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脍炙人口的李白诗句代代诵传,而今,黄河之水没从天上来,也没从地上来:黄河的源头断流了!
中华母亲河究竟怎么了?
《解放日报》昨天转发新华网这条惊人的消息:自2003年12月以来,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全面告急。
黄河下游断流了,黄河中游断流了,如今怎么黄河的源头也断流了?
新华网的消息说,4月3日,记者一行从黄河源头第一县青海省玛多县溯流而上,整个黄河干流的河床结着一层白色的冰,丝毫不见大江东去的气势。沿途所见尽是干涸的河床、干枯的草原、光秃秃的山丘、突兀的沟壑。
黄河源头三条比较大的支流清水川、洪水河和步青河,也在去年11月全部断流。
鄂陵湖出水口,是大片大片裸露的湖底和河床,30多米宽的黄河河道除了一些低洼处结着厚厚的冰外,已经完全干涸,河床全部裸露在外。河底一片片已经腐烂的水草,倒伏在淤泥当中,散发出阵阵腥臭味,难以想像这里昔日曾经水波荡漾,舟楫可行。
玛多县副县长牛龙蛟说:“往年湖口处从来不结冰,去年12月发现结冰后,组织人砸开冰面一看,下面只有很小的水流,到后来就完全断流了。”
玛多县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说,鄂陵湖水位整个下降约2米,而和鄂陵湖并称为“姊妹湖”的上游湖泊扎陵湖水面也退缩了400米,湖水水位下降了3米之多。
是否“断流”有争议
然而,对于“断流”之说,黄河水利委员会有不同意见。
西宁水文局的范副局长说,虽然河床湖底有所裸露,水流量也的确为零,但这并非河干水枯。
他说:“准确讲,这叫‘连底冻’而非‘断流’。”
但有一点共识:黄河源的水确实少了,黄河源区的生态确实恶化了。
玛多县扎西局长慨叹:“生态恶化的红灯警报,正从黄河源头向下推进!”
专家分析说,黄河源区缺水主因,是过度放牧破坏了植被,导致气候恶化连年干旱,鼠害亦由此猖獗,生态一日不堪一日。
1975年,曾是中国首富的玛多县县城,搬过一次家,东迁3公里,那时是因为黄河水太多了,动不动一觉醒来,满屋子河水泛滥,鞋子四处漂浮。
而今,玛多又要搬家了,但这次不是一个县城而是整个全县,这次不是因为水多而是因为水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