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999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7-13
- 消息
- 355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中国对全球商品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
(博讯2003年9月25日)
过去三年里,中国对全球商品市场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今年出口到中国的铁矿首次大幅超过日本(目前日本仍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出现显著扩张――产量在四年内几乎翻番,而且今年将很可能超过两亿吨。 (博讯boxun.com)
麦格里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驻伦敦的吉姆•列农(Jim Lennon)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进入金属密集(metals- intensiv)阶段,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日本,以及70年代和80年代的韩国和台湾。唯一的区别是,由于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它对全球的影响十分巨大。”
中国需求的增长正带动铁矿价格上扬,矿业公司也因此提高了产量,与中国钢铁生产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但由于中国的动力煤储藏丰富,情况就不同了。中国目前正取代澳大利亚,将动力煤出口至日本和韩国,同时压低了价格。
随着中国煤炭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国内生产商分别占据了韩国和日本进口市场54%和22%的份额,损害了其他出口竞争对手的利益。澳大利亚Western Mining前首席执行官休•摩根(Hugh Morgan)说:“中国煤炭产量过剩,这大大影响了全球市场的价格。”
从这些不同的市场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增长和成熟,对商品而言是把双刃剑。
除铁矿外,中国的需求还在推动镍、铜、氧化铝、铂等金属价格上涨,迫使国内的中型钢铁生产商竞相确保供给。
上海复星集团董事梁信军说:“可以预见,中国及全球钢产量的增长将促使钢价下降,原料价格上升。”复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生产商之一。
但中国是铝、煤、锡、镁、锌和铅的净出口国,由于资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所有这些商品可能很快出现投资过度的情况,很多制造行业就出现过类似情况。
中国曾是铝的净进口国。但到2000年,全球市场的氧化铝供应价格短暂走低,国内电力也出现过剩,各公司开始乘机提高熔炼产能。麦格理证券的列农先生表示:“在中国,建立熔炼产能的成本约为每公吨1500美元,而在西方国家,这个数字是4500美元。因此,在中国三年内便可收回投资。”
过去三年内,中国的熔炼产能每年增长25%,超过了10%至15%的需求年增长率,迫使中国将过剩产品出口。与此同时,低价氧化铝的供给已枯竭,导致许多熔炼厂陷入财务困境。
由于担心产能过度扩张,中央政府正试图暂时禁止任何形式的产能增长,但政府是否能在地方执行这项禁令尚不得而知。目前,用来炼制不锈钢的铁矿石、氧化铝和镍等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由于中国的工业结构高度零碎,因此与世界其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价格上涨的影响。在日本,不同的钢铁公司往往联合起来,以单个实体的形式与供应商洽谈长期合同。但与日本不同,中国工业处于高度分散状态,而且长期以来习惯在现货市场上购买商品。
中国的买家一度被誉为精明的商人,因为他们常常能预测市场何时见底。但过去两年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让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此外,资源整合使各公司对资本支出非常谨慎,反过来导致供给萎缩,并抬升了现货价格。氧化铝的现货价格今年已上涨一倍;镍精矿和铜精矿的价格也已飚升。为增加储备,2003年年初至今,中国的镍进口量已比去年增长250%。
“过去,没有人愿意与中国商人达成长期合约,因为一旦现货价格降至合同价格以下,他们就会去做现货交易,”伦敦的一名交易员表示,“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供给来源是无法保证的,他们须信守合同,像世界其它国家一样行事。”
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上海
向丹 译
《金融时报》中文网
(博讯2003年9月25日)
过去三年里,中国对全球商品市场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今年出口到中国的铁矿首次大幅超过日本(目前日本仍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出现显著扩张――产量在四年内几乎翻番,而且今年将很可能超过两亿吨。 (博讯boxun.com)
麦格里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驻伦敦的吉姆•列农(Jim Lennon)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进入金属密集(metals- intensiv)阶段,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日本,以及70年代和80年代的韩国和台湾。唯一的区别是,由于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它对全球的影响十分巨大。”
中国需求的增长正带动铁矿价格上扬,矿业公司也因此提高了产量,与中国钢铁生产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但由于中国的动力煤储藏丰富,情况就不同了。中国目前正取代澳大利亚,将动力煤出口至日本和韩国,同时压低了价格。
随着中国煤炭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国内生产商分别占据了韩国和日本进口市场54%和22%的份额,损害了其他出口竞争对手的利益。澳大利亚Western Mining前首席执行官休•摩根(Hugh Morgan)说:“中国煤炭产量过剩,这大大影响了全球市场的价格。”
从这些不同的市场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增长和成熟,对商品而言是把双刃剑。
除铁矿外,中国的需求还在推动镍、铜、氧化铝、铂等金属价格上涨,迫使国内的中型钢铁生产商竞相确保供给。
上海复星集团董事梁信军说:“可以预见,中国及全球钢产量的增长将促使钢价下降,原料价格上升。”复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生产商之一。
但中国是铝、煤、锡、镁、锌和铅的净出口国,由于资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所有这些商品可能很快出现投资过度的情况,很多制造行业就出现过类似情况。
中国曾是铝的净进口国。但到2000年,全球市场的氧化铝供应价格短暂走低,国内电力也出现过剩,各公司开始乘机提高熔炼产能。麦格理证券的列农先生表示:“在中国,建立熔炼产能的成本约为每公吨1500美元,而在西方国家,这个数字是4500美元。因此,在中国三年内便可收回投资。”
过去三年内,中国的熔炼产能每年增长25%,超过了10%至15%的需求年增长率,迫使中国将过剩产品出口。与此同时,低价氧化铝的供给已枯竭,导致许多熔炼厂陷入财务困境。
由于担心产能过度扩张,中央政府正试图暂时禁止任何形式的产能增长,但政府是否能在地方执行这项禁令尚不得而知。目前,用来炼制不锈钢的铁矿石、氧化铝和镍等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由于中国的工业结构高度零碎,因此与世界其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价格上涨的影响。在日本,不同的钢铁公司往往联合起来,以单个实体的形式与供应商洽谈长期合同。但与日本不同,中国工业处于高度分散状态,而且长期以来习惯在现货市场上购买商品。
中国的买家一度被誉为精明的商人,因为他们常常能预测市场何时见底。但过去两年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让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此外,资源整合使各公司对资本支出非常谨慎,反过来导致供给萎缩,并抬升了现货价格。氧化铝的现货价格今年已上涨一倍;镍精矿和铜精矿的价格也已飚升。为增加储备,2003年年初至今,中国的镍进口量已比去年增长250%。
“过去,没有人愿意与中国商人达成长期合约,因为一旦现货价格降至合同价格以下,他们就会去做现货交易,”伦敦的一名交易员表示,“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供给来源是无法保证的,他们须信守合同,像世界其它国家一样行事。”
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上海
向丹 译
《金融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