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4-03-03
- 消息
- 23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联合早报
所谓“烽烟”,是港人独树一帜的英文中译,其实就是phone-in,听众打电话,与主持人有问有答、有笑有骂。正巧赶上香港近来百姓牢骚多,“烽烟”也就“火力”猛。
不料,烟未散,名嘴已逃之夭夭。起初,是《风波里的茶杯》主持人郑经翰说“压力”太大,封了话筒;接着,是《政事有心人》的黄毓民“身心俱疲”,跟着“封咪”。
答应到《风》里当五个月替工的李鹏飞,是香港重量级名人,曾先后出任行政、立法两局首席议员,又是中国人大港区代表,原本人们还以为这样的主持人最经得起“烽烟”考验,结果,最吓人的反而是他,一个“午夜凶铃”,就仓皇辞庙了,既辞主持,又辞人大――原来,是有“京官”深夜打电话,问候了他的老婆和女儿。
“京官”还没问候他娘呢,就把政坛老鸟吓得心神不宁,也把全港搞得鬼影幢幢,“京官”威力之大,连“京官”自己都有点意外,不得不露面频呼冤枉。
咱们茶客闲聊,借此奉劝港人,就别大惊小怪啦。2350年来,中国人针砭时弊,就从来不是好玩的事。能笑骂朝政,还能保自己官运亨通、平安终老的,太少太少,或许就数乾隆朝中那个纪大烟袋还让后人记得,但他也早就提醒后人:“俯见豺狼蹲,侧闻虎豹怒”,那能不戒慎恐惧,以为一味开足火力就是“爱国”好汉?
为什么说2350年?因为中国人的“言论自由”,早在公元前350年就有过了,还辉煌得很呢。好多代的中国人和流落在外的华人,都曾经奉读过这个让自己无比骄傲的战国故事,可惜,读后就忘的人多。这故事叫做: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齐威王的宰相邹忌,是个美男子,城北有个徐公,也是美男。邹忌问老婆,他与徐公比,谁美?老婆说,他最美。再问爱妾,妾也说,徐公哪能比。有客上门,邹忌又问,客人说,徐公比不上。可是,等到邹忌见到徐公,仔细端详,其实是徐公美。
邹忌想了一夜,悟出个道理:老婆偏他,所以说他美;小妾怕他,所以说他美;客人有求于他,所以说他美。于是,他把这个道理说给了齐威王听,提醒威王,被臣民蒙蔽的程度恐怕更是到了极点。
这威王确是厉害,一听就明,下了道命令:“群臣百姓,能够当面指斥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上书规谏我的,受中等奖赏;在市上朝中评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里的,受下等奖赏。”
骂齐王还有奖赏,群臣百姓蜂拥进谏,王宫门庭热闹得像市场,历时一年,人们找不到话说了,进谏的人潮才逐渐减少。燕、赵、韩、魏等国知道此事,纷纷朝见威王。
齐国的“言论自由”,成就七雄之首的霸业,还传给后世一个成语:“门庭若市”。
可是,此后两千余年,谏官诤臣被杀头的多,像邹忌、像齐国群臣百姓那么好命的,太少太少。即使不是犯颜而死,也容易被弄臣背后捅刀。到了今天,“门庭若市”这个成语,也只剩商家在用了。
“忠臣”难为。纪晓岚就有过这么一个经历:原来,纪晓岚也曾经得罪了乾隆,被贬到乌鲁木齐,日子寂寞,就养了几条狗做伴。不过,纪晓岚毕竟是“忠君爱国”的才子,不久,乾隆还是赦他东归。纪晓岚把狗都留下,带了童仆还京。
但是,其中一只忠心的黑狗,叫“四儿”,却恋恋不舍,一路跟随,赶也赶不走,还一路严守行李,除非是纪晓岚在场,否则,即使童仆稍微靠近行李,它也立即张牙怒咬。
这条忠狗,随着纪晓岚回到了京师,一年后就中毒而死了。纪晓岚后来说,这狗太忠,奴仆讨厌它守夜太严,吠声扰人,借口强盗把它杀了。
纪晓岚养了好狗,狗命却不好。和王申笑他:“我也养狗,怎没人杀它?”原来,和王申的狗是条小哈巴狗,只会舔主人脚趾。
纪晓岚有感于“四儿”之义,在奴仆房舍的门楣题了“师犬堂”几个字――望他们多向狗学习。
如今看来,学不了狗,就封咪吧。再等而下之的,就学台湾阿扁总统的前侍卫长和前副侍卫长。
阿扁和他的副总统吕秀莲,在选举投票前夕双双中枪,“凶徒”不知何方神圣,在千多军警眼皮下来去无踪,两个多月来破案毫无进展。
负责元首安全工作的原任正副侍卫长事发当天表现被舆论讥为“荒腔走板”,事后不得不公开记过调职。岂料,最近媒体揭露,总统府竟悄悄给两人颁奖、记功,全台哗然。
让正副总统同时挨枪,竟也“劳苦功高”,也难怪成龙要再说:这何止是笑话,根本是百年国际大笑话。
义犬地下有知,也只能慨叹自己狗命太差啦!
:flaming:
所谓“烽烟”,是港人独树一帜的英文中译,其实就是phone-in,听众打电话,与主持人有问有答、有笑有骂。正巧赶上香港近来百姓牢骚多,“烽烟”也就“火力”猛。
不料,烟未散,名嘴已逃之夭夭。起初,是《风波里的茶杯》主持人郑经翰说“压力”太大,封了话筒;接着,是《政事有心人》的黄毓民“身心俱疲”,跟着“封咪”。
答应到《风》里当五个月替工的李鹏飞,是香港重量级名人,曾先后出任行政、立法两局首席议员,又是中国人大港区代表,原本人们还以为这样的主持人最经得起“烽烟”考验,结果,最吓人的反而是他,一个“午夜凶铃”,就仓皇辞庙了,既辞主持,又辞人大――原来,是有“京官”深夜打电话,问候了他的老婆和女儿。
“京官”还没问候他娘呢,就把政坛老鸟吓得心神不宁,也把全港搞得鬼影幢幢,“京官”威力之大,连“京官”自己都有点意外,不得不露面频呼冤枉。
咱们茶客闲聊,借此奉劝港人,就别大惊小怪啦。2350年来,中国人针砭时弊,就从来不是好玩的事。能笑骂朝政,还能保自己官运亨通、平安终老的,太少太少,或许就数乾隆朝中那个纪大烟袋还让后人记得,但他也早就提醒后人:“俯见豺狼蹲,侧闻虎豹怒”,那能不戒慎恐惧,以为一味开足火力就是“爱国”好汉?
为什么说2350年?因为中国人的“言论自由”,早在公元前350年就有过了,还辉煌得很呢。好多代的中国人和流落在外的华人,都曾经奉读过这个让自己无比骄傲的战国故事,可惜,读后就忘的人多。这故事叫做: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齐威王的宰相邹忌,是个美男子,城北有个徐公,也是美男。邹忌问老婆,他与徐公比,谁美?老婆说,他最美。再问爱妾,妾也说,徐公哪能比。有客上门,邹忌又问,客人说,徐公比不上。可是,等到邹忌见到徐公,仔细端详,其实是徐公美。
邹忌想了一夜,悟出个道理:老婆偏他,所以说他美;小妾怕他,所以说他美;客人有求于他,所以说他美。于是,他把这个道理说给了齐威王听,提醒威王,被臣民蒙蔽的程度恐怕更是到了极点。
这威王确是厉害,一听就明,下了道命令:“群臣百姓,能够当面指斥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上书规谏我的,受中等奖赏;在市上朝中评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里的,受下等奖赏。”
骂齐王还有奖赏,群臣百姓蜂拥进谏,王宫门庭热闹得像市场,历时一年,人们找不到话说了,进谏的人潮才逐渐减少。燕、赵、韩、魏等国知道此事,纷纷朝见威王。
齐国的“言论自由”,成就七雄之首的霸业,还传给后世一个成语:“门庭若市”。
可是,此后两千余年,谏官诤臣被杀头的多,像邹忌、像齐国群臣百姓那么好命的,太少太少。即使不是犯颜而死,也容易被弄臣背后捅刀。到了今天,“门庭若市”这个成语,也只剩商家在用了。
“忠臣”难为。纪晓岚就有过这么一个经历:原来,纪晓岚也曾经得罪了乾隆,被贬到乌鲁木齐,日子寂寞,就养了几条狗做伴。不过,纪晓岚毕竟是“忠君爱国”的才子,不久,乾隆还是赦他东归。纪晓岚把狗都留下,带了童仆还京。
但是,其中一只忠心的黑狗,叫“四儿”,却恋恋不舍,一路跟随,赶也赶不走,还一路严守行李,除非是纪晓岚在场,否则,即使童仆稍微靠近行李,它也立即张牙怒咬。
这条忠狗,随着纪晓岚回到了京师,一年后就中毒而死了。纪晓岚后来说,这狗太忠,奴仆讨厌它守夜太严,吠声扰人,借口强盗把它杀了。
纪晓岚养了好狗,狗命却不好。和王申笑他:“我也养狗,怎没人杀它?”原来,和王申的狗是条小哈巴狗,只会舔主人脚趾。
纪晓岚有感于“四儿”之义,在奴仆房舍的门楣题了“师犬堂”几个字――望他们多向狗学习。
如今看来,学不了狗,就封咪吧。再等而下之的,就学台湾阿扁总统的前侍卫长和前副侍卫长。
阿扁和他的副总统吕秀莲,在选举投票前夕双双中枪,“凶徒”不知何方神圣,在千多军警眼皮下来去无踪,两个多月来破案毫无进展。
负责元首安全工作的原任正副侍卫长事发当天表现被舆论讥为“荒腔走板”,事后不得不公开记过调职。岂料,最近媒体揭露,总统府竟悄悄给两人颁奖、记功,全台哗然。
让正副总统同时挨枪,竟也“劳苦功高”,也难怪成龙要再说:这何止是笑话,根本是百年国际大笑话。
义犬地下有知,也只能慨叹自己狗命太差啦!
:fl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