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冰球小将北美圆梦
“最希望的事…拿冠军回去!”语气中带着期待,12岁的齐齐哈尔雪豹队队员张钺,告诉多维记者。
12月27日,在纽约长岛人冰球队所属儿童基金会的安排下,34名来自中国的哈尔滨红星队,以及齐齐哈尔雪豹队的两支少年冰球队员,抵达新泽西纽瓦克机场,并于隔日前往加拿大渥太华,参加Bell Capital Cup少儿冰球锦标赛。而在结束赛程之后,1月4日晚间,他们将现场观看黑豹队与长岛人队的比赛。
“这是国内的种子运动员,第一次有机会与国际球队竞赛、交流。中国冰球运动要发展,一定要先走出来。”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王金玉,说明此行的最大意义。
对于小将们而言,过去只能透过电视转播观看国际赛事。这一次的北美行,未尝不是美梦成真。而这一切,可以由一篇网路文章说起。
看他们练习,我感到谦卑.
2005年4月28日,一篇登载于ESPN.com,标题为“哈尔滨冰球之旅"(Hockey Week in Harbin)的文章,抓住了加拿大冰球队渥太华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Roy Mlakar)的视线.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回来后,除了一份考察中国冰球运动专业性及发展的商业报告,他也写下了自己的旅游日记,以及长岛人队想协助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想法。
看到这篇文章,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当下承诺,如果长岛人队可以把当地的球队带来北美,他愿意在渥太华招待他们。
在随后的募款活动中,长岛儿童基金会顺利募得8万美元的的赞助。而Nike Bauer Hockey公司,除赞助每位队员一套球具外,也额外捐赠300套球具给中国。12月27日,这群东北小将终于美梦成真。
回忆在中国的这段旅程,莫百瑞在文章中提到,由于纽约长岛人队在哈尔滨有办公室,负责当地冰球运动的推广。他知道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这两个城市,有球队参加由中、日、韩三国所组成的亚洲冰球联盟比赛(AHL)。而中国代表队的成员,也几乎全由这两支球队培养的球员所组成。他认为协助这两支少年球队发展,等于是间接促进中国冰球运动的成长。
与许多美国游客一样,他首先对哈尔滨的人口数感到惊讶。“900万人!"他回忆自己一听到这个数字时,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而哈尔滨,这个素来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是中国各种冬季活动的中心,其中也包含了冰球。
在观赏过专业比赛后,他分析中国冰球队的水准,约等于美国东岸联盟的一流球队。但有一点除外,守门员的素质。
从专业的角度,他也观察到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瓶颈。他对多维记者说“中国目前最缺乏的,除了球员的装备外,应该就是教练人才,以及合适的冰上练习场地。”
在旅途中,透过翻译,他与球队球员及教练坐下聊天。虽然哈尔滨有一座全新的体育馆,但莫百瑞发现球员练习场地的休息室十分破旧,只有少数的健身器材,而且球队没有装备经理。
“但球员并不不介意,因为这已经是第一年球员能有自己的休息室。”他说。
莫百瑞说明,在装备上,球员练习时使用的装备,多数来自于城内的各种轮替使用计画。至于球员的个人生涯规划,介于20至29岁之间,如果表现优异,有机会参与亚洲冰球联盟的比赛。可以与其他6名队员共住在宿舍,每周练球天,每年5月,可以有3周的休假时间,每月薪资约为120元美金,但需扣除大约10%的餐费。
回忆在东北参观少年组比练习时,这群大约9至12岁的孩子,与美国相同,那是一幅熟悉的画面,许多父母接送充满热情的孩子来练球。但不同的是,没有豪华的轿车,有些人有头盔,有些人没有,而许多装备对孩子而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然而,热情,应该是让他印象最深的事。这些父母每年必须自费700元人民币让孩子练球,这大约是许多人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包括昂贵的器材,往往是学费的2、3倍。虽然物质条件及待遇皆无法与美国相比,但他们仍很认真、有纪律地练习,不是只是为了好玩。
“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他告诉记者。
莫百瑞指出,在与孩子见面时,他们出人意料的热情及诚实。在每间可以容纳3、4个人的水泥的宿舍里,他们说希望每周可以有一天以上的时间放假与家人团聚。此外,因为见过许多退休球员无法融入社会,他们也忧心自己的未来。这点,令人同情。
“我觉得,观看他们练习,让我更懂得谦卑。”他说。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长岛人队提供)
回想这几个月来的准备工作,莫百瑞呼了一口气,打趣地说“很累,只想在活动之后休一个假。”
从5月的募款活动开始,到赛程的排定。在加拿大,由于孩子们将居住在接待家庭里,所以花了很长地时间连络及安排。此外,由于要同时申请美国及加拿大的签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未来,莫百瑞觉得,中国在许多运动项目上都已经有了杰出的成就,没有理由冰球发展不起来。但如果投入,就代表一种承诺。
谈到成就感,他回答“应该就是当这些孩子来到美国之后,看到他们穿戴上全新的装备,在设备良好的球馆里打球的那一刻吧!”
明星队阵容
担任此行的领队之一,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王金玉,告诉多维记者,4个多月来的准备工作中,最特别的是,国内各单位达成共识,要打造两支最好的队伍。
“最希望的事…拿冠军回去!”语气中带着期待,12岁的齐齐哈尔雪豹队队员张钺,告诉多维记者。
12月27日,在纽约长岛人冰球队所属儿童基金会的安排下,34名来自中国的哈尔滨红星队,以及齐齐哈尔雪豹队的两支少年冰球队员,抵达新泽西纽瓦克机场,并于隔日前往加拿大渥太华,参加Bell Capital Cup少儿冰球锦标赛。而在结束赛程之后,1月4日晚间,他们将现场观看黑豹队与长岛人队的比赛。
“这是国内的种子运动员,第一次有机会与国际球队竞赛、交流。中国冰球运动要发展,一定要先走出来。”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王金玉,说明此行的最大意义。
对于小将们而言,过去只能透过电视转播观看国际赛事。这一次的北美行,未尝不是美梦成真。而这一切,可以由一篇网路文章说起。
看他们练习,我感到谦卑.
2005年4月28日,一篇登载于ESPN.com,标题为“哈尔滨冰球之旅"(Hockey Week in Harbin)的文章,抓住了加拿大冰球队渥太华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Roy Mlakar)的视线.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回来后,除了一份考察中国冰球运动专业性及发展的商业报告,他也写下了自己的旅游日记,以及长岛人队想协助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想法。
看到这篇文章,参议员队主席莫列卡当下承诺,如果长岛人队可以把当地的球队带来北美,他愿意在渥太华招待他们。
在随后的募款活动中,长岛儿童基金会顺利募得8万美元的的赞助。而Nike Bauer Hockey公司,除赞助每位队员一套球具外,也额外捐赠300套球具给中国。12月27日,这群东北小将终于美梦成真。
回忆在中国的这段旅程,莫百瑞在文章中提到,由于纽约长岛人队在哈尔滨有办公室,负责当地冰球运动的推广。他知道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这两个城市,有球队参加由中、日、韩三国所组成的亚洲冰球联盟比赛(AHL)。而中国代表队的成员,也几乎全由这两支球队培养的球员所组成。他认为协助这两支少年球队发展,等于是间接促进中国冰球运动的成长。
与许多美国游客一样,他首先对哈尔滨的人口数感到惊讶。“900万人!"他回忆自己一听到这个数字时,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而哈尔滨,这个素来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是中国各种冬季活动的中心,其中也包含了冰球。
在观赏过专业比赛后,他分析中国冰球队的水准,约等于美国东岸联盟的一流球队。但有一点除外,守门员的素质。
从专业的角度,他也观察到中国发展冰球运动的瓶颈。他对多维记者说“中国目前最缺乏的,除了球员的装备外,应该就是教练人才,以及合适的冰上练习场地。”
在旅途中,透过翻译,他与球队球员及教练坐下聊天。虽然哈尔滨有一座全新的体育馆,但莫百瑞发现球员练习场地的休息室十分破旧,只有少数的健身器材,而且球队没有装备经理。
“但球员并不不介意,因为这已经是第一年球员能有自己的休息室。”他说。
莫百瑞说明,在装备上,球员练习时使用的装备,多数来自于城内的各种轮替使用计画。至于球员的个人生涯规划,介于20至29岁之间,如果表现优异,有机会参与亚洲冰球联盟的比赛。可以与其他6名队员共住在宿舍,每周练球天,每年5月,可以有3周的休假时间,每月薪资约为120元美金,但需扣除大约10%的餐费。
回忆在东北参观少年组比练习时,这群大约9至12岁的孩子,与美国相同,那是一幅熟悉的画面,许多父母接送充满热情的孩子来练球。但不同的是,没有豪华的轿车,有些人有头盔,有些人没有,而许多装备对孩子而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然而,热情,应该是让他印象最深的事。这些父母每年必须自费700元人民币让孩子练球,这大约是许多人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包括昂贵的器材,往往是学费的2、3倍。虽然物质条件及待遇皆无法与美国相比,但他们仍很认真、有纪律地练习,不是只是为了好玩。
“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他告诉记者。
莫百瑞指出,在与孩子见面时,他们出人意料的热情及诚实。在每间可以容纳3、4个人的水泥的宿舍里,他们说希望每周可以有一天以上的时间放假与家人团聚。此外,因为见过许多退休球员无法融入社会,他们也忧心自己的未来。这点,令人同情。
“我觉得,观看他们练习,让我更懂得谦卑。”他说。
受纽约长岛人队总裁王嘉廉委托,球队总经理莫百瑞(Mike Milbury),在2004至05年美国NHL停赛期间,前往哈尔滨及齐齐哈尔,访问当地冰球球队。(长岛人队提供)
回想这几个月来的准备工作,莫百瑞呼了一口气,打趣地说“很累,只想在活动之后休一个假。”
从5月的募款活动开始,到赛程的排定。在加拿大,由于孩子们将居住在接待家庭里,所以花了很长地时间连络及安排。此外,由于要同时申请美国及加拿大的签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未来,莫百瑞觉得,中国在许多运动项目上都已经有了杰出的成就,没有理由冰球发展不起来。但如果投入,就代表一种承诺。
谈到成就感,他回答“应该就是当这些孩子来到美国之后,看到他们穿戴上全新的装备,在设备良好的球馆里打球的那一刻吧!”
明星队阵容
担任此行的领队之一,长岛人冰球俱乐部驻中国代表处王金玉,告诉多维记者,4个多月来的准备工作中,最特别的是,国内各单位达成共识,要打造两支最好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