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将改变世界芯片市场格局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bytes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bytes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12-04
消息
14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ChinaByte 12月26日消息 受年度销售旺季的推动,全球PC和手机等基于芯片的设备销售进入了黄金期,闪存市场甚至出现了断货现象。在过去的一两个月内,英特尔、德仪和国家半导体等公司曾一度提高其产品销量及盈利预期。据统计数字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产量已经达到了230亿个,超过了2000年的最高记录。

  面对如此喜人的局面,人们可能会想,距离芯片市场的春天已经为期不远了。但福布斯日前却撰文表示,在一路高歌的背后,全球芯片市场蕴藏着无限变数。

  供大于求

  目前,全球半导体企业的股价接近了历史最高点,但半导体市场是一个波动性很大的产业。销售量的提升必然带动新设备订单的增长,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同时,大多数半导体企业还处在设备投资的初期阶段。据Isuppli预计,截至2005年,亚洲将至少建立10家新的芯片制造工厂。那么如此巨多的芯片产品将如何消费呢?即使手机的增长速度达到20%,PC机达到14%,该增长速度仍无法与2004年以后芯片产量的增长幅度相匹配。

  另外,投资建立芯片制造工厂至少需要耗资20亿到30亿美元,且都将采用12英寸硅晶圆制造技术。英特尔表示,采用12英寸圆片技术能使产量增加到8英寸圆片的4倍。但是为了抵消设备折旧率,这些工厂必须有80%的开工率,由于目前多家工厂正在进行测试,未来几年要达到这一水平很一定难度。

  中国将改变世界芯片业格局

  大多数业内分析家均表示,中国的芯片业在未来几年内将对世界芯片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Isuppli表示,中国目前共有400多家芯片设计中心,技术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与其它产业一样,虽然有盈利能力和知识产权问题,但中国已经证明其有能力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

  如果美国芯片制造商目前还没有感受到压力的话,那是因为要剖析一项技术需要一段时间。英特尔公司战略通信经理霍华德-海表示,公司72%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其中重要来自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

  2000年之前,中国生产的绝大多数芯片用于国内,基本与国际市场隔绝。但到了2002年,中国工厂已经开始争夺国际业务,而且他们的工厂并不都是落后的,有7家在建的工厂能接受处理12英寸圆片的设备。明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家。据Isuppli预计,中国现在已经占据了全球芯片产量的4%,到200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9%,而美国则降至13%。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张忠谋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业将向Rohm和Episil等二级芯片制造商发起严峻挑战。当然,英飞凌、美光、Elpida等内存制造商也不能幸免。

  可能幸存的三家企业

  在未来的芯片市场血战中,英特尔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目前,它占有全球PC处理器市场83%的份额,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86%的份额。尽管在中国等国际市场面临挑战,在国内面临AMD的降价压力,英特尔仍有29%的运营利润率,手中有94亿美元现金,几乎没有债务。从1986年以来,公司从来没有亏损过。

  在芯片设备制造商中,领先的Applied Materials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能够保持其领先优势。据公司预计,其2004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73亿美元。与此同时,公司还生产液晶显示器制造设备,该领域的增长速度比芯片还要看好。

  第三个幸存者就是台积电。公司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从2002年的21%猛增至2003年的30%。在过去一年里,台积电美国存股凭证的股价上扬了35个百分点,达到10美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