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你认为历史上共产党哪一位领导人(一把手)对人民的贡献最大?

胡耀邦,赵紫阳.


胡耀邦的政治贡献


在八十年代的改革黄金时期,从高层改革派的角度看, “邓、胡、赵”曾被公认为驱动改革车轮的三驾马车,胡耀邦是清算文革罪恶、平反冤假错案、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持者,赵紫阳是经济改革(农村的包产到户和城市的企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甚至可以说,赵紫阳在八十年代树立的“温州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指出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胡、赵二人还是抵制党内保守派的中流砥柱,先后阻止了“清污”和“反自由化”等整人运动的泛滥。
现在,邓小平却成为中国改革的“唯一人”,而有功于八十年代的改革的胡耀邦和赵紫阳,不但前者冤死十五年、后者软禁十五年,而且两人的名字也在中国改革史上消失了。
 
胡耀邦主持的平反,不仅惠及社会精英,而且惠及广大平民,使二者同时从长期的政治歧视下获得解放,终结了让人永无出头之日的阶级歧视和身份歧视,以及由此而来的全面社会歧视的黑暗时代。当一个个被打倒的中共元老相继复出之后,当一批批被打成右派的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社会的尊重之时,无数被贬入敌对阶级的普通的农民、工人、小职员、无业者……也卸下了政治贱民的重负,使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回归社会,在政治上为邓小平及其改革开放赢得了充分的民意支持。

胡耀邦主持的不分高低贵贱的平反,在刚刚结束了残酷阶级斗争局面的七十年代末,是相当大胆而宽容的政治决策,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自由主义政治的色彩――政府必须平等对待所有人。
 
早在1983年1月20日,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四化建设与改革》的讲话,针对只改农村而不改城市、只改经济而不该政治的跛足改革,首次提出“全面改革”的主张。胡耀邦说:“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革,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革”,“一切战线、一切地区、一切部门、一切单位都有改革的任务,都要破除陈旧的、妨碍我们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都要钻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立新章法。”而且,胡耀邦还首次提出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三个有利”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遗憾的是,在以后的官方文件中,在对“三个有利”做了些微改动之后,这个发明权就归在邓小平的名下。)
 
主持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众所周知,胡耀邦推动和主持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并主持召开了对思想解放意义重大的“理论务虚会”,也亲自参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修改。当年的亲历者王强祥回忆:“胡耀邦亲自参与了《实》文的修改、发表,审定了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送去的《实》文清样,批准刊登,对推动《实》文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见:《揭开“真理标准”文章作者之谜》,载于《纵横》2004年10月号)同时,在邓小平提出的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胡耀邦针对教条化的马列主义而提出了“活的马列主义”:马列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和静止的思想,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活思想。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而必然有其局限性,无法全部回答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所以,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理论上勇敢地面对新时代,回答和解决马克思所没有提出和没有解答的新问题。可以说,他作为中共新党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对当时的思想解放的推动,甚至在更深的层次上超越了“真理标准”讨论。
 
提倡文化艺术上的创作自由在文革后召开的首次全国性文代会上,诸多被平反的老右派参加了会议,周杨在会上承认了当年充当整肃知识界的打手的错误,并向在“反胡风”和“反右”中被整肃的知识分子道歉。之后,胡耀邦到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发表讲话,他不但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且在中共执政的历史上首次提出执政党应该尊重创作自由的主张。他提出:党非但不应该干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反而应该尊重知识分子及其精神劳动的独特性,保证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胡耀邦的讲话,为思想解放和文艺繁荣提供了来自高层决策的赦令,曾令许多备受文字狱之苦的作家感激涕零。
 
推动新闻改革和言论自由据胡继伟和王若水等人回忆,胡耀邦在邓小平镇压“民主墙”时,就曾公开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允许批评性言论的存在,像民主墙上所发表的异见恰恰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在民主墙被取缔之后,胡耀邦赞成胡继伟先生提出的“设一个民主公园”的建议,并责成胡继伟找北京市市委商量落实问题。后来,北京市建议在月坛公园设了一个大字报区。
 
对西单民主墙人士的保护1979年3月,邓小平下令逮捕魏京生后,胡耀邦却在同年6月举行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发言,对因言治罪表示不同意见说:“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尽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以及在这次人大会议上,不少同志点名也好或不点名也好,批评我背着中央、支持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民主化运动,助长无政府主义,但我仍要保持我自己的看法。”而且,他还特别公开提到魏京生的被捕,他说:“我奉劝同志们不要抓人来斗,更不要抓人来关。敢于大胆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恐怕也不在乎坐监牢。魏京生抓了三个多月,他一死就会在群众中变成烈士,是人人心中的烈士。” 虽然,胡耀邦没有能够保住魏京生、徐文立、任婉町和刘青,但民主墙时期的其他人如王军涛、胡平等人,却在胡耀邦的保护下免遭牢狱之灾
 
对知识界和新闻界的保护众所周知,胡耀邦被迫下台的主要罪名,就是他“一手硬一手软”,而没有按照邓小平的“两手硬”指示来对待知识界,特别是对待八六学潮中的大学生。所以,邓小平指责说:在胡耀邦庇护行下的思想文化界,一直处在软弱涣散状态,把第一大党报《人民日报》变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要阵地。邓小平还指责胡耀邦纵容包庇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正是受到胡耀邦保护的刘宾雁、王若水、胡绩伟、方励之、夏衍、巴金和周杨等人,才导致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和八六学潮的产生。
 
胡耀邦在解决民族问题、特别是西藏等问题上,表现了政治上的远见和制度创新能力。八十年代初,他与万里去西藏时,对1949年以来中共民族政策进行了坦率而真诚的检讨。他的讲话虽然没有超出中共的统战传统,但那毕竟是到目前为止的中共党魁,放下垄断一切的架子和从不认错道歉的恶习,对其执政历史的自省,对其民族政策的检讨的极限了。所以,他的那次高原行才能至今在西藏的精英阶层中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如果按照胡的思路,中共政权与西藏及其达赖流亡政府之间的关系,决不会陷入现在这样的毫无进展的僵局,两岸关系也不会出现如此强烈的敌视。
 
导致胡耀邦下台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他力主废除终身制,并公开表示自己愿和邓一起退休,身体力行地为全党提供示范,让人民看到中共废除终身制和进行政治改革的决心。
 
“耀邦否定‘文革’最彻底,真理标准讨论最坚定。他认为党不能再受‘左’的危害,于‘左’祸的肆虐,可谓刻骨铭心。他重视自由、民主、人道原则,熟悉西方的发展历史,很愿意接受外来的新思想。他对毛泽东的认识是全面的,还在‘文革’时便不盲从,心中有数,常说绝对不能迷信任何人,要独立要思考。粉碎‘四人帮’后,他有三个建议:停止批邓,平反冤假错案,抓生产。真理标准讨论时,阻力不仅来自华国锋、汪东兴,胡乔木就反对。平反冤假错案,汪东兴不交一、二、三专家辨档案,一些专案的甄别,如‘六十一人案’,他就另起炉灶搞调查。在中纪委时,他力主党内生活正常化、民主化,应健康发展,一定要避免过去搞家长制、一人说了算的错误,并主持了《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起草。耀邦是在这个最根本方面抓党的建设的。抓年轻人的选拔,他比谁都积极,紧抓不放(在选拔第三梯队工作中,我有亲身体会。有些人不过是口头讲讲而已,有些人只重视干部子弟或过分关心自己儿女,有些人还硬是‘老中青三结合’、‘扶上马走一程’)。当年赵紫阳、纪登奎被上面重视。一九六四年,耀邦曾推荐过紫阳到团中央接班。他没有任何拉帮结派思想,很反感‘谁是谁的人’。……他一生好读书,重视知识,尤重视有知识的人,……他常讲要爱护知识分子,并尽力保护他们中受过整的人。‘文革’后,坚决反对过去整人的那一套,主张真正实行‘双百方针’,不是停在口头上,而是认真贯彻于一切方面,要见诸行动。当然,他也不是没有缺点、弱点。虽然遇事总经过深思熟虑,但有时过于热心,讲话多了,难免有失。他同权力无缘,从不设防,遭人暗算而不觉。‘文革’后,‘多换思想少换人’的干部政策,对有些人的使用也是引起过意见的。”
 
!!!!!!!!!!!!!!!!!!!!!!!!!!!!!!!!!!!!!!!
赵紫阳对政治改革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八十年代那个激动人心的改革时代,赵紫阳对中国社会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就深得民心,当时流传甚广的“要吃粮,找紫阳”的民谣就是明证。他来北京之后,先在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全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后来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为中国的政治改革营造出最宽松的气氛,并于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七项措施。赵紫阳时代的中国,虽然还没有民主制度,但在思想上文化上却充满了民主气氛。
 
推动经济的市场化与私有化

按照当年赵紫阳的主要智囊之一陈一谘说法,赵紫阳在经济改革上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简政,放权,松绑”。在农村下放土地使用权和乡镇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城市进行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1979年)、"减税让利"(1982年),"利改税" (1984年),"企业承包"( 1986年),"股份制试验" (1988年)。在流通领域进行“价格改革”,从“价格双轨制”逐步走向“完全由市场定价”。陈一谘回忆说:赵紫阳在会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时曾明确表示:"价格不在市场中形成,企业不会有竞争力。我也想一下子把价格放开,但做不到,因为大部分国企还只习惯接受指令,对市场价格讯号反映不灵敏。所以,我接受一些青年经济学家的建议,价格改革采取‘放调结合’,能放的一律放,一时放不了的先调,直至完全放开。赵紫阳在经济改革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价值观念上终结了毛式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在改革实践中奠定了市场化与私有化的基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