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R/RW标准由Pioneer先锋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由于发展历史较久,而且R/RW同时推出,可重复刻录、删除,可储存资料或影音媒体。DVD-RW的优点是兼容性好,而且能够以DVD视频格式来保存数据,因此可以在影碟机上进行播放。但是它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格式化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另外,DVD-RW提供了两种记录模式:一种称为视频录制模式,另一种叫做DVD视频模式。前一种模式功能较丰富,但与DVD影碟机不兼容,用户需要在这两种格式中做选择。
DVD+RW的规格是由7C(PHILIPS/ Sony/YAMAHA/Mitsubishi Chemical- Verbatim/Ricoh/hp/Thomson)所主导,并不属于DVD-Forum的正式规格。DVD+RW具有DVD-RAM光驱的易用性,而且提高了DVD-RW光驱的兼容性。虽然DVD+ RW的格式化时间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从中途开始可以在后台进行格式化,因此一分钟以后就可以开始刻录数据,是实用速度最快的DVD刻录机。同时,DVD+R/RW标准也是惟一获得微软公司全部读写支持的DVD标准。值得一提的是,DVD+RW联盟加入了“Lossless Linking”技术。DVD+RW格式的视频图像部分使用了非固定的压缩比率。固定压缩比率比较占空间,刻录机必须停下来,然后继续写入。这常常会造成连结中断,以致于DVD播放机会读不到片子上的数据。而DVD+RW可以让停下/写入的过程保持顺畅,如此一来,这种格式的空间使用极有效率,数据可以随机写入,也非常适合处理视频图像的应用。有了Lossless Linking技术,我们也可以取代任何32KB的数据区块,同时又可顾及兼容性。在Lossless link状态下,每个数据区块都必须写在正确的位置上,不同数据区块的间隙可以低到1微米以下,这样读写头才可以在上次停下来的地方,继续写入。这样的过程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确,沟纹也可以控制在非常细致的范围内。每个32KB数据的ECC检查区块,都拥有4个地址,这些地址格式则以放射状方式储存在光盘片上,所以容易检测,数据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