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一隧本月28日开工 建成后汉口到武昌仅需7分钟

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03
消息
1,56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记者昨日获悉,长江隧道工程定于28日上午开工
,建设工期45个月,2008年完工。28日开始施工的是江南工作竖井。

长江隧道位于长江一桥和二桥之间。汉口岸进出口位于胜利街、天津路和中山大道;武昌越江点位于和平大道,友谊大道设4条匝道连接。

隧道全长3630米,由明挖暗埋段(陆地)和盾构段(江底+岸边)构成。盾构段长2500米,其中车辆在江底行驶的距离有1400米。

隧道按双向4车道设计,每车道3.5米,时速50公里。车辆进入隧道后,7分钟即可抵达对岸。

隧道业主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为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则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隧道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安全设计】

火灾时由滑道逃生

长江隧道主要供客车通行,最担心的就是火灾。因此,设计方案特别注意通风防灾。

盾构法挖出来的隧道断面是圆形的,上下左右均预留出一定空间,车辆通行的断面是矩形的。圆隧道顶部富裕空间设有专门的排烟通道;隧道下方左边每隔50米设一个逃生滑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人员可滑入隧道底部,与车行道空间隔绝开来。

遮光棚防止事故

隧道内外光线强弱悬殊,车辆突然从暗光区进入亮光区,司机的眼睛难以适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长江隧道两端洞口设遮光棚,形成一个亮光过渡带,给司机一个适应过程,遮光棚还有隔离噪声的辅助作用。

隧道内线条以简洁、流畅为宜,因为醒目的竖线条会干扰司机视线。隧道墙面仅设平行于路面坡度的“引条线”,并在设备顶设一条0.2米宽的蓝色腰带,与顶部两条光带一起贯通整条隧道,给人以导向和流畅的感觉。

【如何行车】



青岛路直达三层楼

长江隧道将汉口青岛路附近和武昌三层楼连成一线。

隧道建成后,车辆从吉庆街与大智路交叉口进入隧道,下穿中山大道,进入北京路地下,过胜利街、洞庭街、沿江大道,于江滩公园入口上游一侧直线过长江。到达武昌后,穿长江船舶设计院、武九铁路与和平大道及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航运学院校区,于该校南大门下穿友谊大道后出隧道。

来去两条路相隔11米

隧道虽然设计双向4车道,但进入江底后就分成两个管道,均为单向两车道。两管道间相隔11米,靠近一桥的管道供汉口到武昌方向车辆使用,另一条供武昌至汉口方向车辆使用。

车辆由武昌或汉口方向出发,均是右进右出,即汉口方向车辆从中山大道、天津路进入,武昌方向车辆抵达汉口后从胜利街及中山大道出。

【市民反应】

“过江不再堵车”

昨日16时许,记者采访了的士司机王师傅。听说长江隧道要开工,他很高兴,“太好了!现在一桥二桥太挤了,高峰时间我一般都不做过江生意”。

王师傅说,平时过桥,顺利的话,得15~20分钟,但一堵车就麻烦了。前不久,他过了一次桥,花了40多分钟。“走隧道最少能节约5分钟,听说隧道不堵车”。

陈先生家住武昌中北路,每天开车到汉口上班。“现在很多路都修好了,就是过江有些烦,隧道建成,就可以减轻一桥、二桥很大的负担”。

【施工秘闻】

江底施工要到后年

28日开挖江南工作竖井,以后施工人员和工程机械都由这个竖井进入地下施工。

江南竖井位于武汉理工大学三层楼校区电教室前的操场上,宽23米、长36米,将挖到34米深,半年后完工。

江南竖井与友谊大道间设计有200米长的明挖段。明年,友谊大道靠江边的半幅道路将封闭施工,同时,汉口竖井及明挖暗埋段开始施工。预计在明年年底,首台盾构机可抵达武汉。

盾构机成“土行孙”

江底隧道由盾构机前行开挖完成。据透露,一台盾构机价值高达2000万美元。机身全长60米,呈管道形,直径大于江底隧道。

盾构机由江南竖井下去,在井下完成拼装调试后开始工作,只进不退,穿过江底,由江北竖井“爬”出来。

盾构机同时配备管片安装机,盾构机前进一步,就从身后“吐”出混凝土管片,隧道随即成型,管片接缝都采用密封处理措施。

潜水员江底换“刀”

盾构机全靠刀具挖土,泥土通过管道输送到身后,再运上岸。长江江底土质软硬不均,易磨损刀具,而且刀具一直在6公斤/平方厘米水压处工作,很难更换。

刀具一旦发生破损,将启用专业潜水员来更换。潜水员先在加压舱加压到3公斤/平方厘米,再过渡到6公斤/平方厘米水压环境里。

盾构机前进速度大概为300米/月,最少需8个月才能完成任务。由于两条管道相隔太近,两台盾构机不能齐头并进。靠二桥一边的管道施工一个月后,另一台盾构机再下井。

来源:武汉晨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