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粉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5-06-03
- 消息
- 557
- 荣誉分数
- 15
- 声望点数
- 0
笑话一篇。
这篇笑话可能是一只无聊的加拿大海龟, 或者是一个回国度假的加拿大小留学生写的。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9ED5B5FE.bbsnode3?view=2&id=3148430&boardId=2
新印加帝国
羊上树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当时的强国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瓜分了美洲。黑奴流行后,欧洲稍微有点力气的国家群起分了非洲。随着俄罗斯将一面小棋插入北冰洋底,一次新的瓜分大陆的高潮即将到来。
世界秩序的每一次重大变更,都是因为各强国要调整利益范围而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国认为非洲瓜分得不均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意日不满足于现有生存空间;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不可能再打了,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旦开战就是全球毁灭。而且现代社会也文明到了不需要武力,而仅需炫耀实力就可以达到目的程度。
如今两块没有主人的地域就只南极洲和北冰洋地区了。南极洲太冷,温度再升高几十度脚下踩的还是冰块,拿来也没用。而北极则不同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面变成洋面,洋底的石油、天然气、锰结核都具备了开采条件。显示实力是需要资源的,因此北极地区的资源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于是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展开了北极争夺战。
北极地区的资源如此丰富,使得英国人恨自己当年扔了格陵兰岛;法国人恨当年没去投标买阿拉斯加;中国人恨满洲来的鞑子不懂事割让了西伯利亚;德国人恨祖先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人恨自己没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然只要能跟北极靠点边,都会群起而抢之了。但现在这个世界,毕竟已经是个道义的世界,太不靠谱的盲目,还是有所顾及的,于是大家就乐观四国征战北极,到最后了,谁也拿不下来的时候,弄个北极公用的国际法出来,大家就都乐享其成了。
目前争斗北极的四方中,丹麦实力最弱,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实力决定一切,因此丹麦的任何行为都只能使它在北极地区可以分到一杯羹,想吃肉?没门!
俄罗斯,随着普京统一民心、石油卖出美圆、天然气堵塞欧洲言论、飞机大炮出口显示军工,具备了争抢北极的一切的一切,于是乎,副议长带队潜水插棋挑起北极争端,大有北冰洋底非我莫属的气概。
美国,靠着阿拉斯加和北极扯上了关系,本来美加是兄弟,它却非要把加拿大当儿子,弄出个西北水道概念来,有种去和俄罗斯抢啊,在自家兄弟屁股上插刀,算哪门子好汉。但实力就是实力,你不得不服,于是可怜的加拿大啊,谁让你有那么一大片土地,没住几个人?欺负你、挤兑你都是应该的,要是你旁边住的人多地少的日本,不把你合并了才怪!
加拿大,无论人口规模、军事能力、经济规模,想和俄罗斯、美国角力北极,你就是再出十个像哈伯这么有决心的总理也不够!这个世界的发话人都是分量足够的人,美国的二把手切尼随便说句话比你加拿大一把手哈伯总理喊一天听的人都多。
但是,加拿大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争夺北极的机会了呢?其实不然,靠着它的地理位置,加拿大和丹麦一样,自然可以分到一杯羹,但是想吃肉,就点给它支支招了。
放眼世界,在20年内够胆敢招惹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家不多,金砖四国中的其它三国可以考虑,欧盟的德、法也可聊聊,英国就不谈了,只要还在讲英语,就是美国养的犬。
那么分析一下,中国、印度、巴西、德国、法国,谁可以助加拿大夺取北极利益,安做大国的椅子呢?
法国和德国,天然气供应掐在俄罗斯手里,萨科齐和默克尔哭着喊着要在美国人那里代替布莱尔,指望他们恐怕是不成的。
巴西,实力弱,地又远,也指望不上。
中国,其宏图是和美国一争雌雄,在这个时候冒出来被人注意上后掐死,中国人一向以精明著称,不会干这傻事。而站出来反对俄罗斯,约等于把台湾让给美国人,这可是要触动中国核心利益的,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敢干这样的事。
那么,加拿大能够合作的大国,只有印度了,印度地方比中国还小,人口马上又比中国还多。正好加拿大地广人稀,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从政治制度上看,两国都可以自谓是民主国家,关键的关键是都为英联邦成员国,虽然看不起主子国英国,但对兄弟国还是以礼相见的。
从经济上看,印度以高科技、管理见长,加拿大以资源、服务取胜。
从军事上看,加拿大没有象样的军队,而印度从来就是雇佣兵的源泉,近年受中国的刺激,大力发展海陆空军,军力已有所地位。
最大的一点好处是,两国都讲英语,交流无障碍,因此两国应该就北极事件,实行合作,合营最后合并,形成新的印加帝国,从而在美国、欧盟、中俄联盟之外增加一个稳定的角,虽说三角形是稳固图形,但站得稳的东西,一般都是四条腿的,所以世界的平衡需要一个新的印加帝国。
新印加帝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时势分阶段地完成。
第一阶段,加拿大在嘴巴上积极和美国、俄罗斯争吵的同时,和印度签定互免签证协议,争取一亿左右的印度精英和农民到加拿大开公司和耕作,这可要辛苦一下印度农民了,需要将热带地区的耕作习惯转换成温带地区的习惯,不过没关系,印度人的半截祖先雅利安人也是从冷的地方过来的,相信他们可以适应得很快。
第二阶段,加拿大和印度要向欧盟学习,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国际事物中,力气小的人把嗓门一起喊就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声音,这是常识。
第三阶段,重组联邦,加拿大和印度目前都是联邦制国家,加拿大各省和印度各邦可以建立直接的次级关系,类似于中国地区间的友好帮扶,相互利用资源,达到共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宣布打乱原行政区划,用尺子和铅笔在地图上根据面积、人口、历史和种族重新划定联邦主体区域,成立统一的国家议会和政府。
通过这三个阶段,印度可以冲出亚洲,脱离永远老二的烙印。加拿大可以从一个无声无息的富国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大国。
当然,此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印度和加拿大远隔万里,两个如此之远的国家进行合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但是如果这两个国家自顾自埋头发展,则加拿大永远是美国的附庸,甚至当中俄或中日走近后,美国不得不吞并加拿大以壮大实力。而印度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向北向东都进入中国势力范围,向南是海,向西是避之惟恐不及的臭鸡蛋国家。如果不与中国开战,则实在没有多余的生存空间,而与中国一战,风险远高于可能取得的利益,不划算。但是路迢迢兮,两个大陆国家要跨过两个大洋来搞合并,谈何容易。
因此两国的顺利合并,还需要一个处于两国中间的一个海洋国家来做桥梁,日本和新加坡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日本,等于是帮美国完成对中国的围堵,很可能招致解放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而且日本人自恃奇高,岂肯被他认为的二流国家并去?
新加坡是个不错的国家,其娴熟的海上生存技巧、控制印度加拿大往来咽喉的地理位置、玩弄世界经济于股掌间的国家投资公司。它的华人背景让中国不会那么不安,它的商人性质不会让俄罗斯那么不警惕,它的英文教育让美国不会如刺在喉,它的开放体制让欧盟无话可说。
新加坡、印度、加拿大完全有可能统一起来,首先在2010年左右的北极争夺中占取制高点,然后在2020年的亚洲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然后在2040年的世界领袖争夺中不至缺席。
因此,我宣布,新印加帝国于2030年1月1日正式成立啦!
这篇笑话可能是一只无聊的加拿大海龟, 或者是一个回国度假的加拿大小留学生写的。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9ED5B5FE.bbsnode3?view=2&id=3148430&boardId=2
新印加帝国
羊上树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当时的强国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瓜分了美洲。黑奴流行后,欧洲稍微有点力气的国家群起分了非洲。随着俄罗斯将一面小棋插入北冰洋底,一次新的瓜分大陆的高潮即将到来。
世界秩序的每一次重大变更,都是因为各强国要调整利益范围而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国认为非洲瓜分得不均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意日不满足于现有生存空间;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不可能再打了,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旦开战就是全球毁灭。而且现代社会也文明到了不需要武力,而仅需炫耀实力就可以达到目的程度。
如今两块没有主人的地域就只南极洲和北冰洋地区了。南极洲太冷,温度再升高几十度脚下踩的还是冰块,拿来也没用。而北极则不同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面变成洋面,洋底的石油、天然气、锰结核都具备了开采条件。显示实力是需要资源的,因此北极地区的资源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于是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展开了北极争夺战。
北极地区的资源如此丰富,使得英国人恨自己当年扔了格陵兰岛;法国人恨当年没去投标买阿拉斯加;中国人恨满洲来的鞑子不懂事割让了西伯利亚;德国人恨祖先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人恨自己没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然只要能跟北极靠点边,都会群起而抢之了。但现在这个世界,毕竟已经是个道义的世界,太不靠谱的盲目,还是有所顾及的,于是大家就乐观四国征战北极,到最后了,谁也拿不下来的时候,弄个北极公用的国际法出来,大家就都乐享其成了。
目前争斗北极的四方中,丹麦实力最弱,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实力决定一切,因此丹麦的任何行为都只能使它在北极地区可以分到一杯羹,想吃肉?没门!
俄罗斯,随着普京统一民心、石油卖出美圆、天然气堵塞欧洲言论、飞机大炮出口显示军工,具备了争抢北极的一切的一切,于是乎,副议长带队潜水插棋挑起北极争端,大有北冰洋底非我莫属的气概。
美国,靠着阿拉斯加和北极扯上了关系,本来美加是兄弟,它却非要把加拿大当儿子,弄出个西北水道概念来,有种去和俄罗斯抢啊,在自家兄弟屁股上插刀,算哪门子好汉。但实力就是实力,你不得不服,于是可怜的加拿大啊,谁让你有那么一大片土地,没住几个人?欺负你、挤兑你都是应该的,要是你旁边住的人多地少的日本,不把你合并了才怪!
加拿大,无论人口规模、军事能力、经济规模,想和俄罗斯、美国角力北极,你就是再出十个像哈伯这么有决心的总理也不够!这个世界的发话人都是分量足够的人,美国的二把手切尼随便说句话比你加拿大一把手哈伯总理喊一天听的人都多。
但是,加拿大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争夺北极的机会了呢?其实不然,靠着它的地理位置,加拿大和丹麦一样,自然可以分到一杯羹,但是想吃肉,就点给它支支招了。
放眼世界,在20年内够胆敢招惹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家不多,金砖四国中的其它三国可以考虑,欧盟的德、法也可聊聊,英国就不谈了,只要还在讲英语,就是美国养的犬。
那么分析一下,中国、印度、巴西、德国、法国,谁可以助加拿大夺取北极利益,安做大国的椅子呢?
法国和德国,天然气供应掐在俄罗斯手里,萨科齐和默克尔哭着喊着要在美国人那里代替布莱尔,指望他们恐怕是不成的。
巴西,实力弱,地又远,也指望不上。
中国,其宏图是和美国一争雌雄,在这个时候冒出来被人注意上后掐死,中国人一向以精明著称,不会干这傻事。而站出来反对俄罗斯,约等于把台湾让给美国人,这可是要触动中国核心利益的,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敢干这样的事。
那么,加拿大能够合作的大国,只有印度了,印度地方比中国还小,人口马上又比中国还多。正好加拿大地广人稀,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从政治制度上看,两国都可以自谓是民主国家,关键的关键是都为英联邦成员国,虽然看不起主子国英国,但对兄弟国还是以礼相见的。
从经济上看,印度以高科技、管理见长,加拿大以资源、服务取胜。
从军事上看,加拿大没有象样的军队,而印度从来就是雇佣兵的源泉,近年受中国的刺激,大力发展海陆空军,军力已有所地位。
最大的一点好处是,两国都讲英语,交流无障碍,因此两国应该就北极事件,实行合作,合营最后合并,形成新的印加帝国,从而在美国、欧盟、中俄联盟之外增加一个稳定的角,虽说三角形是稳固图形,但站得稳的东西,一般都是四条腿的,所以世界的平衡需要一个新的印加帝国。
新印加帝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时势分阶段地完成。
第一阶段,加拿大在嘴巴上积极和美国、俄罗斯争吵的同时,和印度签定互免签证协议,争取一亿左右的印度精英和农民到加拿大开公司和耕作,这可要辛苦一下印度农民了,需要将热带地区的耕作习惯转换成温带地区的习惯,不过没关系,印度人的半截祖先雅利安人也是从冷的地方过来的,相信他们可以适应得很快。
第二阶段,加拿大和印度要向欧盟学习,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国际事物中,力气小的人把嗓门一起喊就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声音,这是常识。
第三阶段,重组联邦,加拿大和印度目前都是联邦制国家,加拿大各省和印度各邦可以建立直接的次级关系,类似于中国地区间的友好帮扶,相互利用资源,达到共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宣布打乱原行政区划,用尺子和铅笔在地图上根据面积、人口、历史和种族重新划定联邦主体区域,成立统一的国家议会和政府。
通过这三个阶段,印度可以冲出亚洲,脱离永远老二的烙印。加拿大可以从一个无声无息的富国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大国。
当然,此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印度和加拿大远隔万里,两个如此之远的国家进行合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但是如果这两个国家自顾自埋头发展,则加拿大永远是美国的附庸,甚至当中俄或中日走近后,美国不得不吞并加拿大以壮大实力。而印度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向北向东都进入中国势力范围,向南是海,向西是避之惟恐不及的臭鸡蛋国家。如果不与中国开战,则实在没有多余的生存空间,而与中国一战,风险远高于可能取得的利益,不划算。但是路迢迢兮,两个大陆国家要跨过两个大洋来搞合并,谈何容易。
因此两国的顺利合并,还需要一个处于两国中间的一个海洋国家来做桥梁,日本和新加坡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日本,等于是帮美国完成对中国的围堵,很可能招致解放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而且日本人自恃奇高,岂肯被他认为的二流国家并去?
新加坡是个不错的国家,其娴熟的海上生存技巧、控制印度加拿大往来咽喉的地理位置、玩弄世界经济于股掌间的国家投资公司。它的华人背景让中国不会那么不安,它的商人性质不会让俄罗斯那么不警惕,它的英文教育让美国不会如刺在喉,它的开放体制让欧盟无话可说。
新加坡、印度、加拿大完全有可能统一起来,首先在2010年左右的北极争夺中占取制高点,然后在2020年的亚洲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然后在2040年的世界领袖争夺中不至缺席。
因此,我宣布,新印加帝国于2030年1月1日正式成立啦!