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应该多建巨型水坝?支持者认为毋庸置疑,因为中国的油气资源有限,而靠水发电比靠煤发电干净,反对者则呼吁警惕大水坝对环境的长期危害。
种种迹象显示,前者的意见正逐步压倒后者,今年突如其来的缺电问题已致使中国政府决心加快水电项目建设。
中国今年严重缺电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为了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国将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目前有关部门已在西南地区动工建设或拟在20年内建设的巨型水电站共10个,加上已竣工的四川二滩电站,这些项目的发电能力将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
官方对电力需求增长预测过于保守导致中国今年严重缺电。继夏季电荒后,入冬又出现7个省区先后拉闸限电的情况。一些企业的生产已受到影响,部分工业品的价格也因而抬高。
由于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曾出现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的局面,因此过去几年电力建设投资增长缓慢。1991至1995年,电力建设投资占中国基建投资的12.1%,1996至2000年降至10.4%,2001年又下降至6.9%。
中国政府2000年预测,在2001年至2005年之间,全国的电力需求每年平均增长6%,事后证明这一预测过低。去年电力需求的实际增长率为11.7%,今年头三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又增长了15.6%。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预测,明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5%和11%。
目前中国的电力以火电(用煤、油、天然气发电)为主,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70%以上。不过,由于东北油田已逐步进入生产周期的末端,而煤炭也存在开采过度的隐忧(中国的煤炭储量不是世界第一,但年开采量却是),因此开发水电在一些人眼中成为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该不该建引争议
三峡工程开始发电后,中国的水电行业把目光转向西南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河流。中国国务院日前刚批准在雅砻江兴建锦屏巨型水电站,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工程,澜沧江的小湾工程,大渡河的瀑布沟工程,预计都将加快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形容,中国的水电开发将步入一个“前所未见的黄金期”。
这以前,中国国内刚因为有关部门拟在四川都江堰附近和云南怒江上兴建大坝而展开激烈辩论。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是战国时代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年所建的无坝引水工程,至今还起着灌溉成都平原、分洪排沙的作用。怒江则是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两条还没有兴建水坝的大河之一,另一条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雅鲁藏布江。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国家,其大型水坝占全球总数的45%。一些呼吁不应再草率建设新项目者指出,水坝寿命最多200年,在考虑工程效益时,也应计算工程对生态和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
上个月,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项目、黄河三门峡工程的组织者张光斗公开在电视上承认,三门峡大坝是导致今年8月份黄河中游支流渭河爆发水灾的罪魁祸首。
水坝建设曾被视为人类创造力与意志的表现。不过自1980年代以来,许多人开始反思水坝带来的利弊,美国、加拿大等地还着手拆除了一些水坝。过去十几二十年来来,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已不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种种迹象显示,前者的意见正逐步压倒后者,今年突如其来的缺电问题已致使中国政府决心加快水电项目建设。
中国今年严重缺电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为了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国将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目前有关部门已在西南地区动工建设或拟在20年内建设的巨型水电站共10个,加上已竣工的四川二滩电站,这些项目的发电能力将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
官方对电力需求增长预测过于保守导致中国今年严重缺电。继夏季电荒后,入冬又出现7个省区先后拉闸限电的情况。一些企业的生产已受到影响,部分工业品的价格也因而抬高。
由于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曾出现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的局面,因此过去几年电力建设投资增长缓慢。1991至1995年,电力建设投资占中国基建投资的12.1%,1996至2000年降至10.4%,2001年又下降至6.9%。
中国政府2000年预测,在2001年至2005年之间,全国的电力需求每年平均增长6%,事后证明这一预测过低。去年电力需求的实际增长率为11.7%,今年头三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又增长了15.6%。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预测,明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5%和11%。
目前中国的电力以火电(用煤、油、天然气发电)为主,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70%以上。不过,由于东北油田已逐步进入生产周期的末端,而煤炭也存在开采过度的隐忧(中国的煤炭储量不是世界第一,但年开采量却是),因此开发水电在一些人眼中成为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该不该建引争议
三峡工程开始发电后,中国的水电行业把目光转向西南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河流。中国国务院日前刚批准在雅砻江兴建锦屏巨型水电站,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工程,澜沧江的小湾工程,大渡河的瀑布沟工程,预计都将加快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形容,中国的水电开发将步入一个“前所未见的黄金期”。
这以前,中国国内刚因为有关部门拟在四川都江堰附近和云南怒江上兴建大坝而展开激烈辩论。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是战国时代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年所建的无坝引水工程,至今还起着灌溉成都平原、分洪排沙的作用。怒江则是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两条还没有兴建水坝的大河之一,另一条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雅鲁藏布江。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国家,其大型水坝占全球总数的45%。一些呼吁不应再草率建设新项目者指出,水坝寿命最多200年,在考虑工程效益时,也应计算工程对生态和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
上个月,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项目、黄河三门峡工程的组织者张光斗公开在电视上承认,三门峡大坝是导致今年8月份黄河中游支流渭河爆发水灾的罪魁祸首。
水坝建设曾被视为人类创造力与意志的表现。不过自1980年代以来,许多人开始反思水坝带来的利弊,美国、加拿大等地还着手拆除了一些水坝。过去十几二十年来来,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已不兴建大型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