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8-17
- 消息
- 14,692
- 荣誉分数
- 14
- 声望点数
- 218
1949年建国后,我军成建制地装备的第一款军刺,就是随着53式步骑枪列装的折叠、棱型枪刺。
对于这种枪刺,许多抗战时期的老八路对此并不陌生,在延安时期八路军的无名氏马步枪、八一式马步枪也采用了类似设计。不同在于53式的枪刺是向右折叠,而八一是向下折叠的。
折叠、棱型枪刺虽然刚度好、携带时不会丢失,但功能单一,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派不上用场。
53式步骑枪由于战斗重量大、射速慢,在国内装备时间不长就被56半自动替代了。
。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仿制于前苏联的西蒙诺夫7.62mm半自动步枪,原型枪所配军刺是剑型、双面开刃、折叠刺刀,折叠后收于枪管下方,向前打开时,用挂环固定于枪口。
该枪刺外形美观,在中、苏常被作为检阅用的礼仪枪。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枪刺刚度较低,易弯、折,所以后来生产的56半自动就换成三棱枪刺。至今在民兵、预备役和仪仗队中两种枪刺的56半自动都依然在装备着。
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的阅兵式中,民兵方队使用的就是安装折叠、三棱枪刺的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南海保镖》里倪星拿的那支四棱黑刺,应该是一支被他DIY过的制式装备(上边那四个精美的刻字:“保家卫国”一定是导演的发挥,否则激光刻字的成本在军刺来说就太高了)――他往53步骑枪刺的套筒里塞了一个木把,虽然是个歪的,但仍然是隔板杀人无坚不摧,捅谁一下谁的血就顺着四道血槽往外飞奔,几分钟就没救。这种军刺在3年后又推出了增强版,那就是著名的56半三棱刺,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53的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成品军刺是无毒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对于这种枪刺,许多抗战时期的老八路对此并不陌生,在延安时期八路军的无名氏马步枪、八一式马步枪也采用了类似设计。不同在于53式的枪刺是向右折叠,而八一是向下折叠的。
折叠、棱型枪刺虽然刚度好、携带时不会丢失,但功能单一,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派不上用场。
53式步骑枪由于战斗重量大、射速慢,在国内装备时间不长就被56半自动替代了。
。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仿制于前苏联的西蒙诺夫7.62mm半自动步枪,原型枪所配军刺是剑型、双面开刃、折叠刺刀,折叠后收于枪管下方,向前打开时,用挂环固定于枪口。
该枪刺外形美观,在中、苏常被作为检阅用的礼仪枪。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枪刺刚度较低,易弯、折,所以后来生产的56半自动就换成三棱枪刺。至今在民兵、预备役和仪仗队中两种枪刺的56半自动都依然在装备着。

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的阅兵式中,民兵方队使用的就是安装折叠、三棱枪刺的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南海保镖》里倪星拿的那支四棱黑刺,应该是一支被他DIY过的制式装备(上边那四个精美的刻字:“保家卫国”一定是导演的发挥,否则激光刻字的成本在军刺来说就太高了)――他往53步骑枪刺的套筒里塞了一个木把,虽然是个歪的,但仍然是隔板杀人无坚不摧,捅谁一下谁的血就顺着四道血槽往外飞奔,几分钟就没救。这种军刺在3年后又推出了增强版,那就是著名的56半三棱刺,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53的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成品军刺是无毒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