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对于民间银行不放行是不正确的

会游泳的鱼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1-19
消息
1,085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据财经时报报道,  在6月9日举行的“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吴敬琏教授呼吁加快金融改革,并警惕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开放民营银行再过两年,中国就要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吴敬琏认为,届时新的储蓄一旦被外资银行分流,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拥有稀释其不良资产的手段,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
  他表示,尽管2003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0.36%,但仍然令人担忧。因为没有计算仍然悬在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账上的14000亿元不良资产;而不良贷款率下降,一半以上是因为贷款余额的大幅度增加所致,并不直接说明贷款质量的提高。在新增贷款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增加极快,在去年以来的盲目投资建设的背景下,还有多少会成为不良贷款还很难说,拨备不足更增加了金融风险。
  他表示,更为严重的是,制造这种金融黑洞的机制并没有消除,比如近期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国债回购等问题,说明发生危险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他呼吁必须尽快进行银行改革,在加速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开放民营银行。
  “对于民间银行不放行是不正确的。”吴说,中国改革成功的秘密在于没有效法前苏联、东欧直接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育非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银行业的改革也应遵循这一思路,对内开放,建立一批民营银行。
  证券业要规范发展吴仍然坚持“中国证券业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的观点。
  他在演讲中说,由于把股票市场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并采取政策托市、限制扩容、划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做法,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圈钱,令股市变成一个巨大的“寻租场”,而掠夺者并没有受到惩罚。
  吴建议,要否定“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的方针以及“政府托市,企业圈钱的”做法,加快企业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采取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做法,尽快消除股权分裂,尽快实现全流通;要严格监管,由于相当长时期内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以至于市场上庄家操纵、内幕交易、蓄意舞弊等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活动盛行。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
  他呼吁,要加快证券立法,改善对证券交易机构和证券经营单位的监管,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证券市场。
  吴敬琏最后引用美国学者的话:在市场经济中,既得利益集团占据强势地位,也极力维护自己的这种地位。而市场竞争的创造性破坏,也导致庞大的贫困弱势人群产生。他们对这个制度产生怀疑。既得利益集团躲在贫困弱势人群背后,要求政府约束市场的竞争,这令贫困弱势人群和政府都赞成,而实际上,这更维护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地位。
  “我们的改革正遇到这样不同方面的反对,但是要中国富强起来,我们就要继续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健康的金融体系。”吴坚决地说。


鱼说:“吴爷爷又说话了,挺喜欢这个老头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