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看台湾政局

zuowenying

知名会员
注册
2004-07-25
消息
10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26
胡忠信 (2004-07-24)
  不久前访问台湾的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本月16日透过办公室发布一份新闻稿,表达他对台湾之行的感想,其中提到:“我注意到台湾人现在确实有更强的台湾认同意识,也认识到大多数台湾人相信中国不会采取攻击的手段,而且,他们也认为一旦中国发动攻击,美国会挺身而出予以协助,我对这个现象感到忧虑。”“台湾的媒体则几乎完全专注于内部问题,很少报道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台湾人对于中国所产生的急剧变化似乎不甚了了,也不了解美国与中国已经变得彼此依存性愈来愈强。”

  李显龙不愧是一位敏锐的政治观察者,他认为台湾的媒体、政治人物太专注于内部事务,无法正确体认国际形势的演变,“因此,我们无法排除可能发生的误判或失误,以及这种误判或失误可能对新加坡或区域带来的严重波动影响。”

事实的证明

  李显龙站在新加坡国家利益与区域安全立场,在结论时表示:“我们必须密切、谨慎地注意情势的发展。”当李显龙发表上述访台心得时,台湾正进行汉光演习,中国正进行东山岛演习,美国正在西太平洋举行海军大型操演,影响台海稳定因素的三方以准军事动作相互示警,无异验证了李显龙的缜密观察。

  台湾大选以后,陈水扁赢得侥幸,为了彻底堵住悠悠之众口,他将重心放在年底立委选举,期许泛绿能国会过半,以此来证明政权的正当性。连战、宋楚瑜输得不甘,执着于三一九枪击案调查与验票重选。当眼睛没有往前看,必然原地踏步,甚至被旧包袱拖垮,国亲两党合并成为歹戏拖棚烂戏,甚至成为媒体票房毒药。李显龙颇为委婉地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蓝绿双方领导人以及支持者,才会聚焦于台湾长期地位的思考,同时拟定出各自对于未来的策略。”真是一针见血之论。

  民进党急于稳固、扩大战果,心目中只有权力,最典型的表现在7月18日的全国党代会,中执委、中常委选举又是请客、换票、派系运作的大会串,国家利益、人民福祉全然抛诸脑后,没有人谈未来施政目标。陈水扁的诉求是“国会席次过半”,四位准接班人吕秀莲、谢长廷、苏贞昌、游锡?行礼如仪,透过代理人进行卡位,已经不那么重要的中常委选举成为抢鸡骨头的权力游戏。

无暇顾及外部世界

  陈水扁甫上任不久,宣誓连任不满百日,媒体就开始报道“谁是接班人?”一方面令陈水扁难堪,也害怕自己成为“跛鸭总统”,另一方面也显示总统权力太过集中,除了任期限制以外,没有监督制衡机制。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说台湾总统权力太大,萧蔷坐上那个位置,也会成为武则天。就是因为总统权力太过诱人,才会产生“准接班人之争”。

  吕秀莲副总统是备位元首,既是备位,理应低姿态仰望,水到自然渠成。吕秀莲急于在政局困顿中有所表现,却犯了“呷紧弄破碗”的错误。水灾以后,吕秀莲赴灾区访视,一番“灾民是滥垦者,不值得同情”、“灾民可移民中美洲”的谈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加上媒体断章取义炒作,吕秀莲成为众矢之的。原住民站出来抗议,引来吕秀莲“台湾最早原住民是矮黑人”的反驳,流弹四射,又激怒原住民北上赴总统府“出草”。吕秀莲的处境固然个性使然,但台湾的媒体与宫廷内斗也有关系。

  陈水扁身边的“童子军”与吕秀莲处于长期敌对关系,双方并未因吕之连任而关系纾解。“童子军”借力使力,与媒体、党内派系、派阀互为奥援,吕秀莲与原住民的“虚拟战争”,正是宫廷内斗、接班人之争的并发症。

  苏贞昌、谢长廷、游锡?已成为三大派阀的头头,三方或与派系私下互动,或者运用行政资源广结善缘。泛绿一方面以国会席次过半为共同目标,但三大派阀的竞争,民进党与台联的既联合又斗争,使台湾政治人物当然将焦点集中于资源的再分配,谁会将眼光放在李显龙所说的“国际变化”?

  泛蓝的领导者连宋一直想翻盘,但又缺乏决断力,泛蓝已分裂成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籍四个小板块。许信良急于建立政治舞台,最近与一些民间学者、社运人士共组“台湾民主学校”,打算每一选区推派一人参选立委。历经两次总统大选以及一次立委选举,泛蓝早已信心大失而心惊胆怕。如今许信良想抢救“流失的300万泛蓝选票”,无异在挤破头的“总量管制”下来分一杯羹。已经四分五裂的泛蓝无法整合却愈分愈裂,“台湾民主学校”恐怕会成为泛蓝的致命吸引力。

媒体与政治恶性循环

  7月17日的高雄市议员补选,虽然只是区域性局部选举,一叶可以知秋,可看出政坛风向的指标。泛绿在市议会席次掌握上风,可见乘总统大选之顺风车,泛绿不断扩大版图。民进党与台联各得三席,台联在高雄市展露实力,预估台联在年底立委席次也将大有斩获。国民党表现尚可,稳住了局面,亲民党却全军覆没,亲民党以激烈抗争引来选民反感,固然是主因,但宋楚瑜置之不理,党中央不加闻问,也显示亲民党在基层的力道正松动中。

  宋楚瑜由1995年以高票当选省长,以迄被民进党、台联形容为“卖台”,其间差距岂可以道里计?“认同政治”就是区分“朋友律”、“敌人律”,连战、宋楚瑜、马英九能否问鼎总统,“认同政治”成为他们的罩门,谁叫他们不在台湾出生?李登辉提出泛绿掌握75%的选票,事实就是福佬政权的“认同政治”,犹如一把利剑,使连宋与未来的马英九都面临难以超越的困境。

  台湾媒体正是人民心态的反应,内部权力分配尚未完成,中美台、国际关系正在急剧变化,但媒体已无暇他顾,不是沉溺于发泄情绪的政论节目,就是追逐无聊的八卦绯闻,无法建立国际观与品质,并与政治形成恶质的文化生态。外国观察家形容台湾如同一个“小中华朝廷”,关起门来做皇帝,只看内不看外,顾盼自雄,“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李显龙的警语,值得台湾的媒体与政界再三省思。

・作者是台湾政论家

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pages2/sg_cn240704.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