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游泳的鱼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1-19
- 消息
- 1,085
- 荣誉分数
- 1
- 声望点数
- 0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美烟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于上周宣布一项里程碑式的交易,即斥资15亿在中国建厂。但围绕该事件的一些混乱局面提醒人们,中国的商业环境足以对最强大的跨国公司构成挑战。
英美烟草正准备向伦敦证券交易所 (London Stock Exchange)证实之前的宣布,即在中国“最高层”亮起绿灯后,公司已获准在中国某地建厂(地点未透露)。此最高层指的是中国内阁国务院。
但此后,分布在中国各地,构成国营烟草垄断势力一部分的一些机构和企业纷纷向英美烟草进行批驳,声称从未同意这一项目。
最新进行批驳的是北京的高层经济决策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该委员会发言人周五表示,并没有对英美烟草的发展项目表示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声明支持国家烟草专卖局(State Tobacco Monopoly Administration)的意见。该专卖局对中国的烟草行业进行监督,并向制造商发放生产许可证。该机构也发出郑重声明,宣称英美烟草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国家烟草公司(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属下的地方专卖机构,和英美烟草的一些外国竞争对手也都对消息表示吃惊,并有些恼怒。
上海烟草集团(Shanghai Tobacco Group)是中国获利最丰的烟草集团之一,该公司一位官员周五表示,英美烟草“操纵媒体的方式极不负责,并且违犯了中国法律。”
该名官员还说:“鉴于烟草仍然是高度限制、高度计划的行业,新来者必须遵守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规定。”
英美烟草竞争对手的言辞没有如此强烈,不过,对于英美烟草宣称已获建厂许可,它们也表示了困惑。
根据彭博资讯社(Bloomberg)的消息,在一次与投资商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拥有菲利普?莫瑞斯(Philip Morris)的高特利集团(Altria Group)首席执行官迪尼奥?德维特(Dinyar Devitre)说,他怀疑英美烟草是否已获准建新厂。
德维特解释道:“如果这些报告属实,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烟草专卖系统的主要根基已崩溃,我们对此表示怀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家英国烟草公司高层主管表示:“如果不遵守中国规定和程序,要想取得成绩,难度要大很多。”
英美烟草争辩说,公司已有获准建厂的文件证明,但出于保密要求和需要最后确定工厂细节,因此不便公布。
早在2001年,英美烟草就曾宣布已初步获准建立一烟草制造厂的协议,但是迄今都未能兑现。
北京烟草官员们对英美烟草上周所宣布消息的反应显示,这一消息即使能兑现,可能也得过些时日。
英美烟草交易在中国高层官僚中所引发的所有矛盾可能反映出目前当地烟草行业的混乱局面,也可能意味着一些决策者有意引入外国投资、以增强竞争和效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也波及到烟草行业,外国品牌关税下降,这增强了这些商品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力。
香烟销售仍然是中国税基极为可靠和重要的一部分,几乎占国家税收的10%,还为许多地方政府提供重要资金。
一些地方国营烟草公司颇为成功,特别是在上海和云南等地,这些强大企业小心守护着自己的地盘,并将巨大的库存现金用于其它行业,如高档酒店。它们可不愿与英美烟草进行正面交锋。
但是,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其研究员李宝江(Li Baojiang,音译)的调查,也有许多地方烟草专卖机构却遭受亏损。他透露,未来两年内会有许多工厂关闭。
李宝江表示,在中国84家大型工厂中,有大约30家处于亏损状态。他说:“最终,中国烟草市场将像日本或美国一样,将来将被几家联合大企业所垄断。”
这些大企业是否会接纳强大的外国势力,目前尚不明朗。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市场,有大约3.5亿吸烟人口,每年消费1.8万亿支香烟,而行之有效的规劝烟民戒烟的公益健康活动却不多。
鱼说:“为了中国人的健康,抵制一切烟草公司,不管国内外。”
英美烟草正准备向伦敦证券交易所 (London Stock Exchange)证实之前的宣布,即在中国“最高层”亮起绿灯后,公司已获准在中国某地建厂(地点未透露)。此最高层指的是中国内阁国务院。
但此后,分布在中国各地,构成国营烟草垄断势力一部分的一些机构和企业纷纷向英美烟草进行批驳,声称从未同意这一项目。
最新进行批驳的是北京的高层经济决策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该委员会发言人周五表示,并没有对英美烟草的发展项目表示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声明支持国家烟草专卖局(State Tobacco Monopoly Administration)的意见。该专卖局对中国的烟草行业进行监督,并向制造商发放生产许可证。该机构也发出郑重声明,宣称英美烟草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国家烟草公司(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属下的地方专卖机构,和英美烟草的一些外国竞争对手也都对消息表示吃惊,并有些恼怒。
上海烟草集团(Shanghai Tobacco Group)是中国获利最丰的烟草集团之一,该公司一位官员周五表示,英美烟草“操纵媒体的方式极不负责,并且违犯了中国法律。”
该名官员还说:“鉴于烟草仍然是高度限制、高度计划的行业,新来者必须遵守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规定。”
英美烟草竞争对手的言辞没有如此强烈,不过,对于英美烟草宣称已获建厂许可,它们也表示了困惑。
根据彭博资讯社(Bloomberg)的消息,在一次与投资商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拥有菲利普?莫瑞斯(Philip Morris)的高特利集团(Altria Group)首席执行官迪尼奥?德维特(Dinyar Devitre)说,他怀疑英美烟草是否已获准建新厂。
德维特解释道:“如果这些报告属实,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烟草专卖系统的主要根基已崩溃,我们对此表示怀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家英国烟草公司高层主管表示:“如果不遵守中国规定和程序,要想取得成绩,难度要大很多。”
英美烟草争辩说,公司已有获准建厂的文件证明,但出于保密要求和需要最后确定工厂细节,因此不便公布。
早在2001年,英美烟草就曾宣布已初步获准建立一烟草制造厂的协议,但是迄今都未能兑现。
北京烟草官员们对英美烟草上周所宣布消息的反应显示,这一消息即使能兑现,可能也得过些时日。
英美烟草交易在中国高层官僚中所引发的所有矛盾可能反映出目前当地烟草行业的混乱局面,也可能意味着一些决策者有意引入外国投资、以增强竞争和效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也波及到烟草行业,外国品牌关税下降,这增强了这些商品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力。
香烟销售仍然是中国税基极为可靠和重要的一部分,几乎占国家税收的10%,还为许多地方政府提供重要资金。
一些地方国营烟草公司颇为成功,特别是在上海和云南等地,这些强大企业小心守护着自己的地盘,并将巨大的库存现金用于其它行业,如高档酒店。它们可不愿与英美烟草进行正面交锋。
但是,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其研究员李宝江(Li Baojiang,音译)的调查,也有许多地方烟草专卖机构却遭受亏损。他透露,未来两年内会有许多工厂关闭。
李宝江表示,在中国84家大型工厂中,有大约30家处于亏损状态。他说:“最终,中国烟草市场将像日本或美国一样,将来将被几家联合大企业所垄断。”
这些大企业是否会接纳强大的外国势力,目前尚不明朗。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市场,有大约3.5亿吸烟人口,每年消费1.8万亿支香烟,而行之有效的规劝烟民戒烟的公益健康活动却不多。
鱼说:“为了中国人的健康,抵制一切烟草公司,不管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