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3)

Domin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7-03
消息
15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4年10月16日20:43:7(京港台时间)
--------------------------------------------------------------------------------

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3)




(续前)第二章 5月雪道,留下一串串清白脚印


2002年4月30日下午1时45分,仰融和夫人邹丽娅、弟弟仰平、邹丽娅的妹妹,连同李正山、叶骏等10人,乘坐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彩虹公务机公司的挑战者604型包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于下午3时50分抵达山西太原机场,开始了时逢五一长假的五台山之行。

当日下午,他们去了地处城郊的晋祠和位于市内的崇善寺,第二天上午9时,由中国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办公室派车,前往五台山拜谒。车停台怀镇后,他们住进了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五台山招待所,然后跨出了登山之步,渐入佛国圣境之地。

走近仰融的人都知道,他信佛多年,法号一鸣,每日晨起打坐诵经,夜归燃香拜佛。来到五台山,面对俊秀挺拔的东台、山势峥嵘的西台、山峰耸翘的南台、拔地擎天的北台和巨石堆积的中台五峰之间,身居显通寺、塔院寺、广济寺、万佛寺等50多处寺庙所蕴含并散射出来的经气佛光,仰融那连日来被华晨产权易位问题搞得有些烦乱的心绪,又始归于宁静和旷远之中。一个名下拥有百亿财产的富豪,头戴博士帽的智者,统领40家企业经营的董事长,还能够踏进佛门,醉心于经书的纸页墨香之中,沉迷在香火烛亮之内,不能不引起外界一个又一个神秘的猜测。《新财经》作者锺越就曾对仰融作出一番解密,在笔下写过来自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百家姓中没有仰这个姓,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

然而,对仰融做过一些采访,并研究多时的作家耘砚却自有见地:仰融先生是不是起先就姓“仰”,那仅仅是一个稍作了解就可以清清楚楚得出结论的话题。这位记者认为,因《百家姓》一书中,没有“仰”这一姓氏,而推断仰融姓仰是假的,正显露出了播撒传闻和记录传闻的人孤陋寡闻。

《百家姓》出自北宋初年,由一位钱塘书生所编,为一部蒙学读物。对中国姓名学颇有心得的学者李樟贵提出:家喻户晓的《百家姓》不是专门的姓氏书,只收录了440个姓氏,数量多的一个版本也只有484个;后来的《续百家姓》增添了几倍,收入姓氏为1,852个;邵思的《姓解》收录了2,568个;到了明代录有3,700多个,算得上是最高纪录了。

按1982年全国人口随机抽样资料和1970年台湾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姓氏分布》统计,中国人的姓氏已破一万大关,为11,939个姓氏,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还有三字姓直至九字姓,但常用的汉姓有3,500个左右,仰融的仰姓就在这里面。另外,全国87%的人使用100个常见姓氏,使用19个姓氏的人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从《百家姓》中来找仰姓,看到上面没有仰姓,就出言仰融姓仰是假的,那倒真是假的了。

作出一番详论之后,耘砚又对仰融的姓名予以深究:如果仰融先生真是改名为“仰融”的话,那么也决不会是他崇仰金融的强烈表现,而是他皈依佛门,苦读经书,信奉“为人处世,无欲则刚,内心方正,外部圆融”的一种人生哲学所致。牧羊异域19年的西汉中郎苏武就在《答子由》中,手握残毫写下了“五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尽圆融”的悲诗绝句,喷发出了这位白发丹心的汉臣深陷异域冰窖,心涌思乡报国的绵绵浓情,展现出了饮雪吞毡,不屈不降的铮铮风骨和高尚气节。

显然,仰融的“融”的蕴意所在,是应当从佛学经书和苏武牧羊这两个境界里的“圆融”上来解开的。



王学仁《见证清白》详细记述了仰融案始末。(多维社)

1998年11月23日,仰融占80%股份,以在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注册的大威德基金会为出资人的香港大威德集团公司,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趁香港股市低迷,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欢乐天地(Whimsy Entertainment Co., Ltd.股票代码HK1188),更名为圆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ompass Pacific Holdings Ltd.)。

想来,仰融将公司名称“欢乐天地”改名为“圆通科技”,也不会不是取意于佛学的“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道理圆融而无碍”之义了。

五台山之行,仰融心归佛主,身临佛境,更觉圆融、圆通的造化。第二天□晨4时,他即起身,进十方堂做一场法事。

位于台怀镇塔院寺邻侧的十方堂,取意于“仁爱慈善、以广流传”,故又称广仁寺。这寺的主殿内供上千尊宗喀巴大师铜像,后院的文殊殿供200多尊文殊铜像,两壁经橱内藏明清藏经数千卷,是一处全国重点寺庙。

在整夜的倾盆大雨中,天蒙蒙亮了起来,仰融在做法事之前想去一下洗手间,可是左寻右找却看不到去处,只能打着伞在煤堆上了事。进了主殿,他不解地问住持:“你这里怎么没有洗手间啊?”

住持笑着回答:“快两百年前建造的寺庙了,那个时候哪有什么洗手间。”

寺建于清道光年间,古人在十方堂内不设洗手间自有其当年的取舍,但那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的建筑内尚无一间茅房则不合时宜了。仰融接着又问:“那么,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人来关心过,建造一个洗手间吗?”

“没有。”住持顺口应答。接着,他看看仰融,极其聪慧地顺势笑语:“你说的这个洗手间,佛主就让你来关心了。”

关心,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心到即止,转身了事,而是要掏钱相济,把事情做好。难得上一次五台山的仰融没有躲闪,而是关心地问:“在十方堂这里建一个像点样子的洗手间要多少钱?”

住持朝台怀镇几大宾馆的方向指指,接着答出:“在寺里盖个像样点的洗手间,恐怕要10万元。”

回身向着后院里那个堆煤的地方望望,仰融心里有了底,另外又问:“你这个寺庙,里面很好,但两个山门破破烂烂的,修一修要多少钱?”

听到有居士香客关心此事,重建山门有望,住持连忙报出了价钱:“也是10万元。”上五台山拜佛还愿,仰融心诚情切,接着住持的话马上说:“那这样吧,20万元钱我来出,把这两件事一起做好了。”

仰融言出必行,于十方堂的一场法事结束之后,进香敬佛,留下了盖厕所和修山门的20万元钱。住持把他送出很远,几声阿弥陀佛后,祝愿仰融一路安生,佛主保佑。

(未完待续)

title_b5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有感而发] [网友报导] [新闻总目录]


多维新闻检索 检索说明...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
即时新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