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收藏着6件清代年间的绵竹年画,其中3幅是国内没有的藏品。”昨(12)日,绵竹文物管理所所长宁志奇激动地告诉记者。6幅年画,无论构图、内容,还是表现技法,都填补了绵竹年画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绵竹有关方面正抓紧对6幅年画研究、分析,并尝试按照传统技法重新刻版。
传教士将年画带到异国
深藏在温哥华艺术博物馆的6幅绵竹年画能够重入视线,得益于美籍华人刘诗源女士。
今年8月某日晚,绵竹年画专家刘竹梅给宁志奇打来电话,要请教他几个问题。在绵竹一河边茶坊,宁志奇见到了与刘竹梅一道前来的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博士刘诗源。刘诗源向宁志奇提供了6张绵竹年画照片。宁志奇一睹称奇,研究绵竹年画20多年,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绵竹年画。
原来,刘诗源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四川吉祥绵竹年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为此她已两次从加拿大飞来四川。去年,刘诗源来成都,通过省民盟结识了刘竹梅。今年8月,她再次到成都,带来了6张清代绵竹年画的照片向刘竹梅请教。刘竹梅便把刘诗源引荐给宁志奇。
在向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求证中了解到,6幅绵竹年画为加拿大传教士Mrs.Editesibley所珍藏,该传教士生前曾到四川传教,6幅年画是她在绵竹购买的。她死于1905年(清光绪31年),据此可以表明6幅年画的绘制时期早于清光绪31年。在她死后,其孙子把6幅年画捐赠给了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
6件均为木版印线手绘填彩宁志奇介绍,6件年画作品均为木版印线手绘填彩,内容涵盖了祈福民俗、历史故事、戏曲三个方面。其中,《连升三级》、《西游记》、《龙虎斗》是绵竹年画博物馆现藏绵竹年画中从未有过的题材。在艺术形式上,构图完美,手绘精湛,设色典雅;在着色上,凸显绵竹年画特有的“群青”、“桃红”;在风格上,与绵竹年画博物馆所藏的同时代年画近似,但更为精美。
“无论是绵竹本地还是省博物馆所收藏的绵竹年画,与此6件年画作品相比,其艺术水准都有差异。”宁志奇指着《张公送子》告诉记者,张公造型生动,麒麟栩栩如生。
6幅年画均为当时装裱过的画轴和横推样式,而不是常见的门神画。据画面形式和内容分析,这些画作当时应是装饰厅堂或房间所用,而这恰恰是现在的绵竹年画所缺失的部分。
“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收藏着6件清代年间的绵竹年画,其中3幅是国内没有的藏品。”昨(12)日,绵竹文物管理所所长宁志奇激动地告诉记者。6幅年画,无论构图、内容,还是表现技法,都填补了绵竹年画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绵竹有关方面正抓紧对6幅年画研究、分析,并尝试按照传统技法重新刻版。
传教士将年画带到异国
深藏在温哥华艺术博物馆的6幅绵竹年画能够重入视线,得益于美籍华人刘诗源女士。
今年8月某日晚,绵竹年画专家刘竹梅给宁志奇打来电话,要请教他几个问题。在绵竹一河边茶坊,宁志奇见到了与刘竹梅一道前来的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博士刘诗源。刘诗源向宁志奇提供了6张绵竹年画照片。宁志奇一睹称奇,研究绵竹年画20多年,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绵竹年画。
原来,刘诗源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四川吉祥绵竹年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为此她已两次从加拿大飞来四川。去年,刘诗源来成都,通过省民盟结识了刘竹梅。今年8月,她再次到成都,带来了6张清代绵竹年画的照片向刘竹梅请教。刘竹梅便把刘诗源引荐给宁志奇。
在向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求证中了解到,6幅绵竹年画为加拿大传教士Mrs.Editesibley所珍藏,该传教士生前曾到四川传教,6幅年画是她在绵竹购买的。她死于1905年(清光绪31年),据此可以表明6幅年画的绘制时期早于清光绪31年。在她死后,其孙子把6幅年画捐赠给了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博物馆。
6件均为木版印线手绘填彩宁志奇介绍,6件年画作品均为木版印线手绘填彩,内容涵盖了祈福民俗、历史故事、戏曲三个方面。其中,《连升三级》、《西游记》、《龙虎斗》是绵竹年画博物馆现藏绵竹年画中从未有过的题材。在艺术形式上,构图完美,手绘精湛,设色典雅;在着色上,凸显绵竹年画特有的“群青”、“桃红”;在风格上,与绵竹年画博物馆所藏的同时代年画近似,但更为精美。
“无论是绵竹本地还是省博物馆所收藏的绵竹年画,与此6件年画作品相比,其艺术水准都有差异。”宁志奇指着《张公送子》告诉记者,张公造型生动,麒麟栩栩如生。
6幅年画均为当时装裱过的画轴和横推样式,而不是常见的门神画。据画面形式和内容分析,这些画作当时应是装饰厅堂或房间所用,而这恰恰是现在的绵竹年画所缺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