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钢丝是不是看着有点太细-加现场倒塌视频

带什么风向

建楼的时候没考虑到了拆楼的需要?

那怎么倒的时候就像故意拆的一样
不就事论事,就是带风向。
这个建筑从设计上就没有考虑抗震要求。我不能说不考虑抗震需求就是错误的,因为人家这地方不在地震带上,不愿意为不担心的事花冤枉钱也没什么错。这次算运气太差,正在建设中地震来了。
之所以我说“正在建设中”,是因为,也许设计还有阻尼减震设计,还没来得及安装。这次的地震距离远,低频地震波传过来,正好和建筑谐振了。如果阻尼减震器安装了,可以起到调节共振频率的作用,可能有效地降低危害。
话又说回来,我也觉得早倒了早好,这个设计不达标,留着迟早是害人。
 
看了几段泰文加翻译的视频,对中资和中企很不利。

泰方工业部长说要严查。现在送到泰国钢铁研究院鉴定。

毕竟在建的高楼有不少,但就这楼像911那样倒塌了。
 
据说是中意泰合资总包,中铁承建

即使总包是泰方,或不全是中方。有几个辩解的说设计问题。但承建方既然承建了,就是给人家设计的背书了。按理说至少有连带责任。假如在材料再偷工减料,就有刑责了。
 
国企参与对外承包工程。优缺点并存。

优点是,有国家国资做后盾,综合竞标竞争力是应该超过私企集团的。

缺点是,因为有国家国资和国家力量做后盾,操作中胆子过大,违规操作因为有后盾,只要不是太大的事故,都有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还有一个财政问题,如果是私企,看到很多项目不赚钱就不会乱来或程咬金无脑低价。国企很多时候即使亏本也做,亏损的国家担着,自己涉及的分部还可能赚大钱。
 
中国一味迷信国资力量要整改了。

去年中资承建的南联盟第二大城市的火车站改建项目也捅漏子了。这第二大火车站候车大厅还验收通过了。结果在验收后几个月正常运营的时候楼顶塌了。死伤几十人。造成南联盟去年最大的国内政治风暴。激烈抗议不断,最后导致总理辞职。
 



今天看了报道,说不是太细。说硬度可以,而是韧度不够。怀疑采用的钢材(是泰中合资的)标称的钢材标号(钢铁行业公认的认定钢材品相的代码和标志)是实际性能不符。
 
即使总包是泰方,或不全是中方。有几个辩解的说设计问题。但承建方既然承建了,就是给人家设计的背书了。按理说至少有连带责任。假如在材料再偷工减料,就有刑责了。
"给人家设计的背书"谈不上。就是按照你的设计要求施工而已。我赚施工的钱就负施工的责任。你总不能让一个民工承担责任仅仅因为他把不合格的钢筋放进去了。
 
"给人家设计的背书"谈不上。就是按照你的设计要求施工而已。我赚施工的钱就负施工的责任。你总不能让一个民工承担责任仅仅因为他把不合格的钢筋放进去了。
承建商一般有义务审核设计是否合理。

况且总包商是泰中合资公司。中国国资这次确实是栽了。
 
承建商一般有义务审核设计是否合理。

况且总包商是泰中合资公司。中国国资这次确实是栽了。
我看来看去设计问题是没跑的,但是大家都拿“联合承建”的中铁十局说事,没谁追设计方。
有带风向只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