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战,中国赢了?全世界输了?

Mr.CFC*

初级会员
注册
2018-12-17
消息
579
荣誉分数
264
声望点数
73
转载国内资料:

口罩,这个平时大部分人很少使用甚至不起眼的小物件,现成为贯穿这场世界重大疫情的关键词之一。

短短两个月,中国经历了从被援助到支援世界。

从最初不受欧美国家待见,到如今成最珍视礼物,口罩唤醒着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掀起了中国之于全球供应链的一角。

谷雨数据试图梳理疫情期间中国口罩产能经历了怎样的暴增,以及当下有着数十亿口罩缺口的欧美国家,又在经历怎样的煎熬。

疫情早期,世界口罩援助中国

1月底到2月初的这段时间,中国各地陆续出台严厉的防疫措施。戴口罩出门是最基本的要求。相信多数人都经历过当时口罩断货的局面。

从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1月24日,即除夕之后,大批抗疫医护物资从海外寄向中国。其中进口口罩的数量最多,且增长很快。

1月24日至1月30日,武汉封城后的一周内,中国进口口罩5600多万只,至2月11日,进口口罩7.3亿只,增长近13倍。

到了2月29日,进口的口罩数量为20.2亿只,相较2月11日增长不到3倍,增速已经明显下降。



在这些进口的防疫物资中,有很多都来自各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

1月25日,日本率先向中国捐赠口罩。随后,韩国、伊朗、巴基斯坦、美国也纷纷捐赠。

据外交部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2日,共有62个国家、7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了口罩等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资。



如今,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而这些在中国疫情早期捐赠口罩的国家,很多仍处在疫情高发阶段,口罩库存告急。

随着复工后口罩产能的迅速恢复,中国口罩开始对外援助输出。

中国口罩产能暴增,支援世界

疫情暴发前,中国就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

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口罩产量约45.4亿只,2019年突破50亿只,也就是平均每天可以生产1300多万只。即便产量已经非常高,但在疫情面前,远远不足。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我国的口罩日产量1480万只,其中N95口罩为11.6万只。当时,全国仅医护人员日消耗口罩就高达1400万只。

不过,这样的局面迅速被改变。

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

1月25日到2月29日,仅1个多月的时间,中国口罩的日产提高了14.5倍。

根据企查查公布的数据,到3月17日,跨界转产口罩的企业已达到15528家。



3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全世界每月将需要8900万只医用口罩,这个数字还不到中国 1天的口罩产量。

随着中国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得到保证,国内口罩的供需矛盾缓解。中国口罩开始登上飞往各国的航班。

据海关统计,仅在3月6日到3月21日之间,中国就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2300多万只口罩。而在3月23日,中国一次向俄罗斯提供了2550万个医用口罩。



3月26日,外交部公布,中国已对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

欧美国家口罩态度大转向

如今,口罩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紧俏物资。然而对于大部分欧美国家,对口罩的重视真的太晚了。

2月26日,美国发现社区传播病例后,美国疾控中心官网依旧提示:不必戴口罩,只需多洗手。甚至到了3月中旬前后,美国国内疫情上升明显,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很多学校放春假的时候,不少学生仍结伴到佛罗里达旅行。3月23日,5名大学生在春假期间无视社交距离警告,坚持与朋友庆祝春假后确诊新冠肺炎。这个消息曝出后,佛州多地才宣布关闭海滩。

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对待疫情的态度大致相同。

即便是欧洲各国纷纷出现确诊病例,法国卫生总署署长在接受采访时仍强调“戴口罩并没有用”。在意大利跟瑞士,也有多名议员因戴口罩受到嘲讽或驱逐。

直到3月初,疫情在欧美各国之间突然加速蔓延,口罩短缺的压力迅速凸显,欧美国家感受到了危机,才纷纷出台政策,禁止向国外出口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并想办法扩大口罩来源。



全球也开始了紧急应对。据欧盟官网19日消息,为了协调和帮助欧盟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欧盟委员会决定建立首个战略性“拯救欧洲”(rescEU)医疗设备储备库,其中囊括呼吸机和防护口罩等。

为快速增加口罩的供应,法国在向中国进口口罩的同时,召集法国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古驰(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Kering),决定将旗下大牌奢侈品公司巴黎世家(Balenciaga)和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的工厂进行调整,加急生产口罩。

各国政府对口罩的重视程度,民众对戴口罩的接受程度,一定程度影响着当前各国的疫情走向。世界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可以预见“口罩”近期仍旧是项紧俏物资。
 
转载国外媒体: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1月24日,
到了2月29日,进口的口罩数量为20.2亿只,2538万件防护服。
这些防护用品,主要是由中国第三大房地产集团、上海市政府持股的中国绿地集团,连同阿里巴巴集团、腾讯集团、中国铁建、中国能建、华润集团在全世界买完运回国内。
据文学城著名网友某博士分析,这完全是大财团的收购,他身边很多人捐不了,没有。
渥太华著名的武汉大学校友会一再说明,他们只是捐钱,没有收集医疗物品。

结果,疫情来了,全世界没有口罩了。
 
最后编辑:
快测试剂:
捷克:6500万元/30万份,80%出错率;
西班牙:64万套,20-30% 准确度,退货
菲律宾:10 万套,40%准确度,放弃所有
土耳其:30-35%准确度,放弃使用

口罩:
荷兰:购买130万,退货
 
最后编辑:
做口罩赚大钱:
投资六条生产线,600万,2个星期回本,以后净赚。

现在迟了,呵呵

口罩成本:2.5元,批发价7元
一条口罩机生产线,现在690万
熔喷布,以前一吨8万,现在160万
 
最后编辑:
就这么说吧,现在在中国不戴口罩等同于裸奔
 
欧洲、美国,别急得像疯狗一样,下单给一些没有中国官方认证的公司做口罩。出了问题不反省自己,却污名化中国。
 
转载: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严把质量关、维护出口秩序



文 |《财经》记者 张建锋 王颖

近期,包括口罩在内的出口防疫物资,频被曝出质量问题。据悉,西班牙称中国企业生产的新冠检测盒灵敏度较低,荷兰媒体表示从中国购买的60余万只口罩存在质量问题。不断的负面消息,给口罩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将中国的KN95、KP95等口罩生产标准列入认可名单后仅半个月,美国FDA在3月28日就将中国上述口罩生产标准从认可名单中删除,再次引起市场对出口口罩质量的关注。

对此,市场有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美国上述对中国口罩标准态度的改变,有政治因素考虑。但也有市场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N95主要属于一线医护人员使用,对血透有指标要求,相对而言,国内对KN95没有这方面要求,但KN95用于普通居民防护没有问题。

《财经》记者采访发现,美国不认可中国口罩标准,对于已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口罩生产企业来说,出口美国业务,影响不大。

不可回避的是,问题频出的背后,是国内部分中小口罩生产企业偷工减料,及部分公司对出口认证的认知不全面。

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出口秩序,3月31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我买的口罩是中国产的,不会不合格吧?
 
瞧着吧,中国在自己抗疫中花了大钱,但会在世界抗疫中赚大钱,很可能把自己的窟窿补上了还捞了一大笔。
 
我买的口罩是中国产的,不会不合格吧?
这得看啥时候在哪跟谁买的了。
基本上是:能打N95出口的没假,只有资质厂家能做。
打KN95的自求多福。
普通外科口罩本身就是保自己不传别人的,有这个意识挺难得,戴个比裸奔强。
 
全世界最牛的强生公司答应川普,
5-6个月时间研制出冠状肺炎疫苗;

武汉在2019年9月18号曾经进行针对新冠病毒演习,到少将陈薇1月26号进驻武汉P4 实验室,2月26号就制成疫苗注射,5个多月。

说明什么?

(据说陈薇的疫苗针没反应,因为来之前打了某种防疫针?
所以一个月后又有人号称打疫苗第一人,呵呵)
 
我买的口罩是中国产的,不会不合格吧?
你买口罩的时候以什么作为合格标准呢?ASTM level 还是 NIOSH 认证?或者中国的标准?KN95 GB2626 - 2006?
 
全世界最牛的强生公司答应川普,
6个月时间研制出冠状肺炎疫苗;

武汉在2019年9月18号曾经进行针对新冠病毒演习,到少将陈薇1月26号进驻武汉P4 实验室,2月26号就制成疫苗注射,5个多月。

说明什么?

(据说陈薇的疫苗针没反应,因为来之前打了某种防疫针?
所以一个月后又有人号称打疫苗第一人,呵呵)


你最后的“呵呵”,显示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