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家乡事:西安超市黑幕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wjg18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wjg18

知名会员
注册
2003-09-27
消息
1,152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148
转自古城热线

超市作为购物场所,已经遍布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大型的综合性超市,如家乐、爱家、人人乐、家乐福、麦德隆已经是遍地开花了;小型的便利超市,如海星、西果、三棵树等也是随处可见。超市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舒适的购物环境;低廉、实惠的生活用品。但是细心的顾客却也不难发现,现在在超市购物,越来越难以享受到上帝般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窝火、憋气,乃至争吵。超市对顾客、供货商、员工,以及监督或者管理者的态度,却是大不一样的。对顾客的故意欺瞒、对供货商的残酷打压、对员工的无道使用、对监督管理者的下作献媚,无不透漏着超市的虚伪。笔者曾经在一个大型连锁超市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恰逢此超市即将营业,所以对于超市的各种现象更是尽收眼底。即使本人已经做到了中层的管理人员,可是由于无法忍受那里的种种不正常的现象,最后选择了辞职。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可是偶尔想起,却也感到不忿,所以特做此文,与网友共享。


一:顾客篇

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超市在做促销活动,“**商品买一送一”、“**商品特价销售”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在“买一送一”中得到的免费商品,要么是次品,要么就是没用的东西,更可气的是有时候居然会是过期产品。“特价销售”中的产品,对不起,十有八九是货量不够,或者干脆派自己的员工假扮顾客,早早的排队占位,真正的顾客是很难买到这些“特价商品”的。所以,这些宣传是十足的噱头,赚取顾客眼球的。

在超市里,有个成文的规定,商品是按生产日期的早晚上柜销售的,哪怕仓库里有最新鲜的商品,超市也不会拿出来销售。为什么?超市要的是利润,根本就不会顾及到顾客的要求。所以,所谓的“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口号,呵呵,假的!

有些食品过期了,怎么办?好办!只要没有出现霉变,那就捆绑销售,搞什么“买一送一”;要么就干脆撕掉标签,换成新的。反正超市里的打标机是常用设备,不会少的。

有一些残次品是无法向供货商退货的,所以超市也有自己的小伎俩。把这些残次品摆放在顾客忽视、却又容易碰到的地方。要是哪位顾客自己不小心,对不起,请照价赔偿,超市是不会承担这些损失的。

有些细心的朋友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会经常发现一些貌似顾客,眼睛却四处游走的人,没错,就是他们所谓的“防损员”了。这些人的职责就是防止超市内的商品丢失,职责所在,什么也都好理解了。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防损员”,自以为超市是他家,做事横行霸道。这不,顾客中有人因此受辱,,更有人因此丧命。叹矣!悲矣!

说起超市对顾客的欺瞒行为,要是细细数来,恐怕一天一夜也数不清楚,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个醒罢了!

二:员工篇

一般的超市员工,按照职责的不同,分为理货员、收货员、防损员、收银员和其他的行政事务服务管理人员,还有一种特殊的员工―促销员。他们的工作时间也不一样,有的是隔天倒班,有的是上下午倒班,有的是有固定休息日。总之,员工们的工作强度大到可以让自己站着睡着,所以基本上是回家就睡觉―太累了!

先说理货员。理货员的职责是管理好货物的摆放及补充、货架的整理、招呼顾客等,甚至在自己管理的货物到达仓库的时候,也要去协助收货员验货、收货。但是在某些时候,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一点点权利,比如对供货商,要是不把理货员巴结好,那么自己的商品就会被安排在偏僻的地方,或者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货架,这些可都是理货员的权利。

再说收货员。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货物的查验、接收、保管;理货员要求上货时,提取货物;对残次品进行退换等。不要以为这个工作清闲,这可是一个重体力活,在叉车等运输工具无法使用的地方,是要人工在货架上下货物的,有时甚至要进行空中作业。在收货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可得罪的人物,否则很可能会排在最后查验和接收,甚至出现拒收。

防损员,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店内商品的非正常损失。他们有时穿工作服在店内巡视和在店门口值勤查验勾物票据,有时也便衣在店内盯梢(呵呵,有些搀杂个人主观臆断了,可是我实在想不起更合适的词语了)。

收银员,看似轻松的工作,可是任谁站一天,都会感到吃不消吧,更何况都是一些小姑娘呢。

至于促销员,实际上不属于超市的员工,他们是供货商派驻在超市进行商品促销的人员。货物的整理有他们,货物的接受有他们,货物的补充也有他们。为了自己的商品能够买的更好,他们不得不接受超市各种正式员工的各种工作指派,是真正的“小媳妇”式人物。

这些员工们上班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下班的时候,太阳早已经落下。每当遇到大型的节假日,忙的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偶尔有一点空闲时间,竟然可以靠在墙角马上睡着。没有员工灶,吃饭要去外面,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离开超市,都要在员工通道的大门处,把自己的衣袋、裤袋倒翻出来,接受有关人员的检查。

员工之间因为所属部门的不同,也有矛盾存在,但他们也会相互合作。所有商场的仓库都是经常要盘库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损失也就由此出现:收货员和和防损员串通,将仓库的小件商品(比如零食)带出,然后平分;理货员和防损员串通,将卖场里的小件商品带出,然后平分;收货员和理货员合伙向供货商或者促销员索取好处。这些现象太多、太频繁。

超市对员工的管理如此的不到位,各位网友们,要小心了,这些损失,不定哪天就会转嫁到顾客的身上呢!

三:供货商篇

大家现在耳闻能熟的一句话:杨白劳是大爷,黄世仁是孙子。其含义不言而喻。超市的销售方式是代卖,就是只提供卖场和管理人员及销售价格,至于商品,则是供货商按照订单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不定期的送达。至于进货价,呵呵,低的不敢想象。结帐?等着!供货商需要在订单完成之后,巴结好商品部、采购部、财务部和店长(有时是总经理)或者主管店长助理(副总经理),然后送出一笔笔不菲的好处费,才有可能拿到本就属于自己的货款。

供货商的灾难就只有这么一点吗?不,远不止!供货商在订单执行过程中,是要十分注意收货部的态度的。拖延收货时间、拒收、减少收货量、无故返厂等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而且他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领导和供货商。

在《员工篇》里所提到的促销员,实际上是供货商的正式员工,真正的“小媳妇”式角色。收货时要在场,入库时要自己干,补充货物上柜也要自己干,时不时还要被理货员或者收货员刁难一下。

每当有供货商想要自己的货物进入卖场销售,在十分艰难的见到采购员以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关工作,之后就是产品的价格被大幅的削减,再然后就是需要向超市缴纳一笔让人听着都肉痛的所谓“进店费”,还有促销员的押金、管理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遇到一些节假日,或者店庆,还要被迫进行让利(或者无利、亏损)销售,简直让供货商痛苦不已。也有一些勇敢的供货商对于超市的这种霸道行为进行了抵抗。前不久,上海炒货行业的所有企业就集体退出家乐福,对其收取高额费用的做法进行了抵制,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可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介入此事,导致最后不了了之。超市行业的此类霸王做法依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当然,也有个别的大型著名品牌供货商是例外的。比如宝洁公司,还有那些大件家电产品,都是需要先付货款,然后当作“贵重物品”加以认真、小心的查验、接收和保存的。

供货商,一个脸上挂着笑容、内心无比愤怒而又无奈的群体。

四:监督管理篇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这个帖子,因为内容比较敏感。但是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写出来,为的是能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事情,不过我会尽量的使用温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

超市在正常营业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工商、税务、市容、消防、治安、防疫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超市的工作人员在接待以上部门的人员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我刚到超市工作时,恰逢新店筹备,对于市容、治安和消防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不知道是检查方的工作疏忽,还是店方的工作确实做的很到位,总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就安全通过了检查。可是大家应该发现,在超市内部,消防设备和安全通道往往是不能让人感到满意的:消防设备通常被有意无意的挡在了货架或者货物的后面(虽然中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不仔细找,还真不容易发现);安全通道形同虚设(几乎每个超市都是只有一个进口和出口是供顾客使用的,再就是员工通道了,别无他路)。

对于治安,超市的面子工作做的确实不错,防损、保安,让顾客心理塌实不少。可是为什么总是超市的东西被盗有人管,而顾客的东西丢了就白丢了呢?

由于超市一般营业面积较大,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占道经营的情况,可是让人大为头疼的是在几乎每个超市的门前,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广告宣传单在散发,直接导致超市门前花花绿绿的一片狼籍。对此,不知道应该管理门前“三包”的市容部门为什么集体蒸发。

可能大家还注意到在很多大型综合超市里,是有熟食销售的。一般情况下,超市都是要求这些人员(包括促销员和理货员)有健康证的。可是有了健康证,这些食品就真正的“健康”吗?这个就要劳驾防疫部门来监督管理了。还不错,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比较恪尽职守的,经常会检查就职人员和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也能经常查找出来一些存在的问题。不过呢,检查完了,整改意见也交代了,可就是不见超市有动静。操作员照样用正在和面的手擦汗、口罩照样不遮盖住鼻孔、长发照样在帽子外飘荡、过期食品照样不时的出现在货架上。真不知道这样的防疫工作,检查和不检查有什么不一样?

至于工商和税务,由于我当时工作的所属部门限制,我无法了解,可是按照超市对待其他部门的做法,我想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后序

关于西安超市黑幕的系列小品,已经告一段落。这些帖子承蒙个位的关照,全部被置顶,在此小弟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些帖子也在网友之间引起了争论,尤其有两位至今依然在超市中工作的朋友指出了我文中疑为不妥之处,就此,我祥解如下:

超市制定正常管理的规定和措施。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执行的未必就好,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意0思。

1.关于理货员的职责问题,各个超市是不大一样的,这个是我没有交代清楚.可是对于员工的工作时间及是否索要好处的问题,我想说的多了就没有意思了,毕竟黑暗的东西太多,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些事情,而不是搞什么控诉会.

2.关于促销的问题,问问大家,有没有谁在超市买到过过期食品?有多少人?有没有因为超市的虚假宣传跑去买便宜货,而发现已经断货?有没有遇到过买酱油一大瓶,送一小瓶,而小瓶的生产日期已经过期或者将近过期?用事实说话,而不是靠摆弄超市的有关规定和做法来糊弄大家.

3.关于超市的生存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靠销售商品所产生的利润来维持,而不是靠盘剥供货商的所谓“进店费”、“管理费”等苛捐杂费来维持。物价局早有规定,不得向员工收取任何所谓的“押金”,而超市的这种做法就是在顶风作案!或许会有反驳说:促销员不是我们的正式员工。好呀,那就更不应该收取什么押金了,“管理费”足矣!

4.关于消防通道和员工健康证的问题,有些质问或者说是辩解真的很苍白无力的,顾左右而言他.既然有人作为超市的中层管理人员已经若干年,不会不明白在超市这样一个人数相当密集的场所,消防工作是有多么重要,可是为什么那些消防器具和安全通道总是在货物或者货架的背后呢?检查是经常检查的,可是未必真把这个事情当真了.健康证我相信所有的超市员工,包括店长,都会有,可是是否按照防疫卫生制度进行操作呢,我在我的帖子里面已经进行了叙述,就不再重复了.

最后,我想再次重申我发表这个系列小品的目的:为了让大家能够多明白一些事情,在以后的购物活动中睁大眼睛,减少作为消费者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