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去的方向盘之光 ・老 牟・
“听诊器”、“方向盘”曾经是中国70、80年代两件能呼风唤雨的器具,前者是医生的,后者是汽车司机的。那时候,但凡谁跟这两种人沾亲带故,谁的脸面上就有了光彩,不但能让艰辛的生活增添一缕愉快的光辉,而且也能使身价如同坐在气垫上,膨胀出一截。也许80年代后出生长大的一代会瞪眼皱眉拍桌骂娘不服气了:医生那张脸光辉灿烂,俺信。苍生众庶孰能无恙?有医生做朋友,看病过程立马感觉不同:你可以不排队,可以挑医生,可以有住院床位,……。可那“方向盘”算老几?大不了是给人听差跑堂的,与“听诊器”相提并论,岂非扯淡!
其实一点也不,开汽车曾经是牛气十足的工作。
二十多年前,除了公共汽车外,奔跑在中国大地上汽车不外乎两种:运货物的卡车和载官员的轿车。这两种车辆虽然功能不同,但都非常吃香。货车有吨位之分,但基本造型只有一种,以解放牌汽车为典型模式。轿车类型也屈指可数,除了高级人物专用的极少数笨重红旗轿车外,还有上海轿车,旧式伏尔加等。桑塔纳、夏利等国产车以及凌志、奔驰、宝马等众多豪华外国车,还都是相当遥远的故事。中国是泱泱自行车大国,平常过日子,很多事情都可以由自行车一揽子解决:上班,购物,接送孩子等等,绰绰有余,有时甚至还能用于迎宾接客等重要场合。
出国前,1988年春我与一位同事就享受过一次难忘的自行车礼遇。我们去山东平度县教师进修学院讲学,下了长途汽车,迎接我们的是学校派来的两辆大金鹿自行车,真难为他们,进修学院没有自己的汽车,当时出租车的新潮远未波及乡间,骑车人一个是教研室的主任,一个是他雇来的民工。我与同事被各请坐一辆,那两人立即蹬起了飞车。一路上颠簸不平,行程七八里路,坐得屁股都疼了,真想跟他们换换角色:我们蹬,让他们坐车,或许好受点。但看看那上坡下坡的黄土路,终究未敢提出这个请求,还真担心蹬不动他们呐。那是第一次受到如此直接的人力服务,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平时在家蹬车的总是大老爷们儿,坐车的应该是老婆孩子才对。
还有过一次自行车经历,至今难忘。那是1986年老婆生孩子,寒冬季节,半夜分娩期到,老婆肚子阵疼起来,惨不忍睹,我只好用自行车推着她,步行近两公里到了医院,那是通向山东千佛山医院的大上坡,走在漆黑寂静的马路上,累得直喘粗气。到了医院,汗水湿透了内衣。医生检查了一下,说离临产时间还早,让我们回去,我只好又耐着性子把老婆推回家去,竟冷却了要做父亲的欲望。到家后,没有多久,又不行了,这次是真的,自行车已经来不及,只好在院子门口拦了一位厅长的轿车,疾速开往医院,才算没有把孩子生在路上。这就是自行车和汽车的区别,有时候是性命攸关的。难怪过去一些旧电影上,常常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病人垂危,某高大人物跃入马路中间,迎着车灯,在灯光照射下面孔痛苦而坚毅,然后举起右手作壮烈拦车状。那个董存瑞炸碉堡式的拦车镜头,正是汽车贫乏时代的荒诞缩影。
平常遇到搬运笨重货物,中国人也常用三轮车或双轮板车。但像自行车一样,这些车子也都是人力的,也都有使用的极限。要想远程搬家,运送冰箱等大宗物件,人力车就无能为力了,非动用汽车不可。可在那个年代,哪里有如今这么多呼号狂奔的汽车,用车难着呢。今天谁需要汽车,随便都可以找来一辆,自己家没有车也没有关系,可以叫出租车,或自己租车开。可在那个年月,只有公家有车,需要用车还必须麻烦开车师傅才行。大人物当然可以随便用车,平民百姓想用车则只有靠与司机的私人关系了。如果你认识司机,关系熟,一句话也许可以;如果关系不到,就等着活受罪吧。
正因为司机有驾驶机动车的本事,谁都会有求于他,天长日久,他身上就慢慢滋生出某种优越感,某种霸气。我印象中的司机大人们,个个腰大气粗,神气十足。说实话,那时候真有不少父母希望自己儿子当司机,或者希望自己的女儿招个司机女婿回家呢。
中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的形成往往与权力和利益相关,谁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谁就有了权力,而谁有了权力,谁自然就有了别人得不到的特权利益。在高层次上,国家领导人可以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可以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各个要害部门,这样就能保证他退休后依然幕后操纵,垂帘听政,指点江山,保护其既得利益。在低层次上,一个单位的书记、主任都握有左右员工的大权,一句话可以把你调入单位,一句话也可以让你定格在一个部门,终生甭想挪动。如果想说动这些当官的,不动用点“手榴弹”、“炸药包”之类的特殊武器是难以办到的。到了民间,能够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属汽车司机了,虽然司机没有生杀大权,但他手里的方向盘却能上通高官贵爵,下触庶民百姓,三教九流,谁都得买他的帐,平常很多人难以办到的事情,他都可能有路子办到。所以,汽车司机虽然非官非吏,但他的关系多,路子野,能量大。
在汽车稀少的年代,开车的工作曾是个肥得流油的美差。但除非你有官衔,普通职工是不太可能调得动单位司机的。老百姓用车通常只有靠烟酒开路,有时还得兼施财礼。就像在医院看病一样,你如果需要动手术,你当然希望找到最好的医生。如果其他病人在手术前都给医生塞了红包,你也得如法效仿,否则医生心情稍不平衡,手里的手术刀略微一偏,就可能会给你留下终生的遗憾。在腐败之风日益恶化的今天,能赚红包的岗位增加了许多,工商税务员,交通警察,法官,省市长的秘书,银行行长,检察官,海关关长,重点学校校长,都算是能用职权谋取个人实惠的工作。甚至大学老师都不再两袖清风了。前几年回国,去看一个在大学当博导的老朋友,见他接连不断地抽烟,与生命赛跑似的,就劝了几句戒烟的话:即利于健康,又可以省钱。我的话没有说完,就发现朋友面带难色,似有难言之隐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这位博导抽的烟都是学生“孝敬”的,用不着自己花钱。当时我心里极悲哀,不知道这些学生是不是在故意戕害老师,引诱老师与死神跳舞,让老师深陷于不抽白不抽的荒谬悖论中。而多年前,大概唯有汽车司机才能享受这份孝敬的。我记忆中的开车人,不抽烟喝酒的不多,而且自己花钱买烟买酒的几乎没有。
司机本来是普通的工人,但因为他们在中国特殊功能,倒过着非常显贵的日子。常有这样的现象,跟领导出差的司机往往与领导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宴席上总要留出一个司机的位置。下面的人送给领导馈送贡品时,也常常给开车的准备一份。他们拿着工人的工资,享受着厅局级别的待遇,而且吃饭免费,酒水管够。在那个年代,能当上汽车司机,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我有一个从农村下乡回城的哥们儿,靠父亲的关系谋到了一个在市委开轿车的工作,是市长的专职司机,自己也每天开着市长专车上下班,极威风的。后来因为他开车拉着女朋友在黄河大桥上兜风,然后在车里做爱,光天化日,让警察抓了个正着,结果他开小车的工作也被撸掉了,为此他的父母恼羞成怒,骂儿子不争气,好端端的小车方向盘给了人家,一气之下和儿子断绝了关系。
那时候甚至连会开车都是值得骄傲的技能。记得我在国内有位年纪稍长的同事,做过援助坦赞铁路工作队的翻译。他教大学一年级,每年八月走进新生班,第一句话就是:“我会开吉普”,然后花二十分钟讲述他如何在坦桑尼亚当翻译的,如何学会了开车,等等。这段英雄事迹让他老兄连着讲了好多年,致使学生们毕业若干年后,每每提起这位老师,都只记得他会开吉普。
二十年前司机们的工作作风也是清一色少爷派头,甩手掌柜的一般。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错觉,我想不少人一定有同感,总以为司机的那双手只能用来开车。比如,拉货的司机,从来不做装货和卸货的事情。装车由装卸工们干,装满后司机只管开车,到了目的地,卸货又是卸货人的事,司机跑到一边乘凉喝茶去了。那时候装卸车都是人工作业,装满一车煤需要大半天时间,所以司机们总有用不完的休息时间。但即使坐得腰酸背疼了,也决不会站起来帮帮手,哪怕就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也不干,因为太掉价,太失身份。过去我一直天真地以为,开车的人如果干了重活,那双手再去开车肯定会失灵,肯定会导致车祸。所以我每次请司机帮助拉活,也都先把司机安顿好,烟茶伺候,生怕他们累坏了,出车祸。
这种错觉到了美国后才彻底消除,对于司机的神秘感也迅速地消失了。
出国前,听到很多在美国的同学同事都会开车了,心里特别惊讶和敬佩,这么快就掌握了如此惊人的技能,即使留学拿不到学位,仅学会开车一项技能回国后也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等到了美国后,自己一下也被卷进了汽车文化,才明白开车原来是这么回事。在美国,几乎人人都是司机,人们驾驶着属于自己的汽车,开车做自己的事情,上班,购物,旅游。至于大型车辆,也很少见到解放牌式的敞篷卡车。除了家庭小货车,大型车辆都是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而设计的,开车人既是司机,也是工人,没有什么威风可耍。比如说,电话公司修理线路的工人,他既是卡车司机,也是电线修理工,来到线路损坏地点,爬上汽车上方的升降梯,一按电钮,把自己送上高空,作业完毕后,再把自己放下来,回到驾驶舱,开车去另一地点。这项工作如果放在中国,至少要配备两人。美国的邮车是另一种设计,司机位子专设在右边,使司机不必下车就可以顺手把居民的信件塞到路边的信筒里。其他常见驾车工作的,有运送邮购货物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统一的棕色大型封闭货舱车,还有联邦快递邮车(Federal Express),白色的,开车的既是司机,也是送货员。停下车后,他们要从司机的座位上走下来,从车舱中取出货物,送到客户家中。有些体积大重量沉的货物,他们还会利用随车携带的人力小推车(Dolly)推送。这个工作要放在中国,至少得配备一个班。
今天的中国也不同了,作为官员专车的小车司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的公司老板更愿意自己开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必顾忌司机的心情,也不必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或者偷欢移情被司机窥视了,公司和单位里公家小车司机的工作在日益减少。前不久,我给国内打电话,我爸爸告诉我家里要买车了。我很惊讶,根本不相信我退休的父母有能力买得起汽车。后来才知道,我嫂子的单位实行改革,取消公车制度,公司的小汽车全部变卖掉,然后从此给每个职工按照职务每月颁发交通补贴。我嫂子大概是处级,按规定每月补贴2200元交通费,其实就是公司变相鼓励职员自己买车开车。我哥嫂合计一下,贷了一笔款,买了一辆德国高尔夫牌轿车,每月连本带息共付2300元,就等于用公家的补贴买了一辆新车,今后几年等贷款还清后,汽车就归个人了。据说这样做公司并不吃亏,公司省去了豢养司机和维护车辆的费用,算下来甚至比发交通补贴更省事,更便宜。不过这样一来,专职司机成了废人,司机的工作从此也从这个公司蒸发了。
汽车走入私人家庭和民间,能摆弄方向盘的人越来越多,开车不再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权,而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日常需要。过去的安居乐业,据说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公司偷偷改成了“动居乐业”的新口号,在电视上大肆广告,“动”即是坐着汽车跑动,意思是要让汽车成为中国百姓生活的第一伙伴,让汽车走入千家万户。的确,有车族近来暴增,很多人即使暂时买不起汽车,也不必再乞求司机了。现在中国马路上的出租车甚至到了比行人还多的地步,招手即来。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不是人们乞求司机,而是司机们在玩命地追逐抢拉乘客了。我相信,多年前我和同事曾经享受过的那种自行车礼遇,不会在中国重现了,它成了遥远过去一个朴素而浪漫的故事。
当人人都可以驾驶汽车和使用汽车的时候,方向盘就不再那么神秘,司机头上那个曾几何时缥缥缈缈的迷人光环,也随之淡去了。
“听诊器”、“方向盘”曾经是中国70、80年代两件能呼风唤雨的器具,前者是医生的,后者是汽车司机的。那时候,但凡谁跟这两种人沾亲带故,谁的脸面上就有了光彩,不但能让艰辛的生活增添一缕愉快的光辉,而且也能使身价如同坐在气垫上,膨胀出一截。也许80年代后出生长大的一代会瞪眼皱眉拍桌骂娘不服气了:医生那张脸光辉灿烂,俺信。苍生众庶孰能无恙?有医生做朋友,看病过程立马感觉不同:你可以不排队,可以挑医生,可以有住院床位,……。可那“方向盘”算老几?大不了是给人听差跑堂的,与“听诊器”相提并论,岂非扯淡!
其实一点也不,开汽车曾经是牛气十足的工作。
二十多年前,除了公共汽车外,奔跑在中国大地上汽车不外乎两种:运货物的卡车和载官员的轿车。这两种车辆虽然功能不同,但都非常吃香。货车有吨位之分,但基本造型只有一种,以解放牌汽车为典型模式。轿车类型也屈指可数,除了高级人物专用的极少数笨重红旗轿车外,还有上海轿车,旧式伏尔加等。桑塔纳、夏利等国产车以及凌志、奔驰、宝马等众多豪华外国车,还都是相当遥远的故事。中国是泱泱自行车大国,平常过日子,很多事情都可以由自行车一揽子解决:上班,购物,接送孩子等等,绰绰有余,有时甚至还能用于迎宾接客等重要场合。
出国前,1988年春我与一位同事就享受过一次难忘的自行车礼遇。我们去山东平度县教师进修学院讲学,下了长途汽车,迎接我们的是学校派来的两辆大金鹿自行车,真难为他们,进修学院没有自己的汽车,当时出租车的新潮远未波及乡间,骑车人一个是教研室的主任,一个是他雇来的民工。我与同事被各请坐一辆,那两人立即蹬起了飞车。一路上颠簸不平,行程七八里路,坐得屁股都疼了,真想跟他们换换角色:我们蹬,让他们坐车,或许好受点。但看看那上坡下坡的黄土路,终究未敢提出这个请求,还真担心蹬不动他们呐。那是第一次受到如此直接的人力服务,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平时在家蹬车的总是大老爷们儿,坐车的应该是老婆孩子才对。
还有过一次自行车经历,至今难忘。那是1986年老婆生孩子,寒冬季节,半夜分娩期到,老婆肚子阵疼起来,惨不忍睹,我只好用自行车推着她,步行近两公里到了医院,那是通向山东千佛山医院的大上坡,走在漆黑寂静的马路上,累得直喘粗气。到了医院,汗水湿透了内衣。医生检查了一下,说离临产时间还早,让我们回去,我只好又耐着性子把老婆推回家去,竟冷却了要做父亲的欲望。到家后,没有多久,又不行了,这次是真的,自行车已经来不及,只好在院子门口拦了一位厅长的轿车,疾速开往医院,才算没有把孩子生在路上。这就是自行车和汽车的区别,有时候是性命攸关的。难怪过去一些旧电影上,常常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病人垂危,某高大人物跃入马路中间,迎着车灯,在灯光照射下面孔痛苦而坚毅,然后举起右手作壮烈拦车状。那个董存瑞炸碉堡式的拦车镜头,正是汽车贫乏时代的荒诞缩影。
平常遇到搬运笨重货物,中国人也常用三轮车或双轮板车。但像自行车一样,这些车子也都是人力的,也都有使用的极限。要想远程搬家,运送冰箱等大宗物件,人力车就无能为力了,非动用汽车不可。可在那个年代,哪里有如今这么多呼号狂奔的汽车,用车难着呢。今天谁需要汽车,随便都可以找来一辆,自己家没有车也没有关系,可以叫出租车,或自己租车开。可在那个年月,只有公家有车,需要用车还必须麻烦开车师傅才行。大人物当然可以随便用车,平民百姓想用车则只有靠与司机的私人关系了。如果你认识司机,关系熟,一句话也许可以;如果关系不到,就等着活受罪吧。
正因为司机有驾驶机动车的本事,谁都会有求于他,天长日久,他身上就慢慢滋生出某种优越感,某种霸气。我印象中的司机大人们,个个腰大气粗,神气十足。说实话,那时候真有不少父母希望自己儿子当司机,或者希望自己的女儿招个司机女婿回家呢。
中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的形成往往与权力和利益相关,谁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谁就有了权力,而谁有了权力,谁自然就有了别人得不到的特权利益。在高层次上,国家领导人可以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可以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各个要害部门,这样就能保证他退休后依然幕后操纵,垂帘听政,指点江山,保护其既得利益。在低层次上,一个单位的书记、主任都握有左右员工的大权,一句话可以把你调入单位,一句话也可以让你定格在一个部门,终生甭想挪动。如果想说动这些当官的,不动用点“手榴弹”、“炸药包”之类的特殊武器是难以办到的。到了民间,能够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属汽车司机了,虽然司机没有生杀大权,但他手里的方向盘却能上通高官贵爵,下触庶民百姓,三教九流,谁都得买他的帐,平常很多人难以办到的事情,他都可能有路子办到。所以,汽车司机虽然非官非吏,但他的关系多,路子野,能量大。
在汽车稀少的年代,开车的工作曾是个肥得流油的美差。但除非你有官衔,普通职工是不太可能调得动单位司机的。老百姓用车通常只有靠烟酒开路,有时还得兼施财礼。就像在医院看病一样,你如果需要动手术,你当然希望找到最好的医生。如果其他病人在手术前都给医生塞了红包,你也得如法效仿,否则医生心情稍不平衡,手里的手术刀略微一偏,就可能会给你留下终生的遗憾。在腐败之风日益恶化的今天,能赚红包的岗位增加了许多,工商税务员,交通警察,法官,省市长的秘书,银行行长,检察官,海关关长,重点学校校长,都算是能用职权谋取个人实惠的工作。甚至大学老师都不再两袖清风了。前几年回国,去看一个在大学当博导的老朋友,见他接连不断地抽烟,与生命赛跑似的,就劝了几句戒烟的话:即利于健康,又可以省钱。我的话没有说完,就发现朋友面带难色,似有难言之隐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这位博导抽的烟都是学生“孝敬”的,用不着自己花钱。当时我心里极悲哀,不知道这些学生是不是在故意戕害老师,引诱老师与死神跳舞,让老师深陷于不抽白不抽的荒谬悖论中。而多年前,大概唯有汽车司机才能享受这份孝敬的。我记忆中的开车人,不抽烟喝酒的不多,而且自己花钱买烟买酒的几乎没有。
司机本来是普通的工人,但因为他们在中国特殊功能,倒过着非常显贵的日子。常有这样的现象,跟领导出差的司机往往与领导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宴席上总要留出一个司机的位置。下面的人送给领导馈送贡品时,也常常给开车的准备一份。他们拿着工人的工资,享受着厅局级别的待遇,而且吃饭免费,酒水管够。在那个年代,能当上汽车司机,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我有一个从农村下乡回城的哥们儿,靠父亲的关系谋到了一个在市委开轿车的工作,是市长的专职司机,自己也每天开着市长专车上下班,极威风的。后来因为他开车拉着女朋友在黄河大桥上兜风,然后在车里做爱,光天化日,让警察抓了个正着,结果他开小车的工作也被撸掉了,为此他的父母恼羞成怒,骂儿子不争气,好端端的小车方向盘给了人家,一气之下和儿子断绝了关系。
那时候甚至连会开车都是值得骄傲的技能。记得我在国内有位年纪稍长的同事,做过援助坦赞铁路工作队的翻译。他教大学一年级,每年八月走进新生班,第一句话就是:“我会开吉普”,然后花二十分钟讲述他如何在坦桑尼亚当翻译的,如何学会了开车,等等。这段英雄事迹让他老兄连着讲了好多年,致使学生们毕业若干年后,每每提起这位老师,都只记得他会开吉普。
二十年前司机们的工作作风也是清一色少爷派头,甩手掌柜的一般。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错觉,我想不少人一定有同感,总以为司机的那双手只能用来开车。比如,拉货的司机,从来不做装货和卸货的事情。装车由装卸工们干,装满后司机只管开车,到了目的地,卸货又是卸货人的事,司机跑到一边乘凉喝茶去了。那时候装卸车都是人工作业,装满一车煤需要大半天时间,所以司机们总有用不完的休息时间。但即使坐得腰酸背疼了,也决不会站起来帮帮手,哪怕就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也不干,因为太掉价,太失身份。过去我一直天真地以为,开车的人如果干了重活,那双手再去开车肯定会失灵,肯定会导致车祸。所以我每次请司机帮助拉活,也都先把司机安顿好,烟茶伺候,生怕他们累坏了,出车祸。
这种错觉到了美国后才彻底消除,对于司机的神秘感也迅速地消失了。
出国前,听到很多在美国的同学同事都会开车了,心里特别惊讶和敬佩,这么快就掌握了如此惊人的技能,即使留学拿不到学位,仅学会开车一项技能回国后也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等到了美国后,自己一下也被卷进了汽车文化,才明白开车原来是这么回事。在美国,几乎人人都是司机,人们驾驶着属于自己的汽车,开车做自己的事情,上班,购物,旅游。至于大型车辆,也很少见到解放牌式的敞篷卡车。除了家庭小货车,大型车辆都是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而设计的,开车人既是司机,也是工人,没有什么威风可耍。比如说,电话公司修理线路的工人,他既是卡车司机,也是电线修理工,来到线路损坏地点,爬上汽车上方的升降梯,一按电钮,把自己送上高空,作业完毕后,再把自己放下来,回到驾驶舱,开车去另一地点。这项工作如果放在中国,至少要配备两人。美国的邮车是另一种设计,司机位子专设在右边,使司机不必下车就可以顺手把居民的信件塞到路边的信筒里。其他常见驾车工作的,有运送邮购货物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统一的棕色大型封闭货舱车,还有联邦快递邮车(Federal Express),白色的,开车的既是司机,也是送货员。停下车后,他们要从司机的座位上走下来,从车舱中取出货物,送到客户家中。有些体积大重量沉的货物,他们还会利用随车携带的人力小推车(Dolly)推送。这个工作要放在中国,至少得配备一个班。
今天的中国也不同了,作为官员专车的小车司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的公司老板更愿意自己开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必顾忌司机的心情,也不必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或者偷欢移情被司机窥视了,公司和单位里公家小车司机的工作在日益减少。前不久,我给国内打电话,我爸爸告诉我家里要买车了。我很惊讶,根本不相信我退休的父母有能力买得起汽车。后来才知道,我嫂子的单位实行改革,取消公车制度,公司的小汽车全部变卖掉,然后从此给每个职工按照职务每月颁发交通补贴。我嫂子大概是处级,按规定每月补贴2200元交通费,其实就是公司变相鼓励职员自己买车开车。我哥嫂合计一下,贷了一笔款,买了一辆德国高尔夫牌轿车,每月连本带息共付2300元,就等于用公家的补贴买了一辆新车,今后几年等贷款还清后,汽车就归个人了。据说这样做公司并不吃亏,公司省去了豢养司机和维护车辆的费用,算下来甚至比发交通补贴更省事,更便宜。不过这样一来,专职司机成了废人,司机的工作从此也从这个公司蒸发了。
汽车走入私人家庭和民间,能摆弄方向盘的人越来越多,开车不再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权,而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日常需要。过去的安居乐业,据说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公司偷偷改成了“动居乐业”的新口号,在电视上大肆广告,“动”即是坐着汽车跑动,意思是要让汽车成为中国百姓生活的第一伙伴,让汽车走入千家万户。的确,有车族近来暴增,很多人即使暂时买不起汽车,也不必再乞求司机了。现在中国马路上的出租车甚至到了比行人还多的地步,招手即来。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不是人们乞求司机,而是司机们在玩命地追逐抢拉乘客了。我相信,多年前我和同事曾经享受过的那种自行车礼遇,不会在中国重现了,它成了遥远过去一个朴素而浪漫的故事。
当人人都可以驾驶汽车和使用汽车的时候,方向盘就不再那么神秘,司机头上那个曾几何时缥缥缈缈的迷人光环,也随之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