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er2003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11-18
- 消息
- 530
- 荣誉分数
- 1
- 声望点数
- 18
据说北京女孩的择偶标准;第一上海男人,第二才是欧美男人。山东女人说起上海男人,最关键评语:不打老婆。在上海女性中有句顺口溜:一等男人怕老婆,二等男人骂老婆,三等男人打老婆。“跪搓板”这句上海闲话妇孺皆知,它的主语是男人,绝非女人。上海男人别说打老婆,就是骂,也在心里,脸上依然不温不火,所谓大丈夫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上海男人的涵养。
在全国人民的印象中,说一口塑料普通话,戴一副秀才眼镜,系一条方格围裙,忙里忙外,做菜做饭,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周末早上不敢睡懒觉,先去菜场讨价还价,然后驮着女儿去练琴去家教。偶尔有空,一手牵小孩,一手拥娇妻,一起去了丈母娘家,只听说有的上海年轻女人已经不会烧菜了,老公加班,宁愿吃盒饭,人称“福气太太”,倘然丈夫不会烧菜,被老婆骂煞。现在时兴按揭买房子,老公就是包工头,画设计图纸、买装潢材料。为了家,上海男人就像一副“全怪路子”,一百样全带,真是拳打脚踢。有个笑话,说一群太太聚在一起争夸自家里的狗如何聪明,聪明得能接电话,听懂人话,有人不信,一太太马上往家里拨号,狗跳上桌,按上免提键,“汪”,代表“喂”;再问“谁在家”,狗又是“汪”,代表一人,即男主人;“伊在做啥?”狗这回变调了,“嗬、嗬、嗬”直喘粗气,言男主人正在干活呢。
听说有些地方的男人很潇洒,晚上宴聚洗澡KTV里捎带泡妞,号称“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有新版“好汉歌”为证:“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歌厅酒吧;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上海老公甘居四等舱,其余三等,一般的上海老公想都不想,更谈不上羡慕。上海老公很顾家。婚前,再豪放再粗犷再四海,一结婚往往鸽子进棚,朋友拗断。至此我忍不住要套用一位名人名言:“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自由”。上海男人,大学毕业,失去的只是自在,获得的将是工作;结婚后,失去的只是朋友,获得的将是劳役。美国著名女企业家marykey声称她麾下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上帝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上海男人的价值观: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自己第三。再高贵的上海男人哪怕经理、厂长、老板,在单位,一夫当关,舍我其谁?牛气冲天,回到家里则是低头阿三:小囡老大、老婆老二、自己老三,自称红头阿三。所以每每参加朋友的婚礼,都像追悼一位先烈,很沉痛地在贺礼单上抄上一句袁了凡规劝董小宛的对联:“以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一种凤凰涅的悲壮。
上海好男人的标准,过去是“五员大将”:身份党员、职业海员、工资百元、相貌演员、身体像个运动员。现在进化成“十项全能”,有“十字令”为证:“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中英文)、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老实。”简直就是暴发户去中药铺配补药:当归、海参、海狗鞭……乱七八糟,拣好的凑。
这些标准,一看就知是上海女人想出来的,但女人们欢喜,就成了男人做人处世的目标,这是上海女人的狡猾,也是上海男人的雅量。还是一句老话: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要想占尽天下便宜,鄙人贡献一帖快乐方子:“英国房子、美国票子、中国厨子、法国女子、日本妻子、癞痢头儿子”。还有一味“上海男子”。
在全国人民的印象中,说一口塑料普通话,戴一副秀才眼镜,系一条方格围裙,忙里忙外,做菜做饭,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周末早上不敢睡懒觉,先去菜场讨价还价,然后驮着女儿去练琴去家教。偶尔有空,一手牵小孩,一手拥娇妻,一起去了丈母娘家,只听说有的上海年轻女人已经不会烧菜了,老公加班,宁愿吃盒饭,人称“福气太太”,倘然丈夫不会烧菜,被老婆骂煞。现在时兴按揭买房子,老公就是包工头,画设计图纸、买装潢材料。为了家,上海男人就像一副“全怪路子”,一百样全带,真是拳打脚踢。有个笑话,说一群太太聚在一起争夸自家里的狗如何聪明,聪明得能接电话,听懂人话,有人不信,一太太马上往家里拨号,狗跳上桌,按上免提键,“汪”,代表“喂”;再问“谁在家”,狗又是“汪”,代表一人,即男主人;“伊在做啥?”狗这回变调了,“嗬、嗬、嗬”直喘粗气,言男主人正在干活呢。
听说有些地方的男人很潇洒,晚上宴聚洗澡KTV里捎带泡妞,号称“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有新版“好汉歌”为证:“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歌厅酒吧;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上海老公甘居四等舱,其余三等,一般的上海老公想都不想,更谈不上羡慕。上海老公很顾家。婚前,再豪放再粗犷再四海,一结婚往往鸽子进棚,朋友拗断。至此我忍不住要套用一位名人名言:“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自由”。上海男人,大学毕业,失去的只是自在,获得的将是工作;结婚后,失去的只是朋友,获得的将是劳役。美国著名女企业家marykey声称她麾下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上帝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上海男人的价值观: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自己第三。再高贵的上海男人哪怕经理、厂长、老板,在单位,一夫当关,舍我其谁?牛气冲天,回到家里则是低头阿三:小囡老大、老婆老二、自己老三,自称红头阿三。所以每每参加朋友的婚礼,都像追悼一位先烈,很沉痛地在贺礼单上抄上一句袁了凡规劝董小宛的对联:“以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一种凤凰涅的悲壮。
上海好男人的标准,过去是“五员大将”:身份党员、职业海员、工资百元、相貌演员、身体像个运动员。现在进化成“十项全能”,有“十字令”为证:“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中英文)、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老实。”简直就是暴发户去中药铺配补药:当归、海参、海狗鞭……乱七八糟,拣好的凑。
这些标准,一看就知是上海女人想出来的,但女人们欢喜,就成了男人做人处世的目标,这是上海女人的狡猾,也是上海男人的雅量。还是一句老话: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要想占尽天下便宜,鄙人贡献一帖快乐方子:“英国房子、美国票子、中国厨子、法国女子、日本妻子、癞痢头儿子”。还有一味“上海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