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石油中止与各国石油公司“西气东输”谈判

会游泳的鱼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1-19
消息
1,085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PetroChina)已终止与各外国能源集团的谈判。谈判是有关这些集团参与中石油铺设的管道项目。该项目从西部到上海,全长4200公里,总投资180亿美元。

  这一决定结束了两年的紧张谈判。谈判在中石油与皇家荷兰/壳牌(Royal Dutch/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之间进行,内容是有关这些外国公司参与“西气东输”工程。这些外国公司原本希望,拟议中的合资企业,会让它们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有希望的发展中能源市场。壳牌和埃克森美孚是全球两大国际石油公司,而Gazprom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垄断企业。

  外国石油公司的参与对中国前总理朱槠基尤为重要,他曾想让外国企业参与中国的大型国家级基础设施项目,并获得技术。西气东输管道已在建设中,并已部分投入运营,它在中国的能源政策中占据中心地位。

  分析师们表示,合资企业谈判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石油不能向上海和其它城市的天然气消费者收取足够高的收费,使这些国际公司担心它们能否达到投资回报指标。

  埃克森美孚是全球最大的能源集团,该公司对达到15%左右的投资回报指标态度特别坚定。谈判失败的部分原因,也可归咎于外国公司之间存在的分歧。

  一旦达成协议,埃克森美孚、壳牌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各自拥有合资企业15%的股份,中石油拥有50%,中国炼油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拥有5%的股份,出资通过股本和银行贷款进行。

  外国公司在谈判过程中还对中石油的高管人员感到不满,因为中方管理人员对外国公司的担忧缺乏关切。自18个月前朱槠基离任后,中石油及其董事长马富才几乎没有与这些外国公司进行合作的动力。

  尽管对这些外国石油公司来说,谈判破裂是一次打击,但它们仍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

  以壳牌为例,该公司今年将向中国的各个项目投入10亿美元,涉足勘探和开采、天然气和电力、石油生产、化学品和可再生能源等各个领域。外国石油公司正竞相将天然气进口至中国,其中液化石油气接受站的竞争尤其激烈。

  壳牌一位管理人员表示:“西气东输管道是一个有意思的机会,但它只是一个大市场的一部分,我们目前正从许多方面开发这一市场。”他补充说,这个项目“庞大且很复杂”,参与各方无法找到皆大欢喜的共同立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