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发展倡议”正当其时

China@absoluteman.com

知名会员
注册
2013-01-01
消息
10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128
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5月25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努力如何推动全球发展》的文章,作者是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瑞碧。文章称,“全球发展倡议”是一项正当其时的行动号召,旨在让世人重新关注对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构成威胁的各项紧迫挑战。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旨在让世人重新关注对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构成威胁的各项紧迫挑战。当前已出现一些多边及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努力如何在确定及执行解决方案方面发挥有益作用的好例子。我们在这里重点关注全球疫苗工作、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以及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世界需要协调与合作

自1971年在达沃斯首次举办年会以来,世界经济论坛一直在召集各国领导人,促进通过多边主义以及有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全球挑战。多边主义不仅意味着就一套全球原则和规则达成一致,还意味着利用来自各方的不同知识、力量和视角,迅速将新知识转化为集体行动。

在今年5月的年会上(这是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持续两年多后举办的),各国、企业界和民间社会组织开展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或许更重要的是,各国领导人需要一个可信赖的空间来表达不同意见,并为寻求共同点开展艰苦的工作。

由于中国对当前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实施严格管控,今年到现场参会的中国代表有所减少。尽管如此,中国作为利益攸关方会参与讨论达沃斯议程中的很多重点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气候问题特使解振华代表中方商讨气候行动问题。

从国有企业到大型金融交易所再到技术主导企业,中国的商界领袖们将分享他们当前如何帮助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引入中国主流,并使技术突破得以在全社会更广泛地加以应用。

助力公平获取疫苗

“全球发展倡议”是一项正当其时的行动号召,旨在应对威胁我们在短短八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集体能力的直接挑战。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挑战。诸如新冠病毒大流行、气候行动失败和乌克兰战争等灾难向我们表明,需克服的切实障碍是缺乏全球协作和多边主义,而非技术性或适应性挑战。

在思考“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领域以及响应“把倡议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号召方面,目前已出现一些早期实例,这些实例表明多边以及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努力如何能够在确定及实施解决方案方面发挥有益作用。

疫苗是“全球发展倡议”的优先议程要点之一。中国出于全球公益努力开展疫苗生产工作,向多个现行全球多边机制贡献力量——中方承诺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亿美元资金,并连续承诺向至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目前存在一个机会窗口,中低收入国家在疫苗生产方面可利用政治和资金承诺,由此重新平衡全球制造能力。然而,此类伙伴关系依赖复杂的全球化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多个利益攸关方进行协调,以实现伙伴关系的大力且可持续发展。本论坛提出的“疫苗生产合作项目”有助于提供一个中立的“交流平台”,用于讨论现行倡议,并共同努力确定协同方案,战胜共同挑战。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

“全球发展倡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侧重解决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管理自然资源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如何为这一努力提供资金等问题。避免气候和能源转型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提升可持续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效果,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本论坛当前与来自政府、企业界和民间社会的伙伴开展合作,制定创新型金融工具和商业模式,以展示绿色技术并进行商业推广,以及促进能源、材料和流动性等难以减少的工业活动进行转型。

我们最近发布了一份深度研究报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发展:利用金融和技术扩大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有关研究结果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实现低碳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与此同时,对于位于绿色发展等式一侧的大自然而言,本论坛支持的热带森林联盟为公私方开展合作以促进粮食系统弹性、生计支持和气候变化等涉及整个价值链的目标发挥了公正平台的作用。

本论坛通过与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建立的伙伴关系,给中国带去专业知识,帮助制订国家绿色价值链战略发展框架,进而推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国家——通过双边和多利益攸关方对话,加强它们在环境保护和农村地区小农发展等方面的弹性和协同力。

优先关注数字包容性

至于数字经济这一课题,想想这个惊人的统计数字:全世界目前有47%的人没有互联网可用。在50%的发达国家,现有宽带的费用超出了可负担性目标,即使在最先进的国家,平价使用互联网也一直都是个难题。因此,我们完全同意“全球发展倡议”设定的一个优先侧重点,即数字经济和数字包容性是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以及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由此可为每个部门带来变革性结果,其中包括高效和可及性医疗、公平教育、金融包容、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以及粮食供应保障等。

我们希望,“全球发展倡议”等倡议以及来自政府、企业界和公民社会的中国和全球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努力,可有助于加快共同解决问题并恢复多边主义,由此推动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并为建设更加和平与繁荣的世界提供一条路径。



 
我觉得这些应该是被提倡的。

先把国内的事情理顺了,别一天到晚把人都封家里,然后再扯那些虚不垃圾的事情。
发展之类是过去的事。发展必须有科技进步的推动,必须有和平的环境。
现在是世界经济科技停滞时期。全球化退潮时期,供应链脱钩瓦解时期。战争动乱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明天不是最糟,可能还有更糟。这个时间段讲发展,属于逆天违命,自找苦吃。
现在要是讲生存第一,安全第一,避免发生战争。更不能发生核战争。
 
最后编辑:
中国倡议封城脱钩吧?财大气粗无所谓啦
 
先把国内的事情理顺了,别一天到晚把人都封家里,然后再扯那些虚不垃圾的事情。
发展之类是过去的事。发展必须有科技进步的推动,必须有和平的环境。
现在是世界经济科技停滞时期。全球化退潮时期,供应链脱钩瓦解时期。战争动乱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明天不是最糟,可能还有更糟。这个时间段讲发展,属于逆天违命,自找苦吃。
现在要是讲生存第一,安全第一,避免发生战争。更不能发生核战争。
哈哈
 
我是说, 全球都在摩拳擦掌时, 中国还在谈和谐啊, 发展啊什么的。
 
先把国内的事情理顺了,别一天到晚把人都封家里,然后再扯那些虚不垃圾的事情。
发展之类是过去的事。发展必须有科技进步的推动,必须有和平的环境。
现在是世界经济科技停滞时期。全球化退潮时期,供应链脱钩瓦解时期。战争动乱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明天不是最糟,可能还有更糟。这个时间段讲发展,属于逆天违命,自找苦吃。
现在要是讲生存第一,安全第一,避免发生战争。更不能发生核战争。
你这种想法是属于海外华人长期脱离中国发展浪潮以后的自我矮化的想法。

科技进步,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引领的地位。 除非这个世界彻底没有了科技进步, 只要科技发生进步, 必定第一时间发生在中国;

供应链, 无论消费端和原材料端如何风云变化, 生产部分一定是在中国。 脱钩与否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越南之类的只能把中国生产好的产品拿去搞个包装,打上自己的生产logo而已。钱还是中国赚掉了;

战争则是另一回事, 只要是战争, 一定会有损失。 这点毋庸置疑。 但中国从来不怕战争。而且中国从来就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和平永远是第一选择。 但是如果有战争,对于中国只有利好。 战争过后, 全世界的市场都是中国的。
 
中国害怕被世界脱钩,现在尽整些虚的。
 
你这种想法是属于海外华人长期脱离中国发展浪潮以后的自我矮化的想法。

科技进步,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引领的地位。 除非这个世界彻底没有了科技进步, 只要科技发生进步, 必定第一时间发生在中国;

供应链, 无论消费端和原材料端如何风云变化, 生产部分一定是在中国。 脱钩与否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越南之类的只能把中国生产好的产品拿去搞个包装,打上自己的生产logo而已。钱还是中国赚掉了;

战争则是另一回事, 只要是战争, 一定会有损失。 这点毋庸置疑。 但中国从来不怕战争。而且中国从来就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和平永远是第一选择。 但是如果有战争,对于中国只有利好。 战争过后, 全世界的市场都是中国的。
是, 世界大战过后, 应该是这样子的。
中国现在的蛋定应该来自于底气吧?

就像我不怎么理会冷笑先生的挑衅一样的。
不在同一个级别的, 理会等于浪费。
 
中国人民的确比国外市民累多了, 跑步的永远比散步的累, 这正常。
 
你这种想法是属于海外华人长期脱离中国发展浪潮以后的自我矮化的想法。

科技进步,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引领的地位。 除非这个世界彻底没有了科技进步, 只要科技发生进步, 必定第一时间发生在中国;

供应链, 无论消费端和原材料端如何风云变化, 生产部分一定是在中国。 脱钩与否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越南之类的只能把中国生产好的产品拿去搞个包装,打上自己的生产logo而已。钱还是中国赚掉了;

战争则是另一回事, 只要是战争, 一定会有损失。 这点毋庸置疑。 但中国从来不怕战争。而且中国从来就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和平永远是第一选择。 但是如果有战争,对于中国只有利好。 战争过后, 全世界的市场都是中国的。

还是重磅哥会说话,楼主开心了。呵呵
 
还是重磅哥会说话,楼主开心了。呵呵
我没有, 世界与我无关。 管它那儿强, 那儿弱呢。
只是看看有没有相似的观点。

乱世中, 除了中国平和点外, 其他国家好像不那么友好的。
 
国人喜欢拿自己的生活跟西方比,这才是累的根源。你看看哪个加拿大人有谁吃饱了撑得慌,拿自己的生活去跟中国比东比西。
中国人民的确比国外市民累多了, 跑步的永远比散步的累, 这正常。
 
国人喜欢拿自己的生活跟西方比,这才是累的根源。你看看哪个加拿大人有谁吃饱了撑得慌,拿自己的生活去跟中国比东比西。

任志强批评温家宝:他缺乏什么 就觉得别人也缺什么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2月28日 转载)
在上午的与网友交流中,温家宝还对房地产商进行了道德喊话。温家宝说,“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但温家宝的这段话却引来不少批评。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被网友问及对温要求地产商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的看法时,就毫不客气地说,“他缺乏什么,就觉得别人也缺什么。”

任大炮十几年前就说过了,一些人他缺乏什么,就觉得别人也缺什么l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