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孩政策历史的秘密 - 中国的政策就是领导人的意愿, 根本不像西方都要精心的研究, 产生出数学模型。

Happy-own

知名会员
注册
2009-04-03
消息
373
荣誉分数
148
声望点数
153
在中国一胎政策三十多年后,中国政府终于放开二胎,最近三孩。政府一直不肯承认当初的一胎制是错误的,死犟着为当初的罪行辩护,说毛泽东时代鼓励生育,导致中国人口暴增,必须控制人口。

首先,毛泽东年代人口是在增长,但并没有暴增。数据一查就可以知道,1950年毛泽东刚上台时候,中国人口占世界22%;1982年计划生育开始施行的时候,中国人口仍然是世界的22%。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人口增长是全世界人口增长的自然状态,是全球医学发达,婴儿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增加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口只是维持世界现有水平而已。清朝时候,1850年,中国人口还占世界人口的33%。用Google一查,Wikipedia数据一看就知道了。

其次,如果是为了控制人口,防止人口爆炸,那么连小学生都知道,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足够控制了。为什么要强制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那样不就减少人口了吗?答案就是这个:政府要减少人口。当年计划生育最响亮的理由就是:美国和中国国土一样大,人口只有中国的1/4,所以比中国富有。如果要赶上美国,必须把人口减少到和美国同样的水平。

但这个理由有点片面:巴西国土也和中美差不多,人口只有美国的2/3,但巴西穷得叮当响。如果把人口减少到美国巴西那样的水平,你怎么能确保可以像美国那样发达,而不像巴西那样穷呢?为什么中国政府没有考虑这一点?

答案是:这是美国政府诱惑中国政府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中国未来的强大。当年尼克松基辛格访华时候,就劝说邓小平降低中国人口,“把中国人口降到美国水平,就和美国一样发达了”。崇洋媚外的邓小平之流把美国洋人的话当真理,用大跃进时代的没头脑极端做事的态度,开始了对中华民族惨无人道的种族大屠杀。

有人说这不能叫种族大屠杀,因为没有杀人,只是防止婴儿出生而已。然而,大批量的结扎和强制堕胎,都是典型的种族大屠杀里采用的手段。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政府虽然不断谴责中国政府的人权问题,但谴责的都是小毛病:迫害政治人物,迫害新疆西藏少数民族等,但对于屠杀4亿中华民族的一胎制,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一直是抱默许支持态度的。虽然很多有良知的西方民间很多组织一直在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西方政府官方的态度一直支持。Biden在给Obama当副总统时候,就公开支持中国的一胎制。Bush and Clinton 都是拒绝谴责中国一胎制造成的强制堕胎和结扎。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中国,新疆和西藏的独立可以削弱中国,当然要支持;一胎制可以永久地削弱中国,当然更要支持。

“四亿地球上最勤奋,高效率,富有创造力的人被消灭了。两代人的一半被消灭了。什么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消灭了这个不可补充的资源,国家还有什么未来?”

- CHINA'S ONE-CHILD POLICY: THE GOVERNMENT'S MASSIVE CRIME AGAINST WOMEN AND UNBORN BABIES (govinfo.gov)

Demographics of China - Wikipedia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a 200 (nixonlibrary.gov)

Population Expert on China’s One-Child Policy Documentary - YouTube
 
太对了。看看美国政府对阿富汗塔利班的预测,就知道人家的模型是多么的科学和靠谱。点个赞。
 
中國的資源养4-5亿人口,日子会更好,現在主要是人口比例不对,老人太多,負担不起了。城市医疗保健好,八九十岁的很多,年輕人負担重,养娃成本高,也不愿意生。將來雇人年龄要求得放宽了
 
人类勤奋高效的结果不过是多消耗一点资源,多破坏一点环境而已。

地球上勤奋高效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中国很多官员是决策的时候拍脑袋,拍胸脯,事后拍屁股,这已经不是新闻了
 
老百姓没意见,独裁挺好,更有效率。
五千年都过来了。不喜欢的就出国呗。
 
中國的資源养4-5亿人口,日子会更好,現在主要是人口比例不对,老人太多,負担不起了。城市医疗保健好,八九十岁的很多,年輕人負担重,养娃成本高,也不愿意生。將來雇人年龄要求得放宽了
少了10个亿,上哪割韭菜啊
 
就跟企业招聘一样:多少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多少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中国人口从数量上讲,很多了,再加上机械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对人力的需求是降低的,只是不要内卷,正常没有道理从政策上鼓励什么三胎四胎的,废除独生子女政策即可。
关键还是人口素质,包括官员素质。
就像要发展农村,先从农村基础设施上向城市标准看齐,什么道路标准、红绿灯、学校的硬件软件标准化、村级的图书馆等等,对于基建狂魔的中国来讲,叫个事儿吗?宅基地建筑的退线有无则反应出管理是否接近现代化,人口素质是否适应时代需要... ...

现实就是残酷,内卷,维稳,政策反复,三角债、执行难,等等, 白白消耗了多少GDP?
当然,韭菜现象显现出来的问题更深远,更让人忧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