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anni River独木舟之旅

waterwalker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3-03-27
消息
1,364
荣誉分数
29
声望点数
158
缘起

加拿大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与河流,这些湖泊河流之中适合独木舟旅行的数不胜数。其中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的纳罕尼河是独木舟旅行的标志性河流,是玩独木舟人心中的圣地,一个必去的地方。

纳罕尼河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它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却有着平原河流一样的蜿蜒河道。亿万年以前这一带是海底,以沙岩和石灰岩为主。海水退去之后,这里成了广阔的平原,纳罕尼河就在平原上开始流淌。后来造山运动开始,平原隆起形成山脉,但纳罕尼河并没有因此改道,而是在石头河道上深深刻出几道大峡谷,顽强地沿着自己的轨迹流淌,演绎着一出“海枯石烂”的故事。

这里也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原住民很早以前就开始在这一带生活。十九世纪早期欧洲皮毛贸易者来到了这里。十九世纪后期淘金者也来到了这里,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故事。其中一些人不明原因死去,给这条河带来了“非常危险”的名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探险家和作家R.M.派特森的小说《危险的河流》将这条神秘河流的美丽带到了世人面前。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亲自划独木舟考察了这条河,之后宣布成立纳罕尼国家公园,使这条河幸免于水电开发之灾。1978年纳罕尼国家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一个世界遗产公园。

Trudeau-on-Nahanni-River-1970 (1).jpg

老特鲁多总理在纳罕尼河

Trudeau.jpg

老特鲁多总理在划独木舟

justin trudeau.jpg

小特鲁多总理在纳罕尼河

dd7d8_justin-trudeau-1.jpg

小特鲁多总理在划独木舟。
(对比中国的李鹏,李小鹏,这人和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条河也是加拿大独木舟的标志性人物,比尔.梅森,最喜欢的河流。1988年,在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之后,他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最后一次探索了这条河流。回来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我就是看比尔.梅森的电影学会的划独木舟。那时候买第一条船之前摸都没摸过独木舟。只是看到这个东西在加拿大很普及,很多人家里就有。后来知道可以划着划木舟找个小岛带着一家人去露营,我就决定买一个。买回家之后搬进客厅供着,还给船打了一遍蜡。买了船但不知道怎么玩,也不知道可以去参加培训班。幸好在图书馆里找到比尔.梅森的几部独木舟的电影,如获至宝,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突然有一天在又一次看他的电影的时候,如醍醐灌顶,原来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生活方式就在电影里放着。

去年皮划艇杂志(www.canoekayak.com) 7月号的一篇图配文的游记让我们决定开始准备这次行程。今年三月份正式开始报名,很快就凑够了肯定成行的人数。这些人都是经常参与我们俱乐部划船活动人。在夏天到来之前凑满了十二个人。
georgi_nahanni_-2-1619x1080.jpg
 
纳罕尼河独木舟之旅第一天,飞进大瀑布

我们这个团队十二个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城市。大家提前一天在西北地区的首府黄刀集合。我们在黄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补充采购食物。负责伙食安排的是我们这次仅有的两位女士。她们很早就将细化到每顿的食谱准备好了,交给大家讨论通过。一些黄刀没有的食物在渥太华就买好了。采购齐全之后我们分乘三辆车开了七八个小时到达了此次行程的上水点,Lindberg Landing。也可以从黄刀坐飞机到Fort Simpson,这样可以节省一天时间。

昨晚我们住在上水点旁边的区立公园,Blackstone Territorial Park。这边靠近北极圈,夏天天黑得晚,晚上十点多天还是亮的。感觉时间很充裕。
DSC_3414.JPG

一大早我们的装备租赁商,Nahanni Wilderness Adventures(NWA),就到营地来跟我们会合。我们团队的总管(名字就叫管理)专门负责对外联络,包括装备租赁和公园管理方。这次装备租凭和准备的工作量非常大。技术装备,安全装备,救援装备和炊事装备,令人眼花缭乱的一长串,各人要求还不一样。做为总管需要相当好的耐心。

我们装备商老板叫戴夫(Dave),出生在中国重庆,父亲是传教士。他和太太经营这个生意已经28年了。有人问我们是不是第一批来到这条河的中国人。戴夫说不是。去年有几家来自上海的家庭带着小孩,在向导的带领下用大筏子漂了这条河。看来这条河确实是声名远播了。

我们开着车跟着戴夫满截装备的拖车来到了上水点。水上飞机将从这里把我们带到弗吉尼亚瀑布(Virginia Falls)。在等飞机的同时,戴夫开始给我们讲解装备。我们租的6条船里有5条是Royalex,也就是夹心ABS塑料的。这种材料从上个世纪问世以来,以其结实耐用,有弹性,有记忆性而取代了铝,玻璃纤维,滚塑等别的材料。我们平时在漂河都是用的这种材料的船。可惜这种材料由于销量太小于2013年停止生产了,而且目前还没有替代材料面世。所以这种材料的艇是用一次少一次了。另一条船的材料是凯夫拉。重量比较轻,船体硬,变形小,所以速度快,但也因此不耐撞。船都配有挡水罩。与我们平时在东部玩的不一样,挡水罩在这条河以及北方的一些河流上是必备的。后面几天的经验证明它确实极大地提高了防浪性能。另外一个与东部不一样的地方是翻船之后的自救。我们平时玩的河几乎每一个滩后面都是平潭,而且河窄,容易设置岸上救援。翻了船只后尽管在水里漂着,等别人过来救。纳罕尼河宽,流速快,而且激流都是连续的大浪。翻船之后别人的救援往往遥不可及。所以公园的官网上把自救能力当做一个门槛单列了出来。我们这个团队的大部分人白水经验很丰富,团队经过好多年的磨合也算是比较成熟,但自救能力还有待检验。
dave.jpg


戴夫接着介绍炊事装备。其中最重要的是火盆。为了减少游客对公园生态的影响,公园禁止随处生火。火只能在火盆里生,灰烬也不能乱倒,要倒入江中的流水中。

过了很久天空中才传来震耳欲聋的飞机轰鸣声。我们定了两架飞机,每架要飞三趟才能把所有的人和装备运进去。现在只来了一架飞机,说另一架飞机在检修。我和Lis坐这架飞机打头阵,管理留下来跟戴夫商量怎么解决飞机的问题。

我们的飞机跟杜丘开的飞机很象。不光是外形象,年代也象。旧是旧了点,但挺能装东西,不过要把门拆了才能往里面塞东西。两个人的行李,加上一个食物桶,一个装满炊具的防水箱和炉具火盆等公用物质把机舱后面塞得满满的,我坐进去之后都没有转身的余地。Lisa在前排跟飞行员坐一起。独木舟绑在起落架上。

飞机飞起来倒是很平稳。天气很好,阳光普照。起伏的山峦一眼望不到尽头,大自然的雄浑气魄扑面而来。仔细看能发现树线之上岩石风化得很厉害,不时可见岩石崩落和泥石流的痕迹。
DSC_3418.JPG

DSC_3424.JPG

DSC_3425.JPG


飞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弗吉尼亚瀑布。这个瀑布高96米,比尼亚加拉瀑布高一倍。看到它我觉得光是飞进来看一下这个瀑布就值了。实事上很多人就是专程飞进来只看瀑布的。瀑布中间被一块巨石一分为二,那快巨石被命名为梅森石,以纪念这位加拿大的独木舟代表人物。
nahanni from air.jpg


飞机在瀑布上游盘旋下降时经过一片沼泽地,我正好往下看,注意到了一个小池塘岸边有两个小白点,再仔细一看是两只天鹅!北美的天鹅种群叫黑嘴天鹅(Trumpeter Swan),是北美体型最大,也是最美丽的水鸟。因为它的肉和羽毛受人垂涎,曾经一度濒临灭绝。如今纳罕尼国家公园为它们提供着安全的栖息地。

飞机把我们和装备卸下来,又飞回去接下一条船。我和Lisa云找营地。在营地转了一圈,很惊讶今天这里这么多人。热闹程度不输我们那的阿冈昆省立公园。纳罕尼公园限制进园(过夜)的人数。一天只放进一个自助团和一个商业团,每个团队最多12人。而且每个队伍在弗吉尼亚瀑布最多只能住两晚。按道理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在这里扎营。一打听才知道原因。当天在营地里除我们之外有三拨人,都是从更上游下的水。其中一拨是商业团,今天就会离开。另外一拨是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一个摄制组,已经在河上漂了十一天。昨天到的瀑布,先去爬了对面的“残阳如血山”(Sunblood Mountain)。还有一拨是来自BC省,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团。他们飞进去的时候天气不好,用了三天才将所有人飞进去。

人虽然多,但营地很大,而且支帐篷的地方都搭了木头台子,之间的联接通道也铺了木头。我们占了几个相邻的木头台做我们的营地。随后就准备做午饭。也没多想就从河里打了一锅水上来,烧开,泡了方便面。吃完面发现碗底铺了一层沙子。随后的几天里,寻找清洁水源成了一件大事。我们平时出去玩的河水都很干净,有些地方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还没遇到过这种守着一条河却没水喝的情况。

吃完饭我们去看瀑布。近距离看瀑布更加震憾。水流在瀑布上游几百米就开始加速,进入一个名叫溜槽箱的激流,激流中水洞遍布,最宽的一个几乎横亘整个河宽。河道在接近瀑布的时候开始变陡,跌落的水流冲击着岩石,水花溅起老高,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之后水流在梅森石前分成了两股,一股绕到了石头后面,而主要的一股就直落近九十几米,冲入下面的第四峡谷。站在峡谷顶上往下看,除了腿发软,还有一种想跳下云的冲动。这个瀑布原本在第四峡谷的下游另一端,由于水流的巨大冲击作用,只用了几个世纪就挪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在石灰岩的河床上生生刻出了八公里长的第四峡谷。峡谷周围终年雾气围绕,据说生长有几种非常稀有的兰花。
DSC_3442.JPG

DSC_3448.JPG


nahanni.jpg


看完瀑布去察看背船的路线。由于飞机只能在瀑布上游降落,因此所有的东西都要用人力从瀑布上游背到瀑布下游才能开划。背船的路线总长一公里,前面六七百米是木板铺成的“高架路”,接下来就是山路和在陡壁上下到河边的之字路。我们原计划第二天才开始背船。我走完木板路时发现原计划要改。路这么长这么难,而且每条船的东西至少要背三趟。明天才开始背的话只怕会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开划。今天时间还早,应该把大部分东西搬过来,这样明天早上一趟过来之后就开划。这样想着我们就往回走。在路上碰到CBC的摄制组和BC的家庭团也在搬东西。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

回到营地,我们的大部队已经到了。戴夫又找了一架一次能运两条船的大飞机。加上那架杜丘的飞机,一次就过来了三条船。我说了说背船的路线情况,大家就开始分头行动。把船划到溜槽箱激流之前登陆,然后开始背船。我的船是凯夫拉材料的,相比另外5条塑料的(Royalex)轻了不少(他们的35公斤,我这条30公斤)。想着会比较轻松地完成,结果却是累惨了。木板的高架路前面一小段是上坡还比较好走,后面一直就是下坡。负重走下坡路全靠膝盖支撑,没走多远就开始需要咬牙坚持。走了好久才找到一个能把船放下休息的地方。在木板路的尽头又放下船休息了好久。艳阳高照,挥汗如雨,而且没带水。多亏了路边漫山遍野的蓝莓,随便撸一撸就是一捧。这东西比水解渴。
portage.jpg


陡壁上的之字路比木板路还好走一些。终于下到了河边,已经精疲力尽了。后面的人吸取了教训,都是两个人扛一条船,就轻松多了。

大家背完船,再把今天不用的食物桶和公用装备也背了过来。小伙子迈可是搬东西的主力,一个人上上下下好几趟。看着他,我们好多人感叹岁月不饶人。

背过来的食物桶需要做好防熊的准备。公园为此用铁架搭了一个高台。食物桶用绞盘升到高台之上放好。除了高台,在河滩上还围了一个用太阳能充电的电网,招熊的东西也可以放里面。

回到营地伙伴们已经在准备晚饭了。我们这次的食物很充足,每条船上都配备了一个大食物桶。食物的份量很足,我估计如果损失一条船的话大家都还能吃饱,损失两条船的话也不会有人饿死。出发之前很多家属担心我们要挨饿。好多人出门之前还称了重,准备看回家之后会轻几斤。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在野外由于应激反应,人会不自觉地多吃。这几天怎么控制食欲才是大家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且各人都自备了酒水,有人带白酒,有人带兰姆,我带的是12罐啤酒。啤酒这东西既解渴又解乏而且还解饿,实乃户外旅行必备。这天晚上我吃了三碗面条,加上两罐啤酒下肚,感觉满血复活了。

吃完饭,我们四个人划了一条船往上游去,想找溪流钓鱼,洗澡,顺便看能不能找到天鹅湖。结果没鱼也没天鹅,只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浸了一下,当做洗澡。

 
第二天,大河的考验

早餐是奶粉煮麦片和炭火烤发面圈(bagel)夹奶酪。营养丰富味道好。
734281719865287769.jpg

834802861791621891.jpg

414974191530757833.jpg

早上公园的看守来给我们讲注意事项。这是每个团队都要受的教育。公园看守全副武装,上身着防弹背心,腰系武装带,上面别着手枪,防熊喷雾剂等武器,很是威风。他讲的主要是公园里的环保。基本上不能拿一草一木,公园里的石头,化石不能带走,连蓝莓也不能吃。不能降解的垃圾要带走。能降解的尽量烧掉。生火只能在火盆里。灰烬要和滤去残渣后的洗碗刷锅水也可以倒入河中快速水流里。从这些规定中能看出来这里河两岸的植被是受严格保护的,河流则被轻度利用来处理废弃物。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这边靠近北极,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植被被破坏之后很难恢复,所以要保护。河水的流量大,流速快,自净能力强。同时河水含沙量大,不适合做饮用水源,所以河流被利用来处理废物。相反在东部由于植被丰富,土层厚,土壤的自净能力强,洗碗水等污染物可以在离水70米以远的地方挖坑掩埋。东部的河水和湖水常用来做饮用水源,是绝对不能污染的。刷牙水都要吐到岸上。除了纸之外,别的垃圾都不能烧。特别是食物等有机物。含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噁英。但在北部这种熊出没的地方,招熊的食物残渣除了焚烧之外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公园看守讲完之后我和桂军跟着他去买渔证。经过前面两天试探性地钓鱼,大家发现这条河鱼不多,也很难钓。因此大家纷纷决定不钓了。只有我和桂军决定买证。因为桂军分配的任务就是钓鱼。酸菜鱼调料都给他准备了好几包。我则是刚上手学飞钓,正处于甩杆上瘾的阶段,能不能钓到鱼倒是无所谓。渔证30刀一个,附送一个清单,详细列明每天能拿的鱼的数量和鱼的图案。每天能拿北极鮰鱼3条,白鱼和梭子鱼各5条,湖尊3条。读着这些限制,让人莫名兴奋,好象每天都能钓到超过这些数量的鱼似的。

卖渔证的亭子旁边的草地上扔着两付巨大的鹿角,一付是加拿大马鹿(Elk)的角,呈枝状。另一付是驼鹿(Moose)的角,呈掌状。公园看守说是以前的客人从上游捡到带过来的。公园看守碰巧是我们安省“老乡”,很健谈的一个小伙。那边大部队都拆营走人了,我们才“依依惜别”。

昨天我们已经将大部分东西搬过了瀑布,今天只要搬各自的行李和少量公用装备以及一条用来做交通的船。我的行李是三个防水桶袋,一个日用背包和一个防水摄影包。总重量有四五十磅。但比起昨天背的船来还是轻多了。

昨天我从背过去的食物桶上拆了一个背负系统下来。今天就用它来勉强将所有行李捆成一大包背着。在高架木板路上被BC家庭团三个少男少女超过。他们也是前胸后背大包小包地背着,但健步如飞。
DSC_3464.JPG

我们把东西搬到河边就开始装船,蒙挡水罩。BC的家庭团领先我们一步,他们已经准备好可以出发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士在给他们团队别的人讲解怎么划。讲完之后他们牵着船沿着岸边尽量往上游走了一段距离,然后才上船开始往对岸摆渡,以避开下游的一个急弯。

等我们把东西装好,也差不多到了可以吃中饭的时间。中饭没有早饭那么丰盛,只有饼干,芹菜杆和香肠。

开划之前大家把划船的衣服都穿戴整齐。北部的这些河流水温都很低。昨天晚上我们在河里洗澡感觉河水是刺骨的冷。如果没有保护掉到这样的河水里,用不了十分钟就会失温,甚至有生命危险。为了预防这个风险,大家有些穿了湿衣(Farmer
John/Jane),有些穿了干衣(Drysuit)。这两种衣服是防失温的利器,有了它们才可以在这些大河里放心地划船。同是防寒服装,但它们的作用原理不一样。湿衣不挡水,水能进到衣服和皮肤之间,会形成一层不对流的水膜,水膜和衣服一起提供着保暖作用。这种衣服价格便宜,但缺点是掉水之后那一下会很冷。再有就是湿了之后很难干,早上起来要穿很痛苦。干衣的原理则是完全把水隔绝在外部,里面可以穿平时的保暖衣服,比如抓绒服等等。舒适度比湿衣高很多,而且可以减少衣服的携带量。当然干衣的舒适是有代价的。一件湿衣的价格上百刀,而一件干衣的价格则是上千刀。
6bc1eefaae9f4e4db0646dda02ed3528.jpg

我们依葫芦画瓢,也象BC家庭团一样牵着船往上走了一段然后再上船开划,目标是对岸拐弯之前的一个洄水。管理和阿肯的船打头,我和Lisa的船收尾,大家一个接一个往对岸划。一进主流就感受到了这条河的力量。水流的速度非常快,大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有一条船没有抓住预定的洄水,被冲了下去。但好在下面还有可以停的地方。这条河是一条非技术型的河,河面很宽,可选的通道很多。很少有非要做出某种机动,否则就有灾难性后果的地方。从这方面来说,这条河是一条很友好的河。

我的船在进洄水的时候船帮兜到了水,幸亏有挡水罩盖着,不然会一下涌进半舱水。看来是船超载了。我们的船上除了两人的行李,一个食物桶,还装了一个炊具箱,一个火盆,一张折叠桌和一个煤气罐。明天要分出去一部分。

瀑布下面就是几公里长的第四峡谷。峡谷呈U形,两壁如刀削的一样整齐。但由于水流速度太快,大家都很紧张,没有太多心思去留意两岸壮观的景象。感觉上一下子就出了峡谷。

出了峡谷不远有一条支流,名叫清水溪(Clear Water Creek)。溪如其名,水清澈见底,在两股水流的交汇处清浑对比非常明显。大家在卵石河滩上稍事休整,就又出发了。天空此时被乌云盖住,会要下雨的样子。下游四公里的地方就是这条河上最难的激流:8字滩。虽然据戴夫说入口位置的石头已经被水冲掉了,难度减小了很多。但到底是什么难度大家心里没底。

接下来过了一个二级滩,大家都平安无事。再下去又有一段快速水流,大家都差不多快过完了,王立松和林莘大意失荆州,由于走得太靠近岸边,被岸边礁石掀起的斜浪掀翻了。当时我的船离他们不太远,眼看着他们翻的。大家马上投入救援。但水流太急,怎么也追不上。林莘脱离了船被冲得更快,倒是正好进入了打头的管理和阿肯他们船的救援范围。王立松按照自救程序,一手抓着桨,一手抓住拴在船上的救援绳,努力想把船往岸边拖。老盛和桂军的船最先接近他,想把他拉上船,但徒劳无果。林莘已经被冲到下游好远,离8字滩的入口已经很近了,好在管理和阿肯的船一直跟在旁边,尽力救援。这个时候我们这边三条船正好掠过一片卵石滩。滩的边沿被水流冲刷得很陡,但王立松临危不乱,硬是强行在很陡的岸边站住了,并且拉住了救援绳,减慢了倾覆船的下冲速度。我也赶快强行登陆,拿着两条船的救援绳爬上河滩,找了一根大树杆拴牢了。回到河边,评估了一下情况。王立松没有受伤,情绪也比较稳定,更多的是庆幸。他昨天最后一刻才决定从戴夫那里租一件湿衣,今天就授受了一场纳罕尼河的大考验。在冰冷的水里泡了近十分钟,如果不是穿了湿衣,很可能今天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下游的女将林莘也在管理和阿肯的救护下靠了岸,上了河滩。另外几条船也都靠在了那边。

我把倾覆的船翻过来。由于盖着挡水罩,船翻正之后里面还是有大半船的水。三个人开始轮流舀水,花了不少时间才舀完。这时候林莘也拿着桨走了上来。她也还好,没有受伤,也没有失温。我们就一起划船下去跟大部队集合。

我们停的地方是河左岸。8字滩的入口在河右岸。察看路线要到右边去,抬船便道也在右岸。但我们离8字滩的距离不够摆渡的距离。因此需要逆流往上划很远,再摆渡。我和Lisa示范了路线,然后停在右岸观察8字滩的入口。目力所及,这个滩确实不是很凶险,只是水流很急。但通道很宽,下游也有很大的洄水。于是我示意管理和阿肯的头船先下。他们很安全地下到了第一个大洄水,等着,然后大家一个一个下。8字滩这个名字很形象。河道在入口处往右拐而且收窄,水流在这里加速,跟进入涡轮一样,形成了8字的第一个圆圈。由于河床和河岸的特殊形状,一大股水流从河底鼓上来,在第一个圆圈的下游又反向形成了另一个圆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8字。据说以前在入口处有块巨石,水流被束缚得更紧,冲进第一个圆圈之后形成大浪,因此也凶险好多。现在只是水流比较怪异,没有大浪,大家放松了往下漂还是很安全。

过了8字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8字滩前翻船带来的凝重气氛也在慢慢消散。

8字滩之后一公里又有一条溪流汇入。两股水流相汇的地方水流紊乱,时不时会有大旋涡出现。我们的船都有17英尺(5米)长,稳定性很好,在大旋涡里只要身体放松,是不会有大碍的。我在最后,看着大家一个一个有惊无险地过了旋涡。老盛和桂军下去的时候只见船一晃,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桂军就掉到了水里,但船还没翻。我以为他是故意跳下水的,也没着急过去救援,而是继续过了旋涡,在下游平水的地方跟大家一起靠岸等他们。老盛的船靠岸,接上了游泳靠岸的桂军,也划过来了。原来那一下船晃得太厉害,桂军眼见船要翻,竟主动跳了船,挽救了船,挽救了老盛。桂军做这个高难度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在黑水河就表演过一次。这次他的这个举动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气氛马上热烈了起来。

再划了五公里就到了我们今天的计划宿营点,平水河。这时刮起了大风,选营地费了一番功夫。BC的家庭把平水河口的一处好营地占了。他们过来一个人告诉我们继续往里走还有一片比较平的地。我们也只好往里走。一路需要抬船过两个海狸坝。最后找到了一块稍微平整的沙石地,尽管边上满是熊和野牛等动物的脚印,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ab5f78134f974d87828f133f000d4a66.jpg

准备晚饭的时候下起了瓢泼大雨。大家只能挤在狭窄的雨棚下吃饭。但经过有惊有险的一天,大家都吃得很香。我又吃了三碗面条,喝了两罐啤酒。

 
最后编辑:
第三天,大拐弯

昨晚又下了一场大雨,大家的帐篷都经受住了考验,只有老盛的帐篷漏雨。他的帐篷是从“加拿大轮胎”(Canadian
Tire)买的,被我们嘲笑为“有钱人”。百货商店里卖的户外用品标价确实是比专门的户外店便宜很多,但实际上性价比很差。我现在用的帐篷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对付昨晚的大雨毫无压力。而同一时期从百货商店买的帐篷早就成了垃圾。便宜的东西其实很“贵”。(此次行程一结束,老盛就把他的帐篷扔进了垃圾桶,这是后话)

我们租的炊具里面有一个“荷兰烤锅”(Dutch Oven)。我们没有准备相应的食谱,早上不知谁把它翻出来热面包。其实准备充分的话可以烤出很多花样来的。
805531569167089446.jpg


BC的家庭起得比我们晚,出发却比我们早。我们磨蹭到11点才出发。天气依然阴沉,而且风不小。划着划着很多人觉得冷。很早就靠岸吃午餐。特别挑了一处背风处,而且还生了一盆火,烤食物顺带取暖。
616185392768992512.jpg

这时候河水变得更浑浊,而且不时夹杂着树枝冲下来。估计是昨天的暴雨引起了某个支流的山洪暴发。

再出发不久就进入了第三峡谷。第三峡谷的两岸没有第四峡谷那么陡峭,但一样高耸,一样气势雄伟。这条河上四个大峡谷是淘金者按照他们所见的顺序取的名。这么漂亮的地方竟然有着如此缺乏想像的名字,估计当时的淘金者眼里只有金子。可见心里装的东西很重要,不然即使到了远方,可能看到的还是苟且。

第三峡谷有40公里长,是四个峡谷里最长的。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第三峡谷中的大拐弯(the Gate)。我们到的时候BC的家庭已经在扎好营了。好在这个营地很大,有足够的地方让大家住。营地在大拐弯入口处,河水在这里拐了一个90度的弯,两岸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门”。我选了一个地方搭帐篷,帐篷门正对着这个大“门”。
DSC_3477.JPG

DSC_3480.JPG

扎好营之后我们去爬“门”。从营地走过去中间还隔着一条小溪。水位比较高,涉水过溪比较困难。老盛在上游拴绳子准备强行渡溪。我们则准备从溪口的河边用船过渡。正好这时候BC家庭从对面山上下来,他们就是用船摆渡。他们让我们搭顺风船。他们团队的两位中年男士划船,将他们的人渡过来,再将我们的人渡过去。我们最后的两个人又划了一条自己的船下来,准备等下当渡船用。

爬山的小径没走多远就湮没在风化崩塌的石头阵中。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继续往上爬。好在山不是很高,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顶。这里确实是纳罕尼河上非常值得一到的地方。站在上面一切尽收眼底。河水在“门”前拐了个直角弯之后沿绝壁直线流了一段距离,之后又拐了个直角弯,完成了一个U形拐弯。“门”两边的绝壁跟刀切出来的一样整齐。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SC_3482.JPG

DSC_3483.JPG

DSC_3489.JPG

DSC_3490.JPG

DSC_3484.JPG



下山的时候发现又有几只船靠了岸。估计是CBC的摄制组。这下营地会更热闹了。

下到溪流边,顺便洗了个澡。溪水也是冰冷刺骨,在里面一分钟都呆不住,只是简单地打湿了一下。

回到营地王立松和林莘已经把晚餐准备好了。他们俩都没有去爬山,而是留在营地给大家准备晚餐。我在想是不是跟昨天落水体力透支有关系。今天他们的船看到有浪就靠岸边划,是因为林莘的心里阴影面积比较大。但好在两个人友谊的小船还没有翻。

河水在缓慢上涨中。CBC摄制组的人在河边树了一根树棍监测水位的变化,还提醒我们要把船抬到高地并拴劳。

 
谢谢分享。第三天还没完? 接着等 “我又吃了三碗面条,喝了两罐啤酒。”
 
谢谢分享。第三天还没完? 接着等 “我又吃了三碗面条,喝了两罐啤酒。”
从第三天起开始节食,只喝了一罐啤酒:)
 
第四天,死人谷

早上起来发现河水涨了不少,已经淹过了竖在岸边的木棍。今天大家的行动比较迅速,BC的家庭出发不久我们也出发了。

河水上涨让水流速度更加快。我们沿着第三峡谷快速前进。不多久云层消散,太阳出来了。水流不象前两天那么波澜起伏。经过一段长而直的河道时,能看出河面的明显坡降。宽阔的水流就那样平静地载着我们向远处高大的绝壁流淌过去。阳光普照之下一切是那么安详,只有岸边飞驰而过的树林才提醒着我们这条河的巨大能量。

DSC_3511.JPG


两个小时不到我们跑了二十公里,出了第三峡谷。在又一个大拐弯之后进入了第二峡谷。再漂了几公里就到了我们今天计划的宿营地:红石峡(Painted Rock Canyon)。BC的家庭也在这里停船吃午饭。他们计划去峡谷走一圈然后继续下漂。时间确实还早,于是我们也决定看完峡谷之后再继续漂。

这个时候气温升到了二十几度。大家穿着湿衣干衣在船上还不觉得热,上了岸就跟进了桑拿房一样。大家赶快把湿衣干衣脱下来。

DSC_3533.JPG


吃过饭我们就往峡谷里走。红石峡以河床上分布的粉红色的石头而得名。我们就沿着河床走,河床上有一条小溪,水流还很急。大家不时需要脱鞋涉水过溪。我穿的是可以当徒步鞋用的水鞋,根本不用换鞋。趟水,跳石头,健步如飞。

我和桂军都背着鱼杆,指望能钓上两条鱼。结果没有发现鱼的踪影。不知是水流太急还是水温太低。

从峡谷出来我们准备继续漂。换上干衣湿衣的时候大家又受了一茬苦。换好衣服赶快划到河中间凉快一下。

又漂了不到两个小时,十五公里之后就出了第二峡谷。第二峡谷的出口左岸有个山谷,就是著名的死人谷(Deadman Valley)。死人谷的东边有条无头溪(Headless Creek),对岸是无头山脉(Headless Range)。

这些吓人的名字背后就是纳罕尼河著名的无头双尸案。威利.麦克劳德是一个淘金者。1905年,他带着一罐金子大摇大摆从纳罕尼河出来。第二年开春他又带上自己的兄弟福兰克和另一个人再一次进了纳罕尼河。但这次一去就再没有出来。两年后另一拨淘金者在死人谷这个地方找到了兄弟俩的无头尸体,头颅不见踪影。另外一个人一直没找到。五年之后挪威人乔金森的尸体被发现在他自己位于平水河岸边的小木屋旁,头颅也不见了。1922年捕兽人约翰.奥布赖恩被发现冻死在火塘边,手里还握着火柴。1945年一个从安省来的矿工被发现死在睡袋里,头颅也是不翼而飞。这些还只是众多神秘事件中的一部分。据统计,到1969年,共有大约44人在这条河上消失。更不要说曾经在这里生活的纳哈族印第安人突然从地球上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下午来到了死人谷。死人谷设有一个公园看守工作站。平时没人值班。游客如果遇有紧急情况可以闯进小木屋。里面有生活必需品。更重要的是有卫星报警系统,激活之后就会有人来救你。

f6560ee554a9409eaddc59d36fc0f04b.jpg


我们在看守站签到之后继续往前划了一段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旱谷溪(Dry Canyon Creek)。BC的家庭已经把位于溪口的唯一一块营地占了,我们只好找了一片河滩扎营。好的是有一股清流从死人谷边缘的沼泽地流出。BC的家庭也上这边来取水。

团队经过几天磨合,大家各自找到了合适的营地职责。厨房和雨棚的搭建主要是管理在干,拾柴点火主要是黎光,阿肯则把洗锅和倒火盆包了,小伙子迈克总是抢体力活干。两位女士成了帮厨。大厨的工作逐渐全归了王立松。这位前酒店管理专家在纳罕尼河找到了用武之地。不光食物的量把握得准,很少浪费,而且煮出来的面条特别好吃。

DSC_3547.JPG

DSC_3553.JPG

DSC_3557.JPG

DSC_3560.JPG


我搭好帐篷就划船去钓鱼。从瀑布下来几天连鱼的影子都没看到,桂军都已经放弃了努力。营地旁边的河汊里有只水獭在活动,是不是会有鱼?我顺着河汊往里划,河水变得清澈见底。不远就有一座水獭坝,坝顶刚刚露出水面,中间有一个缺口尚未封口。从缺口划进去,里面还有一座水獭坝。这个坝已经完全完工。坝顶高出水面很多,划船进不去。我站在船里边甩杆边欣赏美景。水獭坝后面的小河两岸是翠绿的灌木,河道蜿蜒消失在高高树林深处,在夕阳照射下恍然江南水乡。这几天看的都是大河的粗犷和高峡的雄伟,没想到在这死人谷看到了曲径通幽的灵秀。看来钓鱼的好处不少。

DSC_3567.JPG

DSC_3577.JPG


死人谷地势开阔,是个看极光的好地方。加上天气很好,天空万里无云,几个狂热分子决定在营火旁坐等极光的出现。午夜时分他们一阵阵的欢呼声将我吵醒。爬出帐篷一看,如梦如幻的极光在穹顶跳跃不定。前后持续了足有半个小时。

6ec965097ab346439190f9288d9e2d66.jpg

7a6f793301bc44eaba1ce3a24a989a38.jpg




今日划行距离:50公里
 
第五天,遍地是化石

早上起来,晨光照着死人谷,好漂亮。对面的死人山脉雾气缭绕,跟仙境一样。

DSC_3583.JPG


吃过饭趁大家收帐篷的时间我继续钓鱼。昨天在河汊里没发现鱼的影子,加上水底有清晰可见的几个熊的脚印,没钓多久就回来了。今天决定在营地旁边的清流和主流交界的地方试试运气。进来五天了,我至少每天两次,早一次晚一次地钓鱼,甩了无数次杆,由一个飞钓新手甩成了老手,一条鱼也没钓着。我倒是渔翁之意不在鱼,但我知道好多人已经望眼欲穿了。所以当线头一沉的手感传过来的时候很令人激动。慢慢扯上来一条Arctic Grayling(北极鮰鱼)。这种鱼属三文鱼的一种,以其漂亮的背鳍而闻名。分布在北冰洋流域。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等地都有。BC家庭的一对母女也划船过来看热闹。看来能在这条河上钓到鱼确实是件稀罕事。我连着钓上来三条,想着晚上再钓就是,所以全部放流了。同伴桂军闻声也过来开钓。他也上了两条。其中一条因为受伤严重,就交给烤鱼能手老盛,用锡箔纸包着烤了。我分到了一小口,味道太鮮美了。

627136463190245237.jpg


818454847893244019.jpg


822997642221045161.jpg


75265074710750824.jpg


拆了营我们去走旱谷溪。旱谷溪确实很干,溪底已经断流,只偶尔能碰到个水坑。半路遇到BC家庭从里面出来。他们团队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先生。这么大年纪还要被儿女带出来风餐露宿,还要划船卖苦力。对这样的命运不公,我只想说希望我七十几岁的时候也能这样。

旱谷溪的出口附近有一块动物盐场(Mineral Lick),经常有山羊舔食补充无机盐和矿物质。所以如果运气好山谷里能看到山羊。不过我们没看到。

虽然没看到羊,但是看到了化石。而且看到了好几块。就在人们走过的河床上。大多是六角珊瑚化石。这些化石很容易让人产生贪念。虽然第一天公园看守就说过公园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拿,但这么大的公园就几个看守,不可能管得过来。不过转念一想,如果我们把化石拿走了,后来的人看什么?再说我们把化石偷拿回家炫耀,然后告诉我们的小孩,你们要做个诚实的人?更何况如果人人都拿的话,早就轮不到我们来拿了。在这个国家公园成立四十年之后,这里还能随便看到化石,应该感谢公园的规定,感谢遵守规定的前人。

797638077328088370.jpg


65728858063661238.jpg


出了峡谷,吃过午饭,我们再次出发,马上进入了第一峡谷。不远就是一个激流,叫“George’s Riffle”,是地图上标注的少数几个三级滩之一。老许和迈克的船今天改由迈克掌舵。过滩的时候他们跑到了管理他们的领头船之前,一进滩就翻了。大家赶快进入救援模式。在这条河上翻船,自救很关键。翻了之后首先要保证桨不脱手,同时还要抓住拴在船上的救援绳,想办法靠岸。而来自同伴的救援往往只能为辅。他们翻了之后按事先的预案,抓住了桨和救援绳,努力自救。因为水流的速度和大浪的阻隔,等我们追上他们,已经漂下来很远了。我接过了他们船上的救援绳,让他们二人可以自行上岸。前面的船已经选好一个洄水,管理和阿肯已经站在礁石上手持抛绳做好了救援的准备。我们拖着他们的船准备进洄水。等我们的船进了洄水,才发现前面两条靠岸准备救援的船已经把登陆点占了,我的船冲不了滩,搁不了浅。而后面拖着的船灌满了水,足有几百公斤重的船正随着水流眼看就要把我们的船再次拖进主流。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岸边的王立松当机立断跳下水,抓住了我船头的另一条救援绳。我的手拽着老许他们船上的绳子。惯性加上水流的推力,那条翻扣着的船传递过来千钧之力,感觉要把我的肩膀扯断。在另一端的王立松肯定也承受了同样的力量。但他坚持住了,挺过了力量最大的那一刻,然后将两条船慢慢拉进了洄水。我的GoPro正好开着,很幸运将这一段救援全部记录了下来。

第一峡谷是四个峡谷里最深的一个,两岸的绝壁高达1200米。

DSC_3598.JPG


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么高的绝壁下竟然会有一股很大的泉水流出。这就是“白雾泉(White Spray Spring)"。这里的水号称地球上最好的矿泉水。我们队伍里别的船都没来得及停船,错过了这眼泉。只有我们的船停了。我和Lisa都尝了一口,真是绝美的甘泉。以前有很多人在这里宿营过夜,现在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公园已经禁止在这里露营。停船取水也只能在船上,不能踏上岸。

我们今天的宿营地在第一峡谷的尾部,拉弗蒂溪(Lafferty Creek)。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两队人马在这里扎营了。除了BC的家庭,还有一个商业团,领队是一个美女,团员大多是老头老太太。

DSC_3600.JPG


DSC_3601.JPG


他们把较好的营地占了,我们只好在树林里找了几块狭小的平地搭帐篷。

拉弗蒂溪也没水,清洁水源成了一个难题。阿肯几个人开始用纸巾过滤河水,另外有人去找水。不久找水的人回来汇报,BC的家庭是从白雾泉打的矿泉水,美女带的商业团的营地旁边有一个小清水坑。迈克于是背了一个空的大食物桶走了几百米背了一大桶清水过来。大家开始生火做饭。

DSC_3603.JPG


DSC_3607.JPG


DSC_3608.JPG


今天划行距离25公里。

 
第六天,翻船指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2970c36182d14a109d1fe1e92bc1e03d6dd11d1733#rd

我们营地的上面靠河的地方是一面巨大的石壁,石壁上有个洞口,里面就是著名的“瓦莱丽洞穴(Grotte Valerie)”。第一峡谷里有两百五十多个溶洞,其中的“瓦莱丽洞穴”最有名。它由总共两公里长的通道和多个大厅串成一体。其中有钟乳石大厅,有个冰湖,有个冰瀑布。最奇特的是里面有一百多具大角羊的残骸。这些羊根据同位素分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据专家分析这群羊可能是为躲避风暴而进入了这个山洞,失足掉下冰瀑被困在洞里。现在洞口已经被铁门锁上,进洞需要申请特殊的许可证。事实上加拿大所有的国家公园里的洞穴都不能随便进。

cave.jpg


frozen_sheep.jpg

(照片来自网络)


上午去拉弗蒂溪徒步。看着干涸的谷底,就没有带渔杆。走到一半开始出现清泉水,一些小水塘里开始有鱼了,有些地方鱼群的数量还不少。半路又碰到BC的家庭,女士都穿得很清凉,身材很养眼。明显是刚玩过水。我们一直走到一处号称一线天的地方,上方的岩石只留一条缝隙,下面是深潭,只能涉水而过。水最深处齐脖子。劝退了队里仅有的两位女士,男士们纷纷轻装上阵,趁机泡个冷水澡。

06f145b586004ac888ddfa4fd858e3ab.jpg


因为跟BC的家庭约定,等他们出发后至少一个小时我们才出发,让他们在下面的温泉有足够的独享时间。我们不急不忙吃完午饭才出发。

出发就要过一个“二级”滩。这个滩就在我们营地的下游。早上起来就看商业团的老头老太太们开漂这个滩。能看得出浪相当大,而且滩很长。之所以这个滩在地图上只被标为二级,是因为大浪只占据了一半河宽,另一半河宽浪并不大,能很容易避开大浪。这个滩也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滩,过了这个滩就出了第一峡谷,往下就是一马平水。以我们队伍的救援能力,最多只能同时救援一条船。也就是说过这个浪只有一个翻船的名额。我们的船依旧殿后。前面五条船有三条选择走平路。管理阿肯的船和老盛桂军的船选择走大浪。我们这条船将看情况而定。如果前面有人翻船,我们就直接救援去了。管理他们的船顺利的过了大浪,停在对岸的洄水区准备救援。三条走平水的船也顺利下去,停在了河这边。老盛他们的船下去的时候太靠河右边了,被浪冲到了石壁下的洄水里,一时半会出不来,但还好没有翻。翻船的名额没人用,我们因此能幸运地漂完了整个滩,骑上了每一个大浪。漂完只呼过瘾。

lefferty riffle.jpg


过了滩不远就是“克劳斯(Kraus)"温泉。克劳斯夫妇从1940年开始在这里定居,以打猎种菜为生。1960年代随着水上飞机在这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纳罕尼河。1970年有总共二十个人从河上划船而下。克劳斯先生觉得太多了,于是就搬走了。现在这里只剩一个小木屋被人当做挂桨留念的地方,几株欧防风(Garden Parsnip)提示着从前的菜园,河对岸还有一条克劳斯遗弃的木船。大伙在这里做面膜,泡了热水再去泡冷水,如此反复不亦乐乎。

0fe03b790198481fbfe5d2f2391ecae7.jpg


f2cfb13c47d24b9fa3aeada4ccf35349.jpg



再往下不再有激流险滩,翻船落水的风险小了很多。前面几天一直穿着的干衣或湿衣现在终于可以脱下了。这条河的主要风险是低水温。弗吉尼亚瀑布上面的水是刺骨的冷,连最不怕冷的老盛在那里也只是下水一泡马上就上来了。瀑布以下,一直到今天第一峡谷出来,水温在缓慢上升中,但还是很冷,不穿干衣或湿衣落水很容易失温。所以尽管白天最热的时候到了近三十度,但我们的干衣或湿衣还是不离身。现在终于解脱了。渥太华这方面就得天独厚。那里周边的水域夏天有三个月左右的暖水期,8月份正是水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去尽可以光着膀子划船泡水。

水流越来越平缓,我们时不时把船并在起随波逐流。中间有一次有人感叹这里划船的悠闲,说要是有啤酒就完美了。我正好有一罐啤酒放在随手可以拿到包里,于是拿出来喝了个痛快。

河道最后形成了网状。在进入网状河道不远我们就找了一个小溪流的出口扎营。晚上又看到了炫丽的极光。

af3162a1e2034b78adf0f1cceebb5441.jpg


2b5e2aa12ac94828a03d183cb1ded6aa.jpg


今日划行距离25公里

 
第七天,第八天,水上的士

今天继续划平水。大家还是时不时把船并在一起随波逐流。

339ec39788d247389ebfa3c24145ea29.jpg


岸边被河水冲刷的部分经常可以看到被河狸(Beaver)咬过的大树。河狸是地球上除人类之外唯一能砍树的动物。它们砍树是了吃也为了建坝和建房子。因为它们的皮毛具有极佳的保暖效果,在加拿大差一点就被灭绝。

cf80e66702a246ee8c0fee55ccf73e88.jpg


划了二十五公里之后,我们在快要出网状河道之前找了一块很宽阔的河滩扎营。没有水源,阿肯就在河滩的水边挖了一个池子来过滤和沉淀河水。效果很不错。

DSC_3610.JPG

DSC_3611.JPG

DSC_3617.JPG

DSC_3614.JPG


出了峡谷,地势变得很开阔,天气也是连续晴好,不象峡谷里面变化无常。今天又是一个极光之夜。加拿大的西北地区是一个看极光的理想去处。每年不少人专程到黄刀来看极光。那里号称只要住三天以上就能看到极光。在纳罕尼河上,远离城市灯光污染,极光更加绚丽。昨天狂热分子们又守在篝火边等着极光的出现。我也随着他们起起落落的欢呼声从帐篷里进进出出好几趟,感受着大自然美丽的奇观。今天学乖了,支帐篷的时候就定好了方位。听到外面的欢呼声,一睁眼就能透过帐篷的窗户看见满天的奇幻光影。

DSC_3613.JPG


在峡谷里水流很快,不用划桨,也能有近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出了峡谷,河流变得很宽,有些地方还分成了几股水道。每天划几十公里的大平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最后一天我们计划是租用一条水上的士,分三趟在不同的地点接我们到终点。早上管理阿肯和老盛桂军的船先走,他们将划到Nahanni Butte小镇等的的士接。两位女士加上老许和大厨就在营地等的士来接。剩下的人陪着他们等。我们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过了11点还不见的士来。于是决定边走边等。幸好划出不远的士就来了。接走了两条船和人。


watertaxi.jpg


小伙子迈可坐到了我的船头,当动力。年轻人体力就是好,船被他划得飕飕的。很快到了Nahanni Butte。我们两条船将在这里搭水上的士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Lindberg Landing。


michael.jpg


在进Nahanni Butte小镇前,河两边一边一头野牛在晒太阳吃草。进小镇后跟本地人说起,他们说野牛肉不好吃,所以没人猎野牛,但是会猎驼鹿(moose),因为驼鹿肉好吃。巧的很,我们的水上的士司机来接我们的时候就带回来一腿驼鹿肉。原来他在送我们前面一条船的时候看到岸边一头驼鹿,回头借了一把枪就把它干掉了。扛了一条腿回来,剩下的肉一千块钱卖掉了。

DSC_3643.JPG

DSC_3623.JPG


听镇上的人说,BC的家庭团队昨天就扎营在河对岸。这样看来他们昨天划了将近五十公里,而且还是平水。后来我们第一批坐的士到Lindberg Landing的人又碰到了他们。他们在划了四十公里之后马不停蹄又开车赶着回BC,路上将要开三天。

到了Lindberg Landing,我们的纳罕尼河旅程就结束了。在河上渡过了8天美好的时光。得益于国家公园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到令人震撼的原始自然风貌,可以象先人一样,用独木舟这样古老的交通工具,徜徉在这自由流淌了几万年的河流之上。这几天里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会跟随我们一辈子。只是这样玩的门槛比较高,你需要有体能,会游泳,会划船,要享受得了没水没电的原始生活。简单点说,享受大自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能力。我们很幸运,能凑齐这样一个12人的享受大自然的团队,大家通力合作,互相帮助,完美地完成了这个行程。期待我们的下一次旅行。也祝愿纳罕尼河一直“海枯石烂”,永远自由地流淌下去,让我们的后代也有机会来这里享受。

linderburglanding.jpg




-全文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