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上看透自己,微观上也看透自己后就锁定了改变自己的目标

喜欢创业的人

人工智能研发者
注册
2019-12-23
消息
319
荣誉分数
16
声望点数
18
所在地
渥太华


一、思维改变目标



1、思维的改变目标:经过上述分析,看透自己后就可以设立要改变的目标。



2有了改变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思维的改变,用新的思维淘汰现有的思维。在学术上,新的思维叫批判性思维,原有思维叫惯性思维。



3、惯性思维的改变,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潜意识开始,改变潜意识需要工具,具体做法请看以前课程。不断用工具改变的潜意识,被改变久了就上升为意识,新的意识就淘汰了以往的意识,批判性思维就变成了惯性思维,进而实现了思维改变的目的。



二、情感改变目标



1、情感的改变目标:控制自己情感,让自己从情感上喜欢改后的自己。



2、思维都是有惯性的,从情感上让调控自己,让自己从理性情感上喜欢批判思维,时间久了就变成自己从情感上也喜欢批判思维了。



3、行为也是有惯性的,从情感上调控自己,让自己从理性上喜欢新的行为,时间久了就变成从情感上喜欢新的行为了。如果将旧的惯性思维比作黑洞,新的批判思维比作白洞,情感就相当于两种思维转换的虫洞。如果将旧的惯性行为比作黑洞,新的行为比作白洞,情感就相当于两种行为转换的虫洞。



三、行为改变目标



1、行为的改变目标:不断持续的行为是实现自己改变自己目标的唯一途径。



2、行为分为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惯性思维驱动的是无意识的行为。



3、思维改变了必须将以往的无意识行为,通过情感调控改为新的有意识行为,调控时间久了,有意识的行为就变成了无意识的行为,进而实现了行为的改变。



结论:一、锁定思维、行为改变目标。二、不断调控情感喜欢改变后的自己。三、改变后的思维和行为成为新的习惯,完成了改变。
 
论文在哪个杂志上发表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