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过中秋还是过“9。18”

alcohol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6-04
消息
4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过中秋还是过“9。18”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的走远,我们迎来了一个不愿提及但又不能不提起的日子,中华民族的国耻日----9。18。

74年前的这个日子,日本人的铁蹄踏入了中国,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惨无人道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场毁灭性的灾难。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通过血与火的拼挣,中华民族终于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1945年的8。15日,日本天皇终于宣布接受《波斯坦宣言》,无条件投降。八千里地山河,六十年来家国。60年前,日本鬼子夹着尾巴走了,但走了就不会回来了吗?

众所周知,日本和德国不同,日本政客对于那场侵略战争的态度是一贯的暧昧。近年来拌随着右翼势力的兴起,其军国主义的亡魂也开始死灰复燃。有的政客去参拜臭名昭著靖国神社,有的人妄图通过修改教科书来否认历史美化侵略,甚至还有人公然在钓鱼岛等问题上挑衅,这些都说明其野心不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虎视眈眈!日本当局一再的修改宪法,寄希望于突破《和平宪法》第九条的约束,在和邻国的领土问题上采取强硬的措施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事实都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警钟长鸣。我不否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其国家复兴民族振兴的实现需要区域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基础,需要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是,我们还应该对包括日本在内的非和平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还应该牢记国耻辱,居安思危!

如同上天出给我们的一份奇特的考卷,今年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遭遇了“918”这个国耻日。一方面是家庭团聚的喜悦,一方面是被日本鬼子侵略的国耻,一个是“小家”一个是“大家”,国人们应该是过中秋还是应该过国耻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会有小家的和谐幸福。我以为:面对这张奇妙的考卷,我们还是应该以纪念“9。18”为重。爱因斯坦说: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无疑就是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又何来的民族复兴?在当前这个错综复杂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应该在中秋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铭记国耻,怀念那些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出生入死的英雄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在这个特使的日子了继承他们的精神,怀念他们的恩情!

“9。18”一天天的向我们靠近,这段时间我特意留意了下各种平面媒体和网络中的相关报道,结果很遗憾,国人们一脸迎接中秋佳节的喜庆,对国耻日却鲜有提及。若说是商家处于自身利益考虑,铺天盖地的礼品广告情由可原的话,那么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可以花费巨大的精力置办一场中秋晚会,甚至向全球的亿万华人发出邀请共赏一台晚会以期创下一项新的吉尼斯记录,却将“9。18”放在脑后,无可置疑会让我们感觉愤怒!试问下:既然有那么大的精力和实力,为什么不邀请全世界的华人们共度一个国耻日呢?中秋和“9。18”到底哪个更重要些?

当然,我不是故意通过一个伪命题来制造矛盾。其实,中秋节和9。18之间也并不存在冲突,只要在国人们全家团聚,共赏一轮明月的时候知道,今天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耻辱日就足够了。
 
              重温1931年9月18日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柳条湖位于沈阳内城以北2.5公里处,在沈阳站与文宫屯站之间,关东军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爆破地点,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较为偏僻,便于行事;二是距东北军北大营较近,便于诬为中国军队破坏,也有利攻击。

   18日22时20分,炸药点燃,一声巨响,震荡长空,炸毁一段路轨。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便向预定目标攻击,同时沈阳站附近的日军大炮也向北大营猛烈轰击。23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份电报,谎称中国军队在沈阳北部北大营西侧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在冲突中。接到电报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参谋长三宅光治、参谋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诉诸武力的“绝好机会”,本庄繁当即决定,按照预定的计划,迅速将主力集中到沈阳,先发制人,“惩罚”中国军队,占领东北三省。

   19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之间,本庄繁向关东军下令:驻辽阳第二师,驻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第一、第五营等迅速开往沈阳,攻击该地中国军队;驻长春步兵第三旅准备进攻长春。同时,还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最后,本庄繁将他的命令及战况正式报告给军部。为了便于指挥,19日凌晨3时30分,本庄繁率领关东军司令部火速赶往沈阳。

   9月18日夜,日本在沈阳的驻军只有独立守备队第二营和第二师的第二十九团,人数仅几千人。柳条湖事件发生后,日军连夜向沈阳增兵。驻扎在铁岭的部队,于19日凌晨4时到达沈阳,配合第二营于5时30分占领北大营;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城和辽阳等地的第二师所属部队及师长多门二郎也于19日凌晨5时抵沈阳,与原来驻在沈阳的第二十九团一起行动,6时30分占领沈阳内城。然后该师又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向距沈阳10公里的东大营进攻,日军南北夹击,东北军和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中午12时许,日军占领了这个东北军的第二大营。由于东北军绝大多数部队执行了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一夜之间,日本侵略军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城。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兵工厂、飞机场及一切重要军政机关和东三省官银号等悉被占领,所有驻省城的军警均被缴械。仅沈阳兵工厂,即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余万发,炮弹10万发,东三省航空处积存的300架飞机,尽为日军掠去;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9月18日夜里,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19日日军攻占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后在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毋须抵抗”的命令下含愤撤退。当日22时许,长春陷落。

  背景资料

   1921年的华 盛顿 九 国 会议后,日本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裁 军。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7亿3000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5亿日元以下,裁 减额达40%。可是大规模裁 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

   自从 明 治 维 新 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 事 最优先 的 原则 ,培养了大批 职 业 军 人。对于职 业 军 人 来说,除了军 事 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 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 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 军 队 是 最 光 荣的职业。但裁 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 事 院 校 ,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 军 服 者进入。裁 军 给 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发酵的军人们开始 秘 密 集 会 , 天剑 党 、 樱 会、 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 东 条 英 机、 冈村 宁 次 等 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 原 莞尔 , 是 他提出“满 蒙 生 命 线” 的理 论 , 石原 也 是 后 来 ”九一八”事变的主谋。


   在此同时,中国的政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27年开始,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与以往的军阀政权不同,国民党的革命目标是要收回租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对于在中国有巨大利益的各国列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927

   年1月,北伐军强行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国租界。如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一定会出兵“惩罚”这种“违法的暴行”。但时代已经变了,英国已无力对中国进行“惩罚”,只好默认中国对租界的回收,从武汉撤兵。

   _

   英国的撤军使日本产生了唇亡齿寒的感觉,感到中国军队强行回收租界之举早晚也要落到日本头上。但日本和英国不同,当时英国在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租界和殖民地,而日本只有中国一块,因此日本人绝不会轻易允许中国军队强行收回租界的。对这一点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很清楚,1927年3月蒋介石在北伐军攻占南京后,特地招请日本记者,暗示北伐将不包括东北地区。但国民党激进的左派们却明确说明北伐不会将东北排除在外。

   _

   当时日本当政的若榇内阁属于温和派,尚能根据华盛顿九国条约的原则,对中国的革命行动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但这却引起了日本国内强硬派的强烈不满,迫使若榇内阁于1927年4月倒台。接替若榇的田中义一总理是强硬派,试图以军事的压力迫使国民党停止北伐。为了阻止革命军北伐,1927年日本以保护国民安全为由出兵山东对北伐军进行威胁,但并没有能够阻止北伐军进军,后来只好主动撤军。同样英国炮舰也曾炮击南京威胁北伐军,但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_

   在此背景下,田中义一考虑扶植张作霖在东北建立一个与国民党对立的亲日政权,以保证日本在东北的租界和特殊利益。可是田中的计划却被关东军的一个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破坏了。河本大佐天真地认为只要暗杀了张作霖,就会使东北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关东军就可以乘乱一举占领东北。1928年张作霖的军队被北伐军击败,6月3日张作霖从北京逃回东北时,河本大佐等人阴谋爆炸了张作霖的专列,张作霖当场死亡。但东北军的将领却采用了密不发丧的策略,粉碎了河本大佐的计谋。1928年12月,接替张作霖的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国民党的领导,使田中在东北树立与国民党对立亲日政权的计划彻底破产。

   _

   田中首相得知河本大佐谋杀张作霖时,不由地长叹惜道:“孺子不知父母心啊”。田中向昭和天皇报告说:“这次张作霖谋杀事件,不幸有帝国军人的参与,现正在调查中,一定要对肇事者依法严加惩处。”天皇说:“请严格维持国军的军纪。”但田中准备对河本大佐进行处分时,军内却出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声称“家丑不能外扬”,公开处分河本会损害皇军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军内的强大压力下,田中首相无法实现他对天皇严惩肇事者的许诺,只好向天皇汇报说:“经调查此事与帝国军人无关。”天皇大怒道:“首相的话怎么和上次完全不一样呢?你不用再解释了,我也不想再听了。”

   _

   田中被天皇斥责,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田中再次求见天皇,天皇不见,田中绝望地宣布辞职。田中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位因天皇的不满而辞职的首相。田中辞职后,陆军总部仅仅对河本大佐实行了停职的内部处分,理由是河本大佐的动机是

   “无私的爱国行为”,所以从轻处分。这种以“爱国”为理由,对军人不法行为的纵容,导致了后来下级狂热军人的暴走,以及“下克上”行为的泛滥。这也播下了狂热日本军国主义者突入自爆式太平洋战争的萌芽。

   _

   接替田中的滨口首相属于温和派,对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没有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但中日间的紧张关系却在逐步升级,1929年初,东北的国民外交协会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连、旅顺主权,收回南满铁路等四项要求,将反日独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同时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反华的高潮,如果不是当时中日政府高层的克制,中日战争早在1929年就爆发了。

   _

   1930年中国向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在公文中使用“支那”这个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中国,日本随后同意今后在公文和新闻报纸中不再使用“支那”,改用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但这个象征性的让步并无助于平息中国人的反日情绪。1931年5月,中国和朝鲜的农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发生了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在日本的煽动下,朝鲜人的反华情绪爆发,数千愤怒的朝鲜人冲入在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进行烧、杀、抢等暴行,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的大惨事。

   _

   1931年,石原莞尔调任关东军参谋,开始策划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以伪造的铁道爆破事件为由,突然向沈阳的张学良军发动猛攻。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了沈阳。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

   _

   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不幸的是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关东军挑起9.18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试图通过外交的方式解决问题,中国政府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赞成关东军搞独立的“满洲国”计划,因为这样露骨地违反日本和九大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会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_

   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代表9月25日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_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都支持立刻撤军,但关东军的军官们却根本不理会上面的指示,使出了“下克上”的手法,反而在10月18日又向在锦州的张学良军队发动猛攻。当时在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曾找关东军的高层交涉,试图解释政府希望和平解决的方针,但关东军的军官竟然拔出军刀来威胁说:“你是不是想要干涉我们的事?”。

   _

   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931年12月11日,若榇内阁倒台,犬养毅新内阁成立。犬养毅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和国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犬养毅打算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12

   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曝光后,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但当时犬养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却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这更激怒了激进派军人。1932年5月15日,一伙狂热军人居然明火执仗地闯入首相官邸将犬养首相杀害。

   _

   犬养首相被杀后,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权,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自爆的军国主义道路。1932年9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此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道路。
 
头有点昏,但是帮你顶一下。
 
at the same time,
treasure the happiness that we have now....
bs japanese w/ famil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