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看出,日本的整个地缘战略实现的基础,是控制中国,因为如果能控制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就能为其进一步攻击“陆心地区”创造条件。如果是这样,日本就必须同时完成其“南下北上”计划。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力都不会允许它同时建造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这一大战略实际应分成两步走,即日本首先应拥有无可匹敌的海上力量,这需要日本控制东南亚??那里有日本所需要的大量石油。天然气,以保证军事物资的供给。然后就可以将海上力量转为陆上力量优势??进而挺进中国,由此向北,控制整个边缘地带,这一点德国将领豪斯霍费尔在1940年就指出了日本战略的混乱与破绽,因为整个控制区如果是按经度走向,还可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事实,在经济上消除对外的依赖,实现自立。但是日本从一开始就力图同时建成强大的陆军与海军,不但向南北方向同时扩张,而且把目标瞄准了东部??美国海上力量。日本如果实现第一个战略目标,控制日本周围海域,日本就必须投入按其经济规模来说数额巨大的经济资源。然而威胁日本自身的不是外来力量,而往往是国内工业资源缺乏。
??19世纪末,日本政要山县提出,日本在得到“主权线”之后,还应得到“利益线”,为的是防止外来力量从陆地和海洋“攻击…日本,朝鲜问题成为最直接的问题。因为“朝鲜是指向日本心脏的一把匕首”。日本的“利益线”,从堪察加半岛一直延伸到萨哈林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然后向南包括朝鲜半岛,从山东半岛往南到福建,然后向东到台湾。琉球群岛,再向外进入太平洋如小笠原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879年,日本从中国手中抢走了琉球群岛。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它的第一目标。
??日本实现下一个战略目标,这需要有更大的资源以支持它的工业化发展。这使日本产生了打通通往亚洲大陆和南面各群岛的自然资源通道的欲望。因为到1935年,日本大约要进口80%的石油,而进口的大部分来自美国??将经济的命脉控制在一个潜在的地缘政治的敌人手中,令日本深感不安。而新的原料地主要是中国、西伯利亚和东南亚。日本正是将中国当成战略基地,然后向北控制东西伯利亚,向南可夺取东南亚。然这导致了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并陷入全球孤立中,从此成为永不可企及的幻觉。
??◆对日本威胁的全面估量
??日本已拥有了成为军事大国的四大支柱:工业。技术,财富和人力,正在建造第五根支柱??政治意愿,日本的民族性以及现实政治的驱动,都使这种政治意愿日趋成形,某种国内国际危机就可能促使日本重新成为三四十年代的那种军事大国。虽然日本并没有制造出特别的军事装备,但能力本身就是一项巨大成就??这使它在必要时,能用极短的研制时间就生产出先进的武器。日本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可能会加紧研制核武器,据言,日本拥有了这方面的生产技术和能力。不久前日本领导人第一次表示了“不排除”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日本拥有很高的科技水平和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只要做出政治决定,就可在短期内研制出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如日本拥有核武器,东亚爆发突发性核战争的危险极高。
??据西方专家估计,日本在5~10年内可能积存5~10吨钚,虽然这些是非武器级的钚,但将之转化为武器级的钚并非难事。如果是这样,日本的H-2三级火箭将成为其原子弹发射到敌对目标的主要运载手段。这种火箭可以把2吨的卫星发射到距地面3.6万公里的轨道,从技术上来说毫不逊色于美国的核力量的主干??“大力神”系统,可以发射攻击中国任何地区的洲际导弹。日本已在九州岛南端的种子岛兴建了一个巨大的发射设施。无疑日本能立即成为核大国,没有谁还会怀疑日本已确实武装起来了。
??但是戴高乐时代的杰出战略家埃尔・加卢将军做出了这样一个预言:法国在与前苏联对抗名义下拥有核武器,从而断绝了对美国的从属关系。他认为:日本将在与中国对抗的名义下拥有核武器,就不会再是美国的从属国。然而,在这一预言说中之前,日本可能因忍受不了鼎立的紧张感而“崩溃”。日本海上自卫队有160艘舰艇,规模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五,航空自卫队有500架作战飞机,接近英、意两国水平。日本新引进的E-767预警与控制飞机,可有效探测数百海里的目标,与空军地面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及E-2C现役预警机和各式战斗机联网,实施大范围的空中预警与防空作战指挥。P-3C空中侦察机,侦察活动半径达3800公里,从那霸到新加坡都可轻而易举地进入其活动范围之中,每架侦察机都载有2枚射程为130公里的“鱼叉”空对舰导弹,现有的90多架侦察机中如果有70架出动,那么就可以发射140枚这种导弹。
??吸取第二次大战的教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首要任务是具有“保证海上交通安全所需的能力”,由于日本既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贸易国,这对其海军来说是一个必要仟务。日本的海军编成护卫舰队,航空部队和潜艇部队,而每个舰队再分成支队,每个航空部队再分成航空联队。日本海军着重于反潜战。目前日本的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俄两个军事大国。海上自卫队现由4.5万人组成,拥有4个护卫队的机动反潜水面舰艇、10个地方反潜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6个、扫雷艇部队2个。有驱护舰60艘、潜艇16艘、反潜侦察机100架,这些装备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构成海上自卫队核心的主要战斗力是联合舰队和地方舰队。联合舰队有三个基本战斗核心,即由4个护卫舰纵队组成的护卫舰队。由2个潜艇纵队组成的潜艇舰队,由7个航空大队组成的航空集团。地方舰队由5个小舰队组成,10个护卫舰队是其主要战斗力。
??从90年代起,日本海军以较大规模扩充,并以远洋化作为扩充海军的基本方向。据日方高层披露,日海军当局已确定了建立5个“八・八”舰队的目标。其依据是:就基本护航任务而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外航护航(远海)和内航护航(近岸海区)各需2个护航纵队,1个机动纵队;就应付海上战争而言,在日本海和太平洋两个海区正面各部署2个纵队,1个机动纵队;就运输最低限度的必要物资和作战物资而言,就需4个纵队担任护航任务,1个机动纵队。其计算方法是:若以一条航路带计算,从关岛附近到日本本土的航程为1700海里。若一个运输船队由50艘船组成,并由一个护卫队群遂行护航任务,航速18节,从关岛到日本本土往返需8天,装卸需7天,即1周期需15天,因此,一个船队1个月有2个周期。4个护卫纵队可为400艘运输船实施8个周期的护航,如能完成上述护航任务,则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必要物资,航路带要是延长,如从日本本土到印尼附近海域,就需要7个护卫纵队;如从日本本土到夏威夷、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就需要10个护卫纵队。可见,日本当局已将5个“八・八”舰队作为扩充海军的最低底数,“八・八”舰队的扩充,将大大提高日本海军的远洋能力。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统计报告,日本所采购的常规武器比任何一个中东国家都要多。在海军装备方面,重点建造吨位大、航程远、设备精的先进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护卫舰。扫雷舰和潜艇,其中,直升机驱逐舰的吨位从4700吨提高到7200吨,导弹驱逐舰的吨位从3500吨增加到4600吨,到本世纪末,日本海军将拥有数艘近万吨级的大型作战舰只,日本海军已进一步提高“八八”舰队的综合战力,每个舰队至少配备一艘直升机驱逐舰,一舰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一架反潜直升机,另外再配备一艘远洋快速补给舰,使其由“八・八”舰队发展到“十・九”舰队,具有独立的远洋航行和作战能力。
??日本海军经过历届政府的苦心经营,已成为亚洲地区远洋护卫,远洋攻防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支海军。目前,日本海军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远离海岸的1600海里的水域。其中“宙斯盾”驱逐舰就是典型代表。日本最大的“金刚”级防空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9485吨),每艘造价约120亿日元,这种驱逐舰总长161米,宽21米,吃水62米,排水量7200吨,功率为10万马力,最高速度超过30节,以20节的速度可连续航行6000海里。该舰的关键设备是全方位多功能的相控阵雷达。它可自动跟踪400公里以内的200个以上目标,并自动为“标准”舰空导弹进行目标探测、跟踪和导引。“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处理信息,使导弹和火炮瞄准目标。
??英国战略家认为,日本购买这个系统主要为考虑在遥远的水域进行大规模的舰队作战,即为了保护庞大的航空战斗群才会这么做。西方一些军事研究机构认为,日本已在设法建造二战以来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航空自卫队现有4.4万人。由航空警戒管制部队(28个警戒群)。迎击战斗机部队(18个飞行队)。支援战斗机部队(3个飞行队)等组成的若干部队负责保卫日本的领空。航空自卫队拥有F-15等高性能战斗机300架,数量仅次于美国。另外有为数不少的侦察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其目前正在配备最新型的地对空导弹“爱国者”,并加快用下世纪多用途作战飞机F-2全面替换F-1,预定到2005年部署130架。总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装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是为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行动提供空中支援。据日本官方统计,每年,日本的进口货物多达6~7亿吨,出口货物也近亿吨,每天需要有127艘船把195.5万吨物资运送到日本,其海运量占世界海运总量的25%。就是说,海洋上航行的每4艘货轮中,就有1艘是为日本运货的。日本海上运输有3/4集中在西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中东这条航线上。这条新月形的地带被称为日本经济的生命线。一旦这条航线受阻甚至遭到封锁,就等于割断了日本经济的命脉,日本经济就会瘫痪。
??因此,保卫海上交通线的畅通是日本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日本海军至高无上的课题。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更加重视海上自卫队的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1992年8月24日,4.8万吨级的日本“拂晓丸”专用运输船在28艘巡逻舰的簇拥下驶离横滨港,赴法国承担1.5吨钚的运输任务,经过135天。5万公里的环球航行,于1993年1月5日返回日本。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战后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航程最远的一次商业性护航行动,它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今后更多地承担起商业护卫任务开辟了道路。
??陆上自卫队是日本三军中最大的部队,占日本总兵力的60%,但在武器采购费用上仅占9%。有13个师(15万人)、1200辆坦克,人数已超过英国,主战坦克数量超过了英法两国。陆上自卫队分为5个地区司令部,共有12个师(定员18万人)。1个装甲师。2个混合团。1个炮兵团,1个空降团组成。主要兵力集中在北海道(害怕来自北方的入侵)。日本拥有约1200辆坦克,630辆装甲运兵车和870门大炮,武器质量堪称优越。90型坦克拥有的装置使它成为世界最精良的主战坦克,这种坦克全身部件都应用了“日本国产高技术”,通过射击指挥装置提高了射击命中率,因装有红外线电视装置,在夜里也能同白昼一样进行射击。并采用自动装填方式,乘员也由4个减为3个。最高时速约70公里,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行驶,可在行驶中射击。由于利用了高技术,价格每辆高达900万美元。只有驻北海道的第七师装备了这种坦克。日本自卫队现在已是一个拥有定编人员27万人的庞大组织。为维持这支部队,日本每年需要召募新兵1万多人。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认为,“这现在是一支用高价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起来的。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有作战能力的部队”。
??中日之间的竞争是历史性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决出胜负。中国只要保持政治的稳定。社会的活力。经济的高增长及军事上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在历史的进程中获胜。同时在策略上,中国要尽可能地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冲突,因为这将避免强化美日轴心同盟,并使日本因此得到崛起的机会;对待日本,中国也尽量避免冲突,目前来看两国合作的价值极大。但是中国必须要保持一种在日本发起挑战时能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中日角逐在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攻势,建立统一战线,因为日本在二战时的侵略行为,至今为亚洲各国所痛恨。如果日本在政治上处于不义之中,必定不敢向中国发起直接的挑战,这样中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将赢得时间。
??中日之间谈不上“礼仪”二字,虽然中国是五千年的礼仪之帮,日本人是见人就哈腰的歉歉之士!
??19世纪末,日本政要山县提出,日本在得到“主权线”之后,还应得到“利益线”,为的是防止外来力量从陆地和海洋“攻击…日本,朝鲜问题成为最直接的问题。因为“朝鲜是指向日本心脏的一把匕首”。日本的“利益线”,从堪察加半岛一直延伸到萨哈林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然后向南包括朝鲜半岛,从山东半岛往南到福建,然后向东到台湾。琉球群岛,再向外进入太平洋如小笠原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879年,日本从中国手中抢走了琉球群岛。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它的第一目标。
??日本实现下一个战略目标,这需要有更大的资源以支持它的工业化发展。这使日本产生了打通通往亚洲大陆和南面各群岛的自然资源通道的欲望。因为到1935年,日本大约要进口80%的石油,而进口的大部分来自美国??将经济的命脉控制在一个潜在的地缘政治的敌人手中,令日本深感不安。而新的原料地主要是中国、西伯利亚和东南亚。日本正是将中国当成战略基地,然后向北控制东西伯利亚,向南可夺取东南亚。然这导致了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并陷入全球孤立中,从此成为永不可企及的幻觉。
??◆对日本威胁的全面估量
??日本已拥有了成为军事大国的四大支柱:工业。技术,财富和人力,正在建造第五根支柱??政治意愿,日本的民族性以及现实政治的驱动,都使这种政治意愿日趋成形,某种国内国际危机就可能促使日本重新成为三四十年代的那种军事大国。虽然日本并没有制造出特别的军事装备,但能力本身就是一项巨大成就??这使它在必要时,能用极短的研制时间就生产出先进的武器。日本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可能会加紧研制核武器,据言,日本拥有了这方面的生产技术和能力。不久前日本领导人第一次表示了“不排除”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日本拥有很高的科技水平和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只要做出政治决定,就可在短期内研制出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如日本拥有核武器,东亚爆发突发性核战争的危险极高。
??据西方专家估计,日本在5~10年内可能积存5~10吨钚,虽然这些是非武器级的钚,但将之转化为武器级的钚并非难事。如果是这样,日本的H-2三级火箭将成为其原子弹发射到敌对目标的主要运载手段。这种火箭可以把2吨的卫星发射到距地面3.6万公里的轨道,从技术上来说毫不逊色于美国的核力量的主干??“大力神”系统,可以发射攻击中国任何地区的洲际导弹。日本已在九州岛南端的种子岛兴建了一个巨大的发射设施。无疑日本能立即成为核大国,没有谁还会怀疑日本已确实武装起来了。
??但是戴高乐时代的杰出战略家埃尔・加卢将军做出了这样一个预言:法国在与前苏联对抗名义下拥有核武器,从而断绝了对美国的从属关系。他认为:日本将在与中国对抗的名义下拥有核武器,就不会再是美国的从属国。然而,在这一预言说中之前,日本可能因忍受不了鼎立的紧张感而“崩溃”。日本海上自卫队有160艘舰艇,规模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五,航空自卫队有500架作战飞机,接近英、意两国水平。日本新引进的E-767预警与控制飞机,可有效探测数百海里的目标,与空军地面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及E-2C现役预警机和各式战斗机联网,实施大范围的空中预警与防空作战指挥。P-3C空中侦察机,侦察活动半径达3800公里,从那霸到新加坡都可轻而易举地进入其活动范围之中,每架侦察机都载有2枚射程为130公里的“鱼叉”空对舰导弹,现有的90多架侦察机中如果有70架出动,那么就可以发射140枚这种导弹。
??吸取第二次大战的教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首要任务是具有“保证海上交通安全所需的能力”,由于日本既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贸易国,这对其海军来说是一个必要仟务。日本的海军编成护卫舰队,航空部队和潜艇部队,而每个舰队再分成支队,每个航空部队再分成航空联队。日本海军着重于反潜战。目前日本的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俄两个军事大国。海上自卫队现由4.5万人组成,拥有4个护卫队的机动反潜水面舰艇、10个地方反潜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6个、扫雷艇部队2个。有驱护舰60艘、潜艇16艘、反潜侦察机100架,这些装备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构成海上自卫队核心的主要战斗力是联合舰队和地方舰队。联合舰队有三个基本战斗核心,即由4个护卫舰纵队组成的护卫舰队。由2个潜艇纵队组成的潜艇舰队,由7个航空大队组成的航空集团。地方舰队由5个小舰队组成,10个护卫舰队是其主要战斗力。
??从90年代起,日本海军以较大规模扩充,并以远洋化作为扩充海军的基本方向。据日方高层披露,日海军当局已确定了建立5个“八・八”舰队的目标。其依据是:就基本护航任务而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外航护航(远海)和内航护航(近岸海区)各需2个护航纵队,1个机动纵队;就应付海上战争而言,在日本海和太平洋两个海区正面各部署2个纵队,1个机动纵队;就运输最低限度的必要物资和作战物资而言,就需4个纵队担任护航任务,1个机动纵队。其计算方法是:若以一条航路带计算,从关岛附近到日本本土的航程为1700海里。若一个运输船队由50艘船组成,并由一个护卫队群遂行护航任务,航速18节,从关岛到日本本土往返需8天,装卸需7天,即1周期需15天,因此,一个船队1个月有2个周期。4个护卫纵队可为400艘运输船实施8个周期的护航,如能完成上述护航任务,则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必要物资,航路带要是延长,如从日本本土到印尼附近海域,就需要7个护卫纵队;如从日本本土到夏威夷、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就需要10个护卫纵队。可见,日本当局已将5个“八・八”舰队作为扩充海军的最低底数,“八・八”舰队的扩充,将大大提高日本海军的远洋能力。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统计报告,日本所采购的常规武器比任何一个中东国家都要多。在海军装备方面,重点建造吨位大、航程远、设备精的先进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护卫舰。扫雷舰和潜艇,其中,直升机驱逐舰的吨位从4700吨提高到7200吨,导弹驱逐舰的吨位从3500吨增加到4600吨,到本世纪末,日本海军将拥有数艘近万吨级的大型作战舰只,日本海军已进一步提高“八八”舰队的综合战力,每个舰队至少配备一艘直升机驱逐舰,一舰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一架反潜直升机,另外再配备一艘远洋快速补给舰,使其由“八・八”舰队发展到“十・九”舰队,具有独立的远洋航行和作战能力。
??日本海军经过历届政府的苦心经营,已成为亚洲地区远洋护卫,远洋攻防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支海军。目前,日本海军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远离海岸的1600海里的水域。其中“宙斯盾”驱逐舰就是典型代表。日本最大的“金刚”级防空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9485吨),每艘造价约120亿日元,这种驱逐舰总长161米,宽21米,吃水62米,排水量7200吨,功率为10万马力,最高速度超过30节,以20节的速度可连续航行6000海里。该舰的关键设备是全方位多功能的相控阵雷达。它可自动跟踪400公里以内的200个以上目标,并自动为“标准”舰空导弹进行目标探测、跟踪和导引。“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处理信息,使导弹和火炮瞄准目标。
??英国战略家认为,日本购买这个系统主要为考虑在遥远的水域进行大规模的舰队作战,即为了保护庞大的航空战斗群才会这么做。西方一些军事研究机构认为,日本已在设法建造二战以来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航空自卫队现有4.4万人。由航空警戒管制部队(28个警戒群)。迎击战斗机部队(18个飞行队)。支援战斗机部队(3个飞行队)等组成的若干部队负责保卫日本的领空。航空自卫队拥有F-15等高性能战斗机300架,数量仅次于美国。另外有为数不少的侦察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其目前正在配备最新型的地对空导弹“爱国者”,并加快用下世纪多用途作战飞机F-2全面替换F-1,预定到2005年部署130架。总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装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是为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行动提供空中支援。据日本官方统计,每年,日本的进口货物多达6~7亿吨,出口货物也近亿吨,每天需要有127艘船把195.5万吨物资运送到日本,其海运量占世界海运总量的25%。就是说,海洋上航行的每4艘货轮中,就有1艘是为日本运货的。日本海上运输有3/4集中在西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中东这条航线上。这条新月形的地带被称为日本经济的生命线。一旦这条航线受阻甚至遭到封锁,就等于割断了日本经济的命脉,日本经济就会瘫痪。
??因此,保卫海上交通线的畅通是日本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日本海军至高无上的课题。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更加重视海上自卫队的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1992年8月24日,4.8万吨级的日本“拂晓丸”专用运输船在28艘巡逻舰的簇拥下驶离横滨港,赴法国承担1.5吨钚的运输任务,经过135天。5万公里的环球航行,于1993年1月5日返回日本。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战后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航程最远的一次商业性护航行动,它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今后更多地承担起商业护卫任务开辟了道路。
??陆上自卫队是日本三军中最大的部队,占日本总兵力的60%,但在武器采购费用上仅占9%。有13个师(15万人)、1200辆坦克,人数已超过英国,主战坦克数量超过了英法两国。陆上自卫队分为5个地区司令部,共有12个师(定员18万人)。1个装甲师。2个混合团。1个炮兵团,1个空降团组成。主要兵力集中在北海道(害怕来自北方的入侵)。日本拥有约1200辆坦克,630辆装甲运兵车和870门大炮,武器质量堪称优越。90型坦克拥有的装置使它成为世界最精良的主战坦克,这种坦克全身部件都应用了“日本国产高技术”,通过射击指挥装置提高了射击命中率,因装有红外线电视装置,在夜里也能同白昼一样进行射击。并采用自动装填方式,乘员也由4个减为3个。最高时速约70公里,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行驶,可在行驶中射击。由于利用了高技术,价格每辆高达900万美元。只有驻北海道的第七师装备了这种坦克。日本自卫队现在已是一个拥有定编人员27万人的庞大组织。为维持这支部队,日本每年需要召募新兵1万多人。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认为,“这现在是一支用高价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起来的。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有作战能力的部队”。
??中日之间的竞争是历史性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决出胜负。中国只要保持政治的稳定。社会的活力。经济的高增长及军事上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在历史的进程中获胜。同时在策略上,中国要尽可能地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冲突,因为这将避免强化美日轴心同盟,并使日本因此得到崛起的机会;对待日本,中国也尽量避免冲突,目前来看两国合作的价值极大。但是中国必须要保持一种在日本发起挑战时能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中日角逐在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攻势,建立统一战线,因为日本在二战时的侵略行为,至今为亚洲各国所痛恨。如果日本在政治上处于不义之中,必定不敢向中国发起直接的挑战,这样中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将赢得时间。
??中日之间谈不上“礼仪”二字,虽然中国是五千年的礼仪之帮,日本人是见人就哈腰的歉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