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新闻: 黑龙江冰球小将北美圆梦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auca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auca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5-24
消息
52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118
黑龙江冰球小将北美圆梦

“最希望的事…拿冠军回去!”语气中带着期待,12岁的齐齐哈尔雪豹队队员张钺,告诉多维记者。

12月27日,在纽约长岛人冰球队所属儿童基金会的安排下,34名来自中国的哈尔滨红星队,以及齐齐哈尔雪豹队的两支少年冰球队员,抵达新泽西纽瓦克机场,并于隔日前往加拿大渥太华,参加Bell Capital Cup少儿冰球锦标赛。而在结束赛程之后,1月4日晚间,他们将现场观看黑豹队与长岛人队的比赛。

“这是国内的种子运动员,第一次有机会与国际球队竞赛、交流。中国冰球运动要发展,一定要先走出来。”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王金玉,说明此行的最大意义。

对于小将们而言,过去只能透过电视转播观看国际赛事。这一次的北美行,未尝不是美梦成真。而这一切,可以由一篇网路文章说起。

看他们练习,我感到谦卑.

2005年4月28日,一篇登载于ESPN.com,标题为“哈尔滨冰球之旅"(Hockey Week in Harbin)的文章,抓住了加拿大冰球队渥太华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Roy Mlakar)的视线.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回来后,除了一份考察中国冰球运动专业性及发展的商业报告,他也写下了自己的旅游日记,以及长岛人队想协助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想法。

看到这篇文章,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当下承诺,如果长岛人队可以把当地的球队带来北美,他愿意在渥太华招待他们。

在随后的募款活动中,长岛儿童基金会顺利募得8万美元的的赞助。而Nike Bauer Hockey公司,除赞助每位队员一套球具外,也额外捐赠300套球具给中国。12月27日,这群东北小将终于美梦成真。

回忆在中国的这段旅程,莫百瑞在文章中提到,由于纽约长岛人队在哈尔滨有办公室,负责当地冰球运动的推广。他知道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这两个城市,有球队参加由中、日、韩三国所组成的亚洲冰球联盟比赛(AHL)。而中国代表队的成员,也几乎全由这两支球队培养的球员所组成。他认为协助这两支少年球队发展,等于是间接促进中国冰球运动的成长。

与许多美国游客一样,他首先对哈尔滨的人口数感到惊讶。“900万人!"他回忆自己一听到这个数字时,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而哈尔滨,这个素来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是中国各种冬季活动的中心,其中也包含了冰球。

在观赏过专业比赛后,他分析中国冰球队的水准,约等于美国东岸联盟的一流球队。但有一点除外,守门员的素质。

从专业的角度,他也观察到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瓶颈。他对多维记者说“中国目前最缺乏的,除了球员的装备外,应该就是教练人才,以及合适的冰上练习场地。”

在旅途中,透过翻译,他与球队球员及教练坐下聊天。虽然哈尔滨有一座全新的体育馆,但莫百瑞发现球员练习场地的休息室十分破旧,只有少数的健身器材,而且球队没有装备经理。

“但球员并不不介意,因为这已经是第一年球员能有自己的休息室。”他说。

莫百瑞说明,在装备上,球员练习时使用的装备,多数来自于城内的各种轮替使用计画。至于球员的个人生涯规划,介于20至29岁之间,如果表现优异,有机会参与亚洲冰球联盟的比赛。可以与其他6名队员共住在宿舍,每周练球天,每年5月,可以有3周的休假时间,每月薪资约为120元美金,但需扣除大约10%的餐费。

回忆在东北参观少年组比练习时,这群大约9至12岁的孩子,与美国相同,那是一幅熟悉的画面,许多父母接送充满热情的孩子来练球。但不同的是,没有豪华的轿车,有些人有头盔,有些人没有,而许多装备对孩子而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然而,热情,应该是让他印象最深的事。这些父母每年必须自费700元人民币让孩子练球,这大约是许多人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包括昂贵的器材,往往是学费的2、3倍。虽然物质条件及待遇皆无法与美国相比,但他们仍很认真、有纪律地练习,不是只是为了好玩。

“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他告诉记者。

莫百瑞指出,在与孩子见面时,他们出人意料的热情及诚实。在每间可以容纳3、4个人的水泥的宿舍里,他们说希望每周可以有一天以上的时间放假与家人团聚。此外,因为见过许多退休球员无法融入社会,他们也忧心自己的未来。这点,令人同情。

“我觉得,观看他们练习,让我更懂得谦卑。”他说。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长岛人队提供)

回想这几个月来的准备工作,莫百瑞呼了一口气,打趣地说“很累,只想在活动之后休一个假。”

从5月的募款活动开始,到赛程的排定。在加拿大,由于孩子们将居住在接待家庭里,所以花了很长地时间连络及安排。此外,由于要同时申请美国及加拿大的签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未来,莫百瑞觉得,中国在许多运动项目上都已经有了杰出的成就,没有理由冰球发展不起来。但如果投入,就代表一种承诺。

谈到成就感,他回答“应该就是当这些孩子来到美国之后,看到他们穿戴上全新的装备,在设备良好的球馆里打球的那一刻吧!”

明星队阵容

担任此行的领队之一,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王金玉,告诉多维记者,4个多月来的准备工作中,最特别的是,国内各单位达成共识,要打造两支最好的队伍。
 
I have known the two teams came to Ottawa to play Bell Capital Cup from Ottawa Citizen and Chinese Embassador threw the puck with other two for game face-off, but nothing moved me more than this inside story. I felt sorry I did not do anything for those kids. Hopfully they will play next Cup here sometime later.
 
The two teams played in B house groups. My son told me they won the local teams 7:1 and 8:1 respectively. But I don't know their scores with other teams. They stayed with host families at east end, Orleans. I was supprised that they did not communicate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Ottawa.

Actually there was another team from Beijing participanting in the Bell Capital Cup too, but no news on it, neither scores.

If they come again next time, I hope to host a few boys, covering their spense at Ottawa. Can the lea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like CFC or Association of Chinese From North East China, organize the host activity?
 
最初由 真心不假 发布
wow~~~~~~~支持~

“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他告诉记者。

莫百瑞指出,在与孩子见面时,他们出人意料的热情及诚实。在每间可以容纳3、4个人的水泥的宿舍里,他们说希望每周可以有一天以上的时间放假与家人团聚。此外,因为见过许多退休球员无法融入社会,他们也忧心自己的未来。这点,令人同情。

They just represent how sports are done in China. No fun for the kids but for the country.

Sure they will beat any local team 8:1 and 7:1 if they don't have a chance to go home for a week or so. But the kids are kids, you shouldn't make the kids suffering when they are still kids. For local folks, playing hockey is fun for most folks, even though few of them working hard trying to get into NHL.

I respect them when I heard they did pretty well in the cup, but know I just feel they could be victims of China sport syste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expectation. Porr guy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