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网络文章] 批判中国某些网民的可笑劣根性

zhuixiaoyao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6-10-14
消息
3,177
荣誉分数
294
声望点数
193
来源:中华网 路西法降临 录入时间:2006-11-23

  论坛本是交流、辩论、学习、比较之地,但却经常听到不谐之音,潜水多年,今天也来露露峥嵘,批评一下目前论坛中的一些匪气和稚气。
  
  一、乱扣帽子。
  
  要说论坛上有没有“网特”,我认为有,总有一些敌对势力在搅混水,在挑拨离间,在打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但是我们不能把持不同观点者就扣上“网特”这顶吓人的帽子,伦坛本是百家争鸣之地,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的观点,发生辩论本无可厚非,真理本来就是越辩越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等古训相信许多国人也懂得,比如美倭等国也有他们的长处,特别是美国,稳坐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而且一眼看下去,还没有任何衰败的迹象,说明他们在治理国家的执政方针上非常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他们一无是处,怎么会稳居全球老大之地位?清末尚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就是学习人家的长处,补自己之不足,达到“制夷”的目的,而现在网络上恰恰有许多朋友不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只要有人谈到别国的优点,指出自己的不足,立即给楼主扣上一顶“网特”的高帽子,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何其想象啊,当时只要你有海外关系就是“里通外国”;只要言语与上级指示稍有不合就是右派;甚至对领袖画像有丝毫不敬就是坏蛋。四十以上的人应该深知其中三味。要说当时有没有敌人,肯定有,但是对“敌人”的定性标准如此荒谬,实在不敢苟同,幸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后,拨乱反正,国家生活才走上正规。可是如今论坛上有些朋友动不动就给持不同意见者扣上高帽子,其行为和以前如出一辙。
  
  二、自我膨胀。
  
  如今我国的经济蒸蒸日上,工业基础慢慢积累,军事工业也取得许多了许多骄人业绩,J-10 、FC-1、093、094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武器也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与英、法德、日等世界其他强国相比,差距确实是缩小了不少,但与美国相比,差距并没有缩小多少,因为人家也在进步。打个比方吧, J-10是第三代战机,但我们开始装备J10的时候,人家也在装备四代战机F22,就如我们装备J7系列的时候,人家装备F15一样,还是相差一代。我们的进步主要是在于两点,一个是:世界强国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如美国那样拥有F22,欧洲、俄罗斯、倭国等还是装备第三代战机,我们与这些强国的差距减小了。第二个是:我们能够跳出苏制模式,独立研究制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这可是非常骄人的成绩。也就是在这些骄人的成绩面前,有些朋友开始飘飘然了, “美军大为震惊,恐慌一片”“倭国吓得尿裤子”等语言立即满天飞,然后喊打喊杀,一片哗然。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怎么想的,到底是他深入敌人阵营亲身感受的呢,还是发扬出乐观主义精神,如果确实是这两者倒也罢了,就怕是盲目乐观,自我意淫,这可是严重的不负责任表现。美倭对我们的进步感到紧张和压力可能会有的,但我想决不会到什么恐慌的地步。熟知历史的人知道,轻敌可是犯了兵家大忌,我们只有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迎头赶上,努力缩小与世界强国特别是美国的差距,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强国。意淫可是让人看笑话的。
  
  三、歧视穷国。
  
  最典型的就是提到印度,立即一片“嘘”声,在这里我并不是为印度说话,我对印度没有好感,当然也没有恶感,印度历史上并没有大规模侵略过中国,在整个漫长历史长河中,和我国只仅仅发生了一次局部战争,这是很少见的,但与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与倭国妄图扼杀我中华之险恶用心也不可相提并论,印度也是大国,也有灿烂文化,不说她经济欠发达,这个国家好静,没有尚武精神,也容易满足,短期内不会成为我们的主要对手,而且两国也有修好的可能,因此诸位朋友,大可不必一提印度就是“阿三”,轻漫之意溢于言表,鄙视其穷,鄙视其不知天高地厚,这种心理和鲁迅笔下阿Q鄙视小D和王胡并无二致,与小市民瞧不起穷人的心理一样。其实,对背负承重历史包袱、执着的追求强国地位的印度,对于我们来说,起码应该抱有尊重她的态度,确实她也挺不容易的。同样,看到朝鲜的一些做法,比如搞个人崇拜,搞教条主义,立即耻笑之,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刚刚走出这个巢臼呢,大可不必急于取笑他们,殊不知更有他人也在耻笑我们呢,我国虽然已经进步了,经济也好转了,但是只是比朝鲜前进了一步而已,不完善的地方实在还有很多,君不见我们的教育问题、农民问题、廉洁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若干年后回头看,也是一段苦涩而沉重的路。

  
  四、先前阔过。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面对阿Q“先前阔过”心态的描述相信大家都记得,在这里我并非是让大家忘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伟大文明,而是奉劝大家不能老是停留于过去的辉煌中,在过去的梦中徘徊,而事实上,我们其实已经落伍了,从汉唐的超级强大到目前的发展中国家,不再代表文明的主流,近现代,我们无论在思想上和社会制度上一直都在参照舶来品,然后不断掺合入符合自己国情的东西。从历史角度看,汉对匈奴,唐对突厥,宋对辽金蒙,明对满,虽然有军事上的一时劣势,或者被打败,但是在文明程度上,我们却要远先进于这些游牧民族,因此也导致民族的最后融合,但是从所谓的“康乾盛世”后,我们的文明已经不再代表主流,我们的中华文明影响力已今不如昔,在科学、艺术、文化、思想、制度、道德等一系列领域,遇到强大的西方文明,而且在两个文明的冲突中,我们逐渐在失去阵地,最后慢慢的反而被西方文明影响,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宪政改革再到民国的共和体制,以及在文化、科学、教育、艺术、宗教、服饰、思想上我们接受了许多西洋货,而反过来说西方人对中华文明,更多的只是抱着研究的态度,第一次我们在文明的抗争中居于劣势。所以说我们可以缅怀过去,但绝不能在过去的辉煌中做春秋大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倡导我们对文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不可以精神胜利法,在“先前阔过”的梦中晕乎乎、飘飘然,如果再如此,我们就要被拉下更大的距离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