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来了,浦东高了,外滩更加时尚了,上海成为世界眼中的宠儿。
像在一夜之间,“上海”打动了很多人。
1、上海的风在阿拉心头吹呀吹
侬是上海人?
阿拉上海人。
甜腻腻的软语飘荡在上海斑斓的夜空,其实夜空同时也在飘着。
于是上海从不止步,跑在空间和时间的前面。
这,在北京人的眼中总有些不着边际的,
是呀,大上海……
人物:鱼乐
背景:北京人,上海儿媳
我和老公是特传统的,经朋友介绍相识的。见面前朋友三番五次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虽说是上海人,可是一点儿也不像上海人。明摆着是生怕我一听是上海人就一口回绝。因为在北京如果说谁像上海人似的就跟骂人差不多。
的确,北京人一遇到上海人肯定会较劲,时不时的就会走火。我们热恋的时候去了一次上海,本来两个人甜甜蜜蜜的,竟因为争论上海有文化还是北京有文化在外滩吵得不亦乐乎。不骗你,当时真的动了真气。
后来我们还是结了婚,但是每当单位的同事和大学的同学问到老公是哪里人时,我似乎总是有点底气不足。我知道,他们一定一脸惋惜地说,怎么找了个上海人!?每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回家后我都会郁闷一阵,然后摆出一副很宽宏大量的样子对老公说,你知道吗?我是顶了多大的压力拯救了你!
我嫁了上海老公,就开始了我在北京以上海生活方式的生存。并且慢慢地从被迫到享受。
在吃的方面我和老公简直没有一点共同之处,简直就是炸酱面对大闸蟹,有理说不清。如果去外面吃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南方人娶了一个北方媳妇。我总是点味道很浓的菜式,而他则永远的清清爽爽,还美其名曰――吃食物的本味。后来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跟着他尝试了几次。我承认,我真的第一次品味到了我从未认识的食物非常美好的一面。后来,我渐渐让舌头摆脱了对调味品的依赖,我觉得整个人也开始清爽起来。吃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发觉在川菜粤菜馆吃饭的人大多是应酬或聚会,而上海口味的餐馆,扶老携幼全家一起下馆子的特别多,老公说那是上海的家人观念很重。也是,老公就算再忙也觉得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是最开心的事。还有上海菜的面里肉很多,老公戏称,这就叫殷实。生活的真谛。
嫁了上海人,我承认就好像在四合院中突然多了一面西洋来的镜子,照出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我承认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跟中国所有城市都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也浸在每个上海人身上。老公有一件质地很好的西装马甲,我第一次见到就嗅出了它优雅的味道。老公说,那是他祖父一件西服改的。老公的祖父在洋行工作,祖母会讲很地道的英文。我禁不住幻想,那曾经是一段什么样的生活,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中国人。
我知道,每个和上海有瓜葛的家庭都少不了这样的老故事。故事虽老,但魂没断。所以王家卫离开了上海依然拍得出《花样年华》,白先勇远在美国的加州小镇依然知道什么是上海的真正味道。那种感觉就是人生其实就是一种优雅的态度。这种感觉我不是在上海的咖啡馆的摩卡咖啡里悟出的,而是在便利超市中每一件货品中捕捉到的。而我原来一直不曾意识到。
和上海老公生活久了,会觉得原来讨厌的上海人的小气和絮叨都成为了优点。其实细一品,原来上海人的这些“毛病”都是因为他们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生活方式的人,于是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也变得很西方。注重个人价值和尊重规则。我是个粗放经济的人,自从有了上海老公在各个方面的把关,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晴朗。
文/鱼乐
2、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就在大上海
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上海在长江之头,台北在海峡对岸,
上海曾经是乡愁,
上海现在是时尚,
有20万台湾人选择上海定居。
在他们眼里,这里有理想还有梦想,
是呀,大上海……
人物:马民泽
背景:上海的“上台”一族
台商马民泽今年50岁,80年代在美国经营中餐业,大获成功,90年代来中国内地发展。开办大型迪厅,成功转身。马先生曾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开办JJ迪厅,从而成为典型的中国内地发迹的台商之一。
“我是1990年在中国内地开创自己的娱乐事业的。早在1988年,我就到中国内地考察,上海、北京、广州很多地都去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海是最佳登陆地。
“一次,我在街头买一盒烟,卖烟的老太太对我说‘下瞎侬’,我听不懂,问导游,导游说那是‘谢谢侬’,对你表示谢意。我想上海人不得了!有尊重消费的意识。在欧美、日本,店员对顾客致谢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可在80年代的中国,这种情景并不多见。当时在北京的商店,你买东西,服务员是不会对你表示谢意的,你多问几句,他们就烦了。广州只有在大饭店才会听到服务员说谢谢,显然是经过培训的。可上海就不一样了,是一位卖烟的老太太说谢谢。”
“还有一次吃小吃,我要了一碗馄饨,服务员捞起馄饨先数数个数,再盛到碗里。我后面的一位来自北方的大汉不耐烦了,说上海人可真是算计到家了。可我不这么认为,商业活动以规则为惟一标准,以利润为最终目的,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达成不同制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失败和亏损往往是从不守规则开始的,上海了不得!”
“1990年,我在上海静安区百乐门大酒店的19、20、21这三层开了一家娱乐夜总会,19层为餐厅,20层是迪厅,21层做KTV。运营一年多,十分成功,便有了做大的念头。1992年我在上海延安路的延安会堂开设了内地第一家大型迪厅“JJ”,随后的两年半里,每天客流量都超过1000人。1993年,美国CNN和英国BBC这两家电视台公布了当年世界大型迪厅的排位,上海JJ排名世界第五,中国内地第一。”
“后来我又在广州和北京开过JJ,但我的事业基础却是在上海这片土壤中培育的。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当你对中国内地还很陌生时候,你对中国特色还理解不够透彻时,投资的首选应是上海。因为上海人的观念与外界最为相近,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易于被他们接受,上海人是中国内地最具商业素质的群体。这也是欧美、日、港台众多商家集聚上海的根本原因。”
“上海人也有过分的地方,比如崇洋。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租界,历经百年,被喻为‘冒险家的乐园’,在洋势力、洋文化、洋技术都处于优势的背景下,上海人形成了崇洋观念。我在上海那几年,身边很多朋友都娶了上海姑娘。上海女孩子如果有洋男朋友,认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论欧美、日、港、台,不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持有外籍护照,一律被上海女孩追逐,以至形成了这样一种说法,‘上海女婿遍天下’。上海人在比富有、比住房的同时,也比谁家有洋人。当然,有块出自上海的牌匾是不应被遗忘的,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如果让我选择退休后的安家之地,我不会选择上海,因为上海人可以让人不断地得到很多东西,也不断地防范很多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海,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上海。”
“对上海的感受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打个比方,上海人大多数身材都很好,上海人为此引以为豪,可令人倒胃口的胖子出现时,他也自称上海人,你又能怎么办?”
3、精神上海,是飘飘的
上海人对上海是执着的,
从30年代的十里洋场,到90年代的浦东风貌,
像在弄堂里遥望金茂大厦的感觉,
时间和空间在泛黄的想像中交汇,
60年前,上海走在中国的前端,
60年后,上海是世界的宠儿,
是呀,大上海……
人物:赵波
背景:上海女作家,曾出版《混合起司》、《烟男》、《青春如跳蚤》等小说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生活在上海。后来他躲到美国的乡下,真的是乡下,开车几公里都看不见人,整片整片的玉米地。他说他所有的快乐就是星期六的下午等待那个也是学生开的小杂货店从城里拉货回来。等着那鲜活的蓝蟹爬呀爬,爬到他的餐桌上。开电视看香港人无聊的搞笑或者武打,然后把螃蟹消灭得一干二净。
在那样的生活里,他开始想念上海。和我在北京想念上海一样,上海的生活,那是一种很值得珍惜的生活。上海令人奢侈。
我对我的朋友说,我喜欢旧金山,以后会去旧金山养老。
我的朋友说旧金山和上海有太多相象。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从酒吧里疯了半天出来,对着街上的景致,那雾茫茫的感觉,潮湿的空气,还有远处飘来的渔人码头没有散尽的螃蟹味,还有半空中的电线……让他想起金陵路。
不过旧金山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好像张爱玲小说里的“封锁”,丁零、丁零一路响来。不同的是,那车外面都拉着人,从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地朝人群冲过来。
观光的气氛把谋生的忙碌给冲淡了。旧金山还有些像大连,坡连着坡的,如果要开车还真得好好练习平行泊车。上海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上海是贴着人心的,想起它来总是简单的温暖的。
在外面想起上海,它其实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尽管可能家里已经没有你的亲人,家却一直还在。“家”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有时候是物理上的处所,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托。
我在上海住了近10年,希望以后还能再住。如果剩下的生命任我自由支配,除了北京、大理、杭州和成都,我愿意在西雅图住一年,在康桥/伦敦住一年,巴黎四周的小村住一年,斯得哥尔摩住一年,南非的海边住一年,在任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一年,如果可以活着回来就去欧洲四处游荡尤其是威尼斯一年,然后说不定可以在缅甸金山角那边呆些时日。去新加坡或者香港一年,在亚洲随便逛一年,然后去西藏――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再去新疆、云南、戈壁,这样恐怕又是一年。
然后再回到我的家乡――江南。那些太湖旁边的小镇,朱家角,普陀山,三山岛。在外面一年又一年,折腾累了就回上海,可以每天早晨喝咸豆浆,吃小馄饨。在家的门口有自由市场的,那里会有个长麻子的男人卖豆腐,我可以亲热地叫他“麻皮豆腐”,还有“麻皮馄饨”,吃着豆浆,我可以配油条,或者葱花油饼。
在上海新村里的房子,旁边有一个幼儿园,上午常常会在幼儿园小朋友做早操和游戏的童音里睡懒觉,中午去旁边的小饭馆吃上海的家常菜,睡午觉,起来烤两片面包加黄油喝立顿红茶加奶。然后考虑做饭,吃完了可以去散步,看看无聊的电视连续剧,日子就这样被打发了。
上海的生活就是这样安静,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饮食男女,如此而已。上海的街道是一个迷人的舞台,你总能遇见你想遇见的人,那么不经意又那么匆忙,忙到刚够打个招呼,再想停下来,场景却换了,于是有了下一幕。在上海每个人都学会享受那属于自己个人生活短暂的换幕,或者走上街来专心当一件道具。
4、物质上海,是甜甜的
北京人看上海,
浦东大厦是摩天的,
外滩夜色是迷人的,
淮海路酒吧是沉醉的,
还有太平洋百货,还有50年前就闻名的南京路。给你一个物质上海,那里展现物质的方式多种多样。
北京的小女孩永远不愁寻获不到时尚……
是呀,大上海……
人物:小华
背景:北京女孩,时尚类杂志编辑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太平洋开在北京的这个秋天,不由得又让人提起这个话题。
新开张的太平洋百货公司有许多很特别的部门名称,比如贩促课什么的。是个中国人就能明白个大概意思,可搔搔后脑勺就多少还有点莫名,因为总会让人联想到庶务二课中职位卑微的员工形象。精明的上海人可能会对此津津乐道,说这是上海与国际接轨的又一例证,北京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瞥了瞥嘴巴。
提起上海,朋友都说是个特小资的城市。我说,北京不小资吗?这只是个人生活态度的问题,跟城市无关。比如,在北京,你也可以泡吧、蹦的、喝咖啡,你也可以SPA、逛街、洗桑那……朋友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在北京不可能活出上海的那个味道。而这个味道,他用了一个“细”字来概括。接下来,她给我举了N多的例证。
上海的酒吧演奏轻柔的流行歌曲。从上个世纪出就开始欧化的上海人不习惯在酒吧里演奏吵闹的音乐,酒吧里没有摇滚,从20年代沿袭下来的BLUES、JAZZ似乎更能体现上海人的高雅品位。而北京人却能够忍受在喧嚣的BAR里,大声的呼来喝去,喧嚣已经是人气的代名词。
上海的服务比北京更体贴。国际化的上海已经谙熟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套东东,顾客至上的原则也早已深入人心,挂在服务员脸上的不再是不情愿的笑容,完全商品化的市场经济中,笑容可以使其售出的商品增值。
上海的气候温暖湿润。似乎这是决定上海城市种种性格的根本原因。没有大风大浪,城市永远处在一种平静之中,而现代都市白天的节奏与之相调合,如同酒吧里的鸡尾酒一样,调出一种迷惑人的艳丽色彩,我们已经在普遍的意义上管它叫作“小资”。这杯名叫“小资”的鸡尾酒永远不会在成都或是漓江这样的休闲城市出现,因为它缺少忙碌的配料。
朋友说到这里,顿了顿,如果非要拿北京生活和上海生活做一个比较的话,上海的生活更像生活,活的细致。北京实在不能算是小资城市,如果非要区分两者下个定义,那么北京也就只能算是“大资”吧。北京人可能永远活不出上海的那个味道,太细了,搁北京人来说,忒累了。(佚名)
像在一夜之间,“上海”打动了很多人。
1、上海的风在阿拉心头吹呀吹
侬是上海人?
阿拉上海人。
甜腻腻的软语飘荡在上海斑斓的夜空,其实夜空同时也在飘着。
于是上海从不止步,跑在空间和时间的前面。
这,在北京人的眼中总有些不着边际的,
是呀,大上海……
人物:鱼乐
背景:北京人,上海儿媳
我和老公是特传统的,经朋友介绍相识的。见面前朋友三番五次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虽说是上海人,可是一点儿也不像上海人。明摆着是生怕我一听是上海人就一口回绝。因为在北京如果说谁像上海人似的就跟骂人差不多。
的确,北京人一遇到上海人肯定会较劲,时不时的就会走火。我们热恋的时候去了一次上海,本来两个人甜甜蜜蜜的,竟因为争论上海有文化还是北京有文化在外滩吵得不亦乐乎。不骗你,当时真的动了真气。
后来我们还是结了婚,但是每当单位的同事和大学的同学问到老公是哪里人时,我似乎总是有点底气不足。我知道,他们一定一脸惋惜地说,怎么找了个上海人!?每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回家后我都会郁闷一阵,然后摆出一副很宽宏大量的样子对老公说,你知道吗?我是顶了多大的压力拯救了你!
我嫁了上海老公,就开始了我在北京以上海生活方式的生存。并且慢慢地从被迫到享受。
在吃的方面我和老公简直没有一点共同之处,简直就是炸酱面对大闸蟹,有理说不清。如果去外面吃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南方人娶了一个北方媳妇。我总是点味道很浓的菜式,而他则永远的清清爽爽,还美其名曰――吃食物的本味。后来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跟着他尝试了几次。我承认,我真的第一次品味到了我从未认识的食物非常美好的一面。后来,我渐渐让舌头摆脱了对调味品的依赖,我觉得整个人也开始清爽起来。吃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发觉在川菜粤菜馆吃饭的人大多是应酬或聚会,而上海口味的餐馆,扶老携幼全家一起下馆子的特别多,老公说那是上海的家人观念很重。也是,老公就算再忙也觉得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是最开心的事。还有上海菜的面里肉很多,老公戏称,这就叫殷实。生活的真谛。
嫁了上海人,我承认就好像在四合院中突然多了一面西洋来的镜子,照出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我承认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跟中国所有城市都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也浸在每个上海人身上。老公有一件质地很好的西装马甲,我第一次见到就嗅出了它优雅的味道。老公说,那是他祖父一件西服改的。老公的祖父在洋行工作,祖母会讲很地道的英文。我禁不住幻想,那曾经是一段什么样的生活,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中国人。
我知道,每个和上海有瓜葛的家庭都少不了这样的老故事。故事虽老,但魂没断。所以王家卫离开了上海依然拍得出《花样年华》,白先勇远在美国的加州小镇依然知道什么是上海的真正味道。那种感觉就是人生其实就是一种优雅的态度。这种感觉我不是在上海的咖啡馆的摩卡咖啡里悟出的,而是在便利超市中每一件货品中捕捉到的。而我原来一直不曾意识到。
和上海老公生活久了,会觉得原来讨厌的上海人的小气和絮叨都成为了优点。其实细一品,原来上海人的这些“毛病”都是因为他们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生活方式的人,于是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也变得很西方。注重个人价值和尊重规则。我是个粗放经济的人,自从有了上海老公在各个方面的把关,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晴朗。
文/鱼乐
2、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就在大上海
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上海在长江之头,台北在海峡对岸,
上海曾经是乡愁,
上海现在是时尚,
有20万台湾人选择上海定居。
在他们眼里,这里有理想还有梦想,
是呀,大上海……
人物:马民泽
背景:上海的“上台”一族
台商马民泽今年50岁,80年代在美国经营中餐业,大获成功,90年代来中国内地发展。开办大型迪厅,成功转身。马先生曾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开办JJ迪厅,从而成为典型的中国内地发迹的台商之一。
“我是1990年在中国内地开创自己的娱乐事业的。早在1988年,我就到中国内地考察,上海、北京、广州很多地都去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海是最佳登陆地。
“一次,我在街头买一盒烟,卖烟的老太太对我说‘下瞎侬’,我听不懂,问导游,导游说那是‘谢谢侬’,对你表示谢意。我想上海人不得了!有尊重消费的意识。在欧美、日本,店员对顾客致谢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可在80年代的中国,这种情景并不多见。当时在北京的商店,你买东西,服务员是不会对你表示谢意的,你多问几句,他们就烦了。广州只有在大饭店才会听到服务员说谢谢,显然是经过培训的。可上海就不一样了,是一位卖烟的老太太说谢谢。”
“还有一次吃小吃,我要了一碗馄饨,服务员捞起馄饨先数数个数,再盛到碗里。我后面的一位来自北方的大汉不耐烦了,说上海人可真是算计到家了。可我不这么认为,商业活动以规则为惟一标准,以利润为最终目的,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达成不同制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失败和亏损往往是从不守规则开始的,上海了不得!”
“1990年,我在上海静安区百乐门大酒店的19、20、21这三层开了一家娱乐夜总会,19层为餐厅,20层是迪厅,21层做KTV。运营一年多,十分成功,便有了做大的念头。1992年我在上海延安路的延安会堂开设了内地第一家大型迪厅“JJ”,随后的两年半里,每天客流量都超过1000人。1993年,美国CNN和英国BBC这两家电视台公布了当年世界大型迪厅的排位,上海JJ排名世界第五,中国内地第一。”
“后来我又在广州和北京开过JJ,但我的事业基础却是在上海这片土壤中培育的。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当你对中国内地还很陌生时候,你对中国特色还理解不够透彻时,投资的首选应是上海。因为上海人的观念与外界最为相近,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易于被他们接受,上海人是中国内地最具商业素质的群体。这也是欧美、日、港台众多商家集聚上海的根本原因。”
“上海人也有过分的地方,比如崇洋。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租界,历经百年,被喻为‘冒险家的乐园’,在洋势力、洋文化、洋技术都处于优势的背景下,上海人形成了崇洋观念。我在上海那几年,身边很多朋友都娶了上海姑娘。上海女孩子如果有洋男朋友,认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论欧美、日、港、台,不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持有外籍护照,一律被上海女孩追逐,以至形成了这样一种说法,‘上海女婿遍天下’。上海人在比富有、比住房的同时,也比谁家有洋人。当然,有块出自上海的牌匾是不应被遗忘的,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如果让我选择退休后的安家之地,我不会选择上海,因为上海人可以让人不断地得到很多东西,也不断地防范很多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海,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上海。”
“对上海的感受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打个比方,上海人大多数身材都很好,上海人为此引以为豪,可令人倒胃口的胖子出现时,他也自称上海人,你又能怎么办?”
3、精神上海,是飘飘的
上海人对上海是执着的,
从30年代的十里洋场,到90年代的浦东风貌,
像在弄堂里遥望金茂大厦的感觉,
时间和空间在泛黄的想像中交汇,
60年前,上海走在中国的前端,
60年后,上海是世界的宠儿,
是呀,大上海……
人物:赵波
背景:上海女作家,曾出版《混合起司》、《烟男》、《青春如跳蚤》等小说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生活在上海。后来他躲到美国的乡下,真的是乡下,开车几公里都看不见人,整片整片的玉米地。他说他所有的快乐就是星期六的下午等待那个也是学生开的小杂货店从城里拉货回来。等着那鲜活的蓝蟹爬呀爬,爬到他的餐桌上。开电视看香港人无聊的搞笑或者武打,然后把螃蟹消灭得一干二净。
在那样的生活里,他开始想念上海。和我在北京想念上海一样,上海的生活,那是一种很值得珍惜的生活。上海令人奢侈。
我对我的朋友说,我喜欢旧金山,以后会去旧金山养老。
我的朋友说旧金山和上海有太多相象。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从酒吧里疯了半天出来,对着街上的景致,那雾茫茫的感觉,潮湿的空气,还有远处飘来的渔人码头没有散尽的螃蟹味,还有半空中的电线……让他想起金陵路。
不过旧金山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好像张爱玲小说里的“封锁”,丁零、丁零一路响来。不同的是,那车外面都拉着人,从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地朝人群冲过来。
观光的气氛把谋生的忙碌给冲淡了。旧金山还有些像大连,坡连着坡的,如果要开车还真得好好练习平行泊车。上海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上海是贴着人心的,想起它来总是简单的温暖的。
在外面想起上海,它其实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尽管可能家里已经没有你的亲人,家却一直还在。“家”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有时候是物理上的处所,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托。
我在上海住了近10年,希望以后还能再住。如果剩下的生命任我自由支配,除了北京、大理、杭州和成都,我愿意在西雅图住一年,在康桥/伦敦住一年,巴黎四周的小村住一年,斯得哥尔摩住一年,南非的海边住一年,在任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一年,如果可以活着回来就去欧洲四处游荡尤其是威尼斯一年,然后说不定可以在缅甸金山角那边呆些时日。去新加坡或者香港一年,在亚洲随便逛一年,然后去西藏――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再去新疆、云南、戈壁,这样恐怕又是一年。
然后再回到我的家乡――江南。那些太湖旁边的小镇,朱家角,普陀山,三山岛。在外面一年又一年,折腾累了就回上海,可以每天早晨喝咸豆浆,吃小馄饨。在家的门口有自由市场的,那里会有个长麻子的男人卖豆腐,我可以亲热地叫他“麻皮豆腐”,还有“麻皮馄饨”,吃着豆浆,我可以配油条,或者葱花油饼。
在上海新村里的房子,旁边有一个幼儿园,上午常常会在幼儿园小朋友做早操和游戏的童音里睡懒觉,中午去旁边的小饭馆吃上海的家常菜,睡午觉,起来烤两片面包加黄油喝立顿红茶加奶。然后考虑做饭,吃完了可以去散步,看看无聊的电视连续剧,日子就这样被打发了。
上海的生活就是这样安静,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饮食男女,如此而已。上海的街道是一个迷人的舞台,你总能遇见你想遇见的人,那么不经意又那么匆忙,忙到刚够打个招呼,再想停下来,场景却换了,于是有了下一幕。在上海每个人都学会享受那属于自己个人生活短暂的换幕,或者走上街来专心当一件道具。
4、物质上海,是甜甜的
北京人看上海,
浦东大厦是摩天的,
外滩夜色是迷人的,
淮海路酒吧是沉醉的,
还有太平洋百货,还有50年前就闻名的南京路。给你一个物质上海,那里展现物质的方式多种多样。
北京的小女孩永远不愁寻获不到时尚……
是呀,大上海……
人物:小华
背景:北京女孩,时尚类杂志编辑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太平洋开在北京的这个秋天,不由得又让人提起这个话题。
新开张的太平洋百货公司有许多很特别的部门名称,比如贩促课什么的。是个中国人就能明白个大概意思,可搔搔后脑勺就多少还有点莫名,因为总会让人联想到庶务二课中职位卑微的员工形象。精明的上海人可能会对此津津乐道,说这是上海与国际接轨的又一例证,北京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瞥了瞥嘴巴。
提起上海,朋友都说是个特小资的城市。我说,北京不小资吗?这只是个人生活态度的问题,跟城市无关。比如,在北京,你也可以泡吧、蹦的、喝咖啡,你也可以SPA、逛街、洗桑那……朋友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在北京不可能活出上海的那个味道。而这个味道,他用了一个“细”字来概括。接下来,她给我举了N多的例证。
上海的酒吧演奏轻柔的流行歌曲。从上个世纪出就开始欧化的上海人不习惯在酒吧里演奏吵闹的音乐,酒吧里没有摇滚,从20年代沿袭下来的BLUES、JAZZ似乎更能体现上海人的高雅品位。而北京人却能够忍受在喧嚣的BAR里,大声的呼来喝去,喧嚣已经是人气的代名词。
上海的服务比北京更体贴。国际化的上海已经谙熟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套东东,顾客至上的原则也早已深入人心,挂在服务员脸上的不再是不情愿的笑容,完全商品化的市场经济中,笑容可以使其售出的商品增值。
上海的气候温暖湿润。似乎这是决定上海城市种种性格的根本原因。没有大风大浪,城市永远处在一种平静之中,而现代都市白天的节奏与之相调合,如同酒吧里的鸡尾酒一样,调出一种迷惑人的艳丽色彩,我们已经在普遍的意义上管它叫作“小资”。这杯名叫“小资”的鸡尾酒永远不会在成都或是漓江这样的休闲城市出现,因为它缺少忙碌的配料。
朋友说到这里,顿了顿,如果非要拿北京生活和上海生活做一个比较的话,上海的生活更像生活,活的细致。北京实在不能算是小资城市,如果非要区分两者下个定义,那么北京也就只能算是“大资”吧。北京人可能永远活不出上海的那个味道,太细了,搁北京人来说,忒累了。(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