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独立的来龙去脉 [转贴]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ames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James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2-03-16
消息
3,849
荣誉分数
155
声望点数
223
现在很多帖子说外蒙古独立都是刻意省略了很多前因后果,我觉得这是对那段历
史的不负责任。国民政府同意外蒙古独立不是一件可以单独孤立来讨论的事情。

战略位置:
外蒙古对于中苏两国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对于苏联来说,如果外蒙古归
属于中国,西伯利亚铁路就在中国的可有效影响范围之中;而横贯西伯利亚的铁
路一旦不能有效控制,不仅苏联沙俄侵占中国的海参威、库页岛等亚洲东海岸和
太平洋西北不能持续占领,西西伯利亚甚至于中西伯利亚等地也不能保全;苏联
失去太平洋入口后,无法实现全球争霸,在战争时也极易处于封锁之中,失去了
深远的国土,苏联也就没了战略迂回,实力大打折扣。

而外蒙古归属于苏联,外蒙古以北的50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与中国隔离。由
外蒙古东南出发,到北京不足600公里,一旦过了中间的张家口,苏联坦克在平原
上就可四处纵横;也可由外蒙古东部出发,直击山海关,分割中国东北;冬季时
滇藏、川藏路无法可行,从克什米尔进藏又处于印度的威胁之下,只有河西走廊
可长年进入新疆西藏,由外蒙古中部南下,占据甘肃河西走廊,可封锁新疆青海
西藏。苏联一旦取得外蒙古不仅是可以内保国之长久还有外分中国之利。

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苏联是不可能不动心的,事实上从斯大林专政后苏联就一直
不停的对外蒙古进行渗透。而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由于首都位于中国江南,虽然
对外蒙古的战略位置也有所认知,但是由于对首都不是那么重要,所以重视程度
不及苏联。

外蒙古的独立意识由来以久:

上推至元末,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但他们实力犹在,不停寇边。明成祖朱棣把京
城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燕王,在夺取皇位后要回老家,另一方面
也是要巩固北方边防。拜蒙古人犯边之赐,明朝重修长城,现在北京八达岭才有
东西看。至明末,蒙古人内部有所分裂,一部分蒙古人得到明政府允许,在长城
以北与汉人和睦相处,游牧而居,这一部分历史上“向心力”较强,另一部分被
逐至“漠北苦寒之地”,从此逐渐开始有内外蒙古之分。


  至清初,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皇太极灭“后元
”后,得到了“元传玉玺”,并据此立国。从清朝后,内外蒙古皆正式入中国版
图,受中央政府管辖。 但是在康熙朝外蒙古的蒙古人几度反叛,连康熙也不得不
御驾亲征。幸好当时中央政府势力强大,外蒙古分裂阴谋才没有得逞。


  再至清末,国家衰微,外强入侵,夺我领土者,犹以沙俄为甚。沙俄先后占
去东北黑龙江以北,新疆以西的大片领土,自然也不会放过中间这块地广人稀的
好地方。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成立,外蒙的活佛和王公在沙皇俄国的怂恿支持
下,于1912年宣布独立。但在国际上少有承认,且中国政府和孙中山等人皆断然
拒绝其独立。但当时中国内乱不断,无力北顾,遂一拖再拖。


  蒙古在沙俄支持下独立,中国政府并未承认。后来大卖国贼袁世凯上台,开
始还装装样子,后来沙俄以承认袁世凯的政府为诱饵,于1913年和1915年先后签
订“中俄协约”和“中俄蒙协约”,里面虽称外蒙为中国一部分,但是实行自治
,实际上承认了沙俄在外蒙的势力。随后外蒙宣布取消独立。


  在现在蒙古版图西北,原来还有一大块领土属于中国,那就是中国原称唐努
乌梁海的地方(现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1914年沙俄出兵强占此地,并将其并入
俄国版图。苏联成立后此地成立以克孜尔为首府的土温克共和国,曾在短时间内
一度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但很快降格成为俄罗斯联邦内一自治共和国。


  话说外蒙在1912年宣布独立,但它一直是以沙俄为靠山,不料1917年沙俄亦
生大变故,亦即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始,备受夹攻。一来,苏联急欲在世界上找到支持,以打
破外交困境,二来,最早的苏维埃政权领导人也是些以反压迫为己任的理想主义
者。苏俄对中国作了许多友好姿态。包括废除沙俄和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重
新签订友好互助条约,退还中国所有俄国租界,废除治外法权等等,其中一条很
重要的是,苏联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列宁曾想归还其在东北,新
疆等沙俄抢去的中国领土,但因太不现实而作罢)。


  但毕竟到手的肥肉弃之可惜,再者俄国在外蒙也颇有势力。于是在外蒙出了
个人物苏赫巴托。其人好象原是外蒙王公某卫队的军官,受十月革命影响,笃信
革命理论,曾到莫斯科见过列宁。在二十年代初领导了外蒙的社会主义革命,成
为蒙古国的英雄,其肖像见于外蒙货币图格里克上。自是,蒙古坐上了“社会主
义国家老二哥”的交椅。曾有位苏联二战老战士对我说:“卫国战争时苏联还没
有中国这么个大兄弟,仅有一个蒙古小弟弟。”至二战前只有这么两个社会主义
“国家”而已,所以苏联对外蒙“照顾”有加,包括派兵进驻。中国的反应应该
可以想象得到的。


  1921年外蒙在苏赫巴托领导下革命成功,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又废除
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位苏赫巴托也如列宁一样,建“国”后不久就死去了。蒙古以苏联为宗主
,端的是什么都跟着学。在苏赫巴托后又出了一位跟斯大林相似的狂搞个人崇拜
的人物--乔巴山。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名字都用来给城市命名,细查地图可以找
得到。后来乔巴山死后亦如斯大林被骂个够。


当时的国际形势:
雅尔塔会议实际是英、美、苏三国的分赃大会,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近乎
直白的向罗斯福阐述了外蒙古对苏联的重要性以及苏联对外蒙古的极度野心。并
且以苏联在欧洲对美、英的局部退让换取了美国支持外蒙古独立;而英国首相丘
吉尔则希望美国与苏联陷入亚洲泥团而无暇顾及二战后极度虚弱的欧洲,为欧洲
、英国换取重新崛起所需要的时间出发,大力支持外蒙古独立,甚至到了帮助斯
大林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地步。至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由于受史迪威以及马歇尔
的误导,把中国当作了无关紧要的游击区,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也是为了美
国利益考虑,违心的同意支持外蒙古独立。

在这次分赃大会上真正的赢家应该是丘吉尔,后来几十年的国际形式发展证明了
他当初的做法的正确性。美苏在以后几十年里也确实陷入了亚洲这个泥沼里。虽
然英国没有能恢复到二战以前的国际地位,但是整个欧洲因为英国以及美国的努
力得以保全。

最大的输家当数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居然被美、英、苏三国联合出卖。当
然也可能三国首领潜意识里都不希望出现一个非白人的世界性大国,不希望亚洲
出现一个可以影响三国战略利益的大国。这在心理学角度是说得通的。

苏联为中国准备的连环计:
我不得不佩服苏联人围绕外蒙古所做的战略布局。1944年苏联人策划了新疆维族
恐怖分子的暴乱,恐怖分子装备之精良,连抗美援朝中后期换装了苏联步兵师标
准装备的中国志愿军都有所不及。部队清一色的美制轻武器,火炮全部是苏联制
式装备,大批苏联教官以及大量机动性强大的骑兵。甚至服装都是苏联军服!苏
联人更是挑起民族矛盾,维族恐怖分子甚至杀光了整个伊犁的汉族军人以及平民
,连婴儿也不放过。虽然这里有盛世才长期执行大汉族主义的因素,但是没有苏
联的教唆,我无法相信维族人会如此残忍。说来好笑,当时驻守新疆的部队虽然
基本上都是预备部队或者是二线部队,但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逃兵,都是准备与
维族恐怖分子死战到底的。不是他们爱国(士兵大部分是抓壮丁而来,实在谈不
上爱国)而是维族恐怖分子对汉族是不留活口的。手段残忍到日军可能都有所不
及的程度。在抗日战场很难看见的全民一心的情况在新疆倒是出现了。汉族团结
紧密程度足以让国民政府羡慕。

苏联军队又出兵东北,如果没有苏联人的纵容与默许,很难相信解放军能在苏联
军队眼皮底下发展壮大。至于苏联士兵在东北的暴行,这里就不用我多嘴了。大
家也知道的够多了。如果说美军在中国不过是一匹淫狼的话,那么苏联士兵在东
北绝对是成群的野狗,没有苏联士兵犯不了的罪行。

这样新疆、东北、外蒙古,苏联给国民政府给蒋介石的连环计算是准备好了。

国民政府的对应:
事实上在苏联的连环计、国际列强的出卖下,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都没有什
么可以讨价还价的本钱。就像斗地主,苏联一手的炸弹,而中国政府则是一手的
“电话号码”。蒋介石本人以及国民政府最开始还是为外蒙古抗争过,宋子文最
初到莫斯科也是谈判新疆问题的。无奈斯大林是铁了心要外蒙古的,而国民政府
也是面临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这就是弱国的无奈啊。事实上在中苏关于外蒙
古的谈判进行时,苏联政府为了给国民政府以压力,授意新疆的恐怖分子大张旗
鼓的制造进攻乌鲁木齐的假象,在东北加大对解放军的援助程度。拒绝国民政府
的军队利用旅顺运兵。加上外蒙古多年来早也是清一色的蒙族,没有汉族基础。
实在是没有办法,到了最关键时期,斯大林甚至以“内蒙古也要加入外蒙古”来
威胁国民政府。最后国民政府只能妥协。毕竟这样可以保住新疆、东北;不然不
但外蒙国民政府奈何不得(苏联驻军)就连东北、新疆也不保。

我不想为国民政府说好话,但是在谈论外蒙古问题时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不着
一字,那么这个只能是有意制造国民政府出卖外蒙古的认知,是政治宣传,而不
是真正的历史探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