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中共应学习越南 选举党总书记

农夫

知名会员
注册
2005-07-28
消息
1,635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148
羊城晚报:中共应学习越南 选举党总书记
万维读者网 2006-07-13 08:11:39


BBC消息,在1990年代初名噪一时的皇甫平发表文章,倡导中共学习越南共产党,以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总书记。

皇甫平昨天(7月12日)在广州《羊城晚报》上发表《越南改革值得关注》一文,其中提到, 今年4月越共召开十大,作出中央领导人年轻化决定。三位元老级高官却集体提前请辞,打破了原来新老交替的惯例。在中共十大上党的总书记也是差额选举产生。

他指出,越南很重视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从革新开放实践中体悟到,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一定要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皇甫平1991、92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连续发表《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等文章。传达邓小平在上海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精神,要求坚持改革,轰动海内外。

越共后来居上

皇甫平在《越南改革值得关注》一文中说,越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切切实实的步伐,值得改革先行者中国学习。

一是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规定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二是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政治局、书记处、检查委员会集体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

三是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充分讨论,作重大修改。

四是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在十大上党的总书记也是差额选举产生。

五是越南国会规定专职代表比例大幅提高到25%,避免兼职代表过多"既踢球、又吹哨"的弊端,真正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国会可以对政府包括总理在内进行质询,质询场面向全国现场直播。

中共应停止争论纷纭

皇甫平批评说,正当越共更坚决更大胆向着全面改革大道上豪迈前进的时候,中国国内却陷入了一片改革反思与纷争之中。

他曾经在上个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前一段时间有些人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现在应当凝聚改革共识,不要再争论纷纭,要争取时间干。

皇甫平真名为周瑞金,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后从事新闻工作,曾经担任过上海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皇甫平:越南改革值得关注
(博讯2006年7月12日)

近日,来自越南一条新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博讯 boxun.com)


6月24日,69岁的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72岁的政府总理潘文凯和68岁的国会主席阮文安,向越南国会递交了辞呈。当天下午国会投票通过三个人辞呈,三天后胡志明市委书记阮明哲当选国家主席,常务副总理阮晋勇当选政府总理,河内市委书记阮富仲当选国会主席。新生代领导层又快又靓地正式走上前台。

大家知道,今年4月越共召开“十大”,作出中央领导人年轻化决定。照说,党代会后第二年才开国会作出人事调整,也就是说,陈德良、潘文凯和阮文安尚有一年任期时间,可是,这次三位元老级高官却集体提前请辞,打破了原来新老交替的惯例。

当年决定,当年调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共加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表明将更严格更坚决地实行领导年轻化方针,使高层领导新老交替更趋平稳、规范。

越共提出革新开放路线,始于1986年的“六大”,今年恰是越南改革的20周年。“十大”作为一个转折点,将迎来越南新一轮的革新。应当说,越南很重视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也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到去年人均GDP已达到650美元,进步很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革新开放实践中体悟到,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一定要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们非常认同邓小平说的一句话:“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我认为,越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切切实实的步伐,特别在加强党内民主和监督体制建设上,做得既积极又稳妥,既大胆又细致,值得改革先行者中国学习。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相对照,中共的中央委员会除每年开一次会议通过一个决议以外,只是形式上对政治局和书记处实行监督与民主决定大事的职能。

二是越共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新形式。质询制度如于2002年,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覆为止。中共还没有实行这个制度。

三是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广泛吸收党内外智慧。这从1986年“六大”开始,提前两月公布,在全党进行充分讨论,对文件作了重大修改,正式提出革新开放路线,其意义类似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七大”、“八大”继续这样做,到了2001年“九大”,越共首次通过新闻媒体提前两个月公布政治报告草案,不但在全党甚至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进行补充修改,这不但集中了党心,还反映了民意,充分表现了执政党的责任心和自信力。

四是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和信息公开化。选举前,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电话等向全社会公开,便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直接实施监督。省委书记及所有省级干部均需有10%差额比例,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还允许党员干部自荐参选党政群团领导职务。令人惊讶的是,在“十大”上党的总书记也是差额选举产生,因此阮晋勇当选政府总理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公然表示,为这次国家主席、国会主席和政府总理的选举未能参照总书记差额选举的办法而表示遗憾。这表明越共高层官员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共在这一点上差距是不是大了?

五是越南国会规定专职的代表比例大幅提高到25%,避免兼职代表过多“既踢球、又吹哨”的弊端,真正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而且,国会可以对政府包括总理在内进行质询,而且质询场面还要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回想一下,中国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国人大上进行过一两次人大代表对政府官员的质询,后来就无影无踪了。

仅举以上几点,可以看到越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正路,出实招,迈实步,收实效的。学生已经走到先生前面去了。正当越共更坚决更大胆向着全面改革大道上豪迈前进的时候,中国国内却陷入了一片改革反思与纷争之中。就从这个意义上,越南改革不是很值得中国关注的吗?

----作者为北京《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皇甫平要换总书记

黎阳

2006.7.13.

“奉天承运”、专门辅佐“真命天子”的皇甫平有令: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必须
实行“差额选举”。其7月13日大作《越南改革值得关注》详细规定了对中国共产
党“政治改革”的具体要求。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差额选举”中国共产
党的总书记。

“精英”们在今年3月4日“西山会议”上统一了目标:“经济改革实际上已经结
束了”、“改革超越了经济领域,进入其他的领域,因此,改革的定义要重新定
”、“下一步的“改革”是政府职能改革、法制改革、政治改革。同时,要突破
传统意识形态对改革的约束”。果不其然,从那之后“精英”们的全部锋芒一齐
指向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公权民营化”、“政府削权”、“政府停止垄
断资源”、“多党制”、“军队国家化”、“共产党最好分成两派”、“中共非
法”、“人代会非法”、“走台湾现在走的道路”……现在皇甫平把这场“政治
改革”(或曰“颜色革命”)推向了新高潮:“差额选举”总书记。

普通人谈贞操没什么滑稽,婊子谈贞操就有点滑稽。既要“奉天承运”、专门辅
佐XXX,又要“差额选举”,这难道不滑稽吗?既然自己一再声称“皇甫平”这个
名字意味着“奉XXX之命,辅佐XXX”,那就是说换了别人就不行,非此人不可。
这名字意思的本身就排除了“差额选举”的原则。既然容不得第二家,那还搞什
么“差额选举”?顶着个意味着“独一无二”的名字鼓吹“多元化”,跟婊子谈
贞操有什么两样?真那么想“差额选举”,为什么当年起“皇甫平”这个名字的
时候不提出来搞“差额选举”?为什么胡锦涛没当总书记时不提出来搞“差额选
举”?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现在提出来要“差额选举”?

答案很简单。皇甫平之类“精英”对胡锦涛的方针路线越来越不满,动了杀机,
想趁自己这拨人还有点势力时把他赶下去,换个总书记,美其名曰“差额选举”
。如果胡锦涛的方针路线让他们心满意足,他们早就忙着象起“皇甫平”这种名
字那样起诸如“皇甫锦”、“皇甫涛”之类的“新名字”了,还顾得上闹什么“
差额选举”吗?所谓“差额选举总书记”,不过是皇甫平们孤注一掷搞政变的借
口而已。

鲁迅说:“我看中国有许多知识分子,嘴里用各种学说和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
为,其实却只顾自己一个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见的,却用作生活的材料,一
路吃过去,像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皇甫平的“差
额选举”也一样是借口,是他又“一条排泄的粪”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