孙子做作业,听见外面吵吵嚷嚷,孙子想去看稀奇,起先她不让去,最后拗不过才开门。
“一出门,发现人山人海,120救护车正转头要走,地上一大摊血,比大碗口还大。”大妈向记者比划着,满脸惶恐。
这位大妈说,当时她就奇怪那摊血里怎么还夹杂着白色的物质,像豆腐,后来听人说脑袋打伤了,才明白怎么回事。小店主人当时就端着一大脸盆水出来,哗的一下将那摊血冲走了。在场的人们纷纷议论“打死人了”。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关于王江的病历显示,8月7日下午5点20分王江入院,当时王江“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口吐血水,两瞳孔等大等圆,不时吸氧、吸痰,体温42度,脉搏每分钟150次,血压80/40毫米汞柱”。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上显示:当晚7点“留置尿管有血性液体”;8点半病人(王江)“口腔有血块吸出”;9点半“患者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无,呼吸急促,呈三凹征,口腔有大量血块喷出,三路液体维持!!”;10点40分“患者呈昏迷状态,左侧瞳孔青紫肿胀无法观察,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无,呼吸急促,口腔内有陈旧血块”。
王江的妹夫徐劲松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从呼吸科转入脑外科之后刚刚推上手术台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术,大夫正在和家属念手术前的协议,还没有念完,就听见一个医生喊不用念了,病人不行了。
夜里11点左右,王江死亡。
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清楚地写着:(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是“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是“复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
“整个抢救过程直到死亡,没有一个警察在场!”徐劲松悲愤地说。
传言种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听到另一种传闻,就是“王江患有精神病,到处打人,还打警察,并且是自己摔死的”。
8月22日,记者在蚌埠市公安局采访时,政治部的王部长听见记者来了解“110民警打死报警人事件”时,立即对记者的说法进行了纠正。王部长告诉记者,根据他获得的消息,死者王江是自己后脑砸在石头上,摔死的,公安民警在正常执行公务,不存在打死人的情况。此案蚌埠市检察院正在进一步的侦查中,其他情况无可奉告。
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8月7日下午,他们并没有接到王江的报警电话,只是到夜里11点钟左右的时候,才接到一个“自称王江家属”打来的电话,说王江已经死亡。其他情况他们不清楚。这位同志在提到“自称王江家属”时特意加重了语气。但是对于记者要查看8月7日当天下午110报警电话记录的请求,他们断然拒绝。
那么王江究竟是被打死的还是自己摔死的呢?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8月23日下午,记者在王江生前所在单位――金世纪保龄球馆采访时,对于记者的“王江生前是否精神异常”的疑问。他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问呢?王江是一个多么正常的人啊!
和王江一起于2002年1月份进金世纪保龄球馆工作的服务员陈继燕说,王江是绝对正常的一个人,人缘非常好。她常和他开玩笑说,孩子都10个月了,为什么不带来让大伙看看呢,谁知道没等到看见王江10个月大的孩子,却听到了王江被人打死的噩耗!陈继燕神情黯然。
保龄球馆的经理陈兰告诉记者,王江是8月7日中午1点钟下班的,以前每天都在工作,那两天他是患感冒,但是仅仅感冒也不会让他外伤死亡啊!王江是特老实的一个人,员工、顾客以及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说他人很好,精神方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在金世纪娱乐有限公司(保龄球馆为其下属单位)8月15日出具的证明上,清楚地写着:“我单位职工王江从2003年7月7日至8月7日下午1时在单位按时上班,特此证明。”
那么,王江是否自己摔死的呢?
记者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那天下午他看到病人(王江),凭多年行医的经验就觉得这个人没救了。后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当时就觉得事情很大,一定要出大事情的!”
“这个病人怎么受伤的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如果一个正常人自然摔倒,绝对不可能摔成那个样子。因为人的头骨相当坚硬,我们读书时,老师曾经把人的头骨摔在地上,不但没有碎,反而会弹起来。清醒的人怎么可能摔成那个样子呢?”这位医生说。
8月21日,蚌埠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家法医联合对王江尸体检验的结论为:“死者王江因头部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引起急性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
取证困难
鞠永华给记者提供了一个细节,他们家以前不在这个小区居住,就是在王江死亡当天他们才第一次入住,街坊邻居都不熟悉。
“事后我曾经跪着求那些在场者,事实是怎样就怎样,让他们如实讲述。但他们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看见,就是说当时不在现场。”鞠永华悲哀地低下了头。
确如鞠永华所言,记者在小区内采访时,在距离事发现场仅几步之遥的小卖部,王江曾在此打电话。该小店主人明确告诉记者,对这事她“不清楚”,“只顾生意什么也没看见”。距事发现场仅一箭之地的租碟小店杨老板该“只是听人说过这件事,具体情况不清楚”,更“没有看见”。
蚌埠市检察院的一位同志说,有一次他们去询问情况,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刚想开口讲述他所看到的情况,就被其父亲呵斥住,再也闭口不言。“取证难啊!”这位同志叹了口气。
王江妹夫徐劲松认为,由于是110巡警打王江,许多人害怕报复就噤若寒蝉、闭口不言。如果是两个邻居吵架打死人,目击证人肯定很多!
鞠永华认为,由于王江当晚死亡,而两名打人的警察是在10天之后――8月18日才被刑事拘留,10天的时间他们两个经常在小区附近转悠,加上8月7日晚上大批警察集聚小区,造成无形威慑力。至于肇事者是否还有其他举动,她就不得而知了。
记者四次去高潮、桑殿鹏所在的蚌埠市公安局巡警四大队,但人都不在。打了多次电话给四大队队长,都无人接听。记者多次询问过认识高潮、桑殿鹏的其他巡警,想对这两个巡警的家属进行采访,但他们都不肯告知家属的联系方式。
一位交通警察则这样告诉记者,他说,尽管出事的不是他们大队,但是队长在开会时依然强调了这件事,不过碰上这样的丑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领导躲着、同事不讲这也是正常的。
微妙的关系
自从“王江事件”发生后,蚌埠市公安局就陷入一场尴尬之中,和蚌埠市检察院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一位岗亭中的巡警说:“出了这样的事,全队都感到痛心,110苦心经营的形象全给败坏了!”
对于这起案件,蚌埠市媒体没有进行报道。据王江母亲鞠永华说,本市媒体是知道的,一位记者曾向其表示很无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检察官告诉记者,案件发生后,他们立即介入调查,由于种种原因,直到8月18日才将高潮、桑殿鹏刑事拘留。这位检察官坦言,他们在办这件案子时面临很大的压力,取证也很困难。这位检察官还透露,鉴于对高潮、桑殿鹏刑事拘留的7天时间已到,最近几天会很快决定是否对二人进行批捕,侦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蚌埠市公安局法制科的商科长告诉记者,公安队伍那么大,干警的素质难免会参差不齐。但公安人员除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外,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
蚌埠市检察院检察长告诉记者,对于“110巡警涉嫌殴打致死报警人王江”一事,检察院已经立案,正在紧张办理之中。“我们一定会依法办理!”这位检察长加重了语气说。
事发现场的雪龙小区早已恢复了平静,成群的老太太在门口纳凉,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小卖部、租碟店也在按部就班地做他们的生意。街市依然繁华,阳光依然灿烂,但一个31岁的生命却永远离开了人间,留下他那十个月大的孩子、没有工作的妻子、年近花甲双双下岗的父母。
我们不知道没有了王江这个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王江每月470元工资,这个家将怎样支撑。如今这个破碎的家庭惟一能做的,就是忍着悲伤,等待着法律对不法者的严惩。
采访手记
蚌埠市一个本来并不复杂的案子由于牵涉到110巡警、关系到公安局形象问题开始变得复杂、微妙起来。事发当日,现场“人山人海”,但是检察院调查以及记者采访时,“目击者”却寥寥无几。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样一条“猛料”蚌埠媒体却三缄其口。蚌埠市检察院坦陈“压力大”,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7月14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公安部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始终坚持从严治警”,四个强调的“坚决”中有两条:坚决杜绝再次发生伤天害理、激起民愤的恶性案件;坚决停止滥用侵犯人权、侮辱人格的强制措施。
蚌埠市公安局法制科一位同志这样说:“公安队伍那么大,难免有些素质不高的警察,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呢!”
人民警察毕竟不是长短不一的“手指”,它的宗旨要为人民服务,它肩负着实践“三个代表”的重任。这就是如何行使人民赋予他们权力的问题。中国的警察除了拥有自己本职权力之外,这些权力还常常被“借用”、“延伸”到其他活动中去。专家认为,权力的滥用,会助长警察的特权思想,导致对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在王江死亡的这个案子中,警察是否滥用他们的权力了?在法律还没有作出结论前媒体当然无法对其定性。但是一个事实就是,报警后由于110巡警的介入,王江受致命外伤死亡。尸检报告中有“脑干出血,肾、心、脑淤血”的字样。作为媒体,我们也无法谴责那些曾经目击该事件而又噤若寒蝉、闭口不言的人们,他们有自己不言说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都来做一个明哲保身的观望者,当自己受到伤害时,又怎能奢望别人挺身而出,又怎么能对社会不良风气说三道四?
王江母亲鞠永华感到悲哀,记者也为自己在采访中无法找到一个敢说敢言的“目击者”感到悲哀。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损害警察形象、权力滥用的问题,我们还看到了良知、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看到某种无形压力真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