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武将谱蜀魏篇一(五虎上将)

番茄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5-28
消息
41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蜀国五虎上将

关羽 张飞 马超 黄钟 赵云

关羽 此人忠义两全 武艺高强 且精通经史 有勇有谋;曹操评价为:“财色不可动其心 爵禄不可移其志”。仅一项 挂印封金 千里寻兄 就非他人可比 加上和刘备的特殊关系 位列五虎将之首 实不为过。

张飞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 可称世之虎将 长坂桥上一声吼 独退曹家百万兵 而且此人粗中有细 常有奇谋 致敌取胜 据说桃园兄弟以此人文化修养最高 陈寿评 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

马超 后起居上 位列第三 实因其先主之德 (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加上其父马腾与刘备是旧交 故此位列第三。此人相貌俊美(可称三国第2美男子 且是个混血儿 马超之母乃是一羌族女子)亦是 武艺超群 “不减吕布之勇”。潼关一战 杀得曹丞相割须弃袍 入取西川 吓得刘璋纳首投降 也难怪连“傲”视群雄的美髯公也想找他切磋一下

黄钟 年轻时武艺和关羽不相上下 可惜“廉颇老矣” 还好有手绝活 (百发百中) 随刘备定西川 取汉中 此人功劳为最 可真称得上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可惜 射了一辈子箭 到最后也死在别人箭下

赵云 常胜将军 位列五虎将之末 此人论关系 没有云长翼德和刘备近 论出身没有马超的出身高 论年龄资历比黄种小了许多 而且此人不喜争功 干事低调 雷峰似的人物 甘为最末



魏 五虎上将

张辽 本为吕布部下 后降曹操 随曹操平袁绍 破坞丸 定辽东统一北方。曹操封辽为荡寇将军 后又别击荆州 定江夏诸县 还屯临颖,封都亭侯。曹操赤壁之败后 命辽驻守合肥 独挡一面 合肥之战 威镇逍遥津 让孙权来个小师桥前跳马 险些当了俘虏 小儿夜里闻其名不敢夜涕。此人也是忠义之士 难怪能让关羽给曹操下跪 为他求情。

典韦 本随张邈 后跟曹操 旅力过人 能一手执旗 立于风中 巍然不动 曹操之爱将 与许楮共掌虎贲军 为曹操贴身保镖 此人还有手绝活(飞戟) 也是例不虚发 怀疑古龙小李飞刀的原型 应是此人 可惜因酒误事 过早尚命

许楮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人称虎侯 曹操爱将 出入同行 不离左右。典韦死后 魏以此人武艺最高 也只有他能潼关裸衣战马超 可惜此人虽忠勇 但有勇无谋 全凭勇力取胜 且性情暴烈 不能容人 (杀了曹操挚友 谋士许攸 许攸虽然狂妄 却是不可多得的智囊 官渡之战无许攸用计 胜负尚在难料之中)

夏侯? 曹操族弟 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大将之一。此人亦是勇猛无比 徐州一站 拔箭啖睛 身负重伤 还可手刃仇人曹性 且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不愧为魏之五虎将。后随曹操擒吕布 平袁术 收张秀 灭袁绍 降刘表 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赤壁之败后,使?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是曹操少数可独挡一面的大将 操深器之 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可惜 都说虎父无犬子 他却生了个没出息的儿子(夏侯?)当了蜀国的俘虏 贪生怕死 窝囊废一个。

曹仁 曹操从弟 随曹操南征北讨平定北方 操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作战勇敢 关爱士卒 为救牛金 江岭一战 几十骑克千人 人皆赞曰“真天人也。” 曹操曾说:“曹子孝,世之福将。”此言非虚, 曹仁善于守城 激励战士 誓死而战 守江陵 箭射周瑜 致使周瑜无功而返 守樊城 箭射关羽 致使关羽不得轻进 败走麦城
 
不同意曹仁位列五虎将之一,张合比他强多了。当年和张飞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败,后被诸葛亮用计射死在木门道。
 
勇猛永远斗不过机灵...:D
 
最初由 流水无心 发布
不同意曹仁位列五虎将之一,张合比他强多了。当年和张飞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败,后被诸葛亮用计射死在木门道。

张合虽勇 终非张飞对手 张合,曹仁武功 孰弱孰强 未知之数
曹仁 箭射美冉公 以少敌众 力守樊城 不为关公所破 比起张合丢失关口
谁胜谁负 显而易见 再论和曹操的关系 论跟随曹操的年头资历 论大小功劳
曹仁胜合远矣 再者 曹仁常以暗箭伤人取胜 而张合却被箭所伤致死 张合实不能与仁可比
 
最初由 番茄 发布


张合虽勇 终非张飞对手 张合,曹仁武功 孰弱孰强 未知之数
曹仁 箭射美冉公 以少敌众 力守樊城 不为关公所破 比起张合丢失关口
谁胜谁负 显而易见 再论和曹操的关系 论跟随曹操的年头资历 论大小功劳
曹仁胜合远矣 再者 曹仁常以暗箭伤人取胜 而张合却被箭所伤致死 张合实不能与仁可比
阁下高见,佩服不已。:cool:
 
最初由 番茄 发布


张合虽勇 终非张飞对手 张合,曹仁武功 孰弱孰强 未知之数
曹仁 箭射美冉公 以少敌众 力守樊城 不为关公所破 比起张合丢失关口
谁胜谁负 显而易见 再论和曹操的关系 论跟随曹操的年头资历 论大小功劳
曹仁胜合远矣 再者 曹仁常以暗箭伤人取胜 而张合却被箭所伤致死 张合实不能与仁可比
怎么没有东吴的五虎将排名?愚以为孙策、太史慈、甘宁、黄盖、周泰可以入选,不知意下如何?
 
据书上说的,曹操有五大福(良)将,乃: 张辽,曹仁,夏候渊,徐晃,张嗔。
如果真的要排魏将的话,典韦则不能列其中,因此公战死时还不曾有大魏。
许褚乃一偏将,主要是负责曹操的人身安全,相当于御林军的头头。只因救曹操于割须弃袍后又大战马超才扬名立腕。
曹操当张辽,曹仁,夏候渊三人为自己手足看待,曹仁乃曹操之堂弟,此公马上功夫欠缺,但颇有智谋,性情急燥。当年助操破袁术,张绣,后获重用。此公军衔在五将中最高,官拜大司马。后好像还被封过候。
从三国演义中交战的对象 和次数上看能不能打,曹仁不及张嗔。张嗔从军47年,有打败过马超的世界记录(尽管马超当时不在状态),和张飞也是难分胜负。而曹仁虽也曾和马超关羽交过手,但不是诈败就是放冷箭,从这一层上讲,仁不及嗔.谋略上,张嗔则不及曹仁,因此最后被孔明杀于天水。
 
最初由 晃晃悠悠 发布
据书上说的,曹操有五大福(良)将,乃: 张辽,曹仁,夏候渊,徐晃,张嗔。
如果真的要排魏将的话,典韦则不能列其中,因此公战死时还不曾有大魏。
许褚乃一偏将,主要是负责曹操的人身安全,相当于御林军的头头。只因救曹操于割须弃袍后又大战马超才扬名立腕。
曹操当张辽,曹仁,夏候渊三人为自己手足看待,曹仁乃曹操之堂弟,此公马上功夫欠缺,但颇有智谋,性情急燥。当年助操破袁术,张绣,后获重用。此公军衔在五将中最高,官拜大司马。后好像还被封过候。
从三国演义中交战的对象 和次数上看能不能打,曹仁不及张嗔。张嗔从军47年,有打败过马超的世界记录(尽管马超当时不在状态),和张飞也是难分胜负。而曹仁虽也曾和马超关羽交过手,但不是诈败就是放冷箭,从这一层上讲,仁不及嗔.谋略上,张嗔则不及曹仁,因此最后被孔明杀于天水。
这个说的好,支持:cool:
 
最初由 晃晃悠悠 发布
据书上说的,曹操有五大福(良)将,乃: 张辽,曹仁,夏候渊,徐晃,张嗔。
如果真的要排魏将的话,典韦则不能列其中,因此公战死时还不曾有大魏。
许褚乃一偏将,主要是负责曹操的人身安全,相当于御林军的头头。只因救曹操于割须弃袍后又大战马超才扬名立腕。
曹操当张辽,曹仁,夏候渊三人为自己手足看待,曹仁乃曹操之堂弟,此公马上功夫欠缺,但颇有智谋,性情急燥。当年助操破袁术,张绣,后获重用。此公军衔在五将中最高,官拜大司马。后好像还被封过候。
从三国演义中交战的对象 和次数上看能不能打,曹仁不及张嗔。张嗔从军47年,有打败过马超的世界记录(尽管马超当时不在状态),和张飞也是难分胜负。而曹仁虽也曾和马超关羽交过手,但不是诈败就是放冷箭,从这一层上讲,仁不及嗔.谋略上,张嗔则不及曹仁,因此最后被孔明杀于天水。

如你所说典伟死时无魏国 但你所列的夏侯渊死时也无魏国 曹操那时还是魏王
还是汉献帝的天下 再者 典伟虽过早尚命 但却为曹操霸业建立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数次救操于危难之中)人虽死 功莫忘
至于许楮 曹操近卫 亲信程度可想而知 非你所言 只是偏将 御林军头头 其事迹也非象你所讲只是裸衣战马操 他未随曹操前就已大大有名 且大战过典韦 未分胜负 (事迹不必细说)
夏侯渊 无论在武力 还是和关系程度上都和夏侯墩 相去甚远 且渊一直是?的下属 爵禄未高过?
再言张嗔 他本是降将 所以在关系上就和曹操差了一层 爵禄上不及许储,于禁 李典 和夏侯,曹氏兄弟更不可同日而与 在魏地位不高 连夏侯兄弟的子侄都敢吆喝他几句 守瓦口关时 还归曹洪辖制 挡不了一面 再说谁言张合与张飞难分胜负 瓦口关一战 很明显是合败飞胜 所以此人不列五上将之中

你所列的徐晃 乃卑鄙小人 人品就低下 别的就不论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