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不一定相等一样,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也可能不相等。在古老的智力理论中,“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叫做智商,“情商”的概念顾名思义,也是由此而来。
下面一级测试题,就是用来测试您的心理年龄的,请你对下列各题作出“是”、“不定”或“否”三者必居其一的回答,这样,就可以知道你的“心理年龄”了。
测验:
===============================================是=====不定=====否
1. 做事一旦下了决心便立即行动。================( )===( )====( )
2. 往往凭经验做事。 ==========================( )===( )====( )
3. 对任何事都有强烈的探索精神。 ===============( )===( )====( )
4. 讲话变得缓慢而罗嗦。 ============= ========( )===( )====( )
5. 看不惯年轻人的无可厚非的举止。==============( )===( )====( )
6. 变得什么事都不想做。 ============= ========( )===( )====( )
7. 变得悭吝多了。 ========== =================( )===( )====( )
8. 有好多理想和梦。 ============ =============( )===( )====( )
9. 变得神经质了。============ ================( )===( )====( )
10. 对什么都有好奇心。 ========= =============( )===( )====( )
11. 见别人难受,自己不由得也难受。=============( )===( )====( )
12. 难以控制感情,易流泪。 ============ ======( )===( )====( )
13. 不能胜任日常工作了。 ========== ==========( )===( )====( )
14. 性情变得固执起来。============ ===========( )===( )====( )
15. 变得懒怠,不想活动。=========== ==========( )===( )====( )
16. 好幻想。 ============= ==================( )===( )====( )
17. 时常出现悲观或嫉妒情绪。============= === ( )===( )====( )
18. 没有兴趣看健康的小说或电影。 =============( )===( )====( )
19. 做事缺乏持久的毅力。 =========== =========( )===( )====( )
20. 早晨起床时间比以前提早了。 ===============( )===( )====( )
21. 动作不如以前灵活了。 ============== ======( )===( )====( )
22. 一旦疲劳,消除得很慢。 ========= =========( )===( )====( )
23. 考虑地位和名誉多了。 ======= =============( )===( )====( )
24. 见不讲理的事变得不气愤了。 ===============( )===( )====( )
25. 读报常常注意讣告。 =========== ===========( )===( )====( )
26. 留恋旧习惯。============ =================( )===( )====( )
27. 常常喜欢各种活动。 ============== ========( )===( )====( )
28. 到了傍晚,头脑不如上午清醒。========= =====( )===( )====( )
29. 夜间睡眠好。=========== ==================( )===( )====( )
30. 变得缺乏自信心。 ========== ==============( )===( )====( )
31. 对生活中的挫折感到烦恼。 ========== ======( )===( )====( )
32. 喜欢回忆或诉说过去的事情。 ===============( )===( )====( )
33. 变得对各花草有兴趣了。 =========== =======( )===( )====( )
34. 做事显得急躁了。 =========== ============( )===( )====( )
35. 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感受。 ==== =======( )===( )====( )
36. 生活的兴趣范围变小了。 =========== =======( )===( )====( )
计分方法:
其中第1、3、10、16、27、29每题选"是"得0分,选"不定"得1分,选"否"得2分;第2、5、6、7、9、11、13、15、17、18、21、22、23、24、26、30、31、33、34、35题每题选"是"得2分,选"不定"得1分,选"否"得0分;第8题每题选"是"得0分,选"不定"得2分,选"否"得4分;第4、12、14、19、20、25、、28、32、36题每题选"是"得4分,选"不定"得2分,选"否"得0分。
你的得分:( )
得分说明:
据总分,找出与心理年龄的对应项,并可将它与你的实际年龄作比较:
测定得分 心理年龄 测定得分 心理年龄
86-96 ===60以上 ==36-45 ===35-39
76-85 == 55-59 ===26-35 ===30-34
66-75 ===50-54 ===16-25 ===25-29
56-65 ===45-49 ===6-15 ===20-24
46-55 ===40-44 ===0-5 ===15-19
建议:
我们这里的“心理年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因为心理年龄并不具备智力那样的稳定性,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
一般来讲,心理年龄高的人,往往做事行动缓慢,虽有一定经验,但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对事物缺乏好奇心,精力上不堪重负,性情变得固执而古怪,对外物看法也相对悲观,因循守旧,且较多地考虑自己的名和利;而心理年龄低的人,往往兴趣较广,行动迅速,虽有时急躁,但不乏探索和创新精神,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精力旺盛,动作灵活,对外物的看法较为乐观,好幻想,不保守,做事作曲兴趣,而较少考虑自己的名和利……心理年龄和人的实际年龄应成正比关系,但人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以及智力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会显得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而心理年龄远低于实际年龄的人,则会显得过于天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因此,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吻合应该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难,因为心理年龄具有相对活跃的特点,关键是在人生的不同分阶段要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节。
◎家庭作用和教养方法
因为儿童的很多需要都是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母亲给了儿童的需要,也教会了儿童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所以过度的娇惯和专制都是不好的。其次,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诸如使儿童认识到在他这个年龄吃饭穿认应该自理,要使他认识到在这个年龄哪些是可以自理的,哪些是爸爸妈妈协助完成的。
◎调节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平衡
青春期性器官与内分泌系统的发展渐趋成熟,往往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在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上造成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应学会逐渐认识新的自我。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应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社交活动。
◎学会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在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普遍出现的“孤独感”实际上即是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不一致的表现,换句话说,它实际上是在心理需要和实际能力之间差距的体现。事实上,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为孤独感,在这一年龄阶段,更典型地表现为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心理矛盾大多是由个体的基本需要与群体的社会规范发生冲突引起的。因此,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要努力提高自我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实践中完成人际交往和人格完善的统一与协调
青年人心理年龄增长在社会交往上的表现就是交际圈的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逐渐由家庭、亲友、同学、师长扩大到社会更多的个人与团体,为了维持交往中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一致性,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与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的身心健康、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人格的完善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
下面一级测试题,就是用来测试您的心理年龄的,请你对下列各题作出“是”、“不定”或“否”三者必居其一的回答,这样,就可以知道你的“心理年龄”了。
测验:
===============================================是=====不定=====否
1. 做事一旦下了决心便立即行动。================( )===( )====( )
2. 往往凭经验做事。 ==========================( )===( )====( )
3. 对任何事都有强烈的探索精神。 ===============( )===( )====( )
4. 讲话变得缓慢而罗嗦。 ============= ========( )===( )====( )
5. 看不惯年轻人的无可厚非的举止。==============( )===( )====( )
6. 变得什么事都不想做。 ============= ========( )===( )====( )
7. 变得悭吝多了。 ========== =================( )===( )====( )
8. 有好多理想和梦。 ============ =============( )===( )====( )
9. 变得神经质了。============ ================( )===( )====( )
10. 对什么都有好奇心。 ========= =============( )===( )====( )
11. 见别人难受,自己不由得也难受。=============( )===( )====( )
12. 难以控制感情,易流泪。 ============ ======( )===( )====( )
13. 不能胜任日常工作了。 ========== ==========( )===( )====( )
14. 性情变得固执起来。============ ===========( )===( )====( )
15. 变得懒怠,不想活动。=========== ==========( )===( )====( )
16. 好幻想。 ============= ==================( )===( )====( )
17. 时常出现悲观或嫉妒情绪。============= === ( )===( )====( )
18. 没有兴趣看健康的小说或电影。 =============( )===( )====( )
19. 做事缺乏持久的毅力。 =========== =========( )===( )====( )
20. 早晨起床时间比以前提早了。 ===============( )===( )====( )
21. 动作不如以前灵活了。 ============== ======( )===( )====( )
22. 一旦疲劳,消除得很慢。 ========= =========( )===( )====( )
23. 考虑地位和名誉多了。 ======= =============( )===( )====( )
24. 见不讲理的事变得不气愤了。 ===============( )===( )====( )
25. 读报常常注意讣告。 =========== ===========( )===( )====( )
26. 留恋旧习惯。============ =================( )===( )====( )
27. 常常喜欢各种活动。 ============== ========( )===( )====( )
28. 到了傍晚,头脑不如上午清醒。========= =====( )===( )====( )
29. 夜间睡眠好。=========== ==================( )===( )====( )
30. 变得缺乏自信心。 ========== ==============( )===( )====( )
31. 对生活中的挫折感到烦恼。 ========== ======( )===( )====( )
32. 喜欢回忆或诉说过去的事情。 ===============( )===( )====( )
33. 变得对各花草有兴趣了。 =========== =======( )===( )====( )
34. 做事显得急躁了。 =========== ============( )===( )====( )
35. 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感受。 ==== =======( )===( )====( )
36. 生活的兴趣范围变小了。 =========== =======( )===( )====( )
计分方法:
其中第1、3、10、16、27、29每题选"是"得0分,选"不定"得1分,选"否"得2分;第2、5、6、7、9、11、13、15、17、18、21、22、23、24、26、30、31、33、34、35题每题选"是"得2分,选"不定"得1分,选"否"得0分;第8题每题选"是"得0分,选"不定"得2分,选"否"得4分;第4、12、14、19、20、25、、28、32、36题每题选"是"得4分,选"不定"得2分,选"否"得0分。
你的得分:( )
得分说明:
据总分,找出与心理年龄的对应项,并可将它与你的实际年龄作比较:
测定得分 心理年龄 测定得分 心理年龄
86-96 ===60以上 ==36-45 ===35-39
76-85 == 55-59 ===26-35 ===30-34
66-75 ===50-54 ===16-25 ===25-29
56-65 ===45-49 ===6-15 ===20-24
46-55 ===40-44 ===0-5 ===15-19
建议:
我们这里的“心理年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因为心理年龄并不具备智力那样的稳定性,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
一般来讲,心理年龄高的人,往往做事行动缓慢,虽有一定经验,但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对事物缺乏好奇心,精力上不堪重负,性情变得固执而古怪,对外物看法也相对悲观,因循守旧,且较多地考虑自己的名和利;而心理年龄低的人,往往兴趣较广,行动迅速,虽有时急躁,但不乏探索和创新精神,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精力旺盛,动作灵活,对外物的看法较为乐观,好幻想,不保守,做事作曲兴趣,而较少考虑自己的名和利……心理年龄和人的实际年龄应成正比关系,但人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以及智力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会显得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而心理年龄远低于实际年龄的人,则会显得过于天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因此,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吻合应该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难,因为心理年龄具有相对活跃的特点,关键是在人生的不同分阶段要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节。
◎家庭作用和教养方法
因为儿童的很多需要都是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母亲给了儿童的需要,也教会了儿童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所以过度的娇惯和专制都是不好的。其次,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诸如使儿童认识到在他这个年龄吃饭穿认应该自理,要使他认识到在这个年龄哪些是可以自理的,哪些是爸爸妈妈协助完成的。
◎调节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平衡
青春期性器官与内分泌系统的发展渐趋成熟,往往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在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上造成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应学会逐渐认识新的自我。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应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社交活动。
◎学会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在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普遍出现的“孤独感”实际上即是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不一致的表现,换句话说,它实际上是在心理需要和实际能力之间差距的体现。事实上,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为孤独感,在这一年龄阶段,更典型地表现为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心理矛盾大多是由个体的基本需要与群体的社会规范发生冲突引起的。因此,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要努力提高自我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实践中完成人际交往和人格完善的统一与协调
青年人心理年龄增长在社会交往上的表现就是交际圈的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逐渐由家庭、亲友、同学、师长扩大到社会更多的个人与团体,为了维持交往中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一致性,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与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的身心健康、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人格的完善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