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quyi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quyi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9-15
消息
5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七年的移民生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加拿大社会的安定、人民的良善和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往往是社会达到一定道德水准的标志。在加拿大,我曾亲身体会到这个社会带给人们的这种美好。

小时候,在课本中学到,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的关系都是金钱关系,互相利用,不讲道德,资本家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攫取剩余价值,不惜代价、不讲人性。雷锋这样道德高尚的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教育下”造就的。但是,真正来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发现并不是这样。在这里,人们彼此尊重、友善。乐于助人的“活雷锋”更是比比皆是。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还在大学读书的我不小心将公共汽车月票遗失。我记得当时是月初,因为当时自己没有收入,买月票的钱对我来说,还真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天出门,乘车来回都要再多花上四元多。可想而知,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沮丧。

没过三天,一个电话打来,我立刻感到释然。原来,有人在车站拾到了我的月票,随即投到邮筒里(在加拿大拾到遗失的月票可以直接投入邮筒寄到车站的失物招领处,不需邮寄费)寄到公车总站失物招领处。招领处的服务人员就会按照月票后面的电话号码,打到失主家中,让其领取。

接到电话后,我二话没说,就乘车到了位于市中心查培街一百三十五号(153 Chapel Street)的公车“失物招领处”。一位带有残疾的女士(为了给残疾人士解决就业问题,政府会鼓励他们做一些轻微的体力工作)接待了我。看了我的驾照后,她在一摞月票中找到了我的,并让我在一张表上签了字。最后,她和气地说,“拿回去吧,谢谢!”

我谢过这位女士往外走时,看到走廊里有许多大箱子。上面还有标签,有的写着“围巾”、有的写着“手套”,有的写着“帽子”,往箱子里一看,嚯!都快成衣、帽店了,各式各样花样颜色的围巾、手套、帽子堆积成山。一位经过的老人告诉我,都是在公共汽车、火车站拣到,送来的。看来,加拿大无私善良的“活雷锋”还真不少。

还有一次,我和女儿一起坐车,谁知下车匆忙,女儿从幼儿园带回的小枕头落在了车上。女儿发现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的流下来了。那可是她最喜欢的枕头,是奶奶亲手给她做的。有了上一回的经历,我对女儿说,“宝贝,别哭。妈妈几天后一定会给你找回来。”话是这样说,但是,我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有上次的幸运。第二天,我打电话给车站失物招领处,对方让我描述了一下小枕头的样子。过了几分钟,电话传来那位女士的声音,“枕头在这呢,来拿吧。”

有孩子的家长,可能有体会,类似的“失物招领”处,在加拿大的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这里是通过一种有形和无形的道德体系,鼓励人们奉公守法。

还有一次是在前年,我遇到真正拾“金”不昧的好心人,一天下午,我带着女儿在购物中心给她买长筒袜。买完袜子后,我让她在商店门口的椅子上试穿。之后,又带她到三楼的快餐部吃饭。付钱时,我突然发现钱包不见了。当时,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没了主意。驾照、信用卡、现金(数十元)、银行卡可都在钱包里,这下惨了。

我决定马上到信息台问一下,结果,一到那里还没等我说话,那位笑容可掬的小姐就问我,是不是丢了东西。我如实地告诉了她,报我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经核对小姐将我的钱包还给了我。

失而复得的喜悦之后,我想,我连拾到月票、女儿小枕头和钱包的好心人的姓名都不知道呢。唯一答谢的方式只能是自己也作拾金不昧的人。别说,这样的机会还真有,一次,我在银行取钱时,发现我前面取钱的男士因匆忙,忘了将银行卡拿走,我发现后,立即拿着他的卡,追上他,并将卡还给了他。看着他感激的神情,我心里想,这个社会多一个无私的人,就会多一份美好、希望和安宁。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参加大学的校友会活动,在运河驳船的码头,女儿发现了一个被遗失的钱包,立刻将其交给了管理人员,不一会就找到了失主。作为母亲,我真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

我曾和我同住的室友谈到这些事,她认同的说,“是呀,移民加拿大虽然开始暂时苦点,但是,很值得呀!尤其是对下一代,在这样安全的、友善的环境中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你说人再有钱、有势,如果他生活的环境是不安全的、充满危机的,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

当时,她给我讲了一件她好朋友在国内的经历,听起来真的让人心悸。她的这位女性朋友家里很有钱,经常打扮漂漂亮亮,穿金戴银的上街购物。一次,两个歹徒驾驶一辆摩托车,从她后面经过,其中坐在摩托后座的歹徒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手提包,前面驾驶者则立即踩下油门。

我的室友接着说,“那女孩意识到被抢以后,不甘心哪,就是不放手她的包,结果她被拖出去十好几米,最后,包的带子折了,她的手臂也被拉伤了,也没保住自己的包。大白天的,她就坐到马路中间开始大哭。手臂伤得还挺重的,在家里休养了好多天。”

室友的讲述勾起了我的回忆,在出国前的几年,我和家人、朋友上街购物经常有钱、物被盗的“惨痛”经历。有的时候,购物回到家,才发现背包的底部被划开,钱包早就不翼而飞了。据说,几年过去了,国内的社会治安状况更加糟糕。小孩子的安全问题更是家长们忧虑的,不用说社会治安问题,就连学生在学校吃的食品都无法保障安全。

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听说现在又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这些“大道理”重来没有让人真的改变。社会诚信的危机、治安的恶化让这个“和谐社会”令人不寒而栗。

几十年来,共产党为淡化人们对它的不满,真正鼓励的是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拼命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殊不知,价值观的错位,已经使一些人为了金钱、享乐,无所顾忌、不惜代价。殊不知,短期的急功近利,可能对一个民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同胞能够摆脱党文化的控制,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让中国社会像加拿大一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安定。
 
俺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去找房子,要租一个单人房间,结果找错了了地方,一对老夫妇在路上遇到了我,他们开车送我去,并且在房间外面等着我办完事把我送回去。

那位老先生是意大利移民,退休前是卖直升飞机的,他的夫人是英国移民。和岳母生活在一起。
 
最初由 quyi 发布


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听说现在又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这些“大道理”重来没有让人真的改变。社会诚信的危机、治安的恶化让这个“和谐社会”令人不寒而栗。

几十年来,共产党为淡化人们对它的不满,真正鼓励的是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拼命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殊不知,价值观的错位,已经使一些人为了金钱、享乐,无所顾忌、不惜代价。殊不知,短期的急功近利,可能对一个民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同胞能够摆脱党文化的控制,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让中国社会像加拿大一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安定。
前半段同意,后半段有待斟酌。和谐社会已经有向牛克思主义理论接近的倾向。党文化也不一定就是那个祸根,“共产主义道德“和“和谐社会,都没有什么错误。缺的是法制,只用严刑酷法逼迫不行,成本很高,只用什么高尚的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道德和党纪也是不行的。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前半段同意,后半段有待斟酌。和谐社会已经有向牛克思主义理论接近的倾向。党文化也不一定就是那个祸根,“共产主义道德“和“和谐社会,都没有什么错误。缺的是法制,只用严刑酷法逼迫不行,成本很高,只用什么高尚的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道德和党纪也是不行的。

"共产主义道德"实质是一种虚假的道德,
它的核心是灌输“忠于党”的思想,
和封建王朝的“忠君”思想如出一辙,
基本是维护一党专制的思想武器。
中共五十多年来的“共产主义道德”都是从娃娃抓起,
但却造就了今日的道德沦丧。

至于“法制”,
一党专制下是没有可能的。
因为党把自身凌驾于法律之上,
党可以治法,
法治不了党。
“法”是党给百姓定的,
不是给自己定的。
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
“法制”就只是维护一党之私的工具。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我本善良- 发布


"共产主义道德"实质是一种虚假的道德,
它的核心是灌输“忠于党”的思想,
和封建王朝的“忠君”思想如出一辙,
基本是维护一党专制的思想武器。
中共五十多年来的“共产主义道德”都是从娃娃抓起,
但却造就了今日的道德沦丧。

至于“法制”,
一党专制下是没有可能的。
因为党把自身凌驾于法律之上,
党可以治法,
法治不了党。
“法”是党给百姓定的,
不是给自己定的。
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
“法制”就只是维护一党之私的工具。

党也是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离开了这些人,他就什么也不是。
本人一贯主张消灭政党政治,对中国也不例外,基于民主制度再进化。那样的法制社会可以由一党专制转化而来,也可以由您等诸位推翻了共产党来实现。那要看机缘。

您可以以继续呼吁推翻党。这俺没有什么意见。
 
最初由 quyi 发布

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听说现在又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这些“大道理”重来没有让人真的改变。社会诚信的危机、治安的恶化让这个“和谐社会”令人不寒而栗。

几十年来,共产党为淡化人们对它的不满,真正鼓励的是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拼命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殊不知,价值观的错位,已经使一些人为了金钱、享乐,无所顾忌、不惜代价。殊不知,短期的急功近利,可能对一个民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同胞能够摆脱党文化的控制,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让中国社会像加拿大一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安定。
楼主这文风倒是颇受党的影响的,很像人民日报社论嘛。前面故事讲得好好的,话题一转,上纲上线。而且动不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怎样怎样。我也可以举例这里有朋友在公司里丢了钱包都找不回来的;公司里大家纷纷丢桌上/抽屉里零钱,最后抓到保安的;等等。按楼主的逻辑,这些人又是受了什么文化的控制呢?

从前在国内,党没有教育你拾金不昧吗?为什么没有让你“真的改变”呢?(其实就这点来说,有什么改变可言呢 - 难道你从前是打算“昧”的?)如果你丢的那个钱包没找到,那下次你捡到别人钱包还不还呢?如果还是还,那跟加拿大人民怎样对你有关系吗?

总之,大题目不好做,请多下点功夫在论据和论述上。
 
Re: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党也是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离开了这些人,他就什么也不是。
本人一贯主张消灭政党政治,对中国也不例外,基于民主制度再进化。那样的法制社会可以由一党专制转化而来,也可以由您等诸位推翻了共产党来实现。那要看机缘。

您可以以继续呼吁推翻党。这俺没有什么意见。

在理论上讨论对共产主义道德与法制的看法,
你把它升华成“推翻党”,
有点不厚道。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俺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去找房子,要租一个单人房间,结果找错了了地方,一对老夫妇在路上遇到了我,他们开车送我去,并且在房间外面等着我办完事把我送回去。

那位老先生是意大利移民,退休前是卖直升飞机的,他的夫人是英国移民。和岳母生活在一起。

俺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去办事情,坐在公共汽车上,车上的人很少,我看着街景,突然一个人坐到了我的旁边,故意用腿撞我的腿,白人,40多岁,然后说“go home," 然后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不断地重复这里是北美,你应该回家,记住我,你应该回到亚洲,记住我说的话,你看我们这里的蓝天白云,然后还给我看他的钱包里面的一个徽章,告诉我这也是蓝天白云。本人用了一大堆"ok,ok"来回应,直到这家伙下去。

临下车,他还又把刚才话说了一遍还用手指了指我,于是俺又给了他一个“OK", 这家伙光说不练,没劲没劲。估计这也是位活雷锋,知道俺初来乍到,帮助俺练听力的?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Isabel 发布

从前在国内,党没有教育你拾金不昧吗?

根据本人纵横观世界的结果,敢声称教育人民的“党”,基本都是该被教育的。

最初由 Isabel 发布

为什么没有让你“真的改变”呢?

对国民不负责任并且没有信用的政府,不管它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能造就出对社会不负责任和对他人没有信心的社会成员。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Isabel 发布

楼主这文风倒是颇受党的影响的,很像人民日报社论嘛。前面故事讲得好好的,话题一转,上纲上线。而且动不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怎样怎样。我也可以举例这里有朋友在公司里丢了钱包都找不回来的;公司里大家纷纷丢桌上/抽屉里零钱,最后抓到保安的;等等。按楼主的逻辑,这些人又是受了什么文化的控制呢?

从前在国内,党没有教育你拾金不昧吗?为什么没有让你“真的改变”呢?(其实就这点来说,有什么改变可言呢 - 难道你从前是打算“昧”的?)如果你丢的那个钱包没找到,那下次你捡到别人钱包还不还呢?如果还是还,那跟加拿大人民怎样对你有关系吗?

总之,大题目不好做,请多下点功夫在论据和论述上。

你必须承认,
这里的社会治安和整体道德素质远强于中国大陆,
这就是楼主想说的。
 
Re: Re: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我本善良- 发布


在理论上讨论对共产主义道德与法制的看法,
你把它升华成“推翻党”,
有点不厚道。

然后是新左派,将“推翻党”,升华成“反华”,“汉奸”。
 
Re: Re: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我本善良- 发布


在理论上讨论对共产主义道德与法制的看法,
你把它升华成“推翻党”,
有点不厚道。

上升到厚道不厚道是否厚道,这有点绕嘴。
 
Re: Re: Re: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然后是新左派,将“推翻党”,升华成“反华”,“汉奸”。

如果有人理直气壮地进行舆论准备要推翻党,也没么可丢脸的。干什么那么敏感?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我本善良- 发布


你必须承认,
这里的社会治安和整体道德素质远强于中国大陆,
这就是楼主想说的。


Isabel 想表达的是: 只要加拿大还有偷钱包的,加拿大和中国的整体社会治安就是同一个水平,只要加拿大还有捡到钱包不还的,加拿大和中国的整体道德素质就是同一个水平
 
Re: Re: Re: Re: Re: Re: Re: 用善良作底色的加拿大人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如果有人理直气壮地进行舆论准备要推翻党,也没么可丢脸的。干什么那么敏感?

只是推测一下舆论走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