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1]),为中国大陆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西德安。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1月至2016年1月,长期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4]。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于长沙湘雅医院,享年91岁[5][1]。湖南近代出了几个巨人,从曾国藩开始,袁农民算一个,最近的代表。
RIP. 人口大国粮食是大问题, 袁院士对中国和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袁隆平在采访中举例说:“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他父母都不是江西人,说籍贯都不知是哪一辈的了。他倒是在湖南读过小学(离我老家不远),估计是抗战时期,我看他的小学、完整的中学与大学教育都在重庆,也许说是重庆人并不过份。23岁之后他一直生活在湖南,只能说大半个湖南人,典型湖南骡子精神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1]),为中国大陆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西德安。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1月至2016年1月,长期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4]。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于长沙湘雅医院,享年91岁[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