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谍影:女翻译出卖军事机密在德判刑

小子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9-15
消息
1,18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渥太华谍影:女翻译出卖军事机密在德判刑
文章来源: woamsuper 于 2004-12-17 06:54:59




周二,科布伦茨(Koblenz)高级法院就一桩潜艇间谍案作出裁决。现年43岁的女被告被判处一年徒刑,监外执行。她的罪责是企图将机密技术情报出卖给中国军事机构。蹊跷的是,中国方面直到事发还蒙在鼓里,做了一次不折不扣的冤大头。

2003年10月的一天,从职自由翻译的女被告在一家加拿大餐馆会晤了一名自称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此人应约而来,目的是接受女翻译提供的一笔交易:她因职业之便手里掌握着德国研制的212型潜艇武器的全套资料,希望以10.5万加元(约合6万欧元)的价格卖给中方。这样的会面有过两次。第二次时,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即拍板。

令女翻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交易伙伴只是长着亚洲面孔而已,他不是来自中国使馆,而是加拿大谍报人员。原来,女翻译打给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的电话被加拿大情报机构窃听。因担心潜艇机密落入非北约国家之手,加拿大国家情报局导演了以上餐馆接头的剧目。

几乎同一时刻,加拿大同德国取得了联系。在德方看来,女翻译的行为已构成“出卖国家机密”罪,理应立即逮捕送交法庭审讯。但女翻译此时早已是持照美国公民,而德国法律不适用于在本土以外作案的外籍公民。直到女翻译2004年9月回德国探望父母期间,德国警方才对她采取了拘留措施。



HDW的潜艇技术是行界公认的一枝独秀


11月22日,德国总检察长内姆(Kay Nehm)以“企图出卖国家”罪向被告正式提出公诉。诉状要求给予女翻译判处1年半的徒刑。12月16日,科布仑茨高级法院法官宣读了对女翻译的判决:女翻译犯有轻度出卖国家罪并因此被判处1年监外执行。检察官一方和女翻译均表示接受判决,不再上诉。

女翻译并不是惯犯,这一点连检察院都承认,这也是对她定罪相对较低的原因。她移民北美多年,在当地是个声誉颇佳的翻译。2003年,德国一家公司找到她并请她翻译212型潜艇的技术说明书。212型潜艇技术称得上是德国尖端技术,由德国位于基尔的HDW和其他伙伴公司开发,用于军用潜艇发动机。当2003年美国公司参股HDW并计划出售原HDW军事制造部门时,在德国引起了很大争议,该事件捅到高层,施罗德也表了态。

时间急迫,文字量很大,女翻译只好将一些章节转手其他翻译做。交活时,德国客户不干了,他们认为翻译中很多地方不符标准,错误频繁,不愿按原价付报酬。此时正值圣诞节前,女翻译已将这笔稿筹打入圣诞礼物的预算。她一气之下,决定出售这批资料,保证圣诞节计划的圆满实现。她听说,中国人对潜艇技术感兴趣,于是她拨通了中国使馆的电话……
 
who received that phone call in the Chinese embassy! stupid guy missed a great chance!
 
说不知道绝对是装傻,最大的可能是知道电话被窃听而没有采取行动。
 
中国使馆电话被明目张胆监听,而且盗用中国使馆名义去行骗,最起码对中国的名誉有损吧,就着还敢明目张胆出来炫耀!
 
中国政府的情报机关同样监听驻华外国使馆的通讯联系 这是国际情报界的惯用手段 敌我之间对此种做法始终保持一种默契 通常情况下不会破坏游戏规则。 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什么在通讯手段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仍然使用最原始的外交信使传递外交文件的主要原因,最原始的方法通常也是最安全的。这个女人绝对是初犯一点反侦查警惕都没有,竟然直接打电话到中国使馆要求出卖军事情报,而且是在同是NATO的成员国加拿大境内,估计负责情报工作的RCMP官员也没有料到 这么容易就掉到这条大鱼 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立功机会。
 
批复:转发总参谋二部、安全局彻查此事。违者斩立决。老胡
 
接电话的人居然是加拿大的情报机构??她可能是早就被人盯上了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