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名美国学生“插队”中国百姓家

舞蝶轻痕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4-08
消息
70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傍晚的斜阳映衬着天边的红霞,北京语言大学的运动场上,一群金发碧眼的留学生正专心致志地跟着一位颇有仙风道骨的中年女士学打太极拳。其中两个特别活泼的帅小伙正是领拳老师杨金香家的两个美国“儿子”司马克和司马然。


  拥有一头亮金色头发的司马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此次来华是参加由哥伦比亚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的暑期汉语培训,同道而来的还有耶鲁、哈佛、宾西法尼亚等大学的九十一名学生。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有五十一名学生直接住进了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的家中,他们将利用这种称作homestay的形式学习汉语。

  亲密接触真实中国

  直接住进老师家里,这些留学生不仅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汉语环境,也有了近距离了解中国的良机。杨金香老师给笔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刘老师家住的是一个三十六岁的“大孩子”,刚来中国的他带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包,里面竟然还有枕头,他解释说:“我家里人说中国什么都没有。”而当他看到刘老师家里的空调时,惊呼:“中国竟然也有空调!”

  其实,司马然此次来中国以前,对中国也有误会:“我以前认为中国政府很强硬,会监视每一个人的行动,事实却不是那样。”

  对此,杨老师不无感触地说:“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都很书面化,还停留在文革时期。现在让这些孩子直接住到我们家,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们中国到底是什么样。”

  我在中国有个家

  “我是老大!”司马然望着和霭可亲的“妈妈”杨金香,不无得意地说。杨老师按照中国的传统叫法,亲热地称家里的两个新成员为“老大、老二”。

  周末,杨老师带着司马然、司马克哥俩去北海公园,还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生肖护身符,老大属牛,老二属免。乐得哥俩一边一个抱着杨老师大叫“妈妈你真好!”

  兄弟俩还跟着杨妈妈包过饺子呢,不过他俩的饺子包得可不怎么样。“要是看到我们和妈妈做的饺子,你一定可以分辨出哪些是我们包的,哪些是妈妈包的,因为我们包的饺子都是躺着的。”说完,司马然还调皮地做出睡觉的姿势。

  记者了解到,像杨老师这样的志愿者家庭不少都专门为这些新成员添置了家具,杨老师家因为接收了两个孩子,不仅买了衣柜,还花了一千多元购置了新的空调。

  异国姐妹的“订情信物”

  郁有学老师家的“新女儿”伊莎初到中国便感冒发烧,郁老师的夫人咸迪咏急得不行,又是抓药,又是熬粥,小女儿亨亨也担心姐姐的病情,时常嘘寒问暖。在郁老师一家的悉心照顾下,伊莎的病逐渐好转。康复后的伊莎十分感动,给亨亨写了封感谢信,诉说她对“中国家”的喜爱和感激。小亨亨也给姐姐回了信,为了帮助姐姐学习中文,一封短小的信亨亨用了中文、英文、汉语拼音三种文字来表达对姐姐的欢迎。咸老师戏称她俩的信是“中美两国友谊的见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