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增设直辖市

ubc20038

知名会员
注册
2003-08-25
消息
355
荣誉分数
27
声望点数
138
【万维读者网】中国全国人大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透露,为减少行政等级,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增设更多的直辖市。直辖市将分中央直辖和省辖两种,同时拟增设副省级直辖市,条件许可的地方可能实行地方分治。据传媒指出,目前被列入直辖「候选城市」的,包括青岛、苏州和广州等。
凤凰卫视9月29日消息,据《财经时报》报道,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将要逐渐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制度化,并以立法形式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作方式、利益配置结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下来;市制改革的远期目标应是减少行政等级。

报道称,参与了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的杜钢建透露,按照已经「基本定好」的改革方案,条件许可的地方可能实行地方分治,并考虑增设直辖市的数量;直辖市将分中央直辖和省辖两种,同时,拟增设副省级直辖市。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提出了申请。他们希望在走向「直辖」的过程中扩大区划范围。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薄贵利教授透露,中央与地方许可权的重新划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

据了解,建立新直辖市的原则是:力争摆脱原有行政区划对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束缚,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带动相关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核心竞争力最强的龙头地区之一。同时,新区划可以成为行政机构改革试点。

中国行政区的经济功能,目前主要寄托于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影响最大的当属地方保护主义。它使得行政区成了阻隔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看不见的墙」。不同的地方经济利益,产生日趋激烈的冲突,比如,「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都无法回避行政区划的影响。

国家勘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指出,从市场经济的规则出发,市制改革的远期目标应该是减少行政等级,全国的市在法律上只由两级制构成,即中央直辖市和省辖市。目前市的行政等级过多,如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有的地方还有「地方粮票」性质的的副地级市,不仅外国人分不清楚,即使中国很多人也搞不明白。

南风窗杂志日前曾披露,2003年8月15日,200余新闻机构的访员云集彼时还没有脱离火炉状态的南京,总数超出了出席长江三角洲市长峰会的人员。峰会圆桌上谈的是区域合作的一体化,底下采访者感兴趣的却是以南京直辖为话题的传闻中的江苏区划调整,尽管圆桌会议的每个公开场合都没有哪个传闻中涉及到的城市领导者否定或者证实过传闻的每一个细节。

南京直辖的传闻,再一次证实了传闻的生命力之旺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7月28日,南京市府一名外事工作的科员,在江苏地区影响甚大的西祠胡同网站,看到了一篇署名“西祠过客NJ2”的文章:正在走向前台的南京直辖。该网络文章煞有介事地宣称:南京直辖,正由最初的官方构想、内部消息,转为民间传闻、公众消息,其传闻波及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引起国人之重视的程度,均超出了以往所有有关其它城市直辖的传闻。

该科员的震惊可以想见。曾多次打探过“内部消息”的她表示,没有发现南京直辖走向前台的任何迹象,除了公务员阶层私下的议论纷纷。

江苏有官方背景的人士解释说,所谓的“公开消息”,其实只是西祠网络文章发表前夕的一篇揣测南京直辖的公开报道。这份北京出版的经济类纸质媒体说:“有关南京直辖的传闻,从去年一直持续至今。这个本来有些八卦的消息,由于一些有机构背景或地域身份的研究者推波助澜,在政界和学界也沸扬一时。”该报对传闻进行梳理后,归纳如下:南京升格为直辖市,安徽的马鞍山和滁州两市并入南京;无锡、苏州或者扬州成为江苏省的新省会,但已经受到县级市行政级别束缚的昆山划归上海市,成为昆山区;苏北与皖北、鲁西南等淮海地区重组为淮海省或徐淮省,省会徐州,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大省。

虽然该报宣称江苏辖下部分城市即将换籍的传闻,遭到了江苏和南京两级政府的否认,但坊间人士对此作出了“否定之否定”。他们声称:迄今,从媒体上,从内部消息上,均没有看到省、市两级政府“较为明确”的否定回答,更谈不上什么“非常明确”的否定回答了。

网络文章还从安徽显示的种种迹象,论证换籍的可能性。“安徽的大型工程,全都有意绕开滁马。一条宁合高速公路,其走向也令人生疑,芜湖、铜陵都建了长江大桥,可是单单让马鞍山这个皖东门户空着,而就在这个同时,南京的三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过江信道却越来越靠近地建到了马鞍山的家门口。”

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吗?网友们自问自答,还是那句波罗的名言:其实一切都已悄悄地开始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