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时07分 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

Happy-own

知名会员
注册
2009-04-03
消息
373
荣誉分数
148
声望点数
153
RIP. 人口大国粮食是大问题, 袁院士对中国和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袁隆平在采访中举例说:“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湖南近代出了几个巨人,从曾国藩开始,袁农民算一个,最近的代表。
 
湖南近代出了几个巨人,从曾国藩开始,袁农民算一个,最近的代表。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1]),为中国大陆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西德安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1月至2016年1月,长期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4]。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于长沙湘雅医院,享年91岁[5][1]
 
啊哈哈,不是正宗的湖南人。但已经是90%的湖南人了
 
RIP. 人口大国粮食是大问题, 袁院士对中国和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袁隆平在采访中举例说:“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我之前看到最公的公知说饿死3到4千万,他说45千万。他为自己做广告最狠。
 
他说4,5千万,即4到5千万。比你提到的公知说的饿死人数多了1千万。



印度这次疫情死了20几万人,我们看到的是火葬场爆满,到处野地烧尸体,恒河里飘着尸体。

如果真死4、5千万人,即印度死人数字的200倍,会是什么景象?
 
把死亡人数摊到这么大的国土面积上,会是什么景象?如果真相被封锁了,真的还是无从得知:mad:
 
刘少奇跟毛蜡肉说

人相食是要上史书的。

没想到毛腊肉最想上史书

老向舔得忘乎所以把典故都忘了。
 
袁老即不是档圆,也不是湍员,所以不需要考虑什么X性不X性的。人民会感激真正的伟人的。
 
另一楼里看到国内有人因为批评袁隆平被抓了。如果属实,看来中国官方不介意他说过的这些话。他已被作为国家偶像立了起来,普通人不可以批评。
批评一下都不行 造谣的话 还不得枪毙了 太过分了
 
印度这次疫情死了20几万人,我们看到的是火葬场爆满,到处野地烧尸体,恒河里飘着尸体。

如果真死4、5千万人,即印度死人数字的200倍,会是什么景象?
整村整县地饿死,这样的景象谁说抓谁,最后就是没发生过。
 
印度这次疫情死了20几万人,我们看到的是火葬场爆满,到处野地烧尸体,恒河里飘着尸体。

如果真死4、5千万人,即印度死人数字的200倍,会是什么景象?
不是一时死的,三年,中国那么大,中国也没什么宗教仪式,有的尸体还被吃掉了
 
不是一时死的,三年,中国那么大,中国也没什么宗教仪式,有的尸体还被吃掉了


印度的20多万人也死了一年多。
 
袁隆平和钟南山都被神化了

我一个堂叔在我儿时记忆中每年都要去海南育种, 袁隆平等人研究杂交水稻,其实是当时全国各地群众运动式搞科研的「大规模杂交育种科学实验运动」的一部分。袁隆平被突出,据说得益于华国锋。

杂交稻提高产量的作用可能还不如化肥那么大,据说美国的水稻单产一直都高于中国的(包括袁隆平的杂交稻)。我老家现在鲜有种袁隆平的杂交稻。

我家族一个晚辈,国内马上研究生毕业,据说听到袁隆平去世,哭得像亲人去世一般,我听吃惊现在媒体造神与洗脑,尽管她还不是粉红。

当然我是承认袁隆平的作用的。造神他这个比较搞科研的总比那些娱乐明星好吧。
 
最后编辑: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1]),为中国大陆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西德安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1月至2016年1月,长期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4]。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于长沙湘雅医院,享年91岁[5][1]
他父母都不是江西人,说籍贯都不知是哪一辈的了。他倒是在湖南读过小学(离我老家不远),估计是抗战时期,我看他的小学、完整的中学与大学教育都在重庆,也许说是重庆人并不过份。23岁之后他一直生活在湖南,只能说大半个湖南人,典型湖南骡子精神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