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摈弃功利主义 救救中国世遗

沙河粉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6-03
消息
557
荣誉分数
15
声望点数
0
摈弃功利主义 救救中国世遗
(明报) 09月14日星期五05:10AM

【明报专讯】本报一连十期,刊出「救救中国世界遗产」专题报道,介绍了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山西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云南丽江古城、云南石林、云南三江并流、西藏布达拉宫等10个世遗的现状。我们之所以要发出「救救中国世遗」的呼吁,是因为当中国愈来愈多世遗出现在旅游宣传片,吸引游客如云的时候,中国长期存在的「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倾向,尤其是种种「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开发等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只要这种功利主义掩盖下的文化愚昧现象不消除,中国的世界遗产不但随时可能被除名,更会破坏文化遗产,对不起祖先和子孙。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前有36处,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国政府亦在去年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以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动员全社会力量来保护文化遗产。

然而,本报的「救救中国世遗」报道显示,处在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在世遗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存在诸多困惑和弊端。

弊端之一是,中国申报世遗,以地方政府为行动主体,出发点主要是希望通过成功申报世遗,提高当地知名度、刺激经济发展。他们在申报前大张旗鼓,如果申报不成功,随即就将这项工作抛到脑后;另外是在申报成功后,大兴土木搞建设、大张旗鼓搞开发,而对遗产保护急需的管理、规划、抢救、修缮、展示乃至安全保卫工作漠不关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遇真宫,在2003年被大火烧毁是一个典型例子;云南的三江并流,在成功申报后翌年,当局就规划在怒江上建13级水电站,从而被世遗委员会列入重点监测保护,是另一例。

另一弊端是,地方政府在申遗取得成功后,盲目、过度开发,贪婪地从中吸吮旅游收益和商业利益。许多世遗景区大兴土木,商业色彩太浓。今年6月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三江并流、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6处世界遗产被审议。虽然有专家强调,审议并不是亮黄牌,但世遗委员会对中国的保护管理持保留态度,却是显而易见。

中国应当澄清世界遗产重在保护的精神,明令世界遗产不能片面地定位于旅游资源,今后应避免任何建设性破坏举动。

中国的世遗保护所存在种种弊端,目前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和经营体制是重要原因。内地有学者专家建议,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世遗管理部门,如国家遗产管理局,以克服目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真正有效的保护。由于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对于世遗地的地方政府利益会有明显冲击,在现有国情下,这种建议目前并未得到重视。不过,随?中国经济发达水平不断提升,当局应当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待境内的世遗,将世遗保护,视为中国对全人类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只有在管理体制上重大改变,才能消除因地方政府的功利性追求而衍生的弊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